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大宋的報復

大宋的報復出乎敵烈部的意料,他們沒想到會如此之快的到來,更沒想到會如此的強烈和兇殘。

作爲一個天朝上國,大宋這一次拋棄了憐憫和高高在上的自尊心,給予了敵烈部最致命也是最殘忍的報復。

刀鋒鐵騎!

背嵬軍是大宋最爲犀利的刀鋒,長長的馬刀,鋒利的馬槊,堅固的在陽光下反射着白光的板甲,這一切的一切都是背嵬鐵騎的力量也是大宋國力的體現。

隨着軍號聲,大宋的騎兵開始奔騰,加速,衝刺,速度是騎兵的致勝之道,大宋的騎兵深諳其中的奧妙。

待速度達到極限,手中的騎槍被平平的豎起,無數的鋼鐵叢林立刻出現,看着就讓人心驚膽戰何況是撲面而來?

敵烈部的勇士在這個龐大而森然的鋼鐵叢林面前宛若無助的“小動物”,騎槍的破裂聲響徹天際,而敵烈部的勇士也從馬上消失。

或是被強大的衝擊力擊飛,或是成爲騎槍上的裝飾,騎槍的作用就是爲了擊飛對手,在碰撞的一瞬間折斷,這是一種高速衝擊,類似於後世的動能武器。

背嵬軍的重騎兵一下便撕裂了敵烈部騎兵的陣形,同時充斥着嚎叫和慘叫。

鮮血在戰場上是一種興奮劑,極大的刺激著作戰的宋軍將士,讓他們身上的腎上腺急速飆升,雙方拼搏起來的時候,背嵬軍中的騎槍已經全部消失。

而接下來纔是屠戮的開始,大宋的騎兵也不單單是盲目的肉搏廝殺,他們很快就組成陣容進行配合,重甲騎兵在前,利用較長的馬槊擊殺敵人,而胸甲騎兵在後,長刀入鞘,拿起了身後的棘輪弩。

不知是知曉大宋騎兵的盔甲堅固,還是敵烈部的人無知,他們並沒有在背嵬軍衝鋒的時候射箭壓制,而是直接選擇了與宋軍近戰赤膊。

可背嵬軍卻不是如此,獅子搏兔尚盡全力,何況是你死我活的戰爭?

胸甲騎兵的小型棘輪弩武器的射殺着敵烈部的騎兵,弩箭在如此近可以輕易的貫穿重甲,即便是板甲想要阻擋也是有心無力。

弩箭如蝗,瞬間便帶走了敵烈部騎士的性命,軟軟的皮甲根本無法阻擋銳利的弩箭,敵烈部的騎士在驚愕中便被帶走了性命。

在他們看來騎射只能用弓箭,弩箭需要多大的臂力?基本上射出一箭後便沒有了再戰之力。

但宋軍的弩箭卻並非如此,一箭射出之後,很快便又是一箭,如同暴雨一般收割着他們的性命。

敵烈部的騎兵拚死衝向宋軍,突破了馬槊的絞殺,希望和宋軍戰成一團,而這時候,宋軍的胸甲騎兵發揮了他們的長項,收起棘輪弩,抽出長長的馬刀作戰。

肉搏戰自然是艱苦的,宋軍的重甲騎兵在胸甲騎兵鋒利的馬刀掩護下突出重圍,重甲騎兵的作用是衝殺而不是纏鬥,宋軍把這一點看的很清楚。

待重甲騎兵突圍後便開始繼續奔馳,在草原上做了一個大型的機動迂迴後,再次從敵烈部騎兵的側面殺入,馬槊連點,威力驚人。

這麼多年來,大宋對背嵬鐵騎的訓練和培養從未停止過,並非是什麼人都能進入背嵬軍,也並非是什麼人都能統領背嵬軍。

五千人對付敵烈部的三千人本就是屠殺,即便是楊懷玉在後方坐鎮也完全不用擔心,背嵬軍的騎兵以最快的速度圍殲了這支首放節剛剛返回族帳的隊伍。

眼下這個族帳徹底消失在了敵烈部的土地上,雖然時敵烈部衆多族帳之一,當人也已經不少了,加上之前的婦孺老幼,總計六千五百七十二口。

婦孺老幼不算戰功,這一點即便是把戰功看得很重的背嵬軍將士也沒有任何意義,畢竟沒有多少反抗能力,若時把他們也算上,連自己的內心也過不去。

這個族帳的名字叫可邪可達,雖然名字拗口,但也有特殊的含義,可邪可達,意爲草原之鷹。

不過寓意再好的名字也沒有什麼用,並未阻止大宋對他們的毀滅,可邪可達在背嵬軍的屠戮下算是徹底消失在了草原之上,所有的人無論男女老幼,皆數撲殺,厚厚的帳篷以及木質的圍欄被燒燬,牛羊被趕往大宋的疆土成爲大宋的財富,而從每一個帳篷中收繳出來的財富都送往中軍,這些東西不用上繳朝廷,是而根據軍功分配。

背嵬軍優異的獎勵制度體現出來,也許對於趙禎和朝廷來說這些財富不算什麼,可對於背嵬軍的將士們來說,一路征伐下去消滅一個又一個敵烈部的族帳,繳獲的財富也會逐漸增加。

而這些東西待大軍歸朝之前,上繳一部分給主帥之外,幾乎都能分配到軍中,更直接的說,這些東西都是背嵬軍將士的財富,根據軍功大小領取。

在意的人自然很多,背嵬軍的將士也是尋常人,他們也希望能從這次征伐種獲得財富,軍功說到底也是他們換取財富的工具,真正利用軍功上位的人並沒有多少。

在確認全部剿滅之後,背嵬軍才離開可邪可達族帳,財富和牛羊全部運送回大宋之後,這個部族也就徹底的消失在了草原之上,除了嫋嫋的灰煙和地上的灰燼之外,變什麼都沒有了。

可邪可達族帳不過是宋軍屠戮的開始,這種征伐時不會停止的,而且背嵬軍也沒有四散出擊,他們不要速度,只需要穩妥的進行。

一旦四散出擊,在遇到突發情況的時候很容易走漏消息,先在要保證的是遇到一個族帳消滅一個族帳,封鎖消息,不短的吞噬敵烈部的力量,待其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爲時過晚。

楊懷玉每次進攻新發現的族帳都是全力以赴,五萬大軍早早的就展開包圍圈,然後調合適數量的軍隊進行屠殺,這是一次又計劃有預謀的屠殺。

這種最大程度上的保密使得背嵬軍在抵達河董城附近的時候敵烈部的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也致使背嵬軍小心而大膽的繞過河董城進攻更北方的敵烈部族帳。

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于闐獻土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畫中走出的帝王第四百九十八章蔡伯俙與塔利班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帝王回朝第兩千六百三十三章大宋天家的守歲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平安京之戰(上)第兩千一百七十九章皇帝的宗親第一千零九章高麗使者覲見第兩千六百四十六章終章(二)圖窮匕見第六百三十六章迷局第四十五章離別第一百八十八章老趙家的族長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廟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曲女城大火第兩千三百零五章仁青東“求學”第一千零四十章讓蔡伯俙充滿希望的老王第七百九十五章李元昊的自信第二百一十八章大宋皇家軍事學院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遼朝的變化第一千九百二十八章遠遁的塞爾柱第兩千零六十一章一場影子的追逐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愚蠢的代價第一千零五十六章王朝的輪迴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資本的力量(中)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提前的十字軍東征第兩千二百七十一章帝王的無奈第兩千五百九十二章遙遠的“京觀”第兩千三百五十六章堅如磐石,動如潮海第七百五十五章海晏河清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成埃落定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兩千一百一十三章“釣魚”第二百五十七章涅面將軍狄青第兩千一百六十章甚囂塵上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蕭撻裡的目標第兩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二百零二章神醫王唯一第兩千零五十五章此消彼長第八百二十七章王師來援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圍獵第兩千二百三十九章置之死地的十面埋伏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遼計(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來自大宋皇帝的威脅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蕭撻裡的掠奪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現第七百五十四章萬國來朝第四十五章離別第八百三十一章沒藏訛龐的邀請第兩千四百二十二章最後的對話第一千八百八十二章首鼠兩端第一千四百零七章後來居上第兩千四百六十四章宋人的私有意識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厄運將至第一千二百五十章華夏王朝的侵略史第六百四十六章開封奇案(上)第兩千四百四十五章趙禎的陰謀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化整爲零第二百零三章大醫救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在挖坑的道路上樂此不疲第兩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來了!第五百七十八章經筵日講第四百四十八章意料之外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三奇副使第一千零九十二章大宋的前線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西來十萬人第六百七十章包希仁也別想跑第兩千四百七十七章一場特殊的旅行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大宋的帆第三百九十七章烽煙再起第兩千三百二十五章王韶“練兵”第二百九十五章楊采薇的瘋狂第一百三十二章鬥法第八百一十五章合圍西夏第兩千四百四十七章睡個安穩覺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個老人的離去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寶第一百五十四章驟變第一百八十三章鳴槍禮,文武七條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契丹的陰謀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熊與狼之論第兩千零一十三章宗哥城內第十章我是賭神第兩千五百五十章非同一般的張王氏第兩千六百一十五章講道理的兩種方式第六百九十七章被神化的皇帝第一百零二章官家三問第一千四百零一章王朝最甚者,權利的平衡第一千七百五十五章以夷制夷第九百九十一章倒打一耙的高麗人第七百零七章神童被打了第一千二百零一章勇者與智者第兩千一百九十一章太宗的“成事不足”第二百三十二章御前親審第七百五十八章打破時代寧靜的鳴笛(上)第一千九百零二章錢從何出來?第九百一十章鐵騎繞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