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兀朮

“選鋒!上馬!”楊再興從天水郡王的牙帳一路衝到馬軍駐地,放聲呼道。這些天攻城,選鋒馬軍除了警戒以外,幾乎沒有其他事情可作。此時,騎兵們正整頓鞍具,或給戰馬修蹄刷毛之類,聽到統制官的命令,沒人去問一句發生了什麼事情,幾乎都是條件反射般放下手裡的活,麻利地給戰馬披上馬鞍。

很快,騎兵們從營地裡魚貫而出,到大營外集結。楊再興胯下一匹黑緞子般的駿馬,手裡操條鐵槍,腰中繫着馬刀,身被輕甲,舉槍吼道:“有敵騎自赤塘關出來,陷了百井寨!大王鈞旨,差我等前去偵察阻敵!走!”語罷,兩腿用力一夾,戰馬弓起後足,閃電般朝前射去。

千餘騎飛快地馳離宋軍大營,直投北面而去。而他們的旁邊,數萬同袍正狠命進攻太原城,已然是勝利在望!

楊繼嗣跟上老爹的步伐,大聲問道:“爹,是不是金軍援兵來了?”

“少問!”楊再興轉頭喝了一聲,楊繼嗣見狀,不再聒噪,急催戰馬狂奔!約莫奔出了三四十里,忽見前方七零八落地有人在往南路。看他們形容,定然是潰兵無疑,只有很少人手裡還拖着器械,其他的早已丟盔棄甲,只顧逃竄。一見宋軍騎兵來,這些潰兵都舉手大呼。

當騎兵從他們身旁蜂擁而過時,還聽見有人喊:“敵騎在後頭追趕,節級們當心!”

楊再興冷哼一聲,一抹獰笑掛在了臉上。愈往前行,潰兵越多,騎士們都知道就快遇上敵騎了。果不其然,沒一泡尿的工夫,一幕慘象就出現在他們眼前。怕是成百上千的潰卒被敵騎趕上”正殺得哭爹喊娘,抱頭奔逃。

楊再興看在眼裡大怒,右手往懷裡一伸,唰地拔出馬刀,高高舉起”口中發出尖銳的嘯叫!緊接着,戰刀出鞘的聲音響成一片,背後千餘弟兄都和他一樣,舉起了利器!敵騎的反應也不慢,一見宋軍騎兵來襲,立刻停止追擊,集結靠攏,迅速組成攻擊隊形。隊一成”都吶喊着催動戰馬,正面襲來!

“殺!殺!”楊繼嗣非但遺傳了他爹的相貌,更繼承了其父的剽悍。全力衝鋒之際,竟超過楊再興的馬頭,一騎當先衝將過去!

轟鳴的蹄聲震耳欲聾,戰馬踐踏得地皮都在顫抖!楊繼嗣衝在最前頭,早已瞅準了一個目標,緊攥着手中馬刀”準備一刀削下那撮鳥的腦袋!兩軍相隔只四五十步!這廝〖興〗奮得雙眼赤紅,牙關幾乎咬碎!

就在此時,他本已鎖定的目標突然栽下馬去!這不用說,肯定是被後頭的弟兄用弩給幹掉了!沒關係,下一個!

兩支鋼鐵洪流猛然間撞在一起!馬刀彎刀上下翻飛!頓時血水飛濺”慘呼不止!楊繼嗣楊再興兩父子一衝進敵陣,那手中馬刀左劈右砍,下盤雖然跟打了樁似的固定在馬鞍上”上半身卻異常靈活地閃避!宋金兩軍嘩啦啦一片對衝而過!不幸受創墜馬的士兵,就算不死,也給戰馬踩個吐血!

當兩支騎兵調轉馬頭,再度結陣時,纔看清了方纔的道路上,留下了多少屍體。

楊再興舉起馬刀,撇着嘴,拿極度不屑地目光盯着對面的敵人。他身邊,騎士們又排成了橫隊,等待着命令。

帶着鮮血的戰馬緩緩落下,雄渾的口令再次發出:“選鋒!進攻!”

金軍絲毫不甘示弱”他們催動戰馬,揮舞着彎刀,身體前傾,疾速而來!在陽光的照耀下,雪亮的彎刀炫出一片光亮!

再次對衝而過時,楊繼嗣赫然發現父親受了傷,焦聲道:“爹!”

楊再興在剛纔混戰中被一刀砍在掩膊上,直接削斷了掩膊,深入左手皮骨。受傷的野獸最可怕,楊再興一張臉猙獰可怖,突然將手中馬刀往地上一插,伸手從右肋拔出一把刀來!這一看便知,是女真人慣用的彎刀。所不同的是,這把彎刀刀柄上鑲嵌着珠玉,刀鞘更是華麗異常。這把刀,是當年西軍騎兵突襲鄭州金軍之後,繳獲的撤離喝宇刀,據說還是金帝御賜。拿女真人的刀來殺女真人,豈不痛快?

三個回合殺下來,金騎見不太可能擊潰敵軍,無心戀戰,掉頭就走,楊再興率部緊追不放!金軍騎兵在馬背上反身放箭,而選鋒馬軍也手架臂弩還射,約莫又追出十來裡,楊再興忽然叫停!

出現在眼前的,是一片漫野的人潮!撞上金軍主力了!將士們急忙勒停戰馬,瞪大眼睛看着前方。入眼俱是攢動的人頭,黑壓壓一片,怕是有數萬之衆!

“走!”楊再興大力扯過馬頭,仍不時回身張望。數百騎掉轉馬頭,疾馳而去,金軍也不追趕,半道上,順手將無主的戰馬牽了,直奔大營。

當他們返回太原城外時,城頭上正在進行着最後,也是最爲激烈的爭奪。喊殺聲遠在數裡之外就已經聽得清清楚楚了。

楊再興回到營門外,不等戰馬停穩就已經跳下地去,也顧不得左臂上的傷口,一手捂着,撤開步子往中軍帳跑。帳內,徐衛正站在地圖架跟前,擡着頭跟地兒看着,聽到有腳步聲,遂轉過頭來。

“怎麼?受傷了?”見楊再興捂着手臂,他急忙問道。

“大王,金軍來了!”楊再興脫口而出。“大股的金軍,至少有數萬之衆!”

徐衛聽了這話,眼皮往下一耷,倒也不見驚色,只是眉頭微微一皺,隨即恢復正常,問道:“你跟金騎交過手,是什麼部隊?”

“絕對是女真騎兵!騎術技法假不了!”楊再興無數次跟金軍騎兵交手,還是能分辨出來的。

女真騎兵?這前有女真馬軍,後有大股部隊,別說是金軍主力來援吧?怎麼?契丹人出事了?

金軍這倒來的真是時候!眼看着太原就要被攻破了,這時候來插一槓子!徐衛思索之際,楊再興詳細報告道:“金軍大隊,離太原城怕只四五十里路程”大王早作決斷!”

徐衛伸出右手,不住地點着指頭道:“馬上!稱和 李成衛兩個馬上率騎兵往北,以防金騎突襲太原!”此刻,大軍不在攻城,就在圍城”毫無防備,萬一金軍集中馬軍力量發動突襲,這跟頭就算栽了!

“得令!”楊再興大喝一聲。

“慢慢慢!你的傷……”,徐衛突然想起這一點。

“無妨!皮肉傷而已!裹一下了事!大王,卑職去了!”楊再興說罷,轉身而去。

徐衛待他走後,又來到地圖架前仔細查看,過了不一陣,他喊道:“來人!傳令!”

在太原城下”楊彥騎着馬,呆在永興軍的隊列中。其實這時候他身邊也沒剩下多少部隊,都派去攻城了。看着他的部隊漸漸在城上控制了局面,這廝總算消停了下來,他身旁部將們的耳根子也清靜了不少。要不然,就光聽他在咆哮。

一名軍官縱馬奔到永興軍陣中,在楊彥旁邊勒住繮繩,大聲道:“楊經略”大王有令!”

“什麼事?”楊彥問道,目光仍舊放在城頭上,看這樣子,今天之內,鐵定能進城了。

“大王命令”所以攻城部隊馬上撤下來!”那軍官以一種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

楊彥臉扭成一團,歪着腦袋道:“你再說一次?”

“大王有令!所有攻城部隊,立刻”馬上,撤下來!”軍官來傳令,代表的就是徐衛本人,哪怕是面對楊彥,他也不會畏縮。

永興捋領們一時炸開了鍋,七嘴八舌道:“這卻是爲何?孃的,眼看就破城了!天塌下來也不能撤啊!”

“這什麼道理這是?大王他……”怎麼回事?”

“大帥”要不然你去見見大王?看看到底怎麼個情況?”

楊彥深吸一口氣,洪聲道:“你們盯着”我去見大王!”

哪知,那軍官伸手一攔:“不必!大王的脾氣”楊經略最清楚!”

楊彥當然知道徐衛的命令從來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絕不會亂開黃腔的。只是這事太過扯蛋!轟了兩天,打了數日,這眼看太原城唾手可得了!這時候叫往回撤,下回又得費牛勁來攻,何苦?

那軍官見楊彥神情不對,估計牛脾氣要上來了,思之再三,催促坐騎往前走了幾小時,又在馬背上探過身,對楊大幾聲說了幾句。楊彥一聽,臉色大變!毫不猶豫道:“傳我帥令!收兵!”

話音一落,將領們有些火了,頓時喊道:“大帥,萬萬不可!這是弟兄浴血……,…”

“浴個屁!趕緊撤!遲則生變!”楊彥吼道。這句話一出口,永興將領們再不敢造次了,心裡都猜測着,怎麼回事?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張憲的那一頭。於是乎,戰場上出現詭異的一幕。本來已經快大功告成的宋軍突然往回撤。在城下的還好說,上了城的,只能且戰且退,縱使鵝車、飛橋、雲梯這些器械在城頭上搭得密密麻麻,但城上的宋軍仍舊顯示出亂象。不少士卒梯子下到一半,就縱身往下跳。

倒是金軍整了個一頭水霧,什麼情況?怎麼往回縮了?不過,想不明白沒關係,趁着對方撤退,趕緊追!

下了城,宋軍官兵們飛也似的竄過壕橋,不跑快些行麼?頭頂上箭在飛呢!一撤回來,士卒們開始罵娘!搞什麼搞?眼看着就要把金軍壓制下城了,誰叫撤的?這不是拿咱們開玩笑麼?

“行了行了,都別嚎了!趕緊回營!有什麼話,等大帥來了再說!”

楊彥吳磷等急匆匆地衝入大營,正好撞上也趕回來的張憲等將,遂大聲問道:“宗本,知道了?”

張憲不語,只用力點了點頭。兩隊人馬並作一處,投牙帳而去。掀起簾子一看,帳中已經聚集了不少人,見兩位經略相公來,紛紛讓道。

“大王!部隊都已經撤下來了!”楊彥上前報道。

徐衛高坐在帥案之後,神情凝重,見諸將都大部分到齊,沉聲道:“金軍援兵到了,已經破了百井寨,距離太原城,不過三十四里路程,楊再興和李成衛率馬軍前去阻擊。”

一語驚滿堂!

來的還真是時候!去他孃的!這眼巴巴看着煮熟的鴨子又飛了!不對,是煮熟之後,已經吃得只得骨頭架,居然還飛了!

張憲此時間道:“大王,來了多少?”

“虛實不知,但據馬軍偵察,至少當有數萬之衆!”徐衛道。

眉頭緊鎖的韓常發話道:“大王,諸位,這應該是粱王兀朮的主力。”,這句話更聳人聽聞!兀朮的部隊?吳磷立馬質疑道:“兀朮還有閒心下來馳援太原?他不管契丹人了?”

徐衛此時道:“如果真是兀朮,那契丹尼怕就…………”

堂上安靜下來,這可不太妙!此番出兵,咱們動用兩個經略司,一個安撫司,共三司部隊,合計正軍、番兵、弓箭手等共六萬步騎。打到太原城下,除去陣亡的,受傷的,只四萬餘衆。而且,王彥的兩興軍此刻都還沒有到達太原,這會兒派得上用場的,只有不到三萬人馬。至於義軍嘛,虛張聲勢,肯定沒問題,真打起來,就難說了”,“敵虛實未明,現在暫時顧不得太原了,我的意思,大軍南撤到榆次,以觀其變,你們以爲如何?”徐衛問道。

恐怕也沒有其他辦法,表面上看起來,十萬大軍圍攻太原。但大部分都是義軍,真正能打硬仗的,還不是秦鳳和永興兩軍?猛攻太原,已經讓士卒們疲憊,再加上這個打擊,如果馬上頂上去打硬仗,誠爲不智,退到榆次,也是無可奈何。孃的,來的太是時候了!

當下,諸將都無異議,遂決定下來。只是,撤退這件事情”必須放到晚上來作,大白天十萬大軍撤退,這擺明了就是告訴人家,咱們是水貨,跟這虛張聲勢呢。到時候,洞察戰機的女真人放騎兵在後頭猛一衝,那就壞了。

第403章 爲何冒險第四百四十五章第66章 長輩第769章 朱仙鎮第531章 滿朝歡騰第80章 新君第603章 視察藏區第292章 痛哭的人第240章 挖祖墳第268章 屍山血海第555章 鎩羽而還第167章 遣使議和第229章 三司派員第81章 議戰第654章 拒絕議和第671章 契丹使者第八百七十章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134章 徐家將第571章 摧枯拉朽第248章 河東危急第四百零九章第463章 步軍大戰第591章 全境收復第26章 三個月能幹什麼第八百四十七章第456章 捨近求遠第293章 風向突變第227章 還以顏色第154章 風起雲涌第141章 定情第735章 舉國振奮第550章 竟收奇效第729章 三路伐夏第789章 風雲再起第522章 穩紮穩打第213章 大戰在即第300章 鐵管火器第346章 打吧第752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376章 逆天而行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467章 山窮水盡第162章 慘烈搏殺第687章 遼軍復國第659章 忠奸自辨第545章 虎牢關第62章 熟人特別多第829章 激烈交鋒第118章 張憲第191章 國士無雙第586章 千里報捷第432章 撲朔迷離第299章 皆大歡喜第805章 不由分說第八百六十八章第68章 美女第47章 屠殺第345章 東京來人第480章 女人的撫慰第八百六十六章第766章 背水而戰第283章 過河!過河!過河!第533章 有錢有錢要糧有糧第296章 最年輕的帥臣第四百一十八章第八百五十五章第294章 新配方新火藥第251章 楊彥疑兵第44章 棋子第598章 姐妹較勁第820章 邊境大逃亡第142章 劃河爲界第323章 血債第476章 馬軍驍將第662章 峰迴路轉第643章 將星隕落第74章 禽獸第八百八十章第593章 徐太尉第443章 狼煙再起第220章 靖康和議第506章 西軍總帥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312章 鬥神不死第695章 夜襲宋營第685章 勢如破竹第319章 震天雷第172章 岳飛再興第644章 徐九又當爹第538章 第五位大帥第112章 帶御器械第698章 初生之犢不畏虎第626章 扶正還是分治第40章 如花似玉的弟媳沒了第530章 雙喜臨門第八百四十八章第八百七十三章第78章 進軍第654章 拒絕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