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

“參見長陵侯。”衙署中,其他人都去各忙各的了,陳默有些無奈的坐在主位上,禰衡可能是剛纔跟典韋吵架吵累了,也沒再說什麼諷刺人的話,直接跟陳默見禮。

“正平不在宜陽,怎跑來此處?”陳默笑問道。

“宜陽不過一縣,治理又有何難?”禰衡傲然道。

雖然這表情有些欠扁,但話說的還真沒錯,宜陽被禰衡治理了一月,除了初期手忙腳亂之外,漸漸摸清了套路之後,宜陽在禰衡的治理下不說有多少提升,但至少比一般縣令做得好,百姓對這位新任縣令的風評也不錯。

有時候聰明人不管在哪方面,學起來都不會太差。

“那不知正平此番前來所爲何事?”陳默好奇道,只要不是來挑刺的就行。

“是關於長陵侯辦學之事。”禰衡正襟危坐,肅然道。

“哦?”陳默聞言皺起了眉頭,這各地書院乃是陳默作爲人才儲備,未來給自己提供人才的地方,那是他的根,不容任何人碰觸,對於陳默辦學,很多士人都有不滿,看着禰衡道:“正平有何高見?”

“長陵侯爲有功將士子女開辦書院,本是好事。”禰衡思索道:“但以衡觀之,這書院中講學太過混亂,未曾仔細規劃,其中弊病不少。”

禰衡竟然不是來抨擊陳默給將士子弟辦書院的?

陳默聞言,心中微微鬆了口氣,看着禰衡笑道:“正平有何高見?”

禰衡正色道:“長陵侯所辦書院,太過雜亂,書院老師水平良莠不齊,弟子們學習也多是胡亂求學,依在下來看,可將這書院分層,將書院中的老師按照能力高低分開,能力不足者,可爲弟子啓蒙,授蒙學之課,其次便是講一些高深的東西,再高一些,可以根據所長不同,挑選在這方面有天賦之弟子進行教授,畢竟術業有專攻,似在下這般能學而知之者,天下少有。”

雖然最後那一句聽起來乖乖的,不過禰衡提出來的這個概念讓陳默頗感興趣,這跟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很大的區別,弟子與老師之間,不再是從一而終的關係,但也確有可行。

陳默也知道得遇一名師有多不容易,而且名師不一定有名,像臧洪在陳默看來,就有名師的能力,但在收陳默做弟子的時候,臧洪名聲並不顯。

而陳默的求學之路,臧洪固然重要,但後來也跟盧植、蔡邕學過許多東西,一個人一生真的不只有一位老師。

但名師雖好,但畢竟有限,優秀的弟子想要遇到適合自己的老師,同樣極難,禰衡這般說法,按照學問高地,將老師分層,也就增加了老師和弟子選擇的機會。

有天賦的,更容易出頭。

當下,陳默倒是放下一些對禰衡的成見,認真的跟禰衡商議起這件事情。

雖然禰衡說話和做事不太招人喜歡,但不得不說,其思維之縝密,所學之豐,見識之廣的確配得上他自誇,若用在做實事上,這見解也的確不凡,陳默也不由連連稱讚。

而陳默本身,亦稱得上是天才,論見識之廣,更在禰衡之上,所學之豐亦不比禰衡差,兩人這般商議了一日,終於將這書院的框架給定下。

“不錯!”陳默認真的看着禰衡,起身道:“正平先生,此前多有誤會,如今,默正式相請先生出仕,專責書院之事,不知先生可願?”

之前沒怎麼搭理禰衡,是覺得此人雖有才,但性格太過偏激,而且也做不了實事,只知空談,如今既然發現禰衡之纔不僅能用來與人辯駁,同樣也能做實事之後,陳默自然高看許多,當即正式相邀。

“衡仰慕長陵侯久矣,請主公受衡一拜!”禰衡顯然早有類似打算,當下躬身一拜。

仰慕?

陳默不知該說什麼好,禰衡的仰慕方式讓人有些難以接受,或者說用力過猛了。

“能的先生相助,默之幸也。”陳默覺得自己這句話不太真誠,但禰衡確實算個人才,能幹實事的話,也當得起陳默此言。

其實禰衡覺得自己也挺冤的,出仕之後各處碰壁,原本在孔融的邀請下去投曹操,結果跟曹操算是互相看不順眼,畢竟曹操若論才學雖然也算不錯,但單獨拎出來的話,沒法跟禰衡這種相比,所以有了之前擊鼓罵曹的事情傳出來。

後來被曹操打發到洛陽,陳默才名早已傳遍天下,前來相試,結果對方防自己跟防賊一樣,讓自己有力無處使,最後只能通過做縣令來證明自己的本事,這次通過陳默辦學之事,終於找到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讓陳默重視,也算是不容易。

當下,陳默授予禰衡官職,主管辦學之事,畢竟陳默雖然不算太忙,但也不可能就盯着辦學親自去做,主意既然是禰衡提出來的,由禰衡去辦自然再合適不過。

“恭喜主公得一大才!”楊修等人得知禰衡正式拜了陳默坐主公之後,楊修是當先賀喜。

至於賈詡等人沒說什麼,畢竟對禰衡觀感不是太好,哪怕以賈詡的性格,都不怎麼想跟這人打交道。

“大才還談不上,未經磨礪。”陳默搖了搖頭,跪坐下來看着楊修道:“跟你一樣,不夠務實,做得了實事才叫人才,做不了,再高的才華有何用?”

陳默用人,首選的就是能做實事之人,空談之輩,陳默是看不上的,若非禰衡提出的書院制度的確不錯,在禰衡做出實績之前,陳默也不會主動邀請,而禰衡性格桀驁,你不請他,他就算再願意,也肯定不會主動拜你。

楊修聞言乾笑一聲,若論才華,他在徐庶之上,但陳默對徐庶的重視卻遠高於楊修,可不僅僅是因爲徐庶資歷比他高。

“主公所言甚是,修銘記。”楊修躬身道。

“不說這個,繼續說說辦學之事吧,禰衡此番提出的書院分級,諸位有何看法?”陳默點點頭,看着衆人笑問道。

“確實可行。”李儒點點頭,雖然看禰衡不怎麼順眼,但禰衡這條計策確實能讓陳默如今的書院更加有效。

畢竟以前還好,書院不多,但隨着陳默勢力的擴張,軍隊的增加,書院已經在各處開辦起來,沒有一個具體可行的策略,眼下的書院教學制度肯定會出現混亂。

“但還有一點。”一旁的荀攸皺眉看向陳默道:“如此一來,書院中的書籍便遠遠不夠。”

“這個不難,我讓人用紙做成書,弟子們謄抄便是,如果需要,自己來謄刻成竹簡。”陳默笑道。

謄刻竹簡比較費事,但若只是謄抄的話確實簡單,而且紙也遠比竹簡便宜,讓弟子們用紙來謄寫,一來可以有書,二來也能溫習書中內容,謄抄的時候本身也是一種溫習,而且效果不錯。

這樣一來,進書院求學第一個要學的就是識字還有寫字。

一旁的賈詡捻鬚思索道:“如此一來,禰衡大概很長時間不會回來吧?”

陳默、徐庶、李儒、荀攸微笑點頭,雖然有些不應該,但確實不是太想見禰衡,包括陳默也一樣,雖然欣賞其才,但近距離接觸就能免則免了。

衆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第七章 太史慈第四百六十三章 憤怒第十章 觀念衝突第三百四十九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服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一百四十六章 疑心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三百九十五章 綢繆第一百一十三章 張飛兵敗第四百零三章 曹操之悲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二百一十章 昔日小兒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第二百二十二章 三學紀要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戰將起第九十九章 再度反目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二十八章 墾荒第二百六十五章 對射第一百九十二章 所謂何求第一百五十六章 夏王第一百二十章 人脯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辭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一百九十五章 目的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四百五十七章 難題第一百章 兄弟反目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七十三章 貂蟬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相殘,袁譚敗北第四十四章 狠厲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三十章 婚禮趣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試探第五十七章 世情第四百三十五章 略懂第五章 緩一緩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四百四十二章 初交手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三百一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一十四章 烏丸內亂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心無盡第五十七章 怒火第三百九十四章 陽謀第七章 太史慈第一百二十三章 呂布的煩惱第三十八章 疑惑第七十八章 拜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荀攸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五十八章 鬧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五十五章 連環計(上)第四章 新朋友第二百零七章 朝議第八章 匪類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六十八章 籌謀第三百零九章 再敗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降第二百八十七章 立場第五章 出遊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三百六十六章 大將之死第五十九章 誘餌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十八章 情與法第一百一十四章 年關瑣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孫郎第七十章 推薦第四百六十九章 風雲再起第四十八章 薦才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一百二十七章 反出第二百五十五章 這分明就是詐降第四百九十二章 推演世界第一百四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心第四百九十五章 決定第三百零六章 縱馬塞外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五十一章 曲陽第一百七十六章 蔣奇再敗第二百四十九章 暗渡第五十七章 連環計(下)第四十六章 意外連連第四百六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八章 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