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下太平

建安三年,蔡邕的病亡好似一個信號一般,天下好似突然重歸太平一般,曹操在奪取徐州之後,便開始大規模屯田,袁紹跟公孫瓚也暫時休戰,但到了此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幽州最富庶的涿郡已經落入袁紹之手,半個幽州都不再受公孫瓚掌控,青州更是全面落入袁紹手中,公孫瓚的敗亡也只是時間問題,而陳默這邊則開始在禰衡的主持下將書院分層,開始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系統,而且禰衡還在樂此不疲的不斷進行着完善。

“禰衡還有這本事?”睢陽,曹操府邸,看着最新從關中傳來的信息,曹操有些不可思議,當初若是知道禰衡有這本事,曹操也不至於攆人,最重要的是,禰衡既然有此心思,爲何在曹操這邊不用,反倒四處罵人。

也需是當時禰衡沒有找對方向,又或者過於迫切的想要成名了吧?

荀彧等人有些不確定的想着,目光不由看向曹操坐下的郭嘉。

郭嘉這些時日一直帶着孝,蔡邕之死,不止陳默治下進行了禁酒之類的祭奠,曹操、袁紹、劉表、呂布乃至江東孫策以及公孫瓚都有類似的祭奠,而郭嘉,作爲蔡邕的弟子,雖然有過誤會,但就如蔡邕至死對這個弟子都念念不忘一般,郭嘉又怎會真的忘記自己的授業恩師,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甚至沒辦法去看蔡邕最後一面,郭嘉只能以這樣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敬意。

“主公想要效仿?”郭嘉看向曹操,詢問道。

就如同曹操開始大規模屯田之後,陳默也在效仿曹操在關中、洛陽進行屯田一樣,曹操對於陳默那邊的各種新技術也在不斷偷師,甚至曹操親自研究過陳默弄出來的糞肥,只是後來實在不得門徑,只能放棄,交給專業的人士去偷學。

總之大家都在相互效仿、借鑑,這年代,技術這種東西除非你不推廣,否則的話,被人偷學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如今曹操這邊也已經制造出了新式的耕犁,還有水翻車等等,關中在不斷休養生息,曹操這邊也開始大力發展,只是制度上,曹操雖然借鑑了一些陳默的做法,但沒辦法完全借鑑,畢竟兩人治下成分不太一樣,陳默治下幷州、西涼都是士族比較少的地方,而關中士人也早被董卓、李傕、郭汜殺怕了,而曹操這邊的士人,可是敢直接挑撥人對曹操反叛,差點把曹操根基給弄沒的。

若是曹操真的跟陳默一樣施政,怕是剛剛平靜一些的中原又得亂了,雙方士人班底的承受能力顯然不在一個水平。

但書院這件事情,大家都在做,袁紹那邊也興建了幾座書院,只是沒有像陳默那樣普及,劉表在襄陽也建了一座襄陽書院。

曹操聞言點點頭道:“如此一來可爲朝廷提供更多人才,二者也可鞏固軍心。”

大家都是明白人,曹操對士人的態度也一直是一手拉一手壓,但這只是暫時的,曹操在,能壓得住,但曹操若是不在,他的後人是否能壓的住,這就是個問題了,因爲學問這種東西,一直掌握在士人手中,陳默這做法,等於是給自己培養了一批忠於自己卻又得不到士人完全認可的寒門,而且數量極大,短時間內或許看不出什麼,但再過十年、二十年,士人再想如今天這般是不可能了。

曹操自然也想效仿。

“臣以爲,可以借鑑,但不能完全效仿,這與農耕、工匠不同,若是完全效仿,恐怕會引起動亂。”郭嘉思索道。

主要是得把握一個度,這種事,他們沒有陳默那樣的先機,步步爲營,必須走穩,至少在書院第一批人才出來之前,他們無法如陳默那般大張旗鼓。

荀彧嘆了口氣道:“最重要的是,主公亦需一個禰衡。”

如果陳默沒有禰衡這麼一個有才氣,會得罪人,而且性子偏激的人來做這件事的話,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將整個制度完善起來,那邊陳默只是點頭同意了手下人一個計策,執行也是由禰衡全權負責的,而他們要做,如果沒有禰衡這麼一個名士主動去做,由朝廷來着手推廣的話,給人的感覺會不一樣。

看看陳默那邊,現在就算有人罵,罵的也是禰衡,就算告狀告到陳默那裡去,陳默把禰衡招來相互辯論,這方面,禰衡確實有得天獨厚的才能,滿朝公卿,沒一個能說過他的,爲了避免禰衡被人暗算遇害,陳默還專門派人暗中保護禰衡。

曹操這邊,也需要這麼一個出來吸引衆人仇恨,而且善辯之人,才能像陳默那樣肆無忌憚。

“伯道總能發現人身上的優點,吾不如也!”曹操聞言,也只能羨慕和嘆氣了,人是自己送過去的,能怨誰?要怪也只能怪自己當初沒發現禰衡還有這方面的才能。

“在下以爲,此事倒可以交於那孔文舉去做。”程昱微笑道:“孔文舉與那禰衡乃是至交,如今禰衡有了這些成就,將此事完全交託給孔文舉,想必他也相當樂意。”

曹操聞言點點頭,孔融倒是合適,給他找點事做,也總比他每天沒事找事或者寫一些抨擊曹操的文章強。

“此事孔文舉確實合適。”荀彧點點頭道。

這件事情意義深遠,諸侯除了袁術之外,連呂布都在想着建立書院,不過呂布手下幾乎沒什麼文士,他怎麼辦學?

南陽這邊,呂布確實在爲這件事苦惱。

南陽如今實行的是軍管,當初陳默給呂布出的主意,呂布用後,果然治理起來輕鬆了不少,雖然找不到什麼名士,但找一些識字、會算數的小吏,呂布還是找得到的,畢竟這些小吏多半是寒門,也得養家餬口,呂布開出的條件很優厚,而且還能當官,哪怕是沒有太多權利,只領呂布給的俸祿也比在家種地強啊。

“主公,爲何突然要建立書院?”這日,魏續等人一起跑來找正跟張遼商議辦學之事的呂布。

“諸侯都在辦,而且軍中將士也都有這個期許。”呂布認真的道:“諸位以爲不妥?”

“不妥倒是沒有。”成廉撓頭道:“但主公,就算建起了書院,何人來教?之前我們去尋訪南陽名士,那龐德公聽到消息提前就跑了。”

呂布:“……”

這確實是個問題,而且還是大問題,呂布手下這些文吏,呂布開始時只是覺得陳默在做,曹操在做,劉表也在做,應該是個很有必要的事情,所以也下令新建南陽書院。

只是現在問題來了,書院倒是建成了,但誰來教?

之前呂布是有想過吧龐德公給綁來,但龐德公提前知道了消息,直接逃去了襄陽,現在呂布雖然經常跟劉表勒索糧食,但畢竟大家是盟友,直接跨地方搶人還是有些不地道,畢竟劉表這人還是不錯的,現在呂布只要寫封信過去抱怨一下糧食不夠,劉表就會派人送來糧食,呂布也不好意思做的太過。

潁川那邊的名士也都跑了,呂布現在想綁人也找不到地方。

“主公,我們教不了學問,但可以教打仗啊!”魏續突然目光一亮,看着呂布道。

這叫窮則變,變則通,就像之前治理南陽,找不到人直接軍管一樣,現在既然找不到人教書,那直接教兵法打仗不就行了?

呂布這邊學問最高的可能就是呂布和張遼了,但若說打仗,那可是一點不差,不說呂布、張遼,魏續、成廉、曹性、侯成、宋憲、魏越這些人各有各的本事,教授弟子……似乎也不錯。

呂布聞言目光一亮,點頭道:“或許可行。”

也沒別的辦法了,書院已經建好,而且已經讓不少將士子弟過來,沒人教學,那不是很尷尬?

若是教兵法的話,倒是不難,從軍中挑選一些將領輪流過去教授兵法。

只是總感覺哪裡不對。

張遼皺眉思索道:“主公,這般一來,這整個南陽倒像個大軍營。”

現在南陽不管走到哪裡,人們不是種地就是休息,哪怕是宛城也一樣,很少能看到跟其他地方一樣那種熱鬧的景象,百姓都很嚴肅。

呂布有些惆悵的看了張遼一眼,自己也不想這樣,但還有其他辦法麼?沒人願意出來教書啊。

“此事就這般定下吧。”嘆了口氣,呂布站起身來道:“各自去做各自的事情。”

總的來說,南陽這兩年沒什麼戰事,軍管之法雖然讓整個南陽看上去死氣沉沉的,但這兩年稅賦卻一年比一年多,而且人口也穩定增長,沒有文人,南陽不一樣興旺起來?

張遼摸索着下巴走出衙署,看了看一旁門神一般守在門外的胡車兒和周倉,突然問道:“主公最近在做什麼?”

“讀書。”周倉言簡意賅的道。

張遼聞言倒也不奇怪,呂布現在想要靠自己的本事治理好南陽,正在惡補學問,但他要問的不是這個:“除此之外呢?”

“將軍,主公大多數時候不是在衙署就是在家中,家中之事,我等如何知道?”胡車兒無奈道,你這是在爲難我們。

“算了~”張遼無奈,只能離開。

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三十八章 遠見第二十二章 再敗第六十五章 新下軍校尉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兒囂張第三百二十七章 初次交鋒第一百二十二章 攔路第一百五十章 太師府議事第三百一十章 請君入甕第十三章 獵虎第一百四十三章 孤軍第二百五十二章 小人物第四百六十四章 當陽第五十四章 謄刻第二百五十八章 無膽大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對策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二十五章 雨幕第一百一十一章 洞局勢陳默設計,識人心衛覬示好第四百二十二章 夜宴第三十七章 難以下手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三百九十三章 故人第十章 突破口第三十八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七十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零五章 不收降第三百二十五章 陳晉入仕第一百八十三章 利令智昏第一百一十八章 再回洛陽第七十章 ‘家書’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九十九章 英雄第一百二十六章 董卓遷都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一百零四章 戰後那些事兒第一百七十五章 戰幕開端第九十一章 激戰第四百八十八章 殤逝第三百三十一章 奪權第十一章 倒退第四十章 衝突第四百三十一章 霸道第四百零四章 動念第四十章 殺人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三百零三章 忠魂難安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一百零五章 漸興第十四章 黃巾落幕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六十二章 絕糧策第十四章 情第一百六十四章 狂士論學第九十七章 來客第九十一章 溫明園中第一百七十七章 高順戰顏良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服第一百二十三章 猛虎兵敗第四百五十章 暗渡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手第六十五章 我困欲眠第三十一章 月旦評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丘之會第二十章 徐晃第一百零八章 翻車第十六章 鄉情第一章 糞郎第二十八章 楊奉歸降第一百九十七章 應對第六章 鄭屠第六十三章 說服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一百六十一章 狂士第二章 授業第三百六十四章 劉能的憤怒第二百九十章 論功行賞第七十八章 天子崩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三百五十五章 何苦來哉第二十九章 酒後第四百零六章 緣,妙不可言第四十七章 意外相遇第四百七十九章 強攻建業第三十一章 人散第三百三十三章 曹孟德決意出兵第六十七章 可悲之人第一百六十六章 過猶不及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十四章 膽氣第四十章 胡風第六十四章 團聚第六十二章 違背理念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臨鄴城第二百零二章 由明轉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