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問心

“可惜了,若伯道能潛心鑽研學問,此生成就,恐怕勝我十倍。”

這已經是蔡邕第三次說這話,或許是彌留之際,記憶混亂,亦或者意有所指,陳默耐心的聽着,偶爾會跟蔡邕說些學問上的事情。

老人家一輩子宦海浮沉,但做學之心,卻從未有過半分懈怠,蔡邕拉着陳默的手詢問道:“伯道,你說,我輩做學,究竟是爲何而學?”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思考過,陳默自然也是,而且不止一次。

“以前吶,有個弟子與我說過,他做學,便是爲聞達於諸侯,爲一展所學,亦爲高官厚祿。”蔡邕帶着幾分追憶的神色澀聲道:“當時很憤怒,但如今想來,如今天下士人,雖然都說無意這高官厚祿,但又有幾個能不爲名利所動?不過自欺欺人爾。”

博學如蔡邕,都久歷官場,又何況他人?只是這麼直白的將真話說出來,確實與如今的觀念相悖,漢人講究一個含蓄,實際上就是我不說,但你得給,而且我還得拒絕,最後做出一副是被你誠意打動的樣子出仕。

挺累,但莫說士人,尋常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像那種真的視名利如浮雲的人不是沒有,但太少了,就像禰衡,博學多才,爲何見人就譏諷?不說全部,但多半也有求名的心思在裡面。

“可惜,當初不能正視己心,反而責罰他一頓,這師徒情分自然也就淡了。”蔡邕有些遺憾道。

“郭嘉?”陳默恍然,看着蔡邕倒。

“嗯。”蔡邕嘆了口氣:“此子天賦不在伯道之下,只可惜爲人有些張揚,爲師當年也不能如他那般灑脫,看的也不如他那般透徹,後來將其薦於伯道,其實也有私心在內,希望能緩和這師徒關係,只可惜……”

蔡邕顫巍巍的從榻下取出一枚竹簡道:“如今他既投奔了曹操,想來也是不願見我,他日若是得見,便將此書贈予奉孝。”

陳默接過竹簡,點頭笑道:“若有機會,默便將他抓來,親自聆聽岳父教誨。”

蔡邕看了看陳默,搖頭道:“老夫怕是等不到那一日了。”

“岳父說的是哪般話?您只是累了,修養些時日,便會好。”陳默連忙搖了搖頭道。

“確實累了。”蔡邕嘆了口氣,看着陳默道:“伯道,老夫一生未愧對漢室,這份忠誠從未有過動搖,生爲漢臣,死後若列位帝王不棄,願再做漢鬼!”

“岳父今日怎盡說這些喪氣之言?”陳默有些無奈道。

“時日無多,便當聽些老人嘮叨。”蔡邕笑道:“只是此乃老夫一生所願,但每個人都有自身之路要走,至於伯道未來如何走,有時候,人生在世,終究難由自身,老夫既死,那邊身死道消,伯道只需無愧本心便好。”

陳默點點頭,今日蔡邕談興很濃,一直拉着女兒和女婿說到傍晚,方纔沉沉睡去。

次日,陳默還在衙署,卻見徐庶臉色有些難看的進來。

“元直何故如此?”李儒看着徐庶,疑惑道。

徐庶默默地將一份竹簡遞給陳默道:“主公,漢史最後一卷尚未完整,恩師臨走前,希望主公能着人將漢史補全。”

“岳父他……”陳默起身,看着徐庶皺眉道。

蔡邕走了,走的很安詳,陳默命人傳令三輔、幷州、西涼,三州之地停止一切慶祝祭祀,衙署掛上縞素,持續一月以悼念蔡邕。

七日後,蔡邕下葬,陳默站在墳前,翻看着蔡邕留下來那最後一卷漢書,記載的是中平年到現在發生的事情,在蔡邕的漢書中,這一段時間乃至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算是一個時段,也是作爲漢書的最後一部。

或許老人家已經預料到什麼,只是這個結果,對於這位向大漢盡忠了一生的老人而言,必然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老人家一生在官場上的建樹沒有多高,晚年多半是在書院中著書教學,已經淡出了仕途,哪怕陳默手握朝廷,爲一方霸主,但想來這樣的朝廷,並非老人家願意看到的。

他自然不滿,但又無能爲力,只能以自己的方式來爲大漢繼續盡忠,直到生命終止的那一刻。

當初王允說蔡邕寫漢書會誹謗朝廷,但在陳默看來,蔡邕的漢書寫的很公正,包括後來董卓一生功過,陳默功過,並無偏頗或夾帶太多私人感情在其中。

葬禮結束後,陳默回來,蔡琰紅着眼睛,但還是如往常一般服侍陳默寬衣。

“夫人多歇息歇息。”陳默伸手阻住蔡琰,搖了搖頭,沒有過多的言語,這個時候,任何安慰都會顯得很蒼白。

人既然要死,爲何要生?這個兒時的問題,陳默似乎有了答案。

蔡琰沒有拒絕,卻也沒有接受,繼續做自己的事情,雲思想要上前幫忙,被陳默阻住:“讓人看着夫人便是,這個時候,做些事情,或許能分散一些痛苦。”

雲思乖巧的點點頭,跟娟兒、貂蟬一起,陪在蔡琰身邊,陳默帶着那最後一卷竹簡回到房間,默默地品讀着岳父最後半部著作,腦海中卻不由得想起最後的對話。

問心無愧麼?

陳默默默地回顧着自己這半生,怕是夠不上這四個字,甚爲一方霸主,要說有多光明磊落,那是不可能的,自己每次計策中,有多少人無辜受到牽連,恐怕連陳默自己都不知道,但他知道,很多人的悲慘是自己造成的,這些人有的自己認識,有的可能只是一個政令的交集。

往小裡說,自己不能時常在母親面前盡孝,也無法給妻子陪伴,作爲兒子和丈夫乃至父親,同樣並不盡責。

當初自己是爲何要走這條路?

陳默突然發現,自己已經忘了最初的初衷,只是覺得袁紹他們不夠好,自己能做到更好?還是自己確實不願命運爲他人掌控?亦或是兼而有之?

忘了!

他只知道,這是一條不歸路,自己現在放棄,將又會有無數民生因此而受到波及,他不能回頭,甚至不能停更不能放棄,他身上已經在不知不覺中,積累了許多人的期許。

就算最後成功了,那份成功是自己想要的麼?

陳默不知道,也沒人能給他答案。

蔡琰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陳默這些天,多半時間都在家中,或陪母親,或是陪伴妻子,會做些事情逗她開心。

看着妻子臉上逐漸恢復的笑容,陳默突然覺得心中很充實,比打贏一場仗更讓人有成就感。

而從喪親之痛中恢復過來的蔡琰,也開始將陳默往外攆:“夫君乃做大事之人,豈可留連於溫柔鄉中?”

對於妻子的勸導,陳默有時候也挺心累的,自己做這一切,不都是爲了妻子麼?這剛剛好了,就把自家夫君往外攆,人心不古啊。

衙署門前,此刻不知爲何聚攏了一大幫人,陳默還沒過去,便聽到禰衡的聲音,頓時有些頭疼。

“主公,快來看!”楊修眼尖,第一個看到陳默,連忙把陳默拉過來。

“我今日有些頭疼……發生了何事?”陳默摸着腦袋道。

“正平與典將軍吵起來了。”楊修笑道。

“哦?”陳默頓時感覺頭不疼了,跟着楊修一起,擠進人羣裡,正看到禰衡抑揚頓挫,引經據典的在那指着典韋鼻子罵,不帶一個髒字那種。

典韋打了個哈欠,看着禰衡一臉不耐煩的道:“你這人說了半天,到底在說什麼?能說人言否?”

禰衡巴拉巴拉說了半天,口乾舌燥,結果換來這麼一句,瞪着典韋有些說不出話來,半晌方纔罵道:“粗人!”

典韋聞言,不懷好意的看了禰衡下半身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原來是嫉妒於我,早說,改日我給你獵頭虎來,這虎鞭很補的。”

“哈哈哈~”四周一羣縣衛聞言頓時鬨笑起來。

“下賤!”

“我說,都說你這人能說善辯,怎的要麼說些叫人聽不懂的言語,要麼來來回回就這兩句……”典韋有些不耐煩了,看着禰衡道:“難怪要裸衣擊鼓才能罵人,嘿,我這兒你便不必脫了,細還好意思脫,勇氣倒是不凡!”

禰衡一張臉漲的通紅,指着典韋,搜腸刮肚的想要找出些典韋能聽懂又能罵的痛快的詞來,可惜想了半天都未想到,只能看着典韋乾瞪眼。

“話說罵人還要擊鼓,也能助長罵人的氣勢麼?”典韋好奇的看着禰衡道:“你們這幫文人癖好還真怪,那曹操這般都能被你氣到,看來氣量也不咋地,主公還經常誇他。”

“鄙夫!”

“細~短~”

“你……我不與你言語!”禰衡指着典韋,片刻後想不出什麼解氣的詞來,看向周圍衆人道:“長陵侯何在,我今日有要事前來相商。”

跟典韋這個大老粗,也沒什麼共同語言,罵他根本聽不懂,有什麼辦法?禰衡現在也累了,當下想要見陳默,他那邊需要錢糧,之前幾次鍾雲沒有批覆,這次直接來找陳默了。

“呃……”陳默見典韋目光朝自己看過來,面色頓時一黑……

第一百一十章 棄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州易主(中)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七十三章 明主的條件第八十六章 何進之死第二百九十九章 父子第十二章 夏夜第四十七章 審問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二百三十三章 識破第一百七十八章 顏良敗北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學興起第三百七十五章 仲達來投第二百二十四章 言利害三公登門,查局勢陳默退讓第三百一十九章 不強迫第一百五十五章 見面第三百五十八章 洛陽夜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祥之兆第十一章 倒退第一百六十八章 各有打算第三十章 大人物第三十二章 巧計擒敵第三百八十五章 魏延戰紀靈第五十三章 心繫黎民第五章 出遊第二百三十九章 老將折腰,伯道兵臨第二百七十八章 一定要冷靜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八十一章 別離(本卷終)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六十二章 王家第一百九十三章 謀天子第一百零七章 少年工匠第十八章 進城第一百八十章 新武器第二百八十二章 趙雲第三百零四章 出兵第一百二十章 陽翟第兩百章 帝王時代第三百八十四章 暴露第二百四十七章 定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呂布治郡第七十二章 義氣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冀州亂第一百八十二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章 江東論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曹孫聯盟第四百四十七章 不解風情第四百八十章 陳默的殺手鐗第十八章 進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奇士第八十七章 洛陽亂第一百四十二章 各逞機謀第四百六十六章 水上攻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劉毅第三百九十七章 不利第二十三章 分別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動作第四百九十章 父子閒話第四十九章 黑山軍第二百零八章 天下太平第八十四章 結怨第三百四十一章 烽火連天第一百三十八章 貌合神離第一百四十九章 離間四百五十九章 破樊城江東退兵第二十一章 稚童的煩惱第四百零五章 曹操欲退第三百四十六章 所爲何求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二十八章 名士風流第六章 勾心第三百三十七章 中牟第二十一章 洛陽第四百四十四章 瑜亮第三十四章 贈書第四百七十七章 與周瑜的初次交鋒第二百七十章 破局之策第十九章 教授第二十二章 都城風貌第四百四十五章 荊襄防禦第二十九章 又一條潛龍第六十九章 中原的消息第四百八十九章 長安對問第一百一十五章 規劃第一百一十四章 新格局第一百二十一章 薦師第五十六章 連環計(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訪賢第一百九十章 擒王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軍對峙第四百八十一章 議降第四十章 殺人第三百八十三章 風起青萍第四百七十三章 雨幕來客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下大勢第三百七十一章 退路第二百零四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四十章 少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