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因爲那個人是李誠

“取輿圖來!李誠和權萬紀在哪?手書中可有細說?”李世民站了起來,走到中間的大桌子上。內侍進來鋪開齊州輿圖,李世民瞄着地圖不說話。

“李誠有密奏一份……”大太監猶豫了一下,李世民擡頭瞪眼:“念!”

“臣李誠君前叩首……,今恐齊州有變,駐留山茌,靜觀其變。懇請陛下速派能員,以免事變波及過甚……”主要內容纔會被人記住,其他的廢話都被略過了。

“好個李誠,一身是膽!”李世民盯着輿圖,拍案高聲贊。

兩次泰山封禪被阻撓後,正在爲第三次泰山封禪做最後準備的李世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節外生枝。毫無疑問,李佑在齊州的事情,如果能把影響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正好順了李世民的心。最好是派一個欽差進城,李佑束手就擒。

那麼李世民擔心什麼呢?擔心李佑扯旗造反,這樣一來泰山封禪就充滿了不確定性?李世民現在已經準備就緒了,就等着秋高氣爽的時候出門,上泰山裝波一。

這時候仔細的看輿圖不難發現,李誠存在的位子,爲朝廷控制事態的發展創造了先決條件。爲什麼要贊李誠呢?因爲山茌的位子距離齊州太近了,這樣李誠所承擔的安全風險無限放大。李佑不造反就算了,一旦造反呢?

還有一個問題是必須要說清楚的,李誠的存在給李佑製造了壓力,有外力的因素存在,李佑未必就敢於冒險造反。或者說,李誠正在試圖給李佑製造壓力,迫使他不敢鋌而走險。

站在李世民和衆位大臣的角度看,李誠的處置可謂做到了完美。換成一般的大臣,首先想到的就是逃離的更遠一點,站穩腳跟了等待聖裁。完全沒有必要留在山茌冒險。

儘管任何看來,區區一個齊州造反跟找死沒有區別,但是人總是要趨利避害的。只有李誠做出了冒險的決定,最大限度的給李佑製造壓力。

綜上所述,李世民對李誠的舉動表示讚歎,同時也得出一個可能性最大的判斷,李佑不敢輕舉妄動,這樣朝廷派出的欽差一到,問題迎刃而解。

“有自成在山茌,齊州事不足爲患矣!”長孫無忌撫掌笑道,一臉的欣慰。

李誠滯留山茌不動,不單單是李世民放心了很多,小朝會在場的羣臣也多都有安如泰山之感。理由很簡單,因爲那個人是李誠。就是這麼盲目的信任!

當然也有人是臉色難看的,比如李承乾和侯君集,就努力的控制表情變化。這李誠真是太討厭了,怎麼哪都有你啊?你救下權萬紀就算了,爲啥留在山茌不動呢?

李世民決定派李績前往齊州去搞定李佑的事情,不曾想李績這邊還在準備出發呢,連夜一道手本又進了長安。城門關閉,信使坐着籮筐吊進城後,抱着徐賢妃睡覺的李世民半夜被叫醒了。一腦門子的火喝問:何事如此緊急?

大太監站在帷帳五步之外,低聲彙報:“陛下,齊王殺太守韋文振,反了。”

咚的一聲,李世民從榻上掉了下來,哧溜爬起來,眼睛瞪圓了看着大太監:“當真?”

大太監腰彎的更低了,下巴都快到膝蓋上了,雙手捧着手本:“權、李二人急奏!”

這個手本權萬紀和李誠第二天發出來的,但是事情緊急,速度更快一點,所以才能在第一份奏摺當天夜間送到,這是十萬火急的消息,絲毫不敢怠慢。

李世民仔細的看完奏本,氣的雙手想撕掉奏本,想想還是嘆息一聲放下道:“傳旨,宣長孫無忌、李績……”李世民一口氣把一干宰相都折騰起來,緊急商議大事。

一幫大臣那個苦啊,半夜睡的正香呢,家門砸的山響。連夜告辭身邊的女人,穿戴整齊進宮商議大事。其實李世民也是無奈的選擇,因爲唐朝的聖旨不太一樣。不是皇帝一個人說了算的事情,這點看唐朝聖旨的開頭就知道了,“門下”。

這是由制度決定的,李世民要發兵平叛,就得有聖旨,要下聖旨,就得有三省主事在。這一套程序,目的在於制衡君權。這也導致了歷史上有的皇帝嫌麻煩,用了一些聽話的宰相,也就是所謂的奸相。李義府也好,許敬宗也罷,後來口蜜腹劍的李林甫也好。

這些所謂的奸相,根子都在皇帝那呢。皇帝需要聽話的宰相,纔會讓這些人上臺。當然了,這些奸相的能力也是很強的,這點不能質疑。說穿了就是宰相和皇帝之間的鬥爭。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黑唐朝這些宰相,那是立場問題。宋朝是垂拱而治,文臣當權。皇帝,噴你一臉口水你也得忍着。

一堆大臣紛紛趕到,看了權萬紀和李誠的急報之後,臉上表情各異。有激動者,有平靜者,有瞠目結舌者。別人不說了,李世民是無法理解李佑,誰給他的信心造反的?

“事已至此,諸卿可有定見?”李世民使勁的揉着太陽穴,頭疼的厲害。這老流氓現在全靠金丹撐着他的風流快活,這玩意吃多了能有個好?身體機能急劇下降。一個沒休息好,什麼毛病都來了。好在李二的底子還算厚實,不然也談不三徵高句麗。

“着李績調兵徵繳吧。”諸位大臣沒有說話,李世民只好自己開口了。

“臣遵旨!”李績趕緊出來領命,本來是去走馬觀花的,現在變成帶兵平叛了。

“陛下,臣以爲可下旨一道,着李誠、權萬紀便宜行事。”長孫無忌來了這麼一個建議後,李世民費解的看着他:“此話怎講?”

長孫無忌拱手道:“臣以爲,權萬紀或無所作爲,李自成必不能坐視叛軍做大。”

李世民一聽這話,琢磨出味道來了。李誠是誰啊?這貨的能耐大了。浮圖城下,幾十騎就敢讓人投降的主,別看他手裡沒有調兵的權利,有幾十號部曲,恐怕就能牽制住叛軍吧?

“陛下,臣以爲可行,李尚書調兵遣將,總是需要時間的。”褚遂良表示支持,這傢伙對李誠的感情很複雜,但是對李誠的能力還是非常認可的。

齊州城四門緊閉,城外權萬紀死死的拉着李誠的衣袖:“自成,不可冒進啊!”

沒法子不攔着這傢伙,就帶了五十個部曲,就敢殺到城下。

第四百一十四章 不差錢第五十一章 一夜成名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四百六十八章 百濟使者第五百二十三章 脈絡清晰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莊新貌第四百九十九章 誰嚇唬誰第二十二章 在那遙遠的地方第二百零七章 孤篇壓全唐第一百九十章 燒他孃的第六百章 壞得很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事近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六百零一章 誰執牛耳?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奸臣第五百四十三章 名副其實第一人第三百五十章 公私兼顧第一百八十五章 要不要滅個口第一百九十二章 從容作楚囚第五百六十一章 馬周快瘋了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婚第四百三十一章 有所求第六十八章 放棄治療第一百七十六章 省親第一百零八章 後悔來不及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碗賤肉收買第三十二章 有趣的事第六十八章 放棄治療第五百二十五章 臣不適合留在長安第二百五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五百七十六章 歷史的慣性第五百三十七章 腦殘二人組第四百二十四章 高昌第三百二十章 沆瀣一氣第五百二十六章 留與不留第一 百三十八章 收穫日第一百一十八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六十章 做局第三百三十四章 資深球迷第三百五十四章 做該做的事情第二十四章 後路第八十三章 指條明路第四百六十九章 聽話和不聽話第二百四十一章 先後緩急第三百一十八章 看不到未來第五十八章 李泰碰釘子第八章 火炕第四百四十四章 抓鬮是個好辦法第二百六十七章 趕羊!第六十八章 放棄治療第三百零二章 官迷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用栽贓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能說第五百一十二章 難逃青史詬病第三百八十二章 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第二百八十一章 心生怨念第五十二章 少府監第三百八十一章 又要搞事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生之念第一百六十四章 非我族類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豆風潮(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程咬金求見謝恩第三百二十六章 驚變驟起第五百五十一章 聖眷第三百三十七章 八卦纔是最吸引人的第一百二十章 真相大白第二百零四章 敲打第五百二十八章 等級提升第一百四十章 國之脊樑也第二百九十七章 聚義第三百五十一章 試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指路第四十三章 跟本王混吧第三百六十章驚!第四百七十七章 閨中夢裡人第三百六十四章 孤獨第五百五十四章 陡然生變第二十一章 缺乏互信第五百四十四章 崔慎行問計第二百二十八章 昏君第四百二十五章 炒麪第三百八十五章 天空飄來一口鍋第四百六十章 金屋第九十五章 着急麼?第五百六十八章 隱秘第二百一十九章 還是錢的事情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上臺面的小伎倆第四百五十六章 同是天涯失意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要不要滅個口第三百一十八章 看不到未來第二百七十九章 打上門!第一百六十一章 至寶第五百八十七章 炙手可熱第四百二十六章 《千金方》第二作者第五百零五章 人緣意外的好第二百七十四章 偷第六百零三章 李世民病重第六十二章 同道中人?第五百三十章 再離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