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零章 斬首行動(十三)

宋軍這兩日在城下的動靜,讓高麗人的守城總指揮李資謙有些摸不着頭腦。

對於攻城基本沒有甚麼幫助的宋人騎兵,並沒有和步軍紮營在一處,而是分別在開京其他城門外警戒,彷彿生怕城裡面的人逃走似的。

雖然此舉表示宋人胃口很大,顯然是要一口吞下整個開京城的意思。不過見到這一幕的李資謙不由自鳴得意,胸中那股自豪感頓時升騰到最高點,原來堂堂大高麗的國都開京城有二十二座城門,你宋人“守”得過來嗎?

大高麗倒是有足夠的士卒防護這些城門,在他李資謙帶頭“捐人”的情況下,周長兩萬九千七百步的城牆,平均到每一步上能站兩個人還有富餘,這還不算防守二十二座城樓的士卒。

而宋人的步軍,好像就鎖定了開京的宣義門,在這座城門外安營紮寨後,就沒甚麼動靜了。

守城的高麗人覺得下面這夥宋人雖蠢,卻倒也識貨,還曉得選擇開京最大且華的城門來作目標。原來這宣義門乃是王城之正西門,西爲金方,於五常屬義,故以名之。其正門兩重,上有樓觀,合爲甕城。此門樓共有三門,南北兩側之門供普通百姓和官吏出入,唯中門留給高麗番王行之,當然,跨海而來的宋朝使者,也可以由中門而入。

顯然此時的宋軍就沒有宋使的待遇,只因使者帶來的是賞賜施捨,而宋軍帶來的卻是興師罰罪。高麗人對中原大國向來是要錢要物。請援請助,卻偏偏不願意聽宗主國多說上兩句,毫無拿人手短,吃人嘴軟的顧慮。

宋軍對攻擊目標的選擇滿足了許多高麗人的虛榮心,不過李資謙卻覺得這夥宋人也太蠢了,選擇開京城裡最爲高大結實的城樓作爲攻打目標,也不知對方主帥生了一個甚麼腦子。

原本龍虎軍的兩個主將還有些擔心。前次大軍出擊時帶去的投石機叫輕裝渡海而來的宋人所獲,用在這次攻城戰上,哪知許久全無蹤影,這才叫這兩員大將放下心來。

李資謙卻覺得這班無用的武將實在是有些小題大做,當即狠狠的批評了兩人錯誤的想法!開京城的城牆豈是幾架投石車就能威脅到的?八十多年前,就是因爲開京老城被遼軍所破,所以當時高麗罄盡全國之力,咬緊牙關征發了三十萬壯丁建城,防的就是這麼一天!

不過讓這位王城最有權勢的勳戚頗爲唏噓的是。包括列祖列宗在內的所有人都不曾想到,第一次兵臨城下的軍隊居然是傳說中武事不舉的中原老牌宗主國,而不是新爹大遼。而且這次他們不再是拉攏自己,卻是爲另外一個差點就消失的國家主持甚麼公道,這讓得知消息後的高麗人心裡多少有些酸不溜秋。

只有我纔可以在你面前使性子啊,混蛋!你可不能寵別人!

甚麼公道正義。有我們之間的感情重要麼!不就是前兩年再次拒絕了大宋皇帝借道高麗聯絡女真人的要求麼(雖然早在宋神宗時就直接拒絕過)。可用得着真正刀兵相見麼?大高麗其實也是有苦衷的啊,女真是高麗國百年戰爭的主要對象,讓你們談攏了,大高麗還玩個屁啊!

李資謙面色沉重的望着在城下不遠安營紮寨的宋軍,心情十分複雜,他已經吩咐重點鎮守此門的所有高麗將官知曉,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捉一個有分量的宋軍將軍,因爲他前往宋朝做使者的胞弟李資諒還在對方手上,幸虧對方沒有利用這一點來威脅自己,還算有品。

“能捉儘量捉了。畢竟大宋皇帝是叫奸臣誤導,不要把仇結得太深了!”李資謙下城時對龍虎軍上將軍的囑咐,直叫這位八衛中碩果僅存下的宿將深以爲然,畢竟打人不打臉,不能贏得太痛快了,總得給宋人留點面子不是?

李資謙走了,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不再天天過來查探情況了,城下這夥宋人攻又不敢攻,走又沒臉走的窘境他已經盡知。如此僵持下去,不說等各地援軍到來,只要自己的心腹、高麗頭號名將西北面兵馬副使拓俊京帶着人馬趕來,只怕宋人都無法體面的退回到海里去。

眼前的難題既然已經不成問題時,李資謙自然而然把注意力轉回了朝中。女婿這一回還顯得比較聽話,唯獨他手下那條狗表現得太過囂張了,十來年了,每次都帶着一夥兒不知死活的文官處處跟自己頂着幹,等這次打退了宋軍,是該有個了結了。別以爲老虎閉眼,便不吃人,這五十來個死心塌地跟着韓安仁的骨幹,總會有他們好下場看的。

“資德,有些話我不好跟他們說明了,你該知道,資諒還在宋人手上,你在此間,替我多擔待些!”

高麗同知樞密院事、上柱國李資德是李資謙的堂弟,都是一家人,自然不必把話說透,便見李資德一邊迴應堂兄,一邊親自送李資謙下城,兩人頭挨着頭很是機密的商量着甚麼,衆人哪裡敢靠近,正在這時,忽聽樞密院軍官來報:“北面諸門守將有消息來報,說是城下有兩千多騎兵往西面宣義門方向移動!”

李資德在高麗朝中是童貫一類的人物,聞言不以爲然道:“這些小事也來稟報?宋人騎兵這幾日在城下游來游去,此類的消息還少麼?”

“報上柱國,南面諸門也有消息來報,說是不下兩千騎兵,亦往宣義門移動!”那軍官見說又補充道。

這個消息引來李資德的重視,只見他回頭望了堂兄一眼,道:“把騎兵集中起來,他們這是要攻城了麼?”

“你我剛從城上下來,這些宋軍步卒哪裡像要攻城的樣子?騎兵來得再多,也只是虛張聲勢!”

李資謙頗有些不以爲然,這時候的宋人該後悔了吧,沒來由帶這麼多騎兵有甚麼用?大高麗最擅長堅壁清野,且對付騎兵最有心得。所以累計起來上百萬人次的大遼軍隊,每次都被熬得沒有辦法,最終無奈退走。

“兄長,我還是去城上看看!”

李資德有些不放心,主動跟李資謙告辭。李資謙也不在意,揮揮手叫他去了。隨即聽到李資德的軍令在空氣中傳播:“望軍全數上城協助正軍守城!”

李資謙搖頭一笑,這個堂弟還是不太老成啊,見風就是雨的,當下就要上馬車離開,卻見一個部下過來彙報軍情,俄延了一陣,說完話,李資謙看城上時,已經是人聲鼎沸,李資謙最後看了一眼城牆,鑽入馬車,道:“去王宮!”(未 完待續 ~^~)

第一零一章 禍水東引第八五四章 老奸巨猾的護院第八五七章 書生奪命箭第四十七章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第十八章 大賞羣雄(上)第六零六章 連狗都嚇不住的節度使第五零二章 又見野豬林第六十二章 頒佈號令,三軍成形第三十九章 潑皮們的手段第六七四章 東家動動嘴,幫工跑斷腿第四四四章 三雄會凌州(二)第八二零章 誰都沒閒着第七五八章 迴天營傷員論兵第四二零章 故伎重演第五十章 不願欺心誆英豪第十章 得有一片根據地(求推薦票)第七八九章 你爹被出賣了第七八九章 你爹被出賣了第二二五章 又是你這廝作怪!第二九九章 眼看就要泯沒的一生第五九一章 劉夢龍的謀劃第五三九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三)第一七二章 荊湖風雲起第三七二章 藥方第四六四章 木蘭三雄第八六七章 蔡相公,恁就是俺的天吶!第一零六章 鎮三山情急思良將第二章 僵臥孤嶺不自哀第七七七章 神秘秀才第三八一章 十字坡上巔峰決更新通告第五九二章 難道咱們也留了一手?第三七四章 天降之喜第一八一章 荊湖風雲起(十)第八八九章 問我打不打?肯定打!必須打!第二三六章 殺一虎擒一虎第五四零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四)第一三二章 轟動江湖的兩件大事(求月票)第三二二章 盡職的縣丞第四九三章 錦豹子守信薦才第二四六章 殺其父,奪其女第七零九章 得給女兒找個婆家了第五五二章 斬首行動(五)第六一零章 “糞霸”史文恭(二)第三五一章 晁天王發飆,李天王落草第四十三章 古來冤枉者,盡在路途邊第三五七章 你要弄弄清楚,誰纔是主,誰纔是第七零三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五二章 斬首行動(五)第二四五章 最痛恨的往往不是敵人,而是背叛第一九九章 貌似揭陽嶺的飛龍嶺第一八五章 奇貨可居第三章 第四把交椅第三八七章 楊家寶刀、雁翎金圈甲第八六五章 穿小鞋,偏疾行。裝糊塗,欺世人第二九六章 突兀冒出的巨漢第三二零章 盧俊義的心結第五九一章 劉夢龍的謀劃第五一六章 梁山泊江南分寨第二四三章 活要活作一路,死要死在一處第五一六章 梁山泊江南分寨第五二五章 立竿見影攬英豪第五七六章 高麗名將第六四九章 高衙內還真混大發了!第七零八章 就在明州過年第六二四章 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對決第二九八章 恩將仇報第四一九章 半路殺出個攪局人第七五二章 無人願意扞衛的國度第六八九章 一山難容二虎第七九七章 大人吶,高麗國上下都是騙子啊!第四七二章 不知好歹的下場第七一三章 高麗變局第七四二章 戰爭史上的奇蹟第一五八章 滿堂歡喜獨憔悴第八一八章 田虎垮臺帶來的連鎖反應(七)第四九二章 石秀的顧慮第四二一章 最後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第二二四章 梁山泊頭號女將顯蹤第三十九章 潑皮們的手段第二四六章 殺其父,奪其女第四九八章 東京聯絡站第八八六章 王者歸來(二)第六十四章 剪徑的黑大漢第七三六章 難道天也要亡他?第一七三章 荊湖風雲起(二)第七九四章 爲了我,你竟打下了一個國家?!第三十五章 前番賣兄,此遭救兄第三九零章 驚天大案第十五章 白作黑時黑亦白第九章 大發利市第二五零章 三莊去其二第一四一章 黑獄逢故舊第五十五章 撿到寶了第二零四章 梁山軍的雛形第七九九章 你看到的只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第四九九章 擺在鐵叫子面前的大難題春節請假條第八二七章 就算是一張衛生紙,也有它的用處第三七七章 我不是可以教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