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九章 斬首行動(十二)

儘管楊志一幫人打掃戰場不可謂不乾淨,但還是有少數高麗人逃過一劫,成爲漏之魚,輾轉逃回國都。~~旋即開京城內人心惶惶,迅速形成一股恐慌氣氛,貴至王公大臣,賤如販夫走卒,人人自危,就連高麗番王王俁,也在宮中坐不住了。

夜色下的開京城,燈火如晝。而高聳的城牆之外,卻是黑濛濛一片,尋不見一點生機。王俁站在城牆之上,面對如此情形,嘆氣連連,哀怨着造化弄人,直叫興師問罪的宋國大軍壓境。

有些諷刺的是,他不知爲何想起當初高麗大軍渡海脅迫耽羅國的一幕,心中蹉跎過甚,悔恨交加。

“王上!平章事韓大人已到!”左右的一聲提醒將他拉回現實,王俁嘆了口氣,轉身望向城樓階梯處,只見一個身着紫文羅袍,球文金帶的中年官員,快步上前行禮。

“安仁,你說,天道是否真有報應一說?”與年齡毫不相稱的皺紋出現在這位不到四十歲的高麗番王額上,讓火把下的韓安仁切身感受到自家這位王上言語中的蒼白。

“王上維繫我一國安危榮辱,不可親臨險地,有甚麼話,還請王上回宮再言罷!”韓安仁勸道。

“孤就是在宮中坐不住了,這纔來此透透氣!安仁,三萬六千精兵,一戰而全軍覆沒,這是天譴啊!”王俁臉上露出無比痛心的神情,看得韓安仁神色一顫。

“勝敗乃兵家常事,與天命無干!王上多慮了!”韓安仁又勸道。

“不是天譴,這天崩地裂,爲什麼偏偏報在我大軍身上?卻叫宋人安然無恙?”王俁搖了搖頭,面色十分沮喪。其實也不怪潰兵報回來的消息有誤,實乃數十萬斤炸藥的威力,除了王倫。就連經手人凌振,事先也弄不清楚它究竟有多麼大的威力,更何況這地處三韓之地之人?縱是趙官家在此,只怕和這位同行的反應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地裂之事雖然罕見,但之前也不是沒有過,無非風雲變幻,天地異象而已,王上莫要傷神!”

這個時候王俁是聽不進任何建議的,韓安仁也只是出言安慰着他。等王俁略恢復了些,才聽韓安仁諫道:“不過從八衛逃回來的士卒那裡所得到消息。這夥宋人和傳說中很是不同,驍勇善戰且不說,更不畏死,聽說……就是沒遇上這場地裂,我軍只怕也難以取勝!微臣建議,王上還是暫避西京平壤爲好!”

“大膽韓安仁,未戰而勸主先遁,好一個忠心爲國的平章事!”這時一個聲音從背後響起,韓安仁不用回頭。就知道是老對頭來了。看來,王上並不是只叫了自己一人。

奇怪的是,這人還未與王俁見禮,卻見王俁先回過身子來。喊了一聲“太師!”

番王左右都見怪不怪了,反而爭相與這人見禮,唯有韓安仁在心裡嘆了口氣,站在一旁無動於衷。雖然這人來頭很大。是當朝國丈、順德王后李氏的父親,而且他們仁州李氏從文宗時期開始與王室聯姻,歷經七代七十餘年。權勢熏天,但韓安仁就是不買這李資謙的賬,因爲他作爲一個出身地方的官吏,深知自己能有今日,說來全拜此人所賜,因爲王上需要在朝中有個能制衡對方的棋子,而這枚棋子,就是自己。

李資謙在衆人面前,還是很給這位女婿面子的,當下上前鄭重行了禮,這才道:“王上,韓安仁未戰先怯,當斬不赦!”

李資謙外表恭敬,內裡實則咄咄逼人的態勢,頓叫王俁有些不喜,怎奈從太祖時期起,高麗便是王族與貴族分治國家的政治體系,叫他一個出身在這種大環境下的番王,怎有力量去改變?

“大敵當前,你們就不要太過計較了,安仁也是一片公心!”

女婿的話在老丈人聽來,可笑得緊,這韓安仁安的甚麼心,他李資謙能不清楚?韓安仁這一招釜底抽薪,無非就是因爲自己在開京根深蒂固,想攛掇女婿逃離自己掌控,另起爐竈的小把戲而已。

“韓大人,你自己說說你安的甚麼心!百年前遼國攻破開京,當時先王顯宗棄城而走,最後這開京淪爲一片廢墟,我高麗國庫百年積餘除了先王臨時帶走的一部分,剩下全部叫遼軍掠去,數以十萬計的糧草被焚燬,後來顯宗重回舊地,罄盡全國之力,才發了三十萬四千四百民夫,重建了這座城池,你現在又蠱惑王上棄城,難道想叫這開京城再遭一次劫難?”

李資謙果然是權勢熏天之輩,高麗先王在他嘴中毫無一絲體面。不過此時李資謙並不跟女婿論理,卻把矛頭對準了地方勢力出身的韓安仁,要不是女婿養的這條狗,他的日子絕對比現在過得要舒坦。

“不走?叫王上身臨險地,將來出了什麼事,尚書令大人你擔得起麼?”韓安仁爭鋒相對道。此時忠臣勸逃,權臣主守的一幕,看起來好不滑稽,可有的時候,真相就是這般乾坤顛倒,造化弄人。

“老夫是尚書令不假,可我還是當朝國丈,我女兒就在城中,我如何不替她的安危着想!可本官纔是真正秉持一片公心,不似汝等怕死之徒!來犯之敵區區兩萬人,你就要棄城逃走,若是早生百十年,遼人打來時,三韓之地只怕都叫你丟光了!就算我高麗有十個開京,也不夠你這等佞臣所棄的!”

李資謙聲聲冷笑,目光逼人的望向韓安仁,王俁一時間居然插不進話去,卻聽李資謙又道:“城中還有勁卒四萬,文武百官所蓄勇武家奴無數,湊起來也有兩三萬人,更不提城中百姓民壯,而各地守軍接到消息後也會趕來馳援。你說!這個城,如何守不得?”

李資謙猛拍着這座**十年前興建的寬厚城壁,頓時引得灰塵紛飛,李資謙渾不在意,反而高聲道:“有此雄城拱衛,平日裡素以公忠體國自居的平章事。居然想逃!真是應了吾國一句老話啊,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

面對咄咄逼人的李資謙,韓安仁一時理屈,本來聞風而逃素來便是軟骨頭的象徵,儘管他此時真不是怕死,但黃泥落到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一時語塞,竟對不上來。

李資謙哂笑連連。不再理會他,當下挺直胸膛,對女婿道:“此處是我高麗國的根本,不戰而逃,定會惹得天下人熱議紛紛,將來就是滅了這夥來犯之敵,也有乾坤不穩之嫌。哪怕這幫佞臣畏敵要走,老臣也是要留下守城的!”

韓安仁聞言不禁在胸中波濤洶涌,老賊李資謙。真人面前裝甚麼忠臣!無非是你全家富貴都維繫在這座城池之上,偏偏死拉着王上不放手,實乃國賊也!

“王上,尚書令一片忠心赤膽。就請王上命他守城,微臣願保王上前往西京,召集人馬,馳援開京!”韓安仁咬牙道。

“這……”王俁突然被自己近臣推到火上烤。一時詫異萬分。

此時李資謙反而異常平靜,居然沒有出言催促這女婿來作決斷。原來他手上還有一張王牌沒有打出,那就是從小一直在他家長大的十歲外甥。這孩子就是王俁和自己女兒的骨血,只要王俁真敢棄城而來,就別怪自己這個做丈人的不講情面了。等此事消停了,便送他一頂太上王的帽子帶帶,也無不可。

“禮成已經丟了,歷代祖宗社稷都在這國都之中,孤王怎仍棄之,叫太師獨赴國難?”

王俁的聲音中帶着一絲顫音,不由怒視着自己的近臣。這開京城聚集着近百年來高麗積攢下來的財富,足以叫任何人眼紅,自己就是走,在對方騎兵的威脅下,又能帶得多少?自己這個丈人又不是吃素的角色,若是叫他僥倖打退敵人,聲譽大振的同時,又掌控了這驚天財富,自己一個落跑君王,將來在他面前,還有好麼。

“派國使從其他港口出海,多帶金銀奇貨,前去大遼請兵!宋國既然敢擅自攻我,遼主那裡,看他如何交代!”王俁被逼得不敢出城,只好祭出大殺器:告狀!當然請遼國出兵的代價必然不小,但是火燒眉毛的王俁此時已經完全顧不上代價了。

據傳裝備有上萬張神臂弓的這支武裝的來歷,已經被高麗朝野認定爲宋朝吃飽了撐的要爲耽羅國主持甚麼公義,一時開京上下,皆怪大宋狗拿耗子多管閒事,把躺着也中槍的趙官家罵了個狗血噴頭。

“大遼正和女真番人鏖戰,他們有這個餘力,救助我國麼?”韓安仁提出心中疑義道。

“只要他們威壓宋國退了兵,我高麗願與大遼夾擊女真,進攻蠻夷腹地!”王俁憤憤道,“大遼數次約我出兵,不就是爲了這個結果麼,現在孤王答應他便是!”

“正是,宋國事遼如兄,兄長髮話了,弟弟敢不聽麼?大遼是叫女真人纏住不假,但駐紮在燕雲的虎狼之騎,也足夠宋國驚恐一陣了!”李資謙十分贊成女婿的這個決定。

“遠水解不了近渴,國丈,孤就靠你了!”王俁還不算糊塗,知道什麼時候要依靠甚麼人。只見他此時宛如一個無助的孩子,望着這位叫他既忌憚又離不開的老丈人,近乎哀告。全然不理會站在一旁五味雜陳的韓安仁。

“王上放心!老臣家中奴脾會盡數貢獻出來襄助守城,諒他一萬步卒,如何能攻破我銅牆鐵壁一般的城池?若真有偌大能耐,他也不會叫大遼壓制百十年了!”李資謙信心滿滿,

“等我諸道援兵一至,一定讓這夥不自量力的宋兵吃個教訓,日後再不敢多管閒事!”(未完待續。。)

第二六三章 募民開荒第四八三章 輕描淡寫,舉重若輕第三一九章 管你田虎地虎,不講規矩,就變死第三三三章 水滸第一快腳第一三五章 韓五的抉擇第四九七章 出師未捷身先囚第五八零章 恐“拓”症與恐“宋”症第三十二章 前面有着那各自各的路第二零七章 錢糧又告急了?第四二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四零六章 既遇君候,豈敢負義第二二五章 又是你這廝作怪!第五四二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六)第七一六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二)第九十一章 悲催的替罪羊(四更求月票!)第一四一章 黑獄逢故舊第五九七章 晁保正,我劉唐第一個瞧你不起!第五四三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七)第六一七章 我有個命門第三九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四二五章 神秘遼人第一零七章 二龍山前三雄會第六七九章 一字並肩王第二七八章 棄寨登雲山第四四四章 三雄會凌州(二)第二十八章 三生石上注良緣第九零五章 將軍,你這是通宋吶!第二零二章 白毛虎的承諾第四三六章 武松的殺手鐗第六九零章 江南英雄大會第四四零章 江湖救急第三十一章 親隨頭領第二一一章 送汝一場富貴第五三零章 天王歸西第一五七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六)第二十七章 投名狀第五六七章 我們一走,不知幾人稱王第五四二章 平地一聲雷,梁山起波瀾(六)第六四九章 高衙內還真混大發了!第六四六章 我就是石碣碑上第一百零九個名字第六五零章 山東何人不通樑第四四八章 三雄會凌州(六)第一四七章 這女子就是武大的了第一九八章 “橫”死潯陽江第六四四章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第一八一章 荊湖風雲起(十)第一三三章 該作三公的命第一三七章 兵發登州第八零二章 呂太守,你被免職了!第七四八章 試探(五)第一零三章 虎將秦明第三一三章 浪子麒麟歸梁山第一零三章 虎將秦明第一七二章 荊湖風雲起第二五零章 三莊去其二第七十七章 依人自辱,仰天茫茫第二五零章 三莊去其二第四三六章 武松的殺手鐗第三二六章 秀才和兵第二九一章 兩條腿走路第六七三章 八方風雨會中州第一五六章 興師問罪清風山(五)第一零六章 鎮三山情急思良將第三六三章 伙房調兵第一四九章 武大郎拙計賺金蓮第七四四章 試探第六三四章 第二套方案第四十一章 收衣服用的水磨禪杖?第一七零章 朝廷也跑來湊熱鬧第五一五章 孟康和四明山有甚麼瓜葛?第八零七章 對不起,我是臥底第六五五章 活捉宗澤!第一八六章 人人想踏一腳的踏腳石第一七六章 荊湖風雲起(五)第八六二章 雲裡金剛借酒識人第四八八章 不是你的菜,偏往碗裡夾第七十一章 捉放“曹”第三二五章 看哥哥降不降得他住第二二零章 鏖戰陽谷城外第六零九章 “糞霸”史文恭第二一七章 一心反水的矮腳虎第三九四章 意想不到的故人第六六七章 最後的五虎將第六三九章 否極泰來雙鞭將第六七九章 一字並肩王病情有些麻煩第五七零章 繳獲多得拿不完怎麼辦?第七四二章 戰爭史上的奇蹟第二九一章 兩條腿走路第三一四章 炮灰的悲哀第八四一章 雄主面前表雄心第七九三章 火迫金行,大利東方第一七六章 荊湖風雲起(五)第五零二章 又見野豬林第一四零章 夜臨沙門島第二一九章 命喪婦人之手的西門慶第二四九章 一丈青殺“夫”第六六三章 民心向背(三)第八九六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十七章 湖畔晨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