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薨逝

鎮國公和薛丹臣對視一眼,沒有片刻的耽擱,齊齊迅速起身進宮了。

順昌帝是真的病了,而且很嚴重,之前他服食各種仙丹,身體的底子已經被掏空了,後來又因爲齊王謀逆的事過度憤怒,勾起了病根,即便後來靜心調養慢慢恢復了,但也回不到從前了。

從前那個叱吒風雲,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皇帝,已經衰老了!

薛丹臣和鎮國公直奔宮裡去,但如今情況特殊,鎮國公沒能進去,只有薛丹臣作爲內閣次輔進了順昌帝的寢殿,順昌帝躺在龍牀上,面色蒼白,十分虛弱,柯光祖是內閣首輔,今日正巧也是他在宮內的值班房值班,所以來的最早,此時也正站在龍牀前等候,眉頭緊鎖,有些不知所措,他見了薛丹臣進來,如獲至寶,迎上去小聲道:“皇上還召見了幾位王爺。”

薛丹臣輕輕點點頭,先上前給順昌帝請安,順昌帝已經連話都說不出來了,還是趙皇后在一旁代替道:“薛大人免禮了。”

趙皇后的眼睛通紅,神色也十分憔悴,彷彿老了許多似的,太子站在她的身後,也是一副傷心難過的樣子。

不出半個時辰,該來的人幾乎都來了,龍牀前擠滿了人,馮貴妃和慶王,莊淑妃和興王,還有睿王,恆郡王,順郡王和泰郡王。

和這羣人不同,柯光祖和薛丹臣以及蔡文華自成一派,站在離龍牀最近的地方,冷眼旁觀着牀前跪着的人,說白了,這是皇家的家事。他們都是臣子,是外人,這樣的場面一向是能多低調就有多低調。

人到齊了,順昌帝才艱難的動了動手,似乎表達了什麼意思,趙皇后照顧順昌帝久了,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明白:“皇上是想坐起來?”

順昌帝的手又動了動。是肯定的意思。這纔有兩個小太監趕忙上前輕輕把順昌帝扶了起來,往他背後放了幾個大引枕,讓他靠在上面。

這樣簡單的動作卻讓順昌帝一陣陣的大喘氣。他閉了閉眼睛,又朝牀頭放着的蔘湯伸出了手,趙皇后趕忙端起來一勺勺的喂他,但眼淚卻撲簌簌往下落。

人蔘補弱不補強。向來是吊命用的,如今順昌帝只怕也是想靠着這碗蔘湯吊命。然後交代遺言吧!

一碗蔘湯下去,趙皇后又替順昌帝撫胸順氣,順昌帝閉目養神了一會,緩緩睜開了眼睛。聲音雖然還是虛弱,但好歹能說出話來了。

他先是指了指太子:“朕死後,太子登基!”

太子哽咽着。撲通一聲跪下了,但薛丹臣和蔡文華提着的心卻都放下了。就連趙皇后也不可避免的暗暗鬆了口氣。

順昌帝隨即又指向了興王:“朕知道你沒什麼大本事,也沒什麼野心,封你做安逸王,賜你終生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但切不可恃寵而驕,要仔細教養子孫,別鬧出有辱祖宗顏面的事來。”

興王向來以爲自己沒本事,所以不得寵,卻沒想到自己的父皇還能想到自己,還如此厚待自己,他使勁磕了個頭,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順昌帝又指向了睿王:“朕把幾個孩子都交給你了,你是做叔叔的,要好好看顧他們,若是有不爭氣的,你可以代替朕行長輩指責教訓,不必有所顧忌。”說着又指了指牀頭懸着的龍泉寶劍,那是順昌帝從小佩戴的隨身侍劍,即便後來用不着了,也仍舊懸掛着,是順昌帝最喜愛的東西:“這把劍賜給你,見了此劍,如朕親臨!”

睿王恭恭敬敬應下了,同樣磕頭謝恩。

順昌帝又來回看向了三個侄兒,對太子道:“這都是你的兄弟,你要多多照拂,若是有能力,就委以重任,若是不堪大用,只要沒有大錯,也要好生對待。”太子點頭應了。

衆人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了慶王身上,順昌帝誰都說到了,唯獨沒提起慶王。

慶王的臉色也難堪極了,暗暗握緊了起拳頭,誰知順昌帝卻一咬牙一鼓勁探起了身子,目光直勾勾盯着他:“你若敢謀逆,朕在九泉之下也不會放過你!”

慶王渾身一顫,彷彿平地驚雷,又彷彿五雷轟頂,他下意識的看向順昌帝,卻對上了順昌帝通紅的雙目,那雙眼睛裡夾雜了太多東西,有質問,有愧疚,有狠絕,有不捨……

慶王呆滯片刻,最終閉上了眼睛,和着眼淚,滿嘴都是苦澀:“兒臣必定忠於太子!若有二心,天地不容!”

他的額頭狠狠的碰觸在冰涼的地板上,可心卻是麻木的,跪在他旁邊的馮貴妃也呆滯住了,連哭都忘記了,就那麼傻傻的呆呆的望着順昌帝。

順昌帝卻像是完成了什麼重要的事情一樣,氣喘吁吁地倒在了大引枕上,他之所以會挑明瞭說這事,就是怕太子登基後與慶王相互猜忌,相互防備,到時候不想造反要被逼得造反了,他年輕的時候兄弟骨肉相殘,他也做了許多錯事,但如今,他不想讓自己的兒子重蹈覆轍。

今日他說了這麼一番話,這麼多宗親在場,即便慶王有了謀反之心,也必定心生畏懼不敢動作,同時也給了太子一個理由名正言順的去質問慶王,也免得冤枉了慶王,導致兄弟離心。

順昌帝休息了片刻,又睜開了眼睛,揮了揮手,示意衆人退下,只留了太子和內閣的三位閣老,這就是要交代朝廷大事了,趙皇后帶頭起身退了出去,卻沒有走遠,只在殿外等候。

順昌帝醞釀了一會,看向了柯光祖,蔡文華和薛丹臣,這三個人,單拎出來看,每個人都算得上權傾天下,任何一個人生了反叛之心,都會使朝野動盪。

但這三個人之中,他還是更防備蔡文華和薛丹臣,畢竟柯光祖已經上了年紀。只怕太子登基後,他就要告老還鄉了,所以他把蔡文華的女兒許給了順郡王做王妃,這樣太子只要籠絡住了順郡王,就能籠絡住蔡家,而太子又一向和順郡王交好,如此也不用讓人擔心了。

但是薛丹臣不同。他就像一隻收斂了爪子的獵鷹。看上去溫順,一旦展翅,誰也不知道他的獵物是什麼!

順昌帝閉了閉眼睛。彷彿閒談一般看向薛丹臣:“你的次女已經滿週歲了?”

薛丹臣先是一愣,繼而立刻明白了順昌帝的意思,臉色霎時蒼白起來,他迅速的跪下道:“臣對太子忠心耿耿。絕無二心!”

太子和蔡文華都是一幅摸不着頭腦的樣子,唯獨順昌帝笑了。真不愧是薛丹臣啊!能一葉知秋,他只問了一句話,他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過即便薛丹臣表了忠心。順昌帝也不能放心,還是下了旨意:“朕把你的次女許給皇太孫爲正妃,及笄後便可辦婚事。”說着又看向了太子。

太子滿臉的震驚。他是薛先生的學生,算是晚輩。若是薛先生的女兒嫁給了他的兒子,那麼兩個人成了親家,豈不是成了平輩?這不是亂了輩分麼?

他看向了順昌帝,卻發現順昌帝也在看着他,一瞬間,太子明白了順昌帝的用意,他掙扎了片刻,最終還是選擇了點頭答應。

薛丹臣卻失望極了,低着頭,一個字也不想說,更別提謝恩了,他從來沒想過背叛太子,但順昌帝的這種安排卻明顯表示了對他的不信任,這種不信任讓他非常的挫敗,也非常的惱火,尤其是想起這樁婚事,他就更憤怒了!

可憐他的小金蟾才一歲多啊,就要因爲這個莫名其妙的不信任被安排了一樁政治聯姻了!

薛丹臣抿着嘴角沒有吭聲,跪在地上也不願起來,柯光祖比蔡文華更早看出這裡面的門道,笑呵呵的上前打圓場,扶起了薛丹臣道:“瞧薛大人高興的,都忘記謝恩了。”說着暗暗掐了一下薛丹臣。

薛丹臣這纔不情不願的謝了恩。

順昌帝知道薛丹臣不滿,可這樁婚事是他的臨終遺言,即便是將來太子登基也無法不執行,否則就是不孝,所以這婚事勢在必行,薛丹臣不滿也是沒用的。

不過他既然讓薛丹臣有所付出,自然也要有所補償,所以又對太子道:“加封鎮國公世子夫人爲超一品貞淑夫人!”

鎮國公世子夫人,不就是薛子楨麼,先讓他舍了小女兒,又來補償他的大女兒,這算什麼!

薛丹臣心內暗暗冷笑,卻也不得不再次謝恩。

等到所有的事情說完,順昌帝歇下了,薛丹臣滿面疲憊的走出了寢殿,一直在外頭等候的鎮國公趕忙迎了上去:“皇上怎麼樣?”

薛丹臣沒說話,輕輕搖了搖頭,鎮國公登時傻眼了,跟在鎮國公身後的許多朝中大臣也都傻眼了,事發突然,都有些手足無措,薛丹臣淡淡道:“皇上正在休息,諸位大臣可以在此等候,說不定皇上就要召見哪位了。”說着要離開,鎮國公看他一臉不痛快,以爲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有心攔住他問問,可當着這麼多人也不好說好,只好罷了,心裡卻七上八下的忐忑極了。

諸位大臣從中午等到了晚上,順昌帝才見了諸位有爵位的人家,鎮國公這才得以進去,不過也只是聽順昌帝說一些託孤的話,然後他們發誓一定會對太子忠心耿耿……諸如此類的話罷了。

等到半夜時分,順昌帝寢殿裡的燈忽然滅了,隨即便是哭聲震天。

順昌帝,薨了!

順昌帝算不得一個仁君,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明君,他也曾暴戾嗜殺,也曾耽於享樂,但在他的治理下,這個國家卻是蒸蒸日上,國富民強,朝中也積累了許多的賢臣明相,相比於之前因爲騎馬狩獵從馬上摔下來跌死的文帝和因爲好色最終死在了女人牀上的武帝,順昌帝因爲突發急病而亡,從名聲上說實在是好了太多。

但也因爲太過突然,導致大家沒有半分準備,都匆匆忙忙的,但也趕在第二天天亮之前就把一切該佈置的給佈置好了,原先雄偉華貴的宮城瞬間變成了白色的海洋。

薛子楨也連夜給棠哥兒趕製了一身孝服出來,鎮國公府有爵位,按規矩來說也要守制,所以一切帶喜色的東西都換了下來,霍夫人和薛子楨的衣裳也換成了藍色或者白色,就連霍曉泠的婚事,說不定都要因爲國孝而推遲了。

相比這些家中的瑣事,薛子楨更擔心霍靈璧和父親,自打那日有個小太監來找霍靈璧,霍靈璧匆匆出門後就一直沒回來,期間也只是派了霍鏑來報個平安,說他臨危受命,要巡衛京師,以防不測,薛子楨就立刻想起了齊王謀逆那會兒,心裡擔心極了,等到薛家派人傳話來說,小金蟾被許給了皇太孫,而她卻被加封爲超一品的貞淑夫人,心裡就更加的不是滋味了,這對別人來說是天大的好事,但對於薛家來說,卻沒什麼值得高興的。

薛子楨得空回了一趟薛家,小金蟾也被換上了一身孝服,如今這小丫頭已經知道美醜了,不肯穿白色的衣裳,爲了這個還跟陸如英賭氣使性子,把陸如英氣的不輕,偏偏薛丹臣一直沒回家,家裡也沒人管得住她,幸好薛子楨來了,陸如英趕忙跟她訴苦告狀,讓她教訓小金蟾。

薛子楨卻笑了,抱着小金蟾哄了一回,又許諾讓繡娘在她白色的孝服上用銀線繡上花花草草,這小丫頭才勉強同意,但還是撅着一張嘴,不肯讓陸如英抱,只賴在了薛子楨懷裡。

對於小金蟾被許給皇太孫的事,陸如英想的倒是開:“有你父親在呢,就是這個小菜碟兒嫁過去了也吃不了虧。”

薛子楨道:“即便她正妃的位置不可撼動,皇太孫是何許人也,將來不敢說三宮六院,身邊的姬妾也是少不了的,難道母親想讓小金蟾與別人共侍一夫嗎?更何況這兩個孩子的脾氣性格是不是相投還不知道,若是能和和睦睦也就罷了,若是脾氣秉性都不對,成了一對怨偶,難道皇太孫還能退讓?到最後還不是小金蟾受委屈?”

第二十六章 山重水複第一百二十八章 開場第一百五十三章 闖禍第九十五章 追究第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八章 爭吵第九章 餘波未平第七十一章 決定第一百四十章 了結第一百零四章 黯然第十六章 再續親緣第一百五十五章 決定第六十六章 夜晚第七十五章 花間第一百五十一章 歲月第四十五章 心思第七十章 出氣第十四章 往事如雲第一百章 道歉第八十六章 憤怒第一百五十四章 惡意第七十九章 大婚第三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四十五章 薨逝第一百四十九章 訴說第九十二章 虎口第六十七章 盟友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心第一百一十三章 如意(加更)第十八章 是非曲直第八十九章 出事第三十章 拋磚引玉第七章 別出心裁第一百二十一章 說理第六章 峰迴路轉第三十五章 無意插柳第一百二十七章 變化第八十七章 浮生第一百零五章 喜事第七章 別出心裁第八十九章 出事第七十一章 決定第二十六章 山重水複第八十六章 憤怒第一百零一章 發怒第三十四章 有心栽花第一百零一章 發怒第七十三章 定期第十九章 半信半疑第一百四十九章 訴說第一百五十四章 惡意第八十四章 做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結局一第四十六章 合夥第一百二十六章 醋氣第九十章 起疑第一百五十一章 歲月第一百三十五章 生子第三十一章 嶄露頭角第四章 謎團重重第四十八章 解釋第十八章 是非曲直第一百零二章 清算第十六章 再續親緣第九十九章 除夕第四十六章 合夥第三十七章 雪上加霜第八章 急轉直下第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四十章 心知肚明第二十六章 山重水複第三十一章 嶄露頭角第一百一十章 真心第五章 你來我往第一百零五章 喜事第七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零三章 自保第八十五章 噩耗第一百四十八章 解惑第一百四十三章 知心第八十四章 做客第一百二十五章 意氣第一百四十章 了結第十二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七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九章 除夕第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九十八章 拒絕第一百五十一章 歲月第一百二十二章 怒氣第一百四十一章 相處第八十三章 爭執第二十章 議論紛紛第一百零四章 黯然第五十一章 辯解第一百二十九章 見面第八十六章 憤怒第一百二十章 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