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恩旨到了

“爹……”

看到徐昌騎着高頭大馬,神氣活現地出現在路政局門口,徐謙連忙上前低喚一聲,隨即去穩住馬,請徐昌下來。

徐昌躍下了馬,用馬鞭子拍了拍靴上的塵土,抖抖身子,筋骨傳來啪啪的聲音,想來是一路旅途勞頓,在馬上呆得久了筋骨施展不開,估計也是難受得很。

徐昌如今在外頭已養出了一股子不怒自威的嚴肅,若是以往,父子相見少不得親暱一下,可是這時候,徐昌卻是沉着眉,讓人凜然不敢侵犯的神色,朝徐謙努努嘴道:“進裡頭說話。”

他又吩咐一起出來相迎的徐寒、徐福幾人:“去,將本官帶來的這些人安頓一下,好吃好喝地伺候着。”

徐福苦笑道:“堂叔……大人,這麼多人,怎麼安頓纔好?”

“你還要問我?路政局裡有的是銀子,有錢還怕沒地方安頓?你去庫裡支一筆銀子出來就是,到時我來給你批,他們都是人生地不熟,要好好照應,不要出了差錯。”

說罷,徐昌不再多言,隨即當先進了衙裡,兩旁的書辦、校尉還有不明就裡的商賈紛紛向他行禮,他坦然受之。徐謙在後看着不由咋舌,老爺子的官威已經越來越不同凡響,便是連自己都不敢親近了。

徐昌並沒有進大堂裡,而是折了彎穿過月洞去了後衙,這後衙沒有花廳,較爲簡陋,只有一個可供歇息的廂房,這是京師衙門常有的格局,畢竟京官和地方官不同,地方官就任一地。吃住辦公都在衙門,說不定還要安置自己的隨從和女眷,因此後衙往往佔地不小,花廳、廂房、耳房甚至是廚房都一應俱全,可是京官在京師大多都有自己的住處,上衙只是辦公,當值之後就回自己家中去,因此這後衙的諸多設置實在沒有必要,只要有個可供歇息吃茶的地方也就足夠。

徐昌進了廂房。呼的吐了口濁氣,隨即便解下自己的披風和腰間的跨刀擱到桌上,他一屁股坐定,已有書吏斟茶進來,端着茶盞。徐昌喝了口茶,整個人頓時精神了,目光柔和地落在徐謙的身上,笑吟吟地道:“站在那裡做什麼?坐下吧。”

徐謙依言坐下,笑呵呵地道:“爹這一趟真是辛苦。”

徐昌微微一笑,道:“辛苦談不上,操心倒是真的。我怕京師發生變故,怕你一個人彈壓不住局面,不過我現在回來,見這裡一切安好。也就放心了,怎麼樣,這路政局如何?”

徐謙連忙將路政局的事一一彙報,當然。大多數他都撿了好的說,徐昌聽着連連頜首。吁了口氣,道:“從前也是百戶,也管着許多號人,可是隻有籌建了這路政局,爲父才知道原來官是可以這樣做的,真是不容易啊不容易,咱們父子能搭起這麼大的架子,換做是以前,想都難以想象。是了,我看你吱吱嗚嗚的樣子,莫非是有話要問?你但問無妨,到了外頭,咱們都是公人,可是關起門來,我就是你爹。”

徐謙點點頭,把心裡的疑問說出來:“不是說好了招募一百幾十個人嗎?現在竟是帶了近五百人回來,北鎮府司那邊肯通融嗎?而且我看這些人大多面有菜色,就算是有些年輕的,這……”

徐昌擺擺手,呵呵笑道:“早知道你會問這個,今日不妨告訴你吧,我去山東的時候,恰好那兒遭了蝗災,到處都是流民,餓殍比比皆是,朝廷雖然已經下令開倉放糧,各地官府也在賑濟,不過賑濟裡頭的貓膩,想來你也清楚,所謂一兩米一桶的水,這種東西熬出來的粥管個什麼用?於是我心念一動,便打算趁着這機會多招募一些人手,先把人領回來再說,北鎮府司那邊若是通融自然是好,若是不通融,大不了讓一部分人幫閒就是,錦衣衛裡頭本來就有不少幫閒,準其他千戶所用,難道就不準咱們路政局用嗎?再者說了,路政局現在是百廢待興,人手是多多益善,這一次招募了這麼一批人,爲父還有其他的考量。”

徐謙忍不住道:“爹就不能把話說清楚,爲何總是一段話截成兩段?”

面對徐謙的牢騷,徐昌搖搖頭,道:“你呀,還是太毛躁,雖是聰明,卻還差了點火候。其實呢,爲父無非是雪中送炭而已,路政局能不能辦好,前頭靠的可能是一兩個好主意,可是想要長久,最重要的還是這路政局上下能做到一條心,人心才最緊要。這些人多是災民,命懸一線,爲父若是不把他們帶到京師,或許他們就要餓死,你想想看,這是什麼樣的恩情?他們是外地人,又是災民,幾乎要餓死,這時到了這裡舉目無親,而爲父給他們差事,給他們飯吃,讓他們有遮風避雨的地方,甚至給予他們前程,你還怕這些人不肯爲你死心塌地?雖說人心隔肚皮,總會有幾個沒良心的東西,可是爲父打救了他們,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而且這裡頭,我已挑選出了幾個能幹之人,收養他們爲義子,往後還要悉心培養,這些人將來便是爲父的左膀右臂……”

徐昌深看了徐謙一眼,又繼續道:“便是將來,這些人也遲早會是你的左膀右臂,你記着爲父今日和你說的這些話,這世上沒什麼可以相信的,你想相信一個人,就要等這人先掉落懸崖,再將他拉上來,給他諸多許諾和好處,唯有這樣的人才會對你死心塌地,他們才肯爲你豁了性命。”

他沉吟片刻,又補充一句:“況且,這些人爲父要把他們編在一起,只有這樣才更保險。”

徐昌的一番話給了徐謙不少的啓示,他陡然明白徐昌的用意了,將這些編在一起,而這些人都是受過徐家大恩的人,他們在一起只要談論到徐家,必定會是一片的頌揚和感激,他們有着相同的經歷,一旦說起彼此所熟悉的事,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從別人口中不斷重複着一句話——自己能有今日,都是徐家活命之恩的緣故。

這就像是災後倖存下來的人,大家撞在一起,就不免要談到大災中的生死一線的經歷,彼此都會生出感觸。而這些人等於是相互在洗腦,呆在一起越多,對徐家的感激就越加強化,當你的身邊的聲音永遠都是徐掌印的好話,就算有人心生不滿也不敢吐露,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些人統統會不自覺地過濾掉上官不好的地方,而永遠銘記這個恩情。

路政局是個小衙門,卻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起來,這個時候,若是身邊沒有放心的人,沒有肯死心塌地的人,怎麼可能乘風破浪、揚帆千里?

若大家還在小打小鬧的時候,靠着自己的親族們或許可以,可是如今路政局日漸膨脹,徐家的親族能有多少?就算全部拉上,怕也未必不夠使喚,現在徐昌所依靠的已經不再只是親族,而是真正地去培養自己的心腹。

徐謙嘆了口氣,老爺子不愧是摸打滾爬了幾十年的老油條,對人心的掌握還是遠在自己之上,他連忙道:“父親教誨,兒子都記住了,不妨這樣,待會我親自去給他們安頓一下,他們初到這裡,心中必定有些不安,兒子正好趁機去安慰一下。”

徐昌很是欣慰地頜首點頭,大有一副孺子可教的認同,他當然知道,徐謙這是代自己去賣好,索性把這好人做到底。

徐昌道:“先讓他們好好歇息幾日,讓他們住痛快吃痛快了,從此以後,這一段記憶必定會永遠銘記在他們心裡,等再過些時候就該讓他們當值了,到了那時,就該用規矩約束他們,罷罷罷……這是爲父該琢磨的事,你做好自己份內的也就是了,爲父不在的這幾日,你可讀過書吧?學業不能荒廢,你和爲父不一樣,你的前程不能拘泥在這路政局裡,明年的春闈可不是鬧着玩的,定要全力以赴。”

徐謙這些時日都沒有碰過書本,不過當着老爺子的面,他不得不說起瞎話,正打算如何回答時,外頭有人驚喜地過來道:“大人,公子,宮中來旨意了,宣旨的太監透露,說是恩旨,宮裡得知大人回京,旨意也就來了,現在欽差就在外頭,專侯大人前去聽旨。”

聖旨……終於來了。

略帶幾分風塵和疲憊的徐昌此時眼眸一亮,不由打起精神。

好歹籌創路政局,也算大功一件,這旨意遲早都會來,只是徐昌沒有想到,來的竟是如此湊巧,自己前腳剛到,宮裡就立即有了反應。

……………………………

第一章送到。好吧,看在我通宵碼字,一大早讓老婆趕着上傳的份上,同學們就賞幾張月票吧,實在是太難看了,真真是一個情何以堪啊!

第541章 歡欣鼓舞第647章 殺雞才能嚇猴第408章 世事總無常第232章 殺手鐗第15章 要玩就玩票大的第643章 全瘋了第344章 長江後浪第400章 慶生第636章 滿盤皆輸第205章 爲君分憂第706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第396章 功在千秋第590章 吾皇萬歲第17章 行善積德徐公子第585章 刺刀見紅第701章 雌威第183章 勢不兩立第530章 殺雞儆猴第458章 忠厚老實徐侍讀第197章 升官發財第78章 對決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684章 手握軍權第65章 生動的一課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297章 天子出題第126章 重賞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156章 興師問罪第108章 做賊吃肉還要捱打第638章 你知不知道第364章 嘉靖的三板斧第64章 冤枉第206章 你以爲你是御使?第223章 文安伯第520章 恩賞第747章 誅殺黨羽第689章 有聖旨第379章 大案要案第326章 重賞第353章 國之利器第283章 朕要他死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165章 滾出去第704章 連人都做不成了第582章 共度時艱第120章 徐公子辦事給力第614章 謀反第96章 誅心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27章 志向高遠第319章 交鋒第195章 受命於天而受制於臣第340章 怒火沖天第566章 大勢已去第395章 其實 你死的並不冤第327章 恩旨第61章 不死不休第256章 造孽啊第135章 全家進火坑第655章 死了你一家 幸福千萬人第682章 救駕第418章 動搖國本第610章 老虎歸山第156章 興師問罪第315章 豪門似賊窩第3章 贗品第734章 多事之秋第656章 小內閣第341章 驚天動地第203章 聖駕出宮第512章 良知爆發第484章 重磅消息第85章 天子有父焉第266章 有賬要算第598章 祭孔第377章 你是哪根蔥第499章 初戰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640章 升賞第386章 你們死定了第659章 破天荒第334章 請君入甕第333章 坑死你第99章 天子第481章 亞聖第574章 佛擋殺佛第680章 開府建牙第635章 貿易自由第291章 有了官做,還要臉做什麼第502章 京師震動第521章 臣謹遵聖旨第401章 久別重逢第24章 大人英明第761章 黨伐異同第715章 藉機發難第406章 公主殿下第271章 中了 中了第338章 閣老被扒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