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陛下仁德

嘉靖的態度讓蔣冕不由苦笑,心知聖意難違,也就沒有繼續堅持。

嘉靖說罷,眼睛朝一個剛剛進來的太監看了一眼,顯出了幾分不耐煩,向楊廷和道:“既然如此,事情就按楊先生所說的辦,內閣擬好旨意直接送去司禮監批紅吧,朕乏了,爾等退下。”

嘉靖的突然舉動讓人覺得很奇怪,以往閣臣主動和他探討政務,總是能勾起他的興趣,就算有時候他只是在一邊默默傾聽,卻也極少主動結束奏對,今日卻是怎麼了,話才說到一半呢,雖然已經有了應對手段,可許多細則還沒說出個子醜寅卯,怎麼說乏了就乏了?

三人狐疑地對視一眼,只得起身告辭,他們剛剛從殿裡出去不久,正往內閣方向去,在他們的身後卻聽到了動靜:“陛下口諭,請文安伯徐昌、浙江解元徐謙覲見。”

楊廷和的腳步停頓了一下,他的身子微微一傾,瞥眼看到兩個熟悉的身影從偏殿出來往暖閣裡去,楊廷和的目光一沉,嘴角微微發出一聲冷哼,隨即,這表情又不見了蹤影,仍舊換上了一副寵辱不驚之態。

毛紀快步追上來,冷笑一聲道:“楊公,武宗皇帝的事看來又要重演了。”

楊廷和的臉色平淡,揹着手慢慢地在前踱步,彷彿沒有聽到毛紀的話,一直走了十幾步,纔是慢吞吞地道:“武宗皇帝的事不會重演!”

毛紀笑得更冷:“這卻未必,江彬這樣的人不就在眼皮子底下嗎?”

他把江彬這名字咬得很重,江彬在武宗時原本只是一個邊將,此後受到正德皇帝的寵幸,後來成爲正德皇帝的義子,賜姓朱。封爲宣府、大同、遼東、延綏四鎮的統帥。正德死後,張太后下旨拿捕江彬,抄家處死。

楊廷和駐足,看了毛紀一眼,意味深長地道:“老夫不是劉健,也不是謝遷。”

這一句話卻是讓毛紀微微愕然了一下,隨即,他明白了楊廷和的意思,劉健、謝遷這些人眼看皇帝胡鬧。屢屢勸諫不住,最後選擇瞭解甲歸田,而楊廷和卻是告訴他,他不會這麼做。

就在毛紀咀嚼這句話的功夫,楊廷和已經負手而去。獨獨留下他佇立不語。

此時,蔣冕也跟了上來,蔣冕雖然在二人說話的時候刻意保持了距離,只是方纔的話還是入了他的耳朵,他表情依舊,寵辱不驚,彷彿他們的話。他一句都沒有聽進去,到了毛紀跟前,蔣冕笑呵呵地道:“怎麼,楊公有何教誨?”

毛紀朝他一笑。道:“閒談而已。”

蔣冕嘆口氣,動情地道:“楊公真是辛苦啊,每日埋首案牘,操勞國事。這一次廣西又起兵禍,怕又是不知要操勞到什麼時候了。”

毛紀朝他嘿嘿一笑道:“爲君分憂是臣子的本份。楊公盡忠職守正是你我楷模,話說回來,廣西是你的老家,全州那邊定要打個招呼,讓當地守備好生看顧,切不可出了差錯。”

蔣冕心裡冷笑,全州那邊,你毛紀不是早就打了招呼,在四處打聽老夫的家事了嗎?

蔣冕的面上卻是一副感激之色,拱手作揖道:“鄉中生變,確實令我五內俱焚,方寸大亂,方纔滿腦子云裡霧裡,若非維之提醒,幾誤大事,多謝。”

毛紀呵呵一笑道:“都是同僚,說這些虛詞做什麼?是了,敬之,方纔陛下神魂不定,急着屏退我們,後來才知道原來陛下是要急着去見徐昌,這徐昌,老夫亦有耳聞,出身低賤,本是油嘴小吏,卻不知是什麼緣故如此蒙受聖眷,敬之怎麼看這件事?”

蔣冕朝他微微一笑,道:“文貞公,老夫是素來敬仰的。”他拋下這句話,便作揖道:“內閣那邊事務繁雜,雖是有楊公操持,你我卻能落後於人?”

這意思是對毛紀說,還是少說閒話,多幹實事要緊。

毛紀抿嘴一笑,深深地看了蔣冕一眼,目光中的猜忌更重,卻呵呵笑道:“對,速去,速去。”

卻說暖閣這邊,徐昌進去謝了恩,徐謙也跟着道了一句:“陛下聖恩,如久旱甘霖,我父子二人身無寸功,卻承蒙天恩浩蕩,無以爲報,唯有粉身碎骨而已。”

嘉靖陰沉的臉上煥發出一絲笑容,虛扶了手,道:“免禮吧。”藉着便對徐昌道:“有功就有賞,你們肯忠心辦事,朕不吝嗇賞賜,朕這敕命,也是你們應得的,你不必惶恐。”隨即又對徐謙冷冷地道:“你這廝,竟也知道感激,罷了,看你今日說的話情真意切,朕本來想要責怪你,看來只有免了。”

徐謙覺得奇怪,道:“陛下,微臣所作所爲無不小心謹慎、三思後行,不敢有負聖恩,陛下所言讓臣不知所以然,還請陛下明示。”

這傢伙就是個追根問底的性子,他自認自己近來沒做什麼破天荒的事,自然不肯吃虧,非要問個明白不可。

嘉靖冷笑道:“原來這就是你的謹慎,你既是謹慎,爲何攛掇壽寧侯、永豐伯隨你去做買賣?你好厲害,把買賣都做到了皇親國戚的頭上,你知不知道壽寧侯、永豐伯都跑來宮裡借錢了,永豐伯更是離譜,母后體己不多,說容她幾個月時間籌措,卻不知永豐伯受了你什麼樣的蠱惑,他居然又哭又鬧,竟是連臉面都不顧了,說是拿不出錢來,王家受一輩子窮,吃三輩子的苦,你說說看,這是個什麼事?若是被外人聽了去,宮裡還要臉面嗎?爲了這個事,兩宮太后都來朕這打聽,說是這路政局到底是什麼幺蛾子的衙門,怎麼人進去了就都鑽進了錢眼子裡,開口是錢,閉口也是錢,堂堂皇親國戚,這像什麼話?”

徐謙忍不住問:“不知幾位國舅爺借到錢了嗎?”

嘉靖又好氣又好笑,這傢伙不琢磨着告饒請罪,也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卻來問人家借到錢沒有,嘉靖想要發火,可是看到一臉肅穆的徐昌,又怕嚇着了他,苦笑道:“借是借到了,不過借的卻不是兩宮太后的銀子,而是朕的銀子,他們賭咒發誓,今年之內定然三倍奉還,若是拿不出,朕便治他們的罪。”

徐謙忍不住打了個冷戰,這皇帝還真是不肯吃虧的主兒,自家親戚向你借錢,你居然還學地主老財,非要弄出個驢打滾的債來。隨即心裡不免對這三位國舅刮目相看,果然是做大事的人,膽魄不小,爲了做生意,真是什麼血本都敢下,什麼話都敢說,須知做生意本就是破釜沉舟,若是連這點膽魄都沒有,連這點冒險精神都沒有,那什麼事都難以做成。

嘉靖冷冷地看着徐謙,繼續道:“不過嘛,他們畢竟是朕的親戚,朕若是向他們討債,兩宮太后的情面上也過不去,所以朕雖然給他們下了軍令狀,卻並不打算爲難他們。”

徐謙連忙道:“陛下仁德。”

嘉靖卻是呵呵一笑,道:“仁德說不上,只是這銀子免不了向你討要罷了,這事是你挑起的,不問你問誰?你定是向他們誇下了海口,給他們灌了迷湯,才讓他們這個樣子,這筆帳,朕自然找你來算。”

靠!老子纔剛說你仁德。

明史雖然是韃子修的,可是人家對你這廝的評價還真沒有錯,刻薄寡恩,仁德個屁。

徐謙心裡叫罵,生意還沒做,就欠下了一筆爛賬,還是非還不可的那種,看來自己的發財大計真是風雨飄搖,前途多艱,日子難過。

嘉靖看徐謙的臉色不太好看,又道:“你擺出一副臭臉做什麼,難道朕說的沒有道理?你知不知道兩宮那邊已經鬧翻天了,太后既罵自家兄弟不爭氣又怪你慫恿他們,你這生意沒辦成,朕就算不討賬,太后那邊你也過不去。可要辦成了,憑你這給人灌迷湯,空手套白狼,若無朕的本金,你能成事?做人需記得感恩戴德,你以爲朕不知道你唆使國舅來做買賣,自己卻是一千兩銀子都拿不出來?自然,你的事若是辦成了,朕收回了自己的本金,兩宮太后那邊定然也會心花怒放,誰不希望自家人過得好呢,所以你現在也別惦記着自己欠了多少帳,多把心思放在你那買賣裡頭。”

嘉靖說起買賣竟也興致勃勃,其實他不在乎徐謙能不能還賬,在乎的是徐謙打算怎麼個錢滾錢,嘉靖不是書呆子的皇帝,錢是好東西,他比誰都清楚,因此對做買賣並沒有什麼歧視,倒是徐謙能不能做到讓他刮目相看纔是重點。

徐謙哭笑不得,只得道:“是。”

坐在一旁的徐昌先是不明就裡,接着大致明白了那麼點意思,老臉拉下來,瞪了徐謙一眼,顯然不太好看。

第361章 殺人誅心第763章 衆望所歸第392章 決一死戰第270章 終於放榜第256章 造孽啊第504章 不黃但是很暴力第103章 衝擊官府第12章 讀書就有妹子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309章 想作死就成全你第64章 冤枉第732章 爭取第26章 回馬繼續坑第357章 坑師賣隊友第65章 生動的一課第285章 運籌帷幄第762章 內閣首輔大學士第50章 都付笑談中第27章 志向高遠第674章 各懷鬼胎第459章 面厚心黑第58章 杭州小才子第700章 美人心計第39章 下筆如有神第141章 聖旨下第312章 徐編撰是‘好人’第156章 興師問罪第178章 幸福的錦衣二代第753章 勸進第137章 龍顏震怒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32章 老成縣令第301章 皇帝奉天之寶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494章 英雄第592章 左副都御史第270章 終於放榜第206章 你以爲你是御使?第336章 你完了第243章 學生遵旨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第628章 刮地皮也太狠了第145章 驚天動地第65章 生動的一課第53章 有志不在年高第591章 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第228章 學堂第331章 風暴第29章 良心很值錢第681章 宮變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654章 整死你第116章 滾第176章 天子必有父,有父必有母第272章 泰山在上,受小婿一拜第424章 兵變第308章 人得而誅之第388章 人神共憤第295章 過關第202章 簡單粗暴第296章 天子出擊第649章 清算的時候到了第443章 你惹到我了第59章 濁流知府第349章 瘋了,瘋了第199章 爲官第150章 陛下昏聵第701章 雌威第42章 遇貴人第4章 赴湯蹈火第713章 嘉靖的殺機第447章 事情真相第644章 有樂子瞧了第658章 老子也要有德第586章 翻桌子抄傢伙第758章 公推第437章 北鎮府司爭鋒第268章 謎底揭開第81章 考得有點過火了第679章 哭笑不得第155章 送你歸西第227章 全家出動第735章 誅了第221章 恭喜發財第575章 指揮使僉事第663章 居心第637章 光榮的作死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57章 別惹我第356章 一山不容二虎第403章 比一比第306章 欺人太甚第706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第675章 新星第262章 恩科第450章 清算第440章 倭人斃命第542章 巨頭和巨頭的對決第311章 打人是可以不犯法的第581章 糧食就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