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道門歸家

七月流火,處暑已過,氣候漸涼,毒辣酷熱的陽光似乎變得越來越溫和起來。於是,長安城的人們也便逐漸恢復了活力,各類熱鬧的飲宴遊園活動再度興起。一些達官貴人府邸中,歌舞笙簫通宵達旦,日以繼夜,彷彿無休無止。

就在此時,持續兩日的雍州府試也終於結束了。當赴試的士子們正或平靜或焦急地等待府廨張貼榜文的時候,因出身高貴、風度從容、美姿儀而聲名鵲起的太原王氏三房嫡支嫡子王珂,卻言家事在身,婉拒了府試次日的各類詩會、文會、宴飲的邀請。據說,他一早便親自騎馬護送自家的一輛烏檀馬車去了城南的青龍坊中,接了一位女冠家去了。

當馬車駛入宣平坊後,熟悉的宅第漸漸展露在眼前,王玫心裡也涌出了幾分奇妙的歸屬感。與前世首度離開家赴遠方讀大學,而後第一次迫不及待地在長假裡奔回家的感覺頗有幾分相似。就在兩個月前,她剛回到長安時,還將生活在這座宅邸中的親人當成需要小心應付的對象。然而,不知不覺間,他們發自內心的維護和寵溺便打動了她,讓她感覺到了血脈相連、不可分割的親近,也讓她心生出保護他們的念頭。

馬車在內門前停下,王玫下了車,擡首便見崔氏淡淡笑着立在門邊。這與她上回歸家時的情景何其相似,令她略恍了恍神,而後便情不自禁地迎了上去:“阿嫂正是身子重的時候,怎麼竟出來了?若是有什麼不適可如何是好?”

“剛能起身,若再不尋機會動上一動,渾身都要散架了。”崔氏笑道,把住她的手臂仔細打量了她一番,“何況又有這麼久不曾見你了,心裡也盼着早些見到你。你看起來氣色確實很不錯,七郎的確不曾騙我。”

王珂立在一旁,聞言笑道:“騙你作甚?九娘如今也算是略通養生之道,若有空閒,與你們說說這些也好。”他已經完全想開了,妹妹能隨着青光觀的觀主修習養生之術,至少能讓身體康健一些。不似以往沉迷詩詞歌賦,傷春悲秋,又不喜活動遊戲,以至於身形單薄,時不時便要病上一場。

“阿兄,我如今都算不得入門呢!”王玫忍不住提醒道。她於醫藥之道實在沒什麼天分,目前只跟着青光觀觀主修習飲食養生、呼吸吐納之術。因前世也有些運動常識,每日也至少會活動半個時辰。飲食運動雙管齊下,又定期服用觀主開的藥,心境也比往常開闊,身體自然便漸漸養得更好了。“不過,我也特意問過觀主,阿嫂如今正該多活動纔好,每日散步一個時辰以上方可。至於吃食,炙羊肉、魚鱠等大燥寒涼之物不可食,多用一些豆類、蔬菜、水果、乾果都很不錯。”唐人喜食羊肉,羊肉性燥熱,多食便容易積累熱毒在身,對胎兒十分不利。不過,她記得嫂嫂崔氏一向吃得清淡,即使懷孕變了口味,應該也不會差得太多。

崔氏扶着腰,笑道:“前一陣我聞見肉味和豆腥便想吐,只能喝得下清粥,餓得狠了便吃些點心壓一壓。最近忽然覺得肉味和豆腥味都變得香甜誘人了,尤其喜食鵝肉,大約是腹中這個饞得狠了罷。”

“鵝肉、雞肉、鴨肉、魚肉都很該多進一些,放些菌子、紅棗一起燉了,味道不錯,於身體也大補。朝食的時候,阿嫂多吃一盞雞子羹也好些。”王玫順勢扶着她往裡頭走,“過一陣胡桃(核桃)、栗子熟了,不妨多吃些。”唐時後世那些常見的花生、瓜子之類的堅果類零食尚未傳入國內,但有核桃與栗子便已經足夠了。堅果營養豐富,適合孕婦食用已經是後世的常識。以修習養生之道作爲藉口,她亦可將後世那些保養常識融會貫通,也不至於引起他人的疑慮。

兩人說說笑笑地,不約而同地將王珂丟在了身後。王珂立在原地,看着她們比兩個月前親近許多的舉止,彎了彎嘴角。他並沒有跟着去內堂,而是轉身回到外院的書房裡。這兩天拜帖和請帖格外多,本便應該是他最忙碌的時候。待過些天府試及第榜文張貼後,京城中也將徹底沸騰起來。隨着各州府的舉子匯聚長安,直到來年的省試到來之前,恐怕東北角那些達官貴人家的文卷都快堆積成山了罷。

王玫與崔氏你一句我一句地討論着孕期吃食,說話間,便到了正院的內堂。

“阿孃,兒回來了。”王玫一眼就望見坐在屏風前長榻上的李氏,與崔氏一同上前行禮。

“總算是捨得回家了。”李氏一手拉着她,一手拉着崔氏,讓兩人在自己身邊坐了。她前兩天剛去青光觀裡探望過女兒,此時也只是多看了幾眼,便細細地問起崔氏的身子來。崔氏皆輕聲答了。王玫側耳聽着,不經意往外看去,卻見晗娘、昐娘帶着二郎王旼來了。

“姑姑。”侄兒侄女們脆生生地喚道。雖是有好些天不曾見了,形容間卻絲毫不見生疏。

王玫笑着示意他們過來,吩咐隨侍在身側的丹娘取出一盒她在青龍坊小集市裡買的小玩意兒:泥人、草編動物、葦編籃子、籠子、各色絨花之類。雖都是些不值錢的東西,但看起來拙樸可愛,也頗有幾分趣味。

“這些拿去頑罷。”世族高門家的孩子,應當從未見過平民百姓家孩童們的玩具。即使是些上不得檯面的玩意兒,對他們而言也頗爲新奇。

“多謝姑姑。”

晗娘年紀大些,對這些並不感興趣,隨意地挑了朵小絨花便罷了。昐娘拿了個小籃子,似乎在思索到底用來裝什麼合適。剩下的那些,王旼都很不客氣地抱進了懷裡,這個拿起來瞧一瞧,那個擠壓摩挲一番,玩得很是高興。

他的乳媼立在他身後,幾度欲言又止,見李氏、崔氏都視同不見,也便沒有阻攔。王玫瞥了她一眼,也絲毫不放在心上。王家待乳媼雖然優容,卻不喜家中兒女過於依賴乳媼,故而到孩子四五歲時,便會將乳媼放回莊子裡去。這位乳媼雖是忠心耿耿,但畢竟眼界狹小。幸好在王旼身邊待不長久,不會影響他的性情。

“姑姑,這些是怎麼做的?”王旼拿起一隻草編青蛙,興致勃勃地問。

“用野草編的。具體要如何才能編成,姑姑也不知道。”王玫答道,“青龍坊裡那些孩童,倒是人人都會編。”崔簡也學會了不少花樣,編得很是漂亮,還送了她不少,都成了她的珍藏之物。若他們倆能認識,崔簡應該便是一位幾乎無所不能的小兄長罷。從學識到玩耍,都能帶着王旼。大郎王昉畢竟年紀相差太大了,沒有時間和精力陪伴王旼。

王旼聽了,果然道:“我也想編!”他跑到姑姑身邊,抓着她的道袍:“下回去道觀看姑姑,姑姑帶我去見見他們,讓他們教我。”

“好。”他撒起嬌來,一雙眼睛睜得圓溜溜的,真是可愛極了。王玫看得心都軟了,自然答應得很痛快。

李氏聽了,指着姑侄二人笑道:“二郎在家裡便常說要去陪姑姑。不如真讓他隨着你去道觀裡住些時日,免得成日鬧騰不休。”

崔氏也道:“他不曾去過青龍坊,正是好奇的時候,讓他去住上幾天也好。只是他性子如此頑皮,難免擾了觀中清靜,也妨礙九娘修行。”說着,她正色對王旼道:“二郎,若是你一直聽姑姑的話,便讓你去陪姑姑,如何?”

王旼眼珠子轉了轉,用力地點點頭:“我聽話!”說着,他將手裡的道袍角攥得更緊了。

昐娘撅起嘴,不滿道:“祖母、阿孃,我也想去陪姑姑一起住。怎麼就許二郎去?”

王玫沒想到自己竟如此受歡迎,笑着把昐娘、晗娘都摟進了懷裡:“你們若真想去,什麼時候去都行。觀中寮舍多,與觀主通稟一聲便應是無妨了。平日也常有些信徒來住下,吃幾天齋,做完了道場再家去。”

晗娘、昐娘對視一眼,又懇切地望向李氏與崔氏。

李氏見了,不由得一嘆:“最近我忙得分不開身,你阿嫂又臥牀養着,她們也沒有機會出門走動。果然是拘得太緊了,纔想四處走一走罷。咱們家的姑娘,哪裡有成日坐在家裡的道理?讓王榮將最近的帖子都拿來瞧瞧,看看有什麼合適的宴會,將晗娘、昐娘、大郎、二郎都帶過去。”

她的貼身侍婢琉娘行了一禮,退下去了,不多時便又捧了高高的一摞帖子進來了。

李氏、崔氏、王玫各自取了一些,翻了一遍,卻沒有尋着特別合適的。如今天氣仍有些熱,飲宴活動多在廳堂之內,也沒甚麼趣味。有些不錯的宴會,卻遠在長安城外的莊園裡。她們與主人家的關係並沒有好到能借住一夜的程度,那附近也沒有自家的莊子,若是一日往返,來回時間又太緊了些,只能放棄了。

王玫瞧見晗娘與昐娘似是對這些帖子頗爲好奇,便遞給她們看:“你們可有相熟的小娘子?”她只知道晗娘和李十三孃的女兒崔芝娘交好,也不知她們是否交上了新朋友。

晗娘看了一遍帖子,有些失落地搖搖首:“很久沒見芝娘姊姊了……”

王玫也點頭道:“阿孃,我也有一個月不曾見表姊了。該派個人去貴主別院裡同她說一聲,問候幾句罷?”

李氏道:“自該如此。中元節後,十三娘便忙得不見蹤影。前幾日她剛派人來送了新鮮的蓮實讓我們嚐嚐。聽那僕婢提到,說貴主最近微恙,她正忙着侍疾呢。好像別院裡又來了客人,據說要長住一段時日,她也須得看顧一二。”

崔氏道:“我臥牀休養後,十三娘來瞧了我好幾回。待她那頭空閒下來,我們也很該去看看她纔是。”

李氏頷首道:“趁着玫娘在家的時候,一起去罷。”想了想,她突然又道:“前些日子還想着趁着高興,辦一場飲宴大肆慶祝一番。又因後來實在太忙,竟是將此事給忘了。如今十五娘能起身了,玫娘也回來了,總算有了差使的人手。不如,這兩日我們便藉着七郎府試的喜氣,辦一場遊園小宴如何?也不邀多少人,只管叫上親近些的人家便是。尤其十三娘,須得問明她何時得空,我們也好作安排。”

崔氏抿脣笑道:“阿孃,府試都還未張榜呢!”

王玫接道:“阿嫂還信不過阿兄麼?今日一早見他那般從容的模樣,我便連問也不曾問他,只等着過幾日發榜了。”

李氏蛾眉微挑:“不論如何,咱們先準備起來。不然,待到發完榜再籌備宴飲,怕是已經來不及了。你們放心,若是七郎落了榜,壞了咱們飲宴的興致,我可絕對不會饒了他!”見女兒與媳婦都沒有異議,她滿意地點頭,道:“十五娘經不得勞累,玫娘、晗娘先仔細想想此事有哪些差使,列了與我瞧瞧。”

姑侄二人一怔,心裡明白李氏正想教她們籌備飲宴。兩人都沒有任何經驗,也只能絞盡腦汁地想了。

作者有話要說:不知道什麼時候,居然有了封面= 0 =||

實在是很驚喜~~~淡淡的風格我挺喜歡

改天我得自己倒騰一下文案,不知道大家做的變色又變字體到底是怎麼弄出來的……

ps.嗯,至少阿實會和女主再會啦(阿實你又搶你阿爺的風頭了)。.。

第28章 首次相見第77章 舅兄提醒第7章 兄妹深談第41章 暫時告別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20章 曲競渡第9章 洛陽坊市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38章 影響王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6章 王家夜談第37章 道觀生活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51章 有來有往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84章 終成密友第90章 共度元日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78章 曲踏秋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79章 天命不違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20章 曲競渡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65章 吹皺池水第73章 落花流水第2章 放妻之後第7章 兄妹深談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35章 偶然相遇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5章 回家首夜第5章 和離之因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34章 心生抉擇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83章 納吉之禮第77章 舅兄提醒第7章 兄妹深談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9章 洛陽坊市第139章 形形□□第138章 影響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45章 道門歸家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9章 洛陽坊市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90章 上巳出獵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34章 歷史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