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

變故太過突然,以至於衆人發現異常時,吳生面上的感激之色還未褪去,而老酋長的笑容還留在臉上。

匕首艱難穿透皮甲,刺進老酋長乾癟的胸口,彼處血肉萎縮,遠不及吳生以往殺傷的任何一名敵人血肉充實,匕首並不鋒利,它本身不過是那個愚笨少女用來尋求安全感的寄託,而不是真正的對敵利器,在吳生的手中它鑽進老酋長的心臟,卻卡在了胸骨之中,一手抱着老酋長的脖子,一手將匕首狠狠往裡送的時候,吳生甚至聽到了匕首與骨頭尖利的摩擦聲,老酋長凸出的雙目瞪着他,不可置信的意味像是杯中滿溢的水,剎那間又被仇恨與憤怒所替代,好似餓狼野鬼一般駭人。

吳生迎着這雙眼睛與目光,全無半分退縮之意,事實上,他眸子裡的狠戾與狂暴之色,論可怕程度並不比老酋長遜色多少,身爲軍中銳士,昔曾浴血疆場,與同袍手足死戰敵寇,刀下亡魂一隻手已經數不過來,自打被俘,被迫入甘州回鶻,數十日來他已不曾殺人,然而此時親手將匕首送進老酋長胸口,感受到利器入肉的滯澀與暢快,鼻中嗅到飄散升起的血腥味,吳生全身的毛孔依舊不可抑制的張開,就像是行將渴死之人終飲甘泉,數十日以來胸間堆積的鬱壘,心上密佈的愁雲,都在剎那間煙消雲散,一如雨過天晴,霎時間豔陽萬里。

呼吸之間,吳生握着匕首的手連連扭動,將老酋長的心臟毫不留情攪碎,對方嘴中不受控制的涌出大股鮮血,眼中的仇恨與憤怒也在瞬間化爲驚恐絕望,他依然瞪着吳生,至死都不肯挪開目光,那是人之將死的仇恨,也是化爲厲鬼的糾纏,原本不容直視,但吳生卻絲毫不避,迎着這道足夠讓人心悸到夜半驚醒的目光,他的心頭甚至有無限暢快,一種他自己也無法盡數理解的暢快。

“爾......爾敢?!”老酋長臨死的控訴飽含怒火,落在吳生眼中卻已全無威懾力,他雙手死死抓緊吳生的雙臂與肩膀,惟其如此纔不至於立即倒下。

“有何不敢?”吳生直視這名回鶻老酋長,目光堅硬如鐵,從牙縫裡蹦出來的字,更是字字千鈞,“我乃唐人,頂天立地的唐人,縱然沙場被俘,又豈能甘爲爾之走狗?!”

這句話不過就是二十來字,但此時從吳生嘴裡說出來,卻似用盡了他生平所有力氣,分外厚重,這話的確只有二十來字,但此時從吳生嘴裡說出來,頓時讓他眼前黑暗盡散光明盡顯。

做唐人,做一個頂天立地的唐人。

不是因爲是唐人,所以理所當然做唐人,不是因爲未涉世事,心中有無限單純美好之幻想,所以願意做唐人。

絕不是這樣的唐人。

而是歷經一個普通唐人的辛酸苦痛,閱遍一個普通唐人的悲苦無奈,還願意做唐人。

是眼見同樣被俘的唐人在異族被消磨心志,爲了眼前安逸生活而自願成爲異族附庸之後,依然堅定的要做一個唐人。

是被昔日並肩作戰的同袍刀兵相向後,還要堅定的要做一個唐人。

是在親見昔日同伴在亂軍中被王師不分黑白砍殺之後,仍然堅定的要做一個唐人。

是目睹現實的種種黑暗與冷酷、冷血與無情、不公與罪惡之後,一如既往要做一個唐人。

做唐人,是選擇站在唐人的陣

營。

做唐人,是選擇把那個叫作大唐的國家永遠刻在心裡。

做唐人,是因爲要記住那些戰死沙場的同袍。

做唐人,是因爲要記住那些想要奔回大唐,卻被異族抓回來殘忍虐殺的同胞。

做唐人,哪怕卑微得如同一隻螻蟻,心中依然裝有一個盛世大唐。

做唐人,哪怕平凡得猶如一隻飛蛾,臨死也要撲向大唐的萬家燈火。

做唐人,你就可以說,我大唐王師,已經攻佔河西!

做唐人,你就可以說,我大唐艦隊,已經遠帆四海!

做唐人,稱呼天下最雄才大略的君主爲吾皇!

做唐人,面朝中土而拜,那是我祖先埋骨的地方!

做一個這樣的唐人!

無關是非,無關黑白,無關善惡,做一個唐人。

這是一個簡單的選擇。

如果非要給這個選擇找個理由——我身上流淌着唐人的血。

戰爭冷酷無情,要站在唐軍這一邊。

國家宏偉浩大,要做大唐一磚一瓦。

做一個這樣的唐人。

不負祖先。

做一個這樣的唐人。

頂天立地。

——大唐,我落葉歸根的家鄉。

哪怕客死異國,也要魂歸東方!

......

回鶻老酋長死死攥着吳生的臂膀,雙目逐漸黯淡,眸子裡諸番情緒與色彩皆盡消散,到得最後唯餘冰冷的殺意與無法釋然的疑惑,這讓他寧死不願鬆開吳生,咳血發出最後一問:“今爾殺我,爾必橫死,爲何如此?”

“生爲大唐人,死爲大唐鬼,吾有何懼?”這一刻的吳生,心胸豁然開朗,他平靜吐出這句話,將染血匕首從老酋長胸口拔出來,靜視對方捂着胸口,在他面前不甘的倒下。

周圍的回鶻潰卒目瞪口呆的看着這一幕,大多數人都還未從陡生的變故中回過神來,事實上,直到老酋長倒在吳生腳前,很多人才注意到這邊的動靜。

然而本部落尤其是老酋長的親信,卻是早早就注意到了事態變化,雖然來不及阻止甚麼,但在老酋長倒下後的第一時間,就接二連三拔刀出鞘,或者去查看老酋長傷勢,或者朝吳生撲過來。

吳生早就料到情景會如此變化,背水一戰的他早已是抱着豁出去的心態,既然敢向老酋長驟然發難,就不會在這等變化下束手待斃,他出奇的沒有後退,而是揮舞起拔自老酋長腰間的馬刀,逼退欲要撲來的部落戰士,而後橫刀而立,刀尖直指衆人,陡然大喝:“全都退後!”

他的回鶻話雖然僵硬,但好歹已能將意思表達清楚,此刻他一手滴血匕首,一手馬刀平舉,長身而立,煞氣橫生,雙目圓睜,在老酋長流血屍體的陪襯下,倍顯可怖,一聲厲喝,別有威懾力。

部落戰士先是一怔,被眼前這個平素氣質平和如書生,卻陡然暴戾猶如野獸的傢伙給震住剎那,不等他們回過神來縱身殺上,吳生大喝又起:“爾等若想找死,便上前一步試試!今我殺人,已是不惜一死,難道爾等也全都不想活?”

吳生心跳驟然加快,渾如戰鼓炸響,一句大喝之後,心跳復又迅速平靜,他怒視衆人,滿面威嚴,語氣全無

半分波動,此情此景,但凡露怯一二或是讓人察覺到他有半分緊張,便要死無葬身之地,他雖不懼一死,但卻更想活,他的回鶻話雖然說得不好,但辭令事先便有準備,倒是分外流暢。

部落戰士被吳生吼得稍有遲疑,中間有人面色猙獰道:“你殺了酋長,我要宰了你,吃你的肉、飲你的血......”

吳生卻不等這人把話說完,他知道此時不能有片刻遲疑,更不能被對方佔住話頭,遂目光如電逼視衆人,慷慨激昂:“方纔老酋長問我,今我殺他,我必橫死,爲何還要如此。某不妨明告爾等,某不惜一死,也要殺人,便是要用行動告訴爾等,我乃唐人!”

我乃唐人,一字一頓,擲地有聲,猶如驚雷落地。再加之吳生虎目圓睜,有目眥欲裂之態,渾若虎狼,就更顯其份量。

衆人面面相覷,不少人目露駭然之色。

唐人,這兩個字如有千鈞之重,壓得衆人喘不過氣。

若是放在數月前,莫說唐人二字,便是唐皇帝三字,在河西也沒甚麼威懾力。

但而今不同,因爲唐軍已經殺到河西,並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排山倒海人莫能敵之態,敗軍殺人攻城掠地,將河西兵馬打得潰不成軍,將河西之地碾得支離破碎,如天神如閻羅,已是讓河西之人畏懼非常。

他們這些潰卒,可是被唐軍一路追殺到肅州的,他們可是親眼看見千餘唐軍精騎,就能讓一座肅州城一片死寂的。此時此刻,這些潰卒畏懼唐軍的程度,早已勝過畏懼藥羅葛狄銀。

是故吳生一句我乃唐人,立即短暫震住了場面。

“此人慾帶爾等與大唐爲敵,某身爲唐人,不得不殺之!”吳生威視衆人,平生許多漢唐雄風,“今我王師在後,而歸義軍在前,前後皆我唐軍,爾等如若繼續與我唐軍爲敵,縱今日不死,來日必亡!今我問爾等,爾等欲生,還是欲死?!”

潰卒們你看我我看你,盡顯惶然之態,便是部落戰士,此時也都暫時止住了要撲殺吳生的心思。河西大軍已經潰,如今唐軍已然兵臨肅州城下,他們這些連肅州都不得入、無家可歸的敗卒,費盡心思想要活命卻不得其法,之所以跟隨老酋長至此,也不過是想要謀得一線生機,事實上不少人都想回家,甚至包括一些部落戰士都是如此,此時聽得吳生此言,都齊齊望向他。

“實告爾等,某先前乃是唐軍校尉,若爾等願隨我歸降,我可保爾等不死,他日亦可平安歸家!”吳生爲提升自身公信力,不得不撒了個謊,“我大唐素來待諸族甚厚,爾等若是歸降,必不會爲難爾等。今老酋長已死,若是爾等執意西行,莫說不知抵達西州之道路,一旦進入瓜州地界,必爲歸義軍所屠,斷無活命之理!此間道理,爾等好生思量!”

吳生不想去甚麼西州,更不想繼續做一個僞回鶻人。

昨夜偷聽老酋長一番話,讓他心神大受震動。

wWW⊙ ttκǎ n⊙ co 一夜未眠,他的心思終於通透。

他要做一個唐人,哪怕馬上就會被亂刀砍死。

但至少可以頂天立地,就像在靈州時一樣。

即便只能片刻如此。

以一個唐人的身份活着,或者死去。

——這是吳生的選擇。

(本章完)

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一百五十六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2)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六十八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4)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有關李嗣源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五十一 澤州判官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七十五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3)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九 淇門之變(1)章二十 晉王令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一百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9)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四十 勢運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