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

喧囂的戰火讓人頭暈目眩,驟然轟隆的炸響如晴天霹靂,甚至讓交戰的雙方馬軍都身軀一震,地面的顫抖與戰慄,急促得如同慌亂的心跳,讓人雙腿都不由自主跟着震顫。

爆炸聲淹沒了慘叫聲與馬嘶聲,卷騰的火光燒紅了紛飛的泥土,煙塵如洪浪更如雲朵,透着刺痛眼球的光芒。

於此境中,奔馳的精騎衝破塵霧踏碎泥土,持弓橫刀而進,其勢睥睨衆生驚駭鬼神。

禁軍步卒圓陣外波浪滔天,然手-榴彈最多不過能扔出數十步遠,打擊範圍遠不如弓箭射程,所以動靜看起來雖然大,實則不過能堪堪觸及夏州馬軍內側。

不過禁軍步卒本也沒有指望手-榴彈能將夏州馬軍盡數炸飛,他們所期望的,不過是夏州馬軍因之而驚,待得戰馬驚慌四散,則其奔進之軍陣不攻自破。

幾輪手-榴彈轟炸之下,圓陣外圍泥土與煙塵經久不散,遮擋了萬事萬物,濃烈程度勝過一切大霧。泥土與煙塵撲散在禁軍步卒身上,覆蓋了甲冑,也讓禁軍將士呼吸不暢。咳嗽聲中,將士們卻無不耐之色,反而都聚精會神盯向陣外。

令禁軍步卒吃驚的是,待得煙塵消散,陣外馬蹄聲依舊,煙塵中露出夏州馬軍奔馳的身影,前後相繼嚴整不亂,依舊如洪流。

不僅如此,隨着煙塵散落,幾乎沒有絲毫停歇,箭雨再度升空,向禁軍步卒當頭罩下。

禁軍將士俱都失色,夏州馬軍竟然沒有受驚,其軍陣其奔戰,竟然絲毫沒受影響!

唯一不同的,大概就是圍繞步卒軍陣的馬軍洪流,圓圈向外移動了幾分,堪堪脫離了步卒手-榴彈的打擊範圍。

軍陣中,孟平雙目愈顯凜然。

樓車上,桑維翰露出驚訝之色,“賊軍軍陣,竟然絲毫未亂!”

按刀而立的李從璟,依舊是不曾言語。

......

在河西、夏州連營前,其部步軍士卒,已經列陣完畢——早在馬軍出動的時候,步卒就已在調動集結。除卻嚴防靈州城的少量步騎,此刻的河西、夏州聯軍,已是近乎傾巢而出。

“馬軍對戰,不適合火炮對攻,能用火器的不過就是步卒而已。眼下賊軍步卒之火器,不能奈何我之精騎,彼還能如何防禦我夏州精騎破陣?”石敬瑭手指禁軍步卒軍陣,衣袂飄揚,眉眼間意氣勃發,忽的一甩衣袖,“兩位可汗注意了,且看本帥如何攻破賊軍步卒大陣!”

藥羅葛狄銀與杜論祿加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狐疑和凝重,炸藥這種利器,他們先前未曾接觸多少,眼下雖然殺傷疲軟,但聲勢之大卻是不容小覷,兩人無論見識如何,眼下都敏銳覺察到了此物之難纏。

話音落下沒多久,夏州馬軍悠忽變陣,外圍向外奔馳,將外圓擴大許多,形成大彎,將士不停匯聚,軍陣漸厚,遂成方陣,而後拐彎殺回,直向禁軍圓陣奔馳而進,其狀,乃精騎衝陣之法。

於此過程中,夏州馬軍收了弓箭,靠近禁軍步卒大陣時,前陣將士悉數從鞍邊取出一包包物什,點燃,而後向禁軍步卒軍陣拋擲出去。

霎時間,如同冰雹散落,撒入步卒圓陣中,不等藥羅葛狄銀與杜論祿加反應過來,轟炸之聲在禁軍步卒外陣中接連響起,泥土橫飛、煙塵四起、紅光閃爍,禁軍步卒將士被轟炸的左歪右倒,陣腳大亂,露出大片空檔。

夏州馬軍所用之物,似炸藥包又似手-榴彈,正是先前定難軍在荒漠中練兵時,來訓練將士所用之物。

也就是說,當世軍隊,能用炸藥的,已不止大唐禁軍一個。

此時

,夏州馬軍持刀持矛,衝入軍陣空檔,轟然殺進陣中!

勢若猛虎下山,狀似蛟龍出海。

禁軍步卒大陣在變爲圓陣後,再無方陣前陣那樣的厚重防禦力,眼下在炸藥轟擊下,如何能抵擋夏州馬軍趁勢而進?

藥羅葛狄銀、杜論祿加等河西人物,見此情景,無不驚駭。

石敬瑭眼中迸射出無盡殺氣和殘忍之色。

夏州馬軍以炸藥破陣,而後悍然殺入,頓時勢不可擋,禁軍步卒大陣被轟炸、被攻入的那段,已如被洪水衝破的堤壩,再難抵禦夏州精騎洪流侵入。一時間,人倒兵折,亂作一團。

“這......這......”杜論祿加眼見此景,口齒含糊不知所言,只剩雙目發怔,手足無措。

藥羅葛狄銀看向石敬瑭,目光凌厲,充滿忌憚,咬牙道:“石帥真是好手段,竟然有這等利器!”

石敬瑭傲然仰首,“若無此等利器,談何擊破賊軍,談何攻入中原,談何成就大業!”

藥羅葛狄銀眼見石敬瑭意態萬千,身若勁鬆,竟是不知該如何接下這話。河西軍隊與夏州兵馬聯手,謀求的是攻入中原,眼下大唐禁軍來攻,自然要先勝之,纔能有後續作爲。夏州馬軍依仗利器而破陣,使得今日之戰大勝在望,藥羅葛狄銀本該高興,但他此時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擁有此等利器的夏州兵馬,實力跟往先已不可同日而語,河西軍隊若跟夏州兵馬對陣,全然沒了能贏的把握。

石敬瑭將藥羅葛狄銀與杜論祿加的神色收在眼中,心頭冷笑,大感暢快,暗道:無知匹夫,粗鄙蠻夷,哪裡知道我中國文明之深邃?先前爾等與本帥爭財奪利,本帥不與爾等計較,不過是利用爾等兵馬戮力攻城而已,真當本帥懼了爾等不成?本帥坐擁利器,今日就讓爾等好生長長見識,也好知曉這聯軍之中,誰纔是真正的精銳,誰纔是真正的主人!今日戰罷,本帥倒要看看,爾等還敢不敢壓榨我夏州兵馬的財利,還敢不敢對本帥蹬鼻子上臉,還敢不敢不對本帥言聽計從!

縱目遠眺,眼見夏州馬軍前赴後繼攻入禁軍步卒大陣,而對方莫能奈何,陣腳已亂,石敬瑭心頭豪情頓生。

這是大勝在望了!

河西、夏州軍的戰法,至此已經全盤揭曉。以馬軍爲交戰主力,以夏州精騎打開局面,待得形勢明朗,便令步軍跟進,底定戰局。

石敬瑭駐刀於身前,雙手疊放在刀尾,看向戰場的雙目眼神如電。

今日若能得勝,於敵,是破軍,於友,是立威,可謂一箭雙鵰。

微擡目光,石敬瑭遠遠望向禁軍陣後的高大樓車,彼處,飄揚着唐軍黃旗。

如此遠的距離,樓車姑且如米粒,就更不必說看到李從璟了。

但在石敬瑭眼中,李從璟就站在彼處。

他一直站在彼處,像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山。

深秋豔陽,爲大地着上色彩,蒼穹曠野遼闊無邊,記憶模糊了時光。

初見李從璟,是在晉陽府宅中,對方尚是少年,着青衫,持書冊,於窗前而立,擡首望天,目露思索之色。

只此一副畫面,石敬瑭便知,這少年非是庸人。但彼時,石敬瑭尚且不能預料,這少年會成爲自己這一生最大的敵人。

再見李從璟之前,石敬瑭已聽聞他殺將成名、獨領一軍的事蹟,而彼時,娶進家門的李永寧,正讓石敬瑭的心智備受煎熬。所以那一天,在李從珂面前,他無意識折斷了手中的筷子。

石敬瑭每每捫心自問,早年間他要的並不多,不過就是想出

人頭地,借勢而上成就功業顯赫人前罷了——就像亂世中每個心懷大志的人會做的那樣,充其量,他不過就是心思重些。

然則出身卑微、才學平平的他,若無心計,如何能夠越過龍門?

在石敬瑭心中,是李從璟自持身份與學問,對他的疏離對他的不重視對他的防備,讓他惱羞成怒;是李永寧對李從璟的親密無間,對李從璟的魂牽夢繞,對李從璟的時時守望,讓他徹底瘋狂。

他要爭。

他必須要爭。

他不惜流血十鬥、他每每遍體鱗傷,才爲李嗣源爲自己打下來的功業,怎甘交到李從璟手中,任他據爲己有?他怎甘做了李嗣源的鷹犬後,再去忍受李從璟的頤指氣使?

大丈夫怎能被人呼來喝去!

於是那年雨夜,他與李從璟徹底成爲死敵。

但石敬瑭從不後悔。大爭之世,風雲際會,生死未到,誰敢輕言勝敗?

然則天命不眷,李從璟崛起太過迅速。短短數年間,平澤潞之叛,手刃李繼韜;略懷孟之地,大敗戴思遠;出軍河上與王彥章鬥,一戰而平再戰敗之;爲先鋒,千百里奔襲,首定大梁而成社稷之臣,從此如日中天;遂鎮幽雲強藩,又屢敗契丹之軍,而奪平、營二州之地;再出援渤海大破契丹精騎,氣死耶律阿保機,迫使耶律倍簽訂城下之盟,自是揚名海內威重三軍,軍功鮮有人及;再後竟又率軍南下,救李嗣源於危難之境,一朝風雲變幻,便擁秦王之尊、治天下之軍!

當其時也,羣雄側目,天下威服,石敬瑭又能如何?

及至出征兩川,怎能不受制於人,搖尾乞活?

命中有難,大丈夫欲求功名,必須能屈能伸。

而後方有放逐夏州之事,好在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石敬瑭終於能有一席之地,可旦夕謀劃大業。

今,李從璟以帝王之尊,率大唐禁軍來伐,若是常人,早已畏服,但他石敬瑭卻要奮起抗爭。

人這一生,不過鬥爭二字。

不鬥不爭,便一無所有,能鬥能爭,纔有言語功名之資。

秋風颯爽。石敬瑭深吸一口氣,收回思緒。他看向禁軍樓車,雙目堅定如鐵,嘴上雖不言語,心頭已在吶喊:“李從璟!世人皆敬你服你畏你,恨不能匍匐而進,捧你雙腳置於額前,而我石敬瑭獨不爲也!大爭之世,人皆能成功業,我石敬瑭雄武半生,豈能爲你牽馬墜蹬!今日,我便要與你決一死戰,以定天下歸屬!”

......

樓車上,桑維翰見步軍大陣被破,夏州馬軍強勢攻入陣中,吃驚道:“賊軍怎會有炸藥利器?”

李從璟紋絲不動,淡淡道:“炸藥面世多年,火炮、手-榴彈之物,更是爲我大唐征戰半壁江山,天下人物又非飯桶,豈能對此置若罔聞?”

言罷,縱目遠眺,納戰場於眼底,又道:“沙場之爭,道法萬千,豈有因一物一利之長,而能立於不敗之地的?征戰疆場也好,與人爭鬥也罷,當以應變爲重;而應變之道,追根揭底,在於有多少後手準備。後手越多,應變之道便越足,才能遊刃有餘。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何也?知己知己,才能料敵於先,才能備足後手,倘若己之後手多於彼,則將帥方敢言勝。”

桑維翰聞言神色一振,彎身拱手:“臣謹受教。”

李重美、趙普等人,俱都露出恍然與深思之色。

李從璟神色如常,也無半分動作,而從他口中說出來的話,卻足以決定沙場勝敗,“傳令孟平,該史彥超出戰了。”

(本章完)

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三十五 心思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五十八 總攻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六十九 名將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三 神仙山(2)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三十二 軍神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十一 投靠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二十 晉王令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六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1)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