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

兩軍精騎廝殺激烈,交戰的地方距離禁軍大營不過四五里地,三處戰場先後陷入混戰,交戰聲震得人耳膜不適,廝殺聲衝得人腦門發熱,縷縷煙塵匯聚成團蔓延了十數裡方圓,婉若又是三座營城。

禁軍五萬兵馬步騎參半,迎戰河西、夏州馬軍已經近乎傾巢而出,尚且處於兵力劣勢,此時河西、夏州大營中,再度奔出數股馬軍,頓時使得局面極爲不利。而禁軍步卒大陣兩翼,已經只有寥寥百千精騎,且多是皇宮禁衛,面對大隊馬軍衝鋒,不過是聊勝於無。

“賊軍又遣馬軍出營,欲往何處?”桑維翰望着奔騰出營的敵軍,眼中閃爍着思索之色,“若是增援彼方馬軍,那大可從一開始就盡數出動,如是觀之,彼之目標定是我軍步卒大陣。”

李從璟不曾言語,對身後官員、俊彥們的議論聲也充耳不聞,只是平靜的觀望戰場。皇帝做得久了,李從璟的習性難免有所改變,不必要說的話不說,不必要有的反應不做,這都是人主保持威嚴的基本要求而已。

......

石敬瑭凝望戰場,目光隨第二股馬軍而動,眼中漸有笑意,“所謂朝廷禁軍,兵強馬壯軍備精良,若是雙方硬碰硬較量,我雖有兵力優勢,實則並不能佔到半分便宜。眼下我軍要得勝,就得以己之長攻彼之短。我軍精騎驍勇善戰,且數量多於敵軍,當此之際,最好的戰法,莫過於先遣一部,誘敵馬軍出戰。待纏住敵方馬軍後,彼之步卒便再無防護,而我精騎便能擊之。”

藥羅葛狄銀冷笑道:“聽聞唐朝禁軍二十萬,眼前靈州城的兵馬,不過五萬上下,唐皇帝如此輕敵,真當我河西驍勇都是飯桶不成?”

杜論祿加則陰笑道:“聽聞唐皇帝統軍征戰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能一統唐土。如此功業,難免助漲其囂張氣焰,以至於目中無人,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此番唐皇帝率軍輕進,我等正該教訓教訓他纔是。”

三人身後的衆將聞言,俱都出聲附和,不乏揚言要滅盡唐軍、活捉唐皇帝的。

......

眼見敵方後續馬軍出動,繞過三處激戰的戰場,直奔步卒大陣而來,又是過萬之衆,桑維翰卻無忌憚之色,反而哂然道:“我禁軍精銳,以一當十,步卒大陣中,更是強弓無數,賊軍馬軍想要破我之陣,無異於癡人說夢!”

話音落下不久,夏州馬軍已至步卒大陣之前,失去精騎護衛的禁軍方陣,此刻卻沒有絲毫驚慌。

陣中樓車上,孟平迎風而立,神色肅然目光凌厲。

因了護衛正在搭建的營地的需要,步卒大陣也分三塊。而孟平所在的軍陣,爲品字形最前的軍陣,也是將士最多的軍陣,有近萬人,陣前銅牆鐵壁,陣中槍矛如林。

過萬夏州馬軍攜帶滾滾煙塵奔馳而來,針對的便是孟平所在的這個主陣。及至,卻沒有迎頭撞上軍陣,而是在軍陣前一分爲二,向兩側迂迴奔進。

夏州馬軍分流的方位,還未到步卒大陣弓箭射程,是以前陣嚴陣以待的弓箭手,此時全無用武之地。

分流後的夏

州馬軍,迂迴到了步卒大陣兩翼,而後馬上騎兵紛紛引弓搭箭,向步卒大陣攢射。須臾間,利箭前後相繼,爭相飛出,如江河懸空,射入步卒大陣之中。

箭雨如流入陣,乒乓聲不絕於耳,步卒方陣中頓時悶哼聲、慘叫聲四起,許多將士接連倒下,原本湖海般嚴整浩大的軍陣,頓時出現繁星點點的空白。

方陣陣型,重心在前,側翼防禦薄弱,這也是方陣需要精騎護衛兩翼的原因,就更不用說後陣了,那是將士背對的方向。

在夏州馬軍奔來時,樓車上的孟平接李從璟軍令,即已拔刀出鞘,大聲喝令:“圓陣!”

方陣進攻,圓陣防禦,方陣重前,圓陣無縫。旗鼓聲中,步卒大陣迅速變陣,將士腳步或細碎或寬大,俱都急促,軍靴踩得煙塵四起,地面震顫。外部將士相互靠攏,內部將士縱橫奔走,盾牌穿插上前,槍矛緊隨其後。外部將士漸成圓弧,線條最先形成,而後層層疊疊向內遞進,內部將士向外奔靠,不時便形成一道道圓圈,如湖水中凌波擴散。

禁軍步卒變陣之時,夏州馬軍依舊在奔馳中放箭,他們繞陣而行,馬蹄聲轟隆不停,箭雨連續不休,奔跑移動中的禁軍步卒,間或有人中箭,若是利箭穿甲亦或是射中要害,便慘叫倒地。

馬軍對步軍,倘若不衝陣,便多是繞陣環奔,以弓箭射殺步軍。步軍進,則馬軍退,步軍退,則馬軍進,步軍停,則馬軍放箭不止。步軍機動性不如馬軍,只能被動挨打。

但世事無絕對,倘若步軍弓箭強,則馬軍也要遭殃。昔年李陵以五千步卒,大戰匈奴八萬兵馬,而能予敵莫大殺傷,靠得便是強弓勁弩。

眼下禁軍方至,列陣倉促,強弓勁弩未及就位,無法形成壓倒性優勢,但將士隨身攜帶之弓弩,亦不可小覷。

變陣完成,孟平持刀喝令:“弓弩就位!”

圓陣之中,除卻邊緣的盾、槍,其後便是持弓弩之將士。

眼見弓弩到位,孟平再度喝令:“攢射,弓弩齊發!”

弓弩之佈置,自有安排,不用贅言,在軍校的具體帶領下,步卒軍陣開始反擊。層層箭雨從軍陣飛射而出,待其升空,亦成一道道圓弧,接連射向陣外奔走放箭的夏州馬軍。

禁軍弓弩,銳不可當,馬軍防禦不及步卒,被箭雨襲擊,頓時慘叫疊起,人仰馬翻者前後相繼。

由是,兩軍對射,箭雨往來,將士接連倒下,絃聲震天,血染疆土。

桑維翰眼見此景,對李從璟說道:“我軍強弩雖未就位,然禁軍改良軍備十多年,弓弩之強已非賊軍能比,又且甲冑堅厚,賊軍想要佔到便宜,無異於癡人說夢,兩軍對射,勢必是我軍勝出。而我軍精騎雖然不及賊軍多,卻個個精銳,尤其五千重騎更是破陣奇兵,不消多久,便能擊潰賊之馬軍,屆時返身殺回,倒要看看那賊軍如何應對!”

說到這,桑維翰不禁拱手而贊,“天下間,唯有禁軍方能有如此戰力,這都是陛下高瞻遠矚!”

李從璟擺擺手,示意桑維翰不用多言。

倒不是他故作姿態

,而是精編禁軍這麼久,類似的話他早已聽得多了,也就不在意。

李重美、趙普等人見皇帝這等雲淡風輕,愈發覺得皇帝高深莫測,心中的敬畏之情愈發濃厚。

......

戰場已經殺作數團,數萬人投身沙場,聲勢之大如欲翻天。

杜論祿加首先露出不虞之色,“賊軍精騎端得是驍勇,葛狄銀可汗的馬軍怕是要支持不住了吧?”

雙方馬軍鏖戰在三地,位在中間的乃是禁軍重騎和回鶻馬軍,前者戰力強勁,回鶻馬軍已經露出不支之態。

藥羅葛狄銀冷哼道:“溫池一戰,本汗已知賊軍馬軍精悍,怎會沒有應對之策?祿加可汗看好便是!”

說話間,只見回鶻馬軍後陣突起變化,騎兵皆左右奔馳開來,露出戰馬之間用繩索捆綁的圓木,圓木之上竟是遍插鐵刺。放眼而望,圓木不下千數,蔚爲壯觀,隨着騎兵奔馳,圓木在煙塵中呼嘯向前,其勢駭人。

“賊軍馬軍再是能戰,那馬腿馬腳難道是鐵做的不成?碰到本汗的滾木,保管叫它們腳裂腿斷!”藥羅葛狄銀眼中閃爍着餓狼般的光芒,神色倨傲,眉宇有猖狂不馴之色,“葛阿咄欲歸來時,本汗即已知曉賊軍騎兵甲堅兵利,非我所能相比,然則那又如何?沙場決勝,非只取決於何人軍強,臨陣對敵,更重應變之道。天下間,豈有百戰百勝,而無弱點可循之師?”

石敬瑭笑道:“古往今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例多不勝數,自然不是沒有道理。”

藥羅葛狄銀瞥了石敬瑭一眼,“我回鶻勇士大勝在即,不知石帥兵馬,是否也能如期破陣?”

石敬瑭不急不緩道:“出擊賊軍步軍者,乃我夏州精騎,以我精騎戰法,彼若要防我,必結圓陣。賊軍方陣,若是正面強攻,便是我軍精騎,也不敢斷言能勝,然彼若結圓陣——哼,圓陣雖然沒有薄弱之處,但將方陣前陣之防禦,平攤到整個圓陣外圍,即便多有補充,也是削弱之舉,圓陣任何地方對騎兵衝陣的防禦力,都遠不能跟方陣前陣相比,如是,我軍精騎必能破陣而入!”

藥羅葛狄銀冷笑道:“石帥就這樣有把握?”

石敬瑭不耐道:“賊軍方至,列陣倉促,而且李從璟託大,將步卒大陣擺成了進攻陣型,沒有在外圍擺放車輛阻礙騎兵入陣,此時拿甚麼抵擋我精騎猛攻?本帥也曾與賊軍一同征戰,對其知根知底,先前在夏州練兵時,在戰法上便多有針對,此番若是連這分把握都沒有,豈非貽笑大方?”

藥羅葛狄銀桀桀笑道:“若能如此,你我兩部一同破敵,賊軍必敗無疑!”

碧藍蒼穹之下,曠野浩遠,石敬瑭束手而立,不再言語,唯獨雙目愈發炯炯有神。

忽的,杜論祿加出聲道:“聽聞賊軍多火炮之物,此番怎麼不見其用?”

不等藥羅葛狄銀出聲,禁軍步軍大陣外,乍然一聲巨響,緊接着,隆隆雷聲接連而起,頓時泥土勃然迸發,煙塵遮天蔽日。遠觀之,如無數看不見的大石落入湖面,朵朵巨大水花四濺飛起,將圓陣包裹其中。

(本章完)

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五 神仙山(4)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三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3)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十三 勝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七 神仙山(6)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三十三 軍情處章一百六十四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1)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兩百三二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9)有關李嗣源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七十九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6)章十九 何衝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二 鬼斧十手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二十三 你怎會懂我(第二更)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