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3)

“如此說來,崔玲瓏雖然被石敬瑭所拋棄,但直到最後都沒有供出甚麼有用的消息,是鐵了心不打算出賣石敬瑭?”李從璟問第五姑娘。

第五姑娘點點頭,語氣有些複雜,“崔玲瓏雖然活該被千刀萬剮,但對石敬瑭倒真是死心得很呢。”

李從璟笑了笑,這樣的事並非不可理解,對崔玲瓏而言,石敬瑭就是她存活的全部意義,雖然石敬瑭拋棄了她,她卻不願背叛石敬瑭,或者說無法背叛,很難說崔玲瓏沒有受虐傾向,李從璟來自後世,見多了女神虐我千百遍我待女神如初戀的事蹟,也就不以爲奇。

“朔方之事差幾已定,往後軍情處可以出力的地方已是不多,接下來該往河西去了。”軍情處辦差,關鍵就在於先動,話說到這裡,李從璟想起方纔在湯餅鋪子裡,與吳春阿爺的談話,“你到朔方已有些時日,接觸的人和事都應不少,照你來看,邊地百姓與河西各族之間的關係如何?亦或者說,仇恨和敵視深到哪種地步,是否會影響往後朝廷王化各族,使得各族之民皆爲我唐人,永消邊患與兩者大紛爭的國策?”

此事李從璟還未跟其他人詳論過,當年他出鎮幽州時,雖也要處理契丹人與幽雲百姓的關係,但彼時的方法簡單得多,無非戰與殺而已,現下李從璟所處的位置不同,要謀求各族和諧共處,難度無疑會大很多。

第五姑娘雖然對政事涉獵不多,但這並不代表她不知其中深淺,聞言低首沉吟片刻,沒有舍長就短跟李從璟討論細節,而是言簡意賅道:“非一時之功,得需百年之力。”

這番一針見血的見解,讓李從璟稍怔,事實的確如此,無論是用大唐日益復甦且在不斷進步的科技文明,改善河西、西域的生存條件,還是用唐文化去教化這些地方的百姓,讓他們識君忠國仁義友愛,亦或是修繕道路加強邊地與中原的聯繫、方便軍隊出動,還是加大各地的駐軍軍力等等,的確都不是一時之功,是需要持續不斷努力的。

心念於此,李從璟看第五姑娘的眼神就更是柔和,其中的溺愛之色也更濃,當然也不乏對她南征北戰辛苦的感同身受,夕陽的餘光如此溫暖,灑落在李從璟肩頭,格外詩意瀟灑,第五姑娘看着李從璟,心跳不禁加速,撲通撲通直跳,臉頰也紅了。

天降日暮,李從璟回到營中,正巧安樂、溫池兩城的軍報到了。

......

進犯靈州的三方勢力中,以夏州和甘州回鶻的軍力較強,故而攻打安樂、溫池兩城的軍隊,便是由甘州回鶻和夏州軍隊爲主,其中,又以定難軍的楊光遠爲領兵主將。

溫池城與安樂城相距不遠,自靈州城至安樂,先要經過溫池,兩城互爲犄角,是爲靈州南部門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夏州、河西聯軍守住這道門戶,朝廷禁軍便無法進入靈州,朝廷禁軍要馳援靈州城,這臨門一腳就得先邁進去,而後纔有“登堂入室”的可能。

夏州、河西聯軍一路疾行,及近溫池。

遠處可見山巒,山體綿長,起伏和緩,如浪如雲,而溫池城便坐扼山巒要道,隨着視野漸小,平野漸窄,衆人便知目的地快要到達。

黃土高原範圍廣闊,也不是處處皆丘壑、望山跑死馬,溫池一帶,位在邊緣,地勢和緩。秋日時節,草木枯黃,平川之地,更顯肅殺,遠山近嶺,平添危機,矮山土包之間,千百步之地,或平坦或高低起伏不大,官道便在其中。

“再往前三十里左右,便是溫池城,眼下天色尚早,傳令下去,加緊行軍,今日務必趕到。”楊光遠熟讀地圖,對地標參照物格外上心,眼見前方低山綿延,便知自身位置,他擡頭看了一眼天色,見日頭剛到中天,心想黃昏前要抵達溫池城並不難。

在楊光遠身旁的是甘州回鶻裡的大人物,喚作藥羅葛阿咄欲,與甘州回鶻首領藥羅葛狄銀乃是同族,他眼中有蠻子特有的狂熱與驕橫之色,聞言嗤笑道:“既然城池在望,三十里的路程,我精騎轉眼即到,還請楊將軍允我先行,必爲大軍打開城門!”

楊光遠等着左右幫他翻譯完藥羅葛阿咄欲的話,微微皺眉道:“各部人

馬本是同行,臨戰豈有分兵之理,將軍稍安勿躁。”

藥羅葛阿咄欲聞言,使勁兒甩了一下馬鞭,冷哼道:“大軍出擊,豈能沒有先鋒,如此簡單的用兵之法,楊將軍難道不知?區區溫池城,彼若見我回鶻大軍之兵強馬壯,必定嚇得屁滾尿流,那城池說奪便奪了,也就不用麻煩諸位入城,豈不妙哉?”

這話說得很不客氣,讓楊光遠心頭一陣反感,眼下他雖然坐擁近萬兵馬,奈何藩屬不一,他自身名爲主將,實則回鶻人與吐蕃人對他並無多少敬意,此番急襲溫池、安樂兩地,他們這些兵馬就是先鋒,如若奪得兩城,後續定然會有援軍趕來加固防線,若按常理,先鋒軍該藩屬單一纔是,以便軍令暢通,於眼前而言,最好莫過於定難軍來先奪這兩城,然則軍議之上,回鶻、吐蕃人並不同意如此用兵,雖然藥羅葛狄銀與杜論祿加表面上說,是不願定難軍獨自啃硬骨頭,實際上,無非是不想讓定難軍獨得兩地。對回鶻與吐蕃人而言,攻佔了大唐城池,就意味着可以搶錢搶糧搶人,溫池、安樂又非小地方,他們怎會容忍定難軍獨自享受這兩塊肥肉?

眼下藥羅葛阿咄欲想要先行一步,雖然話裡句句不離用兵之法,句句皆是爲他人着想,實際上,無非也是想搶先入城,奪得搶掠財貨人丁的先機,只是他這番話,將他的狂妄自大勾勒得淋漓盡致,在他眼中,溫池就如不設防一般,若沒有兵馬到、城池即克的把握,他也不會如此着急。

如今,靈州境內,兵馬大多集結在黃河沿線的靈武縣與靈州城,他處幾無重兵,一路南行,聯軍在路上倒也有些零星戰果,雖然收穫不多,但也足以助漲藥羅葛阿咄欲的囂張氣焰。

“溫池乃是重地,必有重兵把守,即使沒有重兵,僅是城中青壯協防,也是莫大麻煩,將軍還是不要輕言冒進得好。”楊光遠說道,雖然一路上受夠了藥羅葛阿咄欲的不服管教,但爲了大局着想,也不好發怒。

藥羅葛阿咄欲面色不屑,言語輕慢,“甚麼城中青壯,你們唐人種地食菜,生活安逸,早就沒了血性,哪裡能跟我回鶻勇士相提並論,我們策馬狩獵,食肉飲血,人人悍勇,一人足以當你唐人十個!楊將軍不讓我先行,是怕我搶攻不成?”

話說到這個份上,若是換作一般軍中血性漢子,早就讓對方走了,但楊光遠不愧是良將,雖然氣得面色發青,猶能含怒不發,不過語氣也好不到哪裡去,“將軍所部,不過三千兵馬,此番冒進溫池,即便不懼溫池城堅,難道就不怕碰到朝廷大軍?禁軍精甲二十萬,可沒一個好相與的!”

藥羅葛阿咄欲臉色一變,顯然也意識到有可能碰到大唐禁軍,不過猶豫之色一閃而逝,又大肆叫囂起來:“甚麼禁軍,在我回鶻勇士眼中,你們唐人個個都是軟腳羊,我們豈有怕你們的道理!”

楊光遠黑臉道:“將軍或許不懼,但卻不能壞了大事!”

好說歹說,終於讓藥羅葛阿咄欲打消了先行的心思,不過對方很明顯心中不忿,未走兩步,見到不遠處有個村落,也不跟楊光遠討要軍令,打了聲招呼,直接就帶兵雙眼放光的席捲過去,在他們眼中,哪怕只是一介尋常村落,那也是財貨匯聚之地,最不濟也能抓些人丁回去當作奴隸,是萬萬不可放過的。

楊光遠斜眼看着回鶻兵馬奔出,心頭不禁冷笑:一羣蠻賊,野獸習性,難成大事!

不時,又見對方衝入村落中,殺人放火,擾得村裡昏天暗地,聽猖狂的笑聲與淒厲的哭聲,楊光遠漸漸牙關緊咬,半響,吐了口唾沫,罵道:“狗日的蠻賊,待我等大事有成,誓要將爾等宰而烹之,烹而食之!”

正如此想着,有小校策馬從前方馳來,急聲向楊光遠稟報,說是遊騎逾期未歸,“十里之內,斥候互相可以望見,十里之外的遊騎,按照慣例,兩刻前就該歸來複命,卻遲遲未見人影!”

楊光遠心頭一聲咯噔,腳底猛地升起一股寒意,直衝腦門,暗道不好,不等他有所反應,眼角忽然瞥見一道亮光,在陽光下一閃而逝,他連忙望向不遠處的矮山山頂,除卻依稀林木,卻甚麼也不曾看見,心驚之下,忙令斥候前去查看,斥候奔馳而出,未幾,方至山下,軍前斥候回報,有敵軍截殺己方斥候,十里之處的地界上,如開黃泉之門,凡越界之斥候,皆不能歸來。

楊光遠大驚,斥候被如此截殺,非是尋常事,這往往意味着斥候已經進入敵軍控制範圍,而眼下的敵軍,到底是大舉殺來的朝廷禁軍,還是溫池守軍在故弄玄虛?

楊光遠不敢大意,豔陽高照、風和日麗,他卻遍體生寒,眼前行軍的將士,滾滾前行,本來猶如洪流,不僅兵強馬壯,而且氣勢非凡,此時再看,鐵甲泛着寒光,長矛刺痛眼球,三方兵馬雜亂無章。凝神靜氣,楊光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曠野寂靜,行軍腳步聲格外突兀,藥羅葛阿咄欲鬧出的動靜猶如鬼嚎,四面並無異樣,山靜林寂,眼前的矮山、坡地,卻似深不可測,山林之後,深邃似淵,不知藏有何物,秋風拂面,倍顯陰涼,如同被刀鋒削尖。

忙令大軍停止前行,原

地待命,楊光遠無意識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剎那間,驚覺額頭冰涼,霎時,他反應過來,自己未免擔驚受怕過甚。然則轉念一想,朝廷禁軍披堅執銳,軍備優良,謀士如雲良將如雨,十年間征戰大江南北,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滅諸侯如屠豬狗,軍威赫赫,何能輕視?而己方不過一介藩鎮軍,數萬將士攻打靈武六城三百里地,姑且耗時良久,若是十萬禁軍果真在前,己方這近萬雜牌軍,如何抵擋?

嚴令藥羅葛阿咄欲立馬歸隊,楊光遠焦急的等待方纔派出的百餘遊騎迴音,如果對方只是溫池守軍在故弄玄虛,百餘精騎足以讓對方露出馬腳。神思不屬間,楊光遠甚至沒注意到身下戰馬不安的低嘶,他緊緊注視着那方矮山,期待斥候回報彼處的情況,一時間,楊光遠只希望彼處並無文章。

藍天遼闊無邊,白雲如遊如蕩,遠山近林,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風吹草動無不動人心絃,也不知過了多久,楊光遠口乾舌燥,嚥下一口唾沫,就在這時,那矮山上,忽的豎起一面紅色大旗,高過三丈,迎風招展,那趕至山頂的斥候,忽的身子後倒,從山上栽下來。

“不好!”楊光遠臉色鉅變,猛地一拍大腿,惹得戰馬一陣叫喚,聲音響亮,他顧不得這許多,只管大呼軍令,“全軍列陣,準備接戰!”

見到那面大旗,楊光遠便知禁軍已到,且就在不遠處,己方跑是跑不掉了,唯有全力應戰。楊光遠雖然惶急,卻不曾大亂,排兵佈陣只能用最簡單實用的陣型,一面指手畫腳,一面喝令連連,那驟然停下的大軍將士,本就覺得奇怪,不知是何緣由,此番聞聽敵軍將至,不免喧譁陣陣,腳步聲、喝令聲、兵甲相碰聲,接連起伏不絕於耳,土地上煙塵四起,雖有章法,亦顯雜亂。

藥羅葛阿咄欲見楊光遠滿頭大汗,面色焦急,心中很是鄙夷,冷哼不屑道:“楊將軍莫非沒有經歷過戰事?臨陣對敵,于軍中宿將而言,不過是家常便飯,楊將軍何至於這番着急模樣?”

楊光遠無暇理會藥羅葛阿咄欲,他是軍中良將,即便是最簡單的排兵佈陣,也多有講究,進退之道,重在事先佈置,才能應對多種情況,然則藥羅葛阿咄欲喋喋不休,嘲諷之聲沒完沒了,好像唯有如此才能顯得自家厲害。

楊光遠也算是知道了甚麼叫作無知者無畏,忍無可忍之下,他咆哮道:“你他孃的懂個狗屎,這是朝廷禁軍!禁軍,你懂嗎?!”

藥羅葛阿咄欲從鼻子裡呼出一股冷氣,輕蔑道:“在我回鶻勇士眼中,唐人不是刀下亡魂,就是身後奴隸,甚麼禁軍不禁軍,都不值一提!楊將軍若是害怕,我回鶻勇士願打頭陣,不過你得保證,到了溫池,得讓我部先入城!”

見這個時候對方一門心思想着那“唾手可得”的財貨,楊光遠氣極反笑,忽然間,他福至心靈,既然對方找死,就讓對方當炮灰好了,“既然如此,將軍且請上前!”

藥羅葛阿咄欲立即喜上眉梢,頓時大笑不已,當即策馬而走,召集部曲上前,臨行前不忘嘲諷一句:“沒用的軟腳羊,臨陣還不是得靠我回鶻勇士!”

這時,曠野已有隆隆雷聲,大地也已開始顫抖,地上的灰塵都似被震得離開地面,那是隻有大隊精騎奔馳纔會有的動靜,楊光遠緊緊注視着前方矮山,不久,有騎兵從山後奔出,卻是他先前派出的百餘遊騎,只不過這下只出現了二三十騎,且毫無隊形,形色慌張,近了大軍陣型就瘋狂大喊:“禁軍來了,禁軍來了!”

楊光遠心頭暗恨,連忙下令:“叫他們別嚷嚷,再嚷嚷都斬首!”

他一把拔出橫刀,緊握在手,身軀微弓。

率部到了陣前的藥羅葛阿咄欲,意氣風發,神色張揚,雖然雷聲近在耳畔,卻絲毫不以爲意,反而背對矮山,對部曲訓話:“勇士們,此番帶領爾等出征,爲的就是在唐境搶錢搶糧搶人,那唐將膽小,不敢上前,如此甚好,等我們擊潰了唐人,正好率先入城,那城中的金銀財寶與女人奴隸,爾等唾手可得......”

藥羅葛阿咄欲眉飛色舞唾沫四濺,說得興起,引來陣陣高呼,然則話未說完,他漸漸發現面前的戰士們臉色有些不對,此刻雖是背對道路,他也知道唐軍近了,但他之所以背對唐軍,就是要表示自身的大勇無畏和對唐軍的輕蔑,所以此刻毫無轉身的想法。然則,無論他再如何言辭煽動,呼應聲都漸漸小了,面前一張張悍勇的臉,慢慢都瞪大了眼睛看向他身後,那眼中甚至充斥着恐懼之意,有人握緊了馬刀,有人不停嚥着唾沫,這讓藥羅葛阿咄欲分外不解,這支軍隊縱橫河西,大小戰鬥無數,但在戰前露出這樣的面色,卻是從未有過的事,於是他不得不草草結束了演講,轉過身來。

看到從山後奔馳而來的唐軍精騎洪流,只一眼,藥羅葛阿咄欲就怔在那裡,心頭咯噔一聲。

這都是你他孃的甚麼鬼東西!

——————

上元佳節,祝各位萬事如意。

PS:等了數年,《大秦帝國》第三部終於上映了,觀感如電,有興趣的不要錯過。

(本章完)

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六 神仙山(5)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八 兄弟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一百零九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上)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三 神仙山(2)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封推感言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二 神仙山(1)章一 百戰軍都指揮使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四十七 序幕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