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

定難軍將校拼命的喝令,組織部曲列陣迎戰,喧囂的軍陣中士卒來回跑動,盾牌手與長矛手奮力向前,在相當距離上佈下殺陣,只待朔方軍精騎前來赴死,然而柴克宏卻已將一切都看在眼裡,作爲鋒頭他控制着整個戰陣的前進方向,入陣時精騎戰陣便是斜插而進,這說明他一開始就沒有殺穿敵陣、深入敵陣腹心的想法,此時他扭轉馬頭,沒有去做在戰陣中拐大彎這樣找死的舉動,但三百騎人數不多,戰陣靈活,卻足以讓他將戰陣變得與定難軍軍陣平行,就這樣,三百騎順着定難軍靠近城牆的前陣一路攔腰奔殺,柴克宏無意深入敵陣腹心,他要的就是殺傷攻城敵軍的前線將士,那裡是整個大陣與攻城將士相接的地方,處於銜接地帶,也是關節之處,防禦力最爲薄弱,正是精騎可以用力的所在。

定難軍沒想到柴克宏會是這等戰法,陣中的佈置完全沒了用武之地,而陣前的將士又防備不及,叫三百騎一陣衝殺,雖然奮力作戰,卻都抵擋不住,紛紛敗退,死傷慘重。這三百騎的衝殺之威,讓党項人居多、以騎兵爲傲的定難軍也看得心中發寒,那不僅是因爲甲冑精良,也跟將士的悍勇無畏分不開關係。三百騎的一路衝殺,不多時就殺出百步,柴克宏眼見前方軍陣防備嚴密,提繮繩一轉,由平行變爲斜插,殺出陣去,待得過了軍陣厚實的地帶,復又入陣。

城頭上,包括吳生、吳春在內的朔方軍士卒,看見柴克宏率領精騎衝鋒陷陣,不僅不避生死還大逞威風的場景,無不精神大振,那些本已疲憊力竭的將士,此時也都嗷嗷叫着憑空生出許多力氣來,悍不畏死的向眼前的定難軍撲殺過去,那些定難軍看到朔方軍精騎如入無人之境,將己方戰陣殺得毫無還手之力,無不心驚,氣勢上頓時矮了一截。

定難軍軍陣後,劉知遠看見三百騎的衝殺之勢,也是驚訝不已,對身旁的杜重威道:“柴克宏真乃勇將也!”

杜重威冷哼一聲,並不買賬,“不過是投機取巧罷了,他真當自己無敵了不成?”說罷,轉身就走,讓旗手給柴克宏前方的軍陣傳令,讓他們迅速集結陣型,應對三百騎的衝鋒。

三百騎之所以逞威,本身勇猛是一部分原因,再就是衝擊的都是定難軍軍陣的薄弱地帶,打的是措手不及的戰法,但定難軍也不是吃素的,不同於軍陣中視野有限的將士,杜重威站得高看得遠,很快明白柴克宏的用兵意圖,立即讓前方的軍陣早作防備,區區三百騎,還反不了天,屆時再用馬軍合圍,對方必敗。

然而定難軍的調整還未做完,柴克宏卻已見好就收,他從東門殺出,在南門就調轉馬頭回奔,南城門的將士早得了他的軍令,在三百騎殺來的時候打開城門,柴克宏等殺退南門外的定難軍士卒,雖然費了些力氣,但也順利進入城中。

當南城門再度關上的時候,城頭響起一浪浪歡呼聲,朔方軍的士氣得此激勵,已然與先前不可同日而語。

盧絳看着柴克宏率領精騎入城,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他不是尋常小卒,也不是見識短淺之輩,方纔柴克宏率領出戰,看似無人可擋風光無限,但其中的兇險他豈能不知,也幸虧是柴克宏能征善戰,否則,那些潛藏的危險哪怕只是觸碰到一個,都足以讓他們遭受莫大損失甚至無從歸來,此番要麼風頭無兩,一旦風頭稍微受挫,三百人被定難軍一口吞下,浪花都不能激起多大一個,對柴克宏的領兵征戰之能,盧絳此時算是認清了許多。

定難軍望樓上的劉知遠見柴克宏如此狡猾,也是一陣沉默,身旁杜重威臉黑如墨,顯然也沒料到會是這種情況。

“原來不止是勇,而且有智。”劉知遠嘆息一聲,旋即搖了搖頭,“不僅有智,還是沙場宿將,否則,眼光不至於如此毒辣。”

杜重威冷哼一聲,不服氣道:“那

又如何,看似動靜頗大,實際斬獲也不過百餘。”

劉知遠看了杜重威一眼,正色道:“沙場之爭,其下殺敵,其上取勢。柴克宏斬獲雖只百餘,但你看定遠城可是今日能拿得下的?”

杜重威縱然有心狡辯,此時也說不甚麼有內容的話,只能把頭扭向一邊。

.柴克宏歸了城上,沒多時,聞軍報,“新堡蒯將軍來援!”

他循聲向西南望去,果然就見遠處,有一支人馬馳援而至,未幾,與定難軍攔截之兵交戰,聲勢頗大,殺得定難軍佔不到半分便宜。

來援的是新堡守將蒯鰲,定遠城守城戰開始沒兩日,柴克宏就將他派去了新堡坐鎮。

見狀,柴克宏長吐一口氣,“如此,定遠城又堅固了兩分。”傳令,將蒯鰲來援之事,遍傳城池。及後,士氣愈發高漲,遂扼定難軍攻城之勢。

......

數日後,劉知遠在大帳擂鼓聚將,他不滿道:“區區一座定遠城,我數萬大軍連攻十餘日不克,真是豈有此理!爾等平素自持驍勇,沒少自吹自擂,真到了戰場上見真章之時,爲何不能攻下城頭?”

щщщ★ тTk Λn★ ¢O

衆將羞愧低頭,唯杜重威道:“定遠、崇岡、新堡三城相互援引,今我猛攻定遠,其它兩城不斷來援,雖不至於有實際威脅,然定遠賊軍因之頗壯聲勢,每日死戰不休,故而城池難克。且兩城之賊軍,狡猾異常,一擊輒退,不給我部圍殲之機,只是日日襲擾,讓定遠瞧見,端得是可恨!”

劉知遠沉着臉道:“本將問的,是克敵之法!”

杜重威仰首道:“將軍要克敵之法,末將斗膽進言:數萬人齊聚定遠,鏖戰十餘日,然賊軍力戰不休,由此可見,如此並不能收穫令敵畏懼之效,既是如此,爲今之計,當分兵至新堡、崇岡鎮,先剪除定遠之羽翼,待得兩城克捷,定遠賊軍必然驚恐,則奪城易也!”

自是,定難軍分兵新堡、崇岡鎮。

又數日後,柴克宏收到崇岡鎮被攻破的消息。

他在城頭環顧城池內外,入目所見,遍是傷員。因是夏日,屍體不耐久放,城中埋葬士卒屍體的大坑,已經填滿了好幾個。昔日頗爲熱鬧的定遠城,如今除卻鏖戰的城頭,已是漸顯冷清,每每夕陽西下,倍覺淒涼。放眼城外,四野蒼茫,敵營環繞,小小的定遠城,渺小而孤零。

“將軍,向靈州求援吧,再不救援,定遠就守不住了!”盧絳紅着眼向柴克宏哀求,“千餘將士,如今能戰的,已經不足三分之一了!”

柴克宏沒去看盧絳,對方的聲音已經讓他不忍聽聞,如何還能去看對方的面容?他放眼城外,乾涸的嗓子艱難發音:“你我守衛定遠防線,多少日了?”

“守城近二十日,若是算上黃河之戰,已經過了三十五日!”盧絳望着柴克宏,面前的將軍已經不復往日裡意氣風發的神采,面黃肌瘦、形容枯槁的就像個老農,若是褪去那身甲冑,將他放在洛陽街道上,別人一定會以爲他是個乞丐。

“三十五日......”柴克宏呢喃一聲,若有所思。

“將軍,求援吧!”盧絳悲聲相勸。

“求援?”柴克宏看向盧絳,笑容裡的意味難以言狀,而他說出來的話,猶如寒冬裡最刺骨的寒風,“根本就沒有援軍。”

“甚麼?”盧絳一愣,沒有反應過來。

柴克宏復又看向城外,語調慢得可以反覆觸碰,“本將受命守衛定遠城時,節使就跟我說明了,不會有援軍馳援定遠城。”

“甚麼?”盧絳這回是震驚得無以復加,“爲何會這樣?”

“守衛定遠城四十天,這就是節使給本將的軍令。”柴克宏緩緩道,目光裡無悲無喜,“以定遠城防線,拖住定難軍四十天,這是朔方軍守衛靈州戰略的一部分....

..往大了說,這也是朝廷此戰戰略的一部分。”

盧絳無法理解,頓了良久,他問道:“朔方軍兵力是不多,但朝廷有禁軍二十萬,兵精器良,爲何不及早來援?”

“禁軍二十萬,兵精器良,那又如何?”柴克宏反問,“河西、西域,二十萬大軍要征戰多久?契丹、韃靼部,朝廷要不要抵禦?禁軍來了,就一定能勝,就一定能大勝,就一定能速勝?”

盧絳沉默下來,他是聰明人,很容易就能想透其中的深意。

柴克宏聲音低沉道:“就算契丹、韃靼部都不足爲慮,只要朝廷發軍征戰,戰則必勝,那又如何?古往今來,拋卻那些運氣滔天的戰爭不談,哪一場大勝尤其是驚天大勝背後,沒有世人看不到的犧牲?細作之爭,五間之爭,斥候之爭,哪一個不要人頭落地?”

半響,盧絳道:“可這,太難了。”

柴克宏搖搖頭,“高審思孤立無援,面對大軍圍攻,能守壽春逾年,我就不能守定遠城四十天?”

盧絳張了張嘴,啞口無言,半響後嘆道:“高審思,此番就在西南抵禦河西賊軍。”

柴克宏道:“朝廷派遣你我這些人來靈州,爲的就是這一戰。”

城頭,吳生坐靠在城牆,午後的陽光落身上,依然烤得人發燙,他腦海裡的景象有些恍惚,在刺眼的陽光中,他好似看到了年幼時在夕陽下的奔跑,過了不知多久,渾身是傷的吳生掏出一封染上血的信件,遞給身旁的吳春,血污密佈的臉上擠出一個笑容,“這信,還請伍長幫我交給阿爺。”

吳春沉着臉,“你這是做甚麼,你自己帶回去!”

吳生無力的搖搖頭,“事到如今,伍長還避諱甚麼?我已經回不去了......”

“吳生!”吳春怒斥起身,正要喝斥幾句,觸及到吳生悲涼哀求的眼神,到了嘴邊的話又給生生咽回去,良久,他不得不收了吳生的信,重新一屁股坐回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怕嗎?”不知過了多久,吳春問吳生。

吳生笑了笑,“不怕......只是覺得有些遺憾。”

吳春又沉默了許久,“是該遺憾,你還沒及冠,還沒去洛陽......”

吳生搖了搖頭,“不是遺憾這個。”

吳春望着他。

吳生嘴脣動了動,末了道:“是遺憾沒能讓阿爺看到我衣錦還鄉的樣子......”

這一刻,吳春恨不得生吃了所有定難軍。

嗚嗚的號角聲乍然響起。

聞聽此聲,吳生就像給針紮了一樣,猛地起身,抓起橫刀就撲倒女牆後,緊緊盯向城外。

看到如此模樣的吳生,吳春忽然想到一句話。

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

......

五日後,柴克宏帶着定遠城僅存的兩百多人,趁夜突圍南撤。

吳春揹着重傷的吳生,跟在大隊人馬中步履蹣跚。

在吳春三度跌倒後,吳生淚流滿面的勸道:“伍長......放下我......你這樣,咱倆誰也走不掉......”

吳春額頭上冷汗直冒,卻咬着牙爬起來,喝道:“閉嘴!”

吳生掙扎着去解把兩人拴在一起的繩子。

吳春抓住吳生的手,不曾回頭,但語調格外堅定,“給我消停點!此番要麼都死在這,要麼我就把你揹回去!”

吳生哽咽道:“何苦如此,你會死在這的!”

吳春腳步停了停,這讓他能一口氣說完接下來的話,“大丈夫頂天立地,何懼一死?某把守邊關,爲國之長劍,血戰沙場,爲爾之手足,不懼一死,唯懼死而有愧!”

————

又進入過年的更新節奏了...

(本章完)

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六十七 搜刮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三十三 從天而降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十 淇門之變(2)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五代大亂與王朝更迭的原因探究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八 兄弟章六十一 火攻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五十八 總攻章一百二十二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5)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三十五 李繼韜之謀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