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

黃巢之後天下大亂,在嶺南稱王的是劉隱。劉隱掃平嶺南,建立大業基礎,被後梁冊封爲南海王。劉隱死後,其弟劉龑繼承基業,趁着中原樑晉爭霸之機稱帝,至今已是十五年有餘。

劉龑治理嶺南,政策得當,善於用人,並且跟王審知治理閩地一樣,大興海商,兩廣之地的條件比閩地好,是以農業、商業也都發展的比閩地好,國力比閩國高了一個層次。

眼下的劉龑,還沒到晚年暴戾無道的時候,雖然有些不好的習性,但整體來說是個英明人物。眼下的南漢,也正是經濟繁榮、民生安定、國力鼎盛的時候。

南漢稱廣州爲番禹、興王府,並以之爲國都。

薛文傑奉王延鈞之命,到番禹來與嶺南結盟、請發援兵,雖說他有自己的小心思,但還是把差事按部就班的做了。

劉龑見過薛文傑後,召集文武大臣商議對策、討論了許久,最後得出了統一意見:跟王延鈞結盟,聲援王延鈞抵抗唐軍,但不發兵支援。

嶺南君臣沒有跟唐軍開戰的勇氣。

曾今率軍北上聲援吳國的大將蘇章,歸來後跟劉龑詳細彙報了蕪湖鎮的戰況,百戰軍一日而敗吳軍三萬兵馬的戰績,讓嶺南君臣膽寒不已。

其實就算沒有蘇章的彙報,嶺南君臣也沒有夜郎自大的本錢。

嶺南多大點地盤?江北、江南那麼大的地方,楚國、吳國那樣強大的諸侯,大唐說平定就平定、說滅就滅,嶺南哪有底氣跟大唐爭鋒?

況且,再如何滿打滿算,從李嗣源即位到如今大唐大定天下,還不到十年時間。

嶺南可以謀求固土自保,但絕不可以到唐軍面前挑事。

尤其蘇章最後轉述的孟平的那句話,讓嶺南君臣日夜難安。

“諸位歸去,好生吃喝,縱情享樂。沒有多少年了,這天下說一統,就一統了!”

唐軍來統一嶺南的時候,也就是嶺南君臣富貴終結的時候。

劉龑爲此沒少日日唉聲嘆氣,最後只能抱定這樣一個希望:“但願閩地好生據土自守,多抵擋唐軍一些時日,多消耗唐軍一些戰力,如此我大漢的壓力也小些。”

然而天不遂人願。

還沒等劉龑組織好使節隊伍,去閩地跟王延鈞碰面,閩地就接連傳來消息:長樂被唐軍攻佔,泉州被唐軍攻佔,王延鈞逃奔番禹而來。

算起來,從唐軍進入閩地,到王延鈞逃離閩地,前後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閩地五州十餘縣,未及一月就被唐軍盡數收入囊中。

劉龑聽到這個消息後,已經一整日沒吃下飯,“太不中用了,王延鈞也太不中用了!”

“非是王延鈞不中用,而是唐軍聲勢太大。”兵部尚書趙光胤說道,“閩地那些蝦兵蟹將,本就擋不住唐軍,更何況王延鈞在閩地不得人心,且兩戰都率先出逃,閩地哪裡還能抵擋唐軍兵鋒?”

劉龑用力拍打案几,“事到如今,尚書就不要長他人兵威,滅自家志氣了!還是趕緊想想法子,拿出應對唐軍的策

略來!”

“無非修繕城防,嚴加戒備,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而已,陛下何須驚慌?”兵部侍郎楊洞潛說道,言語豪壯,頗有幾分硬氣,“大漢立國十數年,陛下與先帝治理嶺南數十年,根基穩固、民心歸順,唐軍遠道而來,而我以逸待勞,且有山川之險可爲屏障,何足爲懼!”

“侍郎說得好!此番唐軍雖然勢大,但我大漢也不是任人宰割之輩,朕要傾舉國之力,與唐軍決一死戰!”劉龑站起身,生出幾分豪氣,“順勢者得天下,而天下又皆爲逆勢者所破,成敗未到,立時不可知也!兩軍交戰,究竟鹿死誰手,總要戰過才能見分曉!”

嶺南雖然無意去撩撥唐軍的虎鬚,但既然唐軍已經打到家門口來了,嶺南也沒有坐以待斃的道理。

本就在加緊備戰的嶺南,自即日起,聲勢愈發浩大起來,招募青壯、修繕甲兵、派遣斥候、徵集糧草,各項事務都進行的如火如荼。

不日,王延鈞到了番禹。

劉龑略盡地主之誼,在宮裡招待了對方。

宴席上,王延鈞的妃子陳金鳳、李春燕,第一回見到了謝宜清。

史書有載:“尚儀謝氏,名宜清,姿容絕豔,選入事高祖,愛之,進職尚儀。”

劉龑與王延鈞在主殿宴飲,兩人的妃子在偏殿。

陳金鳳如今跟着王延鈞流亡他國,淒涼神傷之餘,也要爲日後做打算。來之前王延鈞就吩咐過她,要注意跟劉龑的嬪妃好生相處,若是能結識一二姐妹,對日後他們在番禹生活,都是大有好處的。

故此,陳金鳳不敢怠慢,而謝宜清,便是陳金鳳的目標之一。之所以把謝宜清選定爲目標,也是有緣故的。

“謝尚儀出身名門,祖上乃是陽夏謝氏,也即淝水之戰中大敗苻堅的謝安、謝玄的後人。其父昔曾任職廣州,謝尚儀是正經的官宦之後。不僅生得美貌無雙,難得的是知書達理,傳聞她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過好似性子比較冷清,屬於孤芳自賞的那一類女子。”

來的路上,陳金鳳這樣跟李春燕介紹謝宜清,陳金鳳自負有幾分才情,善音律、能賦詩,所以自覺跟謝宜清有幾分親近,“聽說謝尚儀不善事人,不願意拉下架子好生跟劉龑相處......那劉龑是個粗人,沒甚麼學問,所以兩人談不來。傳聞劉龑之所以將謝尚儀選進宮,也是垂涎對方的家世,想爲自己搏個好名聲。所以這謝尚儀進宮沒兩日,就跟劉龑‘分道揚鑣’了,平日裡幾乎不照面。”

“這樣的人,不受寵,拉攏了也沒甚麼用吧?”李春燕奇怪道。

“你傻呀,謝尚儀有家世,劉龑還指望用她來提升自己的名聲呢,雖然沒甚麼寵幸,但肯定有求必應......再者,謝尚儀是官宦之後,家人在番禹說得上話,這可是對我們日後大有好處呢!”陳金鳳教訓道。

李春燕反應過來,“原來如此。”

初見謝宜清,陳金鳳如見仙人,不禁自慚形愧。

帷幄下的小案前,靜坐着一名白裳女子,妝飾極盡簡約,側臉清秀

而嬌媚,如同出水芙蓉,在滿殿披金戴銀的鶯鶯燕燕中,有一股出淤泥而不染的氣質......靜坐眼前,卻如遠在流雲之上,清麗脫俗,不可描述;飄渺無依,孤零零如浮萍,彷彿被世人所遺忘,恬淡安靜,雖孤芳自賞,卻不顧影自憐。

陳金鳳不知道的是,謝宜清也聽過說她這個有名的“萬安娘娘”。

“陳金鳳是福清人氏,父親名叫陳候倫,曾在福建觀察使陳巖手下當差,陳巖有斷袖之癖,常與陳候倫同起同臥,視其爲男妾。陳巖有小妾陸氏,也喜歡年少英俊的陳候倫,便暗地裡與他私通。陳巖死後,妻弟範暉繼承陳巖的基業,自稱留後,陸氏就委身於範暉,而此時陸氏已經懷上了陳金鳳。”

“後來王審知在閩地起勢,攻打範暉,後者兵敗,陸氏攜陳金鳳流落民間,被族人收養。王審知佔據閩地,廣選良家女子充入後宮,陳金鳳年方十七,有幸入選,便搖身一變成了王審知的寵妃。至於王審知患病時,陳金鳳勾搭上王延鈞,實在頗有陸氏‘家風’。”

實話說,謝宜清看不上陳金鳳。

所以面對陳金鳳的親近,謝宜清始終不冷不熱。

但謝宜清實際上是孤苦伶仃的人,平日裡身邊連個能說話的都沒有,宮女雖然能解悶,卻不知詩書,沒有共同語言,無法深入交流,自然也就走不進她的內心。

謝宜清是個孤獨的人,沒有同伴。

每一個孤獨的人,縱然再如何習慣孤獨,其實多多少少都期盼着有人陪伴。只是她們選擇同伴的要求太過狹隘,難有真正合胃口的,所以纔會選擇與孤獨爲伍。

陳金鳳頗有幾分才情,最終竟然打動了謝宜清。陳金鳳留言說要日後再來進宮問候的時候,謝宜清沒有拒絕。

王延鈞到番禹後沒多久,水陸並舉的唐軍在閩地南部完成集結,便馬不停蹄向嶺南開進。

從閩地南部的泉州、漳州一帶,走陸路奔向番禹,沿途盡是山地,道路實在不好走,很耽誤行程,而且會讓嶺南的防守變得較爲容易。

所以唐軍主力多乘船艦,沿岸東下,避過連綿不絕的山地險境,直奔番禹。

早先侍衛親軍在揚州建江北行營時,李從璟曾讓侍衛親軍選編淮北精通水性的精卒,此番舉措的作用在此時顯現了出來,若非很多將士識得水性,此番非得在船上吐暈不可。

但侍衛親軍有很多中原將士,這時候就比較受苦。

好在也不是所有中原將士都暈船。

對不暈船的將士而言,坐在船艦上趕路,實在比用雙腿走路,要來的舒服得多。

過了潮州後,擁有近五千艘船艦的唐軍水師,日復一日接近了鬱江口(珠江口)。

不過唐軍沒有選擇直接進入鬱江口,去攻打番禹,而是在紅海灣、大亞灣一帶,陸續放下許多馬步軍將士,並及各類輜重。

——————

這兩天瘋狂失眠,雙目疼得厲害,影響了更新,我儘量快些恢復。話說,哪位大兄弟有好的對付失眠的法子?

(本章完)

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七 三個錦囊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七十三 經營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九十一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上)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六十三 陣斬章六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1)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五 神仙山(4)章二 鬼斧十手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五十一 軍失將當亡【第二更】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九 他的屠刀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六 神仙山(5)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九 他的屠刀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三十四 都試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三十五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3)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三六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5)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六十四 相救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