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

四月的時候,江南西道的十二州縣都平定下來,沒有甚麼大的戰事,某些想要趁機起勢的賊人,也在王師迅速有力的打擊下灰飛煙滅,對新得之地的接收、治理事務,大唐的官員已經輕車駕熟,也沒甚麼需要李從璟多操心的。

五月中旬,王師主力從金陵班師回朝。

如今吳國滅亡,朝廷於吳地置行省,這裡已經不需要大軍多作停留,只需要留下些許兵馬重組各州常備戍卒即可,當然這又是行省都指揮使的職責了。

大軍征戰淮南已經多時,將士疲憊,思鄉念家情緒濃厚,已經不適合繼續征戰,須得帶回洛陽暫作休整。雖然閩地、嶺南還沒有平定,錢塘還沒有王師駐軍,這卻是來年的任務,眼下急不得。

李從璟離開金陵後,乘船渡江,欲到揚州。

樓船行於江上,觀遼闊江面,李從璟忽然想起徐知誥火燒金鑾殿當日,他問自己的那句話:“時無徐知誥,天下可還有英雄?”

之所以想起這個問題,是因爲一封軍情處緊急送到他手裡的書信。寫信的人是桃夭夭,內容十分簡潔,只有寥寥數字,筆記絕對談不上娟秀:“河西有變,今我已往。”

手持書信,李從璟獨對大江感慨道:“這妮子甚麼時候能消停下來?”

建立後晉的石敬瑭,建立後漢的劉知遠,建立西夏的党項人,如今都在夏州,劉知遠還是石敬瑭的部將。西夏建國後,一直跟遼國關係密切,常常共謀對付中原,而改契丹爲遼的耶律德光,現在還活得好好的。

李從璟將書信貼身收起來,笑了笑,意味莫名,說了一句只有他自己能聽懂的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

長興二年王師揚州平定時,城內城外都遭到嚴重破壞,經過兩年的恢復,揚州城總算緩過勁來,重新變得繁華,雖說要徹底繁榮如初,還得等到再和江南融爲一體,但如今江西已定,此景也指日可待了。

長樂坊是揚州城東一個不起眼的坊區,居住在這個坊裡的多是些沒甚麼產業的尋常百姓,故而坊裡也沒甚麼招搖的酒肆與興旺的商鋪,除卻民居外便是些滿足坊民日常所需的小鋪面,湯餅鋪裁縫鋪這一類,顯得有幾分蕭索,卻也別有一股簡單平凡的寧靜意味。

午後的斜陽照進屋子,有幾分熾熱,微塵在光影裡卷卷翻騰,屋中的陳設很簡單,磨平棱角的粗製高腳桌,兩條陳舊的長凳。一名素衣麻衫的小娘子,坐在長凳上翻看一本快被翻爛的詩集,看得很是認真。

“孟小娘子,喲,又在讀書呢?”一個發福的中年婦人走進屋來,頓時把門外的陽光擋住大半,那張肥胖的臉卻顯得格外可親。

素衣麻衫的小娘子擡起頭,露出一張婉約清麗的面孔,未施粉黛的臉上露出一個淺淡隨和的笑意,“王大娘來了?快坐。”她站起身,雖然衣裳略顯寬鬆,但還是能看出她身段苗條。

“坐就不坐了,還得回去洗

衣裳呢,咱家那幾個小崽子可不讓人省心,每日裡也不知去了哪些狗窩裡瞎混,這衣裳往身上一搭啊,就不曾有乾淨過半日的。”中年婦人將手裡的一雙布鞋放到桌上,“都知道孟小娘子手巧,這雙鞋就麻煩你幫忙給繡一對鴛鴦,咱家那小妮子等着出嫁的時候穿哩。”

“放心吧王大娘,做完就給你送過去,就不勞你來回折騰了。”小娘子撫了一下鬢角的髮絲,一舉一動都顯得恬淡。

中年婦人雖然沒坐,但還是跟小娘子嘮了兩句家常才走,小娘子送到門外,這纔回到屋裡。把那本對她而言像是珍寶一樣的詩集收好,提出一個裝滿各種碎步、花樣、陣線玩意兒小籃子,放到那張不值幾個錢的木桌上,復又坐下來,就開始低頭擺弄那雙新布鞋。

這些平凡但卻不簡單的針線活,就是她生計的多半來源,她的手巧之名傳遍了附近幾個坊,性子又溫和識禮,是以很多人家都願意將自己做不了、或是不願做的針線活拿來給她做,哪怕是方纔中年婦女那樣的尋常百姓——誰讓她要的報酬低呢。

斜陽前的小娘子安靜的低頭坐着,柔嫩的臉龐吹彈可破,她做針線的時候神色安寧認真,像一片無言的秋葉。她的手指上生了一層繭,不是很厚,在陽光下顯得有些晶瑩剔透。

一個時辰過去,陽光已經有些無力,布鞋上的圖案也有了雛形,小娘子露出一個頗爲滿意的笑容,把鞋子放到桌上,活動了一下酸澀的手腕和脖子,伸了個小小的懶腰。

是時候去做飯了,小娘子往屋外看了一眼,約莫再過小半個時辰,她那“遊手好閒”的父親就該歸來。但她卻沒動,不僅沒動,甚至連身子都有些僵住,一雙水靈的眸子裡充滿訝異。

門外站了一個她怎麼都想不到的人。

心頭微微苦笑,小娘子俯身行禮,“見過太子殿下。”

門外的人看清屋中的景象,也有些驚訝,他走進屋來,左右打量一眼,就在長凳上坐了,醞釀了一下措辭,纔對木桌那邊的小娘道:“真想不到,你竟然願意過這樣的日子。”

孟延意束手站在桌前,神態依舊恬淡,“太子會找到這裡來,奴也想不到。”說着就要去準備茶水。

“不必忙活,我坐一會兒就走。”李從璟搖搖頭,“你舍了朝廷賜下的屋宅,只帶幾個丫鬟婆子四處行走,我本以爲過一陣子你就會回洛陽,卻不曾想你竟在揚州定居下來,而且看樣子,那些丫鬟婆子也被你遣散了......這樣的日子,對你這樣的大家閨秀而言,未免太清苦了些。”

屋子裡空間並不大,李從璟不讓孟延意伺候茶水,她就只能在桌前站着,難爲她沒有半分侷促,“心裡不覺得苦,便不苦了。”

李從璟聞言稍稍默然,而後點點頭,“心安處即是歸處,看來你如今的確樂得清閒。既然如此,我也沒有理由攪擾你的清淨。”

李從璟站起身,就要離開。

孟延意沒想到李從璟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微怔之後不禁追

了兩步,“太子......連茶水都不用一杯嗎?”

李從璟回頭笑了笑,“我來,本也不是爲了飲你一杯茶......你若果真喜愛此處,大可放心住下去,沒有人能來攪擾你。”

說罷這話,李從璟就帶着一干隨從離開。

目送李從璟的背影消失在巷子口,孟延意還有些發怔,直到對方的身影消失不見了,她忽然有些悵然若失。

“何人能讓我的掌上明珠在門口久久守望?”一個爽朗的笑聲傳來,說話的是個糟老頭,怕是到了耳順的年紀,一隻袖子空蕩蕩的,顯然裡面已經沒有手臂,不過精神矍鑠。

“父親,你回來了。”孟延意對糟老頭露出一個笑臉,不過旋即笑容一暗,“方纔......太子來了。”

“太子?李從璟?他來了?”糟老頭愕然,腳步頓在門口。

孟延意點點頭,“不過他......並沒有提及父親。”

“哦?”糟老頭這回顯得更加驚訝。

“父親......太子會不會不知道你還活着?”孟延意遲疑道,這話說出來,她自己都不太相信。

糟老頭搖搖頭,嘆息道:“他既然都能找到這裡來,又怎會不知。”

孟延意不解:“那他爲何......不提及父親?”

糟老頭也望向巷子口的方向,彷彿那裡還有人似的,“或許,他已經懶得取我這顆不值錢的頭顱了。”

“父親!”

“又或許,他留着我,是要我好生看看,大唐在他手裡會如何興旺繁盛,好讓我知道,自己曾今的行爲是何等愚蠢......”

......

李從璟回到洛陽後,又投身到朝廷日常事務的處理上來。桃夭夭去了河西還沒有消息傳回來,也不知情況如何,好在李嗣源身體還算不錯,只是已經基本不處理國事。

然而好景不長,十一月的時候,李嗣源再度患病。御醫用藥多時,也不見李嗣源好轉,情況反而還加重了。

己丑日,李嗣源自廣壽殿移居雍和殿。自是,李從璟日日服侍左右,親奉湯藥,不敢有片刻相離。

不日,有道人至洛陽,言說有長生之方,意欲呈現給皇帝。李從璟稍事遲疑,即將道人請進宮來,細問之。

李嗣源聞聽此事,大怒,召李從璟至榻前,斥道:“自古生死有命,何曾聞聽有人因方士之藥而得長壽?你身爲大唐太子,掌軍國大政,豈能聽信方士妖言?速逐之!”

李從璟流淚拜於榻前。當日,逐道人。

戊戌日,李從璟正在偏殿處理政務,忽聞敬新磨急報,李嗣源喚之。

是日,宰相、親王、公主、嬪妃,齊聚於雍和殿。

不時,親王、公主、嬪妃皆出,唯留太子、宰相、起居郎與曹皇后等寥寥幾人在榻前。

——————

感謝趙家駿的五千賞,感謝所有投票打賞的兄弟,無論多少都是真愛。

(本章完)

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三十二 軍神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二十一 當年明月仍皎潔(下)章四十六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1)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五十九 破城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九十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十五 接城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上架感言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三 水寨(1)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