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

史書在評價李嗣源一朝時,用了這樣一段話結尾:“倘使(安)重誨得房、杜之術,(李)從榮有啓、誦之賢,則宗祧未至於危亡,載祀或期於綿遠矣。惜乎,君親可輔,臣子非才,良可嘆矣!”

如今卻是不同了,有李從璟橫空出世,先爲秦王再爲太子,大唐不僅社稷振興,各種俊彥大才也是不停收入囊中,別的姑且不言,像高審思、江文蔚這樣的良才,原本該落入南唐之手的,如今都被李從璟牢牢掌握在大唐的手裡。

原本南唐之所以起勢,一半就靠衣冠南渡,而今李從璟將衣冠南渡的橫流掐斷,並且不停吸納朝野各處的有才之士,那徐知誥縱然先前佔了些許衣冠南渡的便宜,往後又如何能跟大唐抗衡?

昔年王莽成事,西漢社稷沉淪,而後有光武帝劉秀拯救時艱,以東漢續寫大漢歷史,誰又能說李嗣源、李從璟父子,不是在做同樣的事呢?

揚州城外三十里處,莫離、王樸、馮道、李從珂等人,帶領着一大批官員、將領,頂着烈陽在官道上肅立等候。能讓這些跺一跺腳,整個江淮都要顫抖的人物傾巢出動,並且出城三十里相迎的,除卻到了江淮的大唐太子,還能是何人?

不時,官道上出現了一隊人馬,但見旗幟張揚,鮮衣亮甲的騎兵在前開道,多番儀仗緊隨其後,各色官員隨行其中,而後又是侍衛護衛左右,當中的一人,騎寶馬着太子龍袍,器宇軒昂混若天神下凡的,不是李從璟卻又是何人?在這之後,又是侍女僕從隨行,馬車前後相接,整個隊伍綿延數裡,儲君威儀盡顯無餘。

官道上趕路的人,無論是尋常百姓還是雄踞一方的顯貴,見之都乖乖讓出道路,帶着敬畏之色在道路兩旁執禮,直到隊伍完全走過去了,纔敢放鬆僵硬的身子,收了禮節,卻是止不住帶着仰望之色,默默注視着遠去的隊伍。

“臣等恭迎太子殿下!”遠遠看見儲君儀仗,莫離、王樸、馮道、李從珂等人,無不是悉數拜於道中。

章法森嚴的隊伍緩緩停下,前端的隊伍策馬道旁,讓開中間的道路來。而後太子策馬緩緩前行,來到隊伍最前,看了拜於道上的諸人一眼,下了馬來。

李從璟邁步來到衆人面前,親手扶起莫離,“莫哥兒!”

莫離扶着李從璟的雙臂,望着面前已有君王之威儀的發小,一時間胸中涌現出千言萬語,喉嚨在剎那間硬如磐石,雙眸溼熱竟然是噙有熱淚,“李哥兒!”

李從璟本來只是覺得大半載未見,頗爲想念莫離,但見對方眼含熱淚,也給惹得胸中如有暖流衝撞,不覺間又想起當年在幽州時,莫離孤身入渤海,他除夕雪夜迎君歸的情景,也是差些落下淚來,“這數月以來,幸苦你了......”

簡簡單單四個字,讓莫離想起徐知誥行離間計時,那幾日軍中流言四起,而洛陽傳來的消息卻是信他無疑,自知這裡面必有李從璟多番辛勞,莫離心頭也是一片感動,只是他兩人之間,再多辛苦已是毋庸多言,當下笑道:“李哥兒面前,離怎敢言苦?”

李從璟點點頭,當真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莫離收斂情緒,再拜道:“臣等恭迎太子駕臨揚州!”

他身後王樸、馮道、李從珂等並及數十官員,俱都齊聲道:“臣等恭迎太子駕臨揚州!”

李從璟微笑道:“諸公都請起身吧。”

隨後,衆人行往揚州,到了揚州又是一番大宴,自是不用多提。

......

揚州,吳國謂之江都府,或又稱其爲廣陵,北部爲子城,官寺所在地,南部爲羅成,民居也,有坊六十三,大明寺在其西北,城中河流涓涓,故而多石橋,大者共計二十四座,杜牧“二十四橋明月夜”,此之謂也。

宴席上李從璟只是小酌一番,原本官將們興致高昂,敬酒者絡繹不絕,口中不乏歌功頌德之詞,不過在察覺到太子並無多飲之意後,也都識趣的不多此一舉。宴席後段,李從璟離席到後院漫步,由第五姑娘陪着說話,任由那些官將們自己去胡吃海喝。

江都府的府衙建得富麗堂皇,若說東南之盛已然匯聚大唐多半繁華,揚州便是匯聚了東南繁華精髓的所在,百年前便有“揚一益二”的說法,事實上,南唐立國後也以揚州爲東都,府衙建得恢宏也就順理成章。

“有

個殿下意想不到的人,現在也在府中,殿下要不要見見?”第五姑娘忽而停下腳步,揹着手問李從璟,眸子裡閃爍着幾分狡黠。

“何人?”每回第五姑娘俏生生站在面前的時候,李從璟都會忍不住去揉亂她的頭髮,這回也不例外,誰讓她個頭嬌小呢。

“林安心。”

林安心,李從璟對她的初印象就是一個大美人,屬於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那種禍水般的美,這份氣質跟桃夭夭、任婉如她們都是不一樣的,大多數男人面對這樣一個美人,都會理所當然生出征服的心思。

當林安心又坐在自己面前時,李從璟還是抱着這樣的看法。

屋中並沒有旁人,第五姑娘也走了,燭火散發着柔和的光,讓林安心看起來多了一分朦朧,以前李從璟並不知道林安心也會煮茶,而且還是個中高手,一舉一動都韻味十足。

今日林安心衣着較爲尋常,緋衫羅裙,束胸雖然很高,圓丘仍是微露,眼下天氣已經有些炎熱,她往茶釜裡注水、添置茶葉時,手臂上的衣衫滑落,一雙白璧無瑕的手腕,就不着痕跡露了出來,肌如凝脂。

察覺到李從璟並不算赤裸火熱但也沒有刻意掩蓋的目光,林安心暗暗侷促,等茶水沸騰的時候,她端端坐好,捋了捋鬢角絲髮來掩飾眼神的異樣,“太子一路舟車勞頓,方到揚州來就肯召見安心,安心心存感激。”

她也不自稱妾身或奴,顯然在內心裡是很看重自己的。

李從璟微笑道:“你可是貴人,我怎能不重視?”

“不過是無家可歸的亂離人罷了,如何當得起一個‘貴’字。”這話在林安心嘴裡說出來,沒有半分自怨自艾的意思,不過她的神色也不輕鬆。

李從璟的口吻則像是在跟老友拉家常,沒有刻意爲之的親切,但讓人一聽就知道是真情實意,“你我也算是老相識了,何用這般客套寒暄。如今你既然離了淮南,大唐自然有你一席之地,若是你想繼續做老本行,大可以入軍情處做個統領,品銜跟第五、趙象爻一樣,若是你想過舒坦日子,我私人也可送你一座莊園。”

這話在李從璟嘴裡說出來,平常的像是吃飯飲茶那般,但落在林安心這個剛剛被故國、故人叛離,如今正無家可歸的人來說,就猶如夜雨驚鴻一般,林安心的心頭的震驚委實太大,以至於她睜大那雙秋水般的眸子,脫口而出道:“太子沒有任何條件,就願意收留安心,還給予高位?”

她知道自個兒的禍水之貌,想起在金陵的種種遭遇,實在不敢相信李從璟在她一無所有的時候,竟然能不趁機要挾點甚麼,而且能如此果斷主動的給予隆恩。

李從璟笑容溫和,那是隻有面對自己人才有的善意,而他說出口的話,更是讓林安心覺得自己得到了極大的尊重,“予你軍情處統領之位,是因爲你有這個本事,能爲大唐社稷添磚加瓦,若你不是林安心,換作尋常人等,便是跪下來求我,我也不會許她這個官職。”

林安心心頭感慨萬千,眼神和聲音都有些複雜,“可安心先前一直與軍情處爲敵,給大唐造成過許多麻煩,太子不介懷麼?”

李從璟神色平和,但氣質卻絕不平凡,“一時之得失,一時之敵我,何足掛齒?”

林安心怔了怔,她明白了李從璟的意思。

對李從璟而言,大唐的萬里江山他都能容得下,一個林安心一個女子,怎麼會容不下?

這話李從璟不必說出口,而林安心能體會到,這就是兩個聰明人的默契之處了。

林安心此時還能說甚麼呢,她心頭泛着暖意,只能離座深深一禮,由衷道:“謝太子。”

茶釜中的水沸了,李從璟起身去端起來,熟練的完成後續程序,隨意但不隨便的示意林安心免禮:“倘若你真的進了軍情處,是賞是罰軍情處都有制度,這可不是我恩惠你。”

“安心知曉。”林安心頷首,她坐回原位,看到李從璟手上的動作,不禁又怔了怔,“太子也會煮茶?”

李從璟倒了兩碗清茶,遞出一杯到林安心面前,笑了笑,“平生所好之物不多,大多跟儒雅沾不上邊,茶卻是個例外,既然是自身所好之物,煮茶自然時有爲之,雖說距離真正的茶道可能還有些距離,卻也不至於丟人現眼。”

他說的這些話,配合他手上嫺熟的動作,讓人差些遺忘

他大唐太子的尊貴身份,只覺跟普通人一樣容易接近。

林安心神色複雜,“太子身份尊貴,不是應該‘君子遠庖廚’?”

李從璟淺飲一口熱茶,放下茶碗時道:“君子遠庖廚,這話的意思,並不是看低庖廚之事,而是說庖廚殺生,君子不應該沾染血腥。在我看來,人的位置或許有高低之別,世事卻無貴賤之分。”

林安心也是殺伐之人,青衣衙門的職責不是沒有被金陵那些自詡清高的士子官員不屑過,聽了李從璟這話,她倍覺暖心,“太子高見,安心受教了。”

飲茶不像飲酒,酒過三巡之後還可以一直喝,都說酒是忘憂君,茶是滌煩子,然而茶雖好,“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但也無法飲得太過,所謂“七碗吃不得也”。是以李從璟與林安心飲茶到了數杯之後,這事也就到了盡頭。

“天色已晚,安心便不叨擾太子歇息了,請許安心告退。”林安心站起身,款款行禮,她說完這話,心跳驟然加快,頭雖然微微低着,眼角的餘光卻緊緊落在李從璟臉上。

李從璟也站起身,臉上仍然掛着和煦的笑容,“去吧。”

林安心簡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真的以爲自己聽錯了,李從璟竟然真的沒有挽留的意思,李從璟竟然對她真的沒有非分之想?方纔李從璟示以重恩,難道不是想要感動她,然後讓她感恩戴德,好趁機向她索取甚麼?

要不是林安心知道李從璟有妻妾數人,亦有子嗣,她都要以爲李從璟取向有些問題。人浮於事,林安心實在不相信這世上還有真的正人君子,連徐知誥都不能免俗,李從璟何以能這般從容淡定?

難道是自己對他沒有吸引力?林安心不禁冒出這個想法。

要說女人真真是個奇怪的動物,心思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男人要是沒有些情商,還真是摸不清女人的心思。

“太子殿下......許安心走?”林安心今日受到的觸動太多,她可能自己也不知道,在內心深處,她其實不希望面前這個已經令她被完全折服,甚至是傾心的人,對她真的一點想法都沒有,興許是曾今的那個荒唐念頭再度冒了出來,她忍不住這樣多問了一句。

李從璟離座走到林安心面前,笑容依舊毫無異樣,“你是自由之身,凡大唐轄境,哪裡你去不得?沒人能強行要你做甚麼。”

聽了這話,看着走到面前的李從璟,林安心心緒一陣紊亂。

而就在這時,李從璟忽然道:“但若是你不想走,也沒人會趕你走,我就更不會,你知不知道我的意思?”

林安心怔了怔,李從璟的話,讓她腦海中有短暫的空白。

而就在她還沒回過神的時候,李從璟已經一手攬住她那細柳般的腰肢,將她一把拉到懷裡,低頭就吻了下去。

——女人有很多種,征服不同的女人,自然要用不同的方法,就如聞香識女人一般。孟小花想要富貴,李從璟只需要亮出自己的身份,就足以予取予求;豆娘心裡有才子佳人的幻想,李從璟也可以滿足她;林安心想要得到平等的尊重與認同,還想要那個人有不凡的胸襟與氣度,李從璟給她就是了。

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也是最關鍵的部分,某些時候甚至是最終目的,那就是臨門一腳一定要毫不遲疑的邁出去。女人最虛僞的是靈魂,最會撒謊的是眼睛,而最誠實的是身體,這話無論對與不對,都一針見血的點明瞭最關鍵的部分。

......長吻之後,李從璟離開林安心那雙誘人的紅脣,對方那曲線玲瓏的身子輕顫不已,渾如沒有骨頭一般酥軟,無力的倒在李從璟懷裡,她腦海中的空白更甚,霧水朦朧的眸子凝望着李從璟,從喉嚨裡呢喃一聲:“殿下......”

李從璟攔腰將林安心橫抱而起,大步走向臥榻,懷裡的林安心依舊在喊:“殿下......”

李從璟給她一個柔和的眼神,充滿憐愛,“無論你是否曾倍受苦難,無論你是否曾顛沛流離,往後,我來爲你遮風擋雨,給你一片燦爛的豔陽天......”

林安心徹底淪陷在李從璟懷裡。

——————

感謝孤鴻落雁的豪賞與十三張月票,感謝默難沉寂的一路飄紅,感謝所有投票、打賞的兄弟,酒喝多了腦袋有點不清醒,就不一一點名了.,.

(本章完)

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十一 投靠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五一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2)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二十一 教育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一百五十一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下)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六十二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7)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二十一 當年明月仍皎潔(下)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五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8)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十六 決心章七十六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3)章一百二十六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9)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八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