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

六月初,李從璟至壽春。

依照李嗣源的意思,江淮之役是由李從璟領兵渡淮而開始,如今江淮十四州甫定,朝廷也不必另外遣使宣慰,就由李從璟來做這個收尾的工作,以太子身份宣慰江淮十四州,任命各州縣官吏,定下江淮自此隸屬大唐的名分。

對此李從璟自然沒有意見,左右無非是多跑一趟而已,而且因爲吳國未滅,唐軍在江淮的駐軍還有待部署,這些也需要李從璟來定下基調。

抵達壽州的時候,壽春依然未克,高審思依舊在城頭督戰。

經過一年鏖戰,壽春已經面目全非,城外土山密佈,溝壑縱橫,營柵處處。壽春之所以還未攻克,固然是因爲高審思得壽春人心,善於守城,另外一方面也是四鎮八州的軍隊早已疲憊,後半年的攻城之戰幾乎是圍而不攻。

是日,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陽光明媚,李從璟策馬來到壽春城外,命將士在城外擺下長達三百步,前後五排的木桌,置酒肉飯食於桌上,而後大軍軍陣退後於五百步外,再於宴席前置下兩張案几,命孟松柏向城頭喊話,叫高審思出城一晤。

壽春矢盡糧絕,城頭上面有菜色的將士望見城外的壯觀宴席,生澀的喉嚨都不禁上下蠕動,但卻沒有一人有異動。不時,城門洞開,高審思單人獨騎,出得城來。

天高雲闊,曠野遼遠,兩張案几旁,身着黑色太子龍袍的李從璟直身而立。高審思下得馬來,走近兩步,向李從璟抱拳:“高審思見過太子。”

李從璟微微抱拳,笑意溫和,“高將軍,請。”

一年鏖戰,高審思已不復當初的氣度雍容,整個人瘦上了一圈不止,髮絲蓬鬆而泛黃,面上顴骨突出,頗有些皮包骨頭的意味,乍一看去渾如一介食不果腹的老農,但他那雙眸子依然銳利,腰桿也依舊挺拔。

兩人相對落座,孟松柏爲高審思斟上酒,李從璟也無廢話,舉杯道:“高將軍,請。”

高審思也不客氣,一仰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豪氣頓生。

第二杯的時候,高審思卻不再飲,雙手撐於膝上,端坐看向李從璟,“酒是好酒肉是好肉,然城中有數千將士、數萬百姓無從享用,某飲一杯,是爲禮敬太子,不能再飲。”

李從璟放下酒杯,也不介意,笑意真誠,“高將軍風骨高潔,本宮敬佩不已。”

高審思身如松柏、面似青山,左右觀看一眼城外狼藉的戰場,目光最後在三百步宴席上掠過,喟然嘆息道:“江淮十四州,大好河山,如今盡入君手,大唐甲兵鼎盛,實屬某生平僅見。素聞陛下、太子勤於政事、疏於享樂,大唐有如今之象,某知時人不曾欺我。壽春彈丸之地,此時太子若是要取,不過反手之間,何以擺下這等陣仗?”

李從璟看向高審思,目光坦誠,“壽春的確可以強取,但本宮無意讓兩軍士卒再徒然流血,將軍意下如何?”

高審思默然不能言語。

李從璟道:“本

宮知曉將軍忠義,壽春一座孤城,外無救援,而將軍得守一年,此情足以報恩,然士民何罪?”

高審思仰頭對向蒼穹,但見青天流雲,他道:“在其位則謀其事,高審思何以敢有他念?”

李從璟看向高審思背後,壽春城雖然不復當日之完好,甚至已有些殘破,但城頭的士卒個個身形筆直,他若有所感,“大軍圍壽春以來,將軍日夜苦戰,能守得城池不失,已是世間難得的良將,去歲除夕時,將軍領軍出城夜襲我營,拔營三座,敗軍數千,差幾使我大軍潰敗,此事足見將軍之大才。”

高審思搖搖頭,語調滄桑而帶着幾許無奈,“唐軍營防嚴密,某雖得手一時,卻是不能破得大局,最終也只能再度退入城中,何以當得起太子謬讚?”

“將軍過謙了。”李從璟道,忽而問道:“聽聞昨日夜裡,公子暗逾城牆,想要入我營中,最後卻爲守軍軍校所執,可有此事?”

高審思臉上肌肉動了動,眸子裡閃過一抹悲痛,“確有此事。”

李從璟道:“公子夜遁出城,想必是欲來見我,謀紓家禍。”

高審思眼神黯然,沒有言語。

李從璟問道:“不知將軍意欲如何處置公子?”

高審思微微擡頭,掩蓋住眼中的哀傷,緩緩吐出一個字:“斬!”

李從璟訝然道:“何以至此?”

高審思的聲音有些微顫抖,“腰斬吾子,吾固然不忍,然不斬此子,吾如何面對壽春士民血戰一年之功?”

一席話,擲地有聲,既顯得慷慨激昂,又充滿悲痛蒼涼。

李從璟搖搖頭,斷然道:“將軍錯了!”

高審思看向李從璟,“如何錯了?”

李從璟道:“江淮十四州,盡入我手,壽春彈丸之地,何能置身事外?將軍今日斬公子,使士民奮死力戰,來日不過徒增傷亡而已,此豈是愛民之道?”

高審思低下頭來,目光落在案桌上,久久不能言語。

李從璟站起身,向高審思深深一禮,“本宮請將軍降!”

高審思不敢受李從璟大禮,連忙起身,聲音複雜道:“何敢勞太子如此?”

李從璟執禮認真道:“將軍乃國士,倘若降我,我必以國士待之!”

聞聽此言,高審思心緒涌動,含淚道:“蒙太子如此高看,審思感激涕零,愧不敢當。太子仁義,審思本不該拒,然則壽春數萬軍民......”

李從璟道:“將軍放心,壽春降我,則是我大唐子民,我必一視同仁,恩以待之。只要壽春守軍開門出降,解甲後便可盡數入席,與我大唐將士把酒言歡!”

高審思熱淚盈眶,雙手輕顫不能自已,好半響,他伏地而拜,“太子胸懷寬廣,實審思生平所僅見,來日廓清宇內一統天下者,舍大唐其誰?高審思願降太子,壽春願降大唐!”

李從璟連忙扶起高審思,開懷不已,“好!好!今得將軍,實乃本宮之福!來日有將軍爲我大

唐守國門,何人敢側目而視?”

高審思感動不已,“審思何德何能,值得太子如此高看?”

“將軍當然值得!”李從璟哈哈大笑,隨即轉身,大手一揮,“傳令:大軍後退五百步,迎壽春軍出降,而後三軍開宴!”他復看向高審思,“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今日,本宮便與將軍一道,在這沙場之上共謀一醉!”

......

高審思心裡清楚,壽春已不可守,李從璟眼下要取壽春城,易如反掌。既是如此,李從璟今日在城外擺下宴席,請他出城一敘,所求者何也?不外乎是他高審思這個人。

倘若唐軍力戰攻破壽春城,高審思自忖事後即便不自裁,以他阻攔唐軍一年、使三萬唐軍滯留於此的事蹟,縱然李從璟願意用他,也必然爲大唐官將所不容。而今主動獻城,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而且今日李從璟在城外大擺宴席,與壽春士民共謀一醉,這般屏棄前嫌,不追究壽春士民抵擋王師的罪責,還能恩以待之,也就使得高審思足以對壽春有所交代。

李從璟能爲高審思想到這一步,高審思如何不感激涕淋?

李從璟不記恨他高審思爲唐軍造成的種種麻煩,今日還能有這樣的胸懷,高審思縱然是一顆石頭心,也給李從璟焐熱了。

自古女爲悅己者容,士爲知己者死,以李從璟今日的所作所爲,即便往後李從璟不以國士待之,高審思也勢必以國士報之!

......

壽春城外宴席盛,三軍將士復開懷,各爲其主曾攻伐,自此冠以李唐姓。

大宴一直持續到夜裡,城外處處篝火,戰罷後的將士放浪形骸,壓力傾斜一空,取而代之的便是渾身的輕鬆愜意。

李從璟並沒有多飲酒,高審思雖然是一員悍將,酒量卻出奇的差,早已醉得不省人事,李從璟叫人擡了丟到帳裡了。此時他站在角樓上,望一望星空下的壽春城,又望一望壽春城前的將士,酒不醉人人自醉。

孟松柏護衛在李從璟身後,如一尊石像,寸步不離,不僅如此,近衛都的甲士也都聚集在角樓不遠處,足以應對一切突然情況。作爲李從璟的侍衛統領,孟松柏在警衛一事上向來滴水不漏。

李從璟忽然回過頭來,對孟松柏道:“江山萬里,諸侯遍地,來日大唐勢必一一征伐,你有沙場建功之心否?”

孟松柏心頭一動,知道李從璟這是要外放他領兵了,他跟隨李從璟左右多年,耳濡目染,本身的軍事素養早已勝過一般將領,而且作爲李從璟親信,一旦領兵勢必得到重用,當下按捺住激動抱拳道:“願爲太子征戰天下!”

李從璟笑了笑,“天下不是我一個人的,它屬於所有唐人,你要爲大唐征戰天下。”

“是!”孟松柏謹記教誨。

李從璟復又看向壽春城,彼處,燈火闌珊。

江淮之役由壽春而始,如今也由壽春而終,李從璟親自畫下的這個句號,堪稱圓滿。

(本章完)

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七十五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3)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三十七 襲城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一百六十二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2)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十三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6)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五十六 精騎破敵甲【第一更】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三 神仙山(2)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二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0)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九十一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7)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三十八 踏營章八 空城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十九 你知死嗎?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十三 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