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二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

(一更)

金陵。

天明,盧絳與蒯鰲一同走出大丞相府。府前有燈樹,樹上懸掛許多彩燈,映照得燈上的花鳥人物栩栩如生。只是到了這時分,彩燈卻是不如夜裡明亮了,顯得有氣無力。晨風拂面,有些冷,刺在一宿未眠的臉上,有些疼。

盧絳與蒯鰲沒有倦意,甚至沒有冷意,此時他們身體裡有一團火在燃燒。在這團火面前,區區疲憊寒冷實在是微不足道。

“春風得意馬蹄疾。”盧絳自嘲一笑,此情此景當縱馬狂奔,可惜的是,他們並沒有馬。沒有馬的兩個人,自然只能徒步離開大丞相府。一夜喧囂過後的街道行人寥寥,車馬稀疏,顯得有幾分冷清。

在街巷轉角,有壯士扶牆而吐,吐得雄壯的身子弓成了蝦米。也有書生坐在冰冷的街上,形如無賴,口齒不清卻大着嗓門唾罵朝政昏暗,罵着罵着就哭了,涕泗橫流。

盧絳和蒯鰲腳步輕快,卻也沒有忽略身旁正在發生的事,蒯鰲先將腳步停了下來。

同伴停住了腳步,盧絳自然也只能停下來。

蒯鰲望着那個痛哭流涕的書生,“或許我們該去幫他一把。”

盧絳點點頭,“的確該幫他閉嘴,再讓他這樣罵下去,就算丞相的人不動手,某都要動手了。”

蒯鰲看了盧絳一眼,“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盧絳仍舊是點頭,“我知道你是甚麼意思。”

蒯鰲道:“那你說那樣的話是甚麼意思?”

盧絳也看向蒯鰲,“難道你不瞭解我的意思?”

蒯鰲道:“或許我瞭解的不夠透徹。”

盧絳收回目光,語氣忽然有些沉重,“或許我自己都不能瞭解得透徹。”

蒯鰲道:“你何不說來聽聽?”

盧絳的目光落在那個書生身上,沒有同情沒有悲憫。在他看來,對方不過就是個不得志的失敗者而已,他失敗,不是因爲沒有才學就是沒有運氣,而沒有這兩個東西的人,在大爭之世是出不了頭的,所以盧絳對他沒有半分感情。

但盧絳的目光,卻始終停留在書生身上,沒有挪開。

這個書生,彷彿在提醒他甚麼。又或者,他在藉助這個書生提醒他甚麼。

盧絳緩緩開口,“我的性子你多少知曉一些,輕狂任性,胡作非爲,不肯循規蹈矩,也不肯戮力常人眼中的實事。”

蒯鰲:“既然你平素向來仰慕魏晉之風,自然不會戮力實事。”

盧絳微微搖頭,神色複雜,“你也應該知曉,那些所謂實事,都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沉浸到這種事情裡,除卻平白消耗了雄心壯志,並沒有甚麼益處。常人能把自己奉獻給小事,看縣令都要拼命仰着頭,我不行。”

蒯鰲道:“因爲你不想做常人,不想看縣令都要仰着頭。”

“當然!成大事者,都不是常人!”盧絳語氣重了幾分,“我讀書只略通大旨,是因爲咬文嚼字乃文士所爲,而我不屑於爲文士。要研究時弊,經世致用,就更不能做書袋子!大爭之世,通博弈角抵,精縱橫兵法,知當世利弊,方能有所作爲!”

蒯鰲道:“不做書袋子,則學無所成,爲世俗所不容,莫說爲國事出力,便是連飯食都成問題。”

盧絳一揮衣袖,慨然道:“爲求做縣吏而讀書,某不恥也!”

蒯鰲冷笑道:“不做縣吏,便無謀生之道,而你偏偏喜好酒肉,任俠任性,遂只能做那些旁門左道。”

盧絳面上毫無愧色,“大丈夫生於世間,若不能任俠任性,不羈快活,與草木禽獸何異?既然任俠任性,何必拘泥於俗世禮法?”

蒯鰲沉默下來。

盧絳也沉默下來。

半響,蒯鰲忽而一嘆。又片刻,方道:“你若想嚎哭,大可去那書生旁邊坐着,他那酒壺裡,應該還有小半壺酒。”

他話音剛落,盧絳果然走了過去,大步流星。一屁股坐到涕泗糊了一臉、低着頭喋喋不休的書生身旁,抓起那個裝着廉價酒水的酒壺,仰脖就灌。

蒯鰲也走過來,在盧絳身旁坐下。

書生醉眼朦朧的看了兩人一眼,沒理會。

盧絳喝了酒,卻沒有嚎哭。

他擡頭望着天,不讓淚水奪眶,聲音暗啞:“幾年前,某去洛陽,舉進士不中,輾轉做了吉州回運務計吏,因不喜繁雜事務,遂盜庫金而走,歸鄉途中蒙人看重,贈某錢財,未及至家,又因賭博飲酒耗盡,到得家中,母親兄弟無不鄙視於某,後入白鹿洞書院,也未曾更易習性,埋首典籍之中,到得如今,年近三十,一無所成。”

蒯鰲望着街巷,“雖未曾成事,然每日飲酒作樂,任性妄爲,無拘無束,不也當得快活二字?”

“快活?”盧絳語音嘲諷,他不是嘲諷別人,是在嘲諷自己,“或許的確快活過。”

蒯鰲又道:“若真的快活,何必來金陵?”

盧絳一口氣飲完壺中烈酒,將酒壺狠狠擲出,“人生在世,怎能脫得開人倫之道?雙親兄弟,因你無爲而鄙視,因你有爲而讚美,某縱然不在乎旁人議論,卻也脫不開贍養雙親、傳宗接代的束縛。任俠任性?世上有幾人爲此而真的快活?”

蒯鰲的目光不知落在何處,“任俠任性不過是一種姿態,然而無論人以何種姿態活着,最終都要建功立業,施展平生抱負。三十而無成,誰能不痛苦?誰又能不痛恨自己?飲酒博弈越狠,不過是掩飾越深。但真正有志向的人,飲再多酒,也麻痹不了自身。”

盧絳站起身,理理衣袍,“所以我到金陵來了。”

蒯鰲也站起身,“既然來了,就沒有退路。”

盧絳道:“縱死無悔。”

蒯鰲道:“因爲一事無成,比死了還要痛苦。”

盧絳笑了笑,“那我們還等甚麼?”

蒯鰲也笑道:“不用等,我們走。”

兩人大步離開街巷。

醉酒的書生眼看着兩人離去,漸行漸遠,渾濁的眸子裡沒有半分色彩。他曲着身子摸索了半天,也沒能摸到自己的酒壺。他感覺有些疲憊,睏意像潮水般涌來。他想找個地方睡上一覺,那地方最好有牀。但他馬上想到他在金陵找不到這樣的地方,因爲他在金陵既沒有家,身上也

沒了錢財。所以最後他只能捲縮在街角,抱着自己的雙臂在冰冷的泥地上睡去。

他有一顆流淌着熱血的心。

但現在,這顆心在冰冷的街道上,漸漸冷卻了。

在夢裡,一個小商賈模樣的人到了他面前,眼中帶着輕視,居高臨下審視着他。好半響後,小商賈踢了他一腳,問他會不會算賬,若是會,就賞給他一碗飯吃。他費力的爬起來,跟在那個小商賈后面走了。自此之後,他日日忍受着小商賈對他的吆五喝六。漸漸的,他的背越來越低,他的腰越來越彎。到最後,已經跟一條狗沒有兩樣。

值得慶幸的是,一條有主人的狗,是不用露宿街頭的。

......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可見在天地眼裡,人和狗是沒有區別的。同樣是在這世上尋一碗飯吃的生靈,人憑什麼就跟狗不一樣,比狗要高貴?”

面對這樣的問題,李從璟沒有立即回答。

問這個問題的人,好似也沒有期望他會回答。

嵩山之陽,奉天宮。

問李從璟這話的,是一位道士,一位鬚髮皆白,仙風道骨的道士。

“人比狗要強。”李從璟道。

“強在何處?”道士又問,“是因爲人的手裡有刀,還是因爲人的腦袋比較好使?”

李從璟站起身要走。

他來嵩山,是爲了尋訪隱士名流,而不是爲了跟道士論道。

史虛白、韓熙載都在嵩山呆過,所以嵩山除了道觀,還有書舍。

嵩陽書院,本身也是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只是眼前的嵩陽書舍,既沒有白鹿洞書院的初成規模,也沒有睢陽書院裡楊愨和戚同文這樣的大家。

道士送李從璟離開的時候,慈眉善目的說道:“人在人道,狗在狗道,人之於人道,與狗之於狗道,殊無二致。天下生靈,皆有自身生存之所,皆有自身生存之道。生靈降世,從生到死,說到底,不就是爲了生存爲了食物?億萬生靈,生生滅滅,從歸處來,到歸處去,如是而已。”

李從璟沒有接話,告辭離去。

他原本還想着,洛陽學院是否要設立佛、道兩科,現在卻是覺得殊無必要。洛陽學院是培養經世人才的地方,而佛、道兩門是出世學問,兩者本就矛盾。

走走停停,李從璟這些日子遍訪名流,如今行程已至終點,到了該返回洛陽的時候了。

在嵩山並非沒有收穫,李從璟帶走了兩個人,一個叫江文蔚,一個叫張易。

這兩人都不是名流大家,而是年輕士子。

皆南唐名臣。

......

太子訪士,傳遍天下。

李從璟回到洛陽後不久,春帷開考,朝廷設明經、進士、明法、明算等五十餘科,納士數百。

在春帷之際,洛陽學院建立,士林震動。

諸侯聞之,莫不色變,隨即,天下大震。

長興二年春,天下士子,無論名流隱士,亦或是州縣學生,皆爭相入洛陽。

本朝自安史之亂以來的衣冠南渡,由此而終。

(本章完)

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二十 天下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二 奮我軀兮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九 淇門之變(1)章三四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3)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四十二 董璋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八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下)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三十五 心思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二十 天下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四十七 序幕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十九 何衝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五 神仙山(4)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六十七 去迎接他們【第三更】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八十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6)章九十九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8)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八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兩百二三 萬人佈局成天網 橫死三個臭皮匠章三十四 都試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