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

屋中茶香嫋嫋,陽光打進窗戶,安靜的鋪在地上,灰塵在陽光的照射下,起承轉合,如同人心一樣躁動不安。

蘇禹珪帶人出城的消息已經遞入堂中很久,屋中卻沒有一點兒動靜,衆人都安靜的出奇,就似那消息不過是一隻振翅飛走的蝴蝶,沒留下半點兒痕跡。

終於,一名滿面愁容的半百老者忍不住了,開口道:“刑部比部郎中突然帶甲士出城向東,所爲者何?總不至於是孫芳傳案又牽扯出了許多人,他們抓人去了?”

沒有人答話,這讓問話的愁容老者既尷尬又惱火。

半響,終於有一個渾厚的聲音響起,“抓誰用得着兩百甲士?誰要是在城外莊園蓄養了需要兩百甲士去對付的武人,也不用其它罪名,憑此就可以摘掉頂上官帽。”

愁容老者驚疑不定,“那卻是爲何?”

那渾厚的聲音冷哼道:“怕是爲了將到汴州地界的太原官員。”

愁容老者驚呼道:“我等的謀劃,豈不是已叫秦王知曉?”

“不必大驚小怪!孔循要謀的事,哪裡能被察覺的這樣早?”另有一人冷冷道,他看向那聲音渾厚之人,“潞王,你說是也不是?”

因平定兩川有功,李從珂歸朝後被封潞王。

他本就是李嗣源養子,有此封賞理所應當。

李從珂淡淡道:“孔循的謀劃,如何走漏了消息,孤王不知曉,但要說刑部比部郎中不是爲太原官員而去,孤王卻是不信,除非,諸位能想到其它可能性。”見衆人都不說話,他冷笑一聲,“孔循的謀劃,與孤王本身沒多少關係,孤王與孔循也沒甚麼來往,但與在座諸公,關係卻是大得很。”說罷看向方纔向他問話的人,“邢國公,你說呢?”

邢國公朱守殷,即同光四年與李嗣源共擊魏州亂軍之人,也是最早跟隨李嗣源舉事的人之一。

朱守殷訕訕道:“潞王仗義,見我等有難,出手相助,我等當然感念潞王。”

李從珂高坐不語。

旁人一人看不下去了,冷言冷語道:“潞王這話可就見外了,如今坐在這堂中的人,可都在一條船上,如今朝堂風浪大,我等有素來交好之誼,此番正該合舟共濟纔是,等撐過了這陣,往後誰還沒個求人辦事的時候?潞王,你說對是不對?”

李從珂眼簾微沉,說話的這人叫康義誠,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頗受李嗣源看重,如今更有要加授同平章事的風聲。如果說李從珂是藩鎮勳貴,對方就是朝堂重臣,兩人的分量孰高孰低還真不好論。

康義誠又道:“潞王意欲入朝領軍,若是中意侍衛親軍,來日你我可多有親近的時候。”他笑了笑,“當然,若是潞王要去殿前軍任職,那就另當別論了。”

所謂殿前軍,即橫衝、百戰、龍驤、虎衛等五萬伐蜀禁軍。殿前軍的名號剛被提出來,高級將領的職位還沒定,正在籌劃之中。

李從珂想要入朝領軍,已不是什麼秘辛,只不過還沒謀得容身之地而已,要不然現在也不會在洛陽,早就歸鎮了。而他要在禁軍任職,就少不得與在座諸人來往,說不得還要依仗衆

人之力,比如說康義誠。洛陽有秦王,總領天下兵馬事是不假,但洛陽卻不止一個秦王。況且,李從珂總覺得李從璟的態度曖昧了些,這些時日又傳出李從璟想要將石敬瑭移鎮夏州的消息,這就更讓曾在兩川與石敬瑭遭遇相同的李從珂,頗爲自疑。

“好了諸位,還是趕緊想想對策的好,那刑部比部郎中蘇禹珪,你等不知,某卻頗知其人,此人行事最是剛勁果決,又深知律法精要,他這番領兩百甲士去汴州,怕是孔循也不好應付。”說話的人是宣徽使王紀實。

最先開口的愁容老者連連點頭,“是極是極,諸位還是快些拿出對策的好。”此人雖然姿態看起來最低,最不受人重視,但實際上卻是官品最高,從二品的尚書左丞相,可稱位高權重,喚作劉謀。

只不過他貪污受賄的資財也是最多,犯的事數不勝數,與孫芳傳、孔循皆來往“密切”,以前仗着自己德高望重,有恃無恐,如今見朝廷整頓吏治來勢洶洶,怕是不能自保,故而情思最爲急切。

宣徽使王紀實沉吟道:“太原那些罪人自然是不能到洛陽來的,之前有個孫芳傳也就罷了,雖然咬出了許多人,到底也是棄車保帥之舉,劉公就安然無事。但那些太原罪人,怕是沒那許多顧忌,人多嘴雜,在座諸位,怕是家底都要被翻出來。讓孔循處理掉這些人,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誰也不知道秦王的底線在何處,他連戶部老尚書張公都敢動,還有誰他不敢動?”

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康義誠冷笑道:“一不做二不休,要做就做的乾淨,當下要緊之處,是迅速通知孔循,在蘇禹珪之前,將太原那些罪人處理掉。”

他看了李從珂一眼,又道:“傾巢之下,焉有完卵?你我都不是手腳乾淨之人,誰也經不起查,便縱使不被孫芳傳、孔循牽扯出來,來日也要被其他人牽扯出來。既然要動手,就得想個長久之策來!”

朱守殷這時接話道:“此言甚是。諸道藩鎮與朝廷,本就密不可分,新政生財無數,哪個沒沾點好處?這回要從秦王、李公、安公手下全身而退,唯有中斷吏治之整頓!長遠觀之,要一勞永逸,亦只有一個辦法!”

尚書左丞相不停擊節,“老夫早就說了,鬧出這樣大的動靜,這哪裡是查案,哪裡是整頓吏治,這是誤國誤民啊!朝堂不穩,地方生亂,照這樣下去,這才安穩沒多久的江山,怕是又要再起滔天波折,這......這不是自作孽嗎?”不停搖頭,“這些人,真是利慾薰心,淨想着升官發財,全然不顧江山社稷了,這樣鬧下去,有什麼好處,是要天下大亂的啊!”

康義誠瞥了劉謀一眼,嗤笑一聲,看向朱守殷道:“邢國公的辦法,莫不是助趙王,倒秦王?”

朱守殷不置可否,“莫非康公還有更好的辦法?”

劉謀頓時停止捶胸頓足憂國憂民之態,驚喜道:“若有趙王相助,此番孔循之圍亦可解!”

康義誠環視衆人,“誰去見趙王?”目光落在李從珂身上。

李從珂連連擺手,“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左右都是兄弟,這事某做不出來。”

康義誠哂笑,站起身,理理衣袍,“既是如此,某

親自走一趟就是。”他居高臨下俯瞰李從珂一眼,笑意莫名,“石帥曾有一句話是評說殿下的,不知殿下可有興趣來聽?”

李從珂皺皺眉。

康義誠見他這番模樣,最終還是忍住心頭蔑視,大步出門。

宣徽使王紀實靠過來,望着康義誠離去的背影,笑着對李從珂道:“康公有件趣事,如今已經快要傳遍洛陽,不知殿下可有興趣聽上一聽?”

李從珂知道對方這是在跟自己表示親近,立即露出感興趣的神色。

王紀實嘿然道:“康公領軍,常有讓軍士去自家府邸,爲護衛、雜役之類的事,這人脾氣不好,時有鞭笞軍士之舉。忽一日,鞭笞一老卒,平生惻隱之心,因憐其老,詰問其姓氏,那老卒回曰‘康’。康公心頭一動,又連詰問其鄉土、親族、息嗣,最後你猜怎麼着?”

李從珂興趣昂然,“怎麼着?”

王紀實拼命忍住笑,這才能繼續這樁軼事,“康公這才發現,原來這老卒竟是他父親,遂相持痛哭......哈哈,痛哭,哈哈!”

李從珂大爲驚異,不禁捧腹而笑。

尚書左丞相劉謀笑過之後,又唉聲嘆氣起來,“助趙王,倒秦王?這回秦王牽頭,整頓吏治,大興牢獄,的確惹人怨恨,憑空樹敵許多。趙王仁義博愛,性子也溫和,從不與人結怨,天下官員受其照顧的,也越來越多,日後有趙王......這大唐的江山纔不會亂啊,我等也可安享晚年。但是助趙王、倒秦王,只怕非一時之功,此番要中斷吏治之整頓,怕也不容易啊!”

朱守殷乜斜劉謀一眼,冷冷道:“亂子大了,死的人多了,朝政不穩了,這吏治整頓自然也就停了。”

......

汴州。

孔循手拖着下顎沉吟不語。

方纔剛剛有人來向他稟報,刑部比部郎中率領的兩百甲士,已經到了汴州地界。

兩百甲士入轄境,不是小事,尋常時候少不得掀起一陣風浪,若是沒有聯繫通氣,會生出很多亂子。

“軍帥,刑部的人已經來了,該做決定了。”他身旁有幕僚躬身道,“朝中那幾位派來傳信的人,可是午前就來了。”

孔循平靜道:“動手吧。”

“是。”

“慢着!”忽的,堂中走進一名幕僚來,臉上猶帶怒氣,他向孔循見禮,聲音急促而激憤道:“軍帥三思!此舉一出,若是有什麼差池,可就再無回頭餘地了!”

孔循身旁的人冷笑道:“派出去的人,都是軍中裁汰下來的士卒,早已不再是軍籍,此番又是僞裝成山匪行動,萬無一失!”

堂中幕僚急切道:“然而事後朝廷來查,我等何以應對?”

“讓他們來查好了!”孔循身旁的人輕蔑道,“不過在這之前,汴州會因爲境內有山匪截殺太原官員一事,出動宣武軍剿殺‘山匪’,屆時那些‘山匪’都不存在了,太原那些罪人也早見了閻王,朝廷便是遣人來查,除卻幾具屍骨,又能查到什麼?”

堂中幕僚驚的呆住。

——————

PS:恢復一天兩更吧,穩了。

(本章完)

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二十 天下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八 空城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八 兄弟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五十六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6)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兩百四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1)章一 王於興師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四 神仙山(3)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一百四十九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下)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三六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5)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十五 有人西樓殺宰相(4)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五 謀國數載彈指間(中)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四二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4)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三十六 西樓之真相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八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一百八十四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2)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