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

李從璟在刑部大牢找到了孫芳傳,因爲是首犯的關係,他被押解來洛陽的時間很早,正因爲對他審訊得比較得力,張春來、孫興等人才浮出水面。孫芳傳如今面色並不太好,雖然沒受什麼刑法,但連日來遭遇的精神折磨,應該比身體上的創傷更加痛苦。

孫芳傳告訴李從璟,他跟汴州宣武軍節度使孔循並無交情,對方不可能因爲要保全他,而將太原官員半道截下來。孫芳傳之所以認命,是因爲即便沒有太原那些官員作爲人證,僅李從璟現在掌握的證據,也足夠讓他丟掉性命。

李從璟與孫芳傳談了半個時辰,經過仔細觀察,前者認爲後者並無說謊的跡象。

從關押孫芳傳的監牢裡出來,李從璟又先後去見了孫興、張春來。

在太原官員即將進入汴州地界的時候,宣武軍有異樣調動,孔循也有不同尋常的表現,這當然會讓李從璟不得不顧忌,孔循是否有意截下那些太原官員,不讓對方入朝,或者乾脆讓宣武軍佯裝成盜賊,半路殺之。

如果孔循不是爲了孫芳傳,那便極有可能是爲了孫興、張春來。

作爲之前短暫的朝堂重臣,如今有數的地方大員,坐鎮汴州要地,要說孔循與朝中官員沒有密切往來,李從璟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既然推行新政不力的孫芳傳,因爲與張春來、孫興等人有所勾結,所以朝廷不能及時察覺他的真面目,那麼孔循在汴州進奏官告密之前,同樣被視爲推行新政恰當的官員,就極有可能也是朝中有人幫他掩飾。

——汴州進奏官的告密之舉,固然有爲自己謀、想要立功的原因,但何嘗不是新政得人心、朝廷得人心的表現?

面對李從璟的訊問,孫興的表現是拒絕說話,打定主意要守口如瓶。李從璟用上了刑訊手段,也沒能讓對方開口。這位在前段時間的審訊中,已經精神瀕臨崩潰交代了許多東西的刑部侍郎,在聽聞汴州異動之後,出奇的狀態穩定下來,咬緊牙關奮起抗爭。

這讓李從璟基本確認,汴州異動,與孫芳傳案涉及的某些朝廷重臣有關。並且那批太原官員中,就有能影響某些個朝廷重臣榮辱甚至是生死的人。孔循要控制、殺害那些太原官員,是爲保全某些個朝廷重臣,也是爲保全他自己。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孔循極有可能現在還不知道,汴州進奏官告了他的密。他的種種舉動,並不是在得知朝廷要整治自己後的反抗。

如果是這樣,單是爲對付太原官員,孔循就不惜讓軍士作亂——不管他採用何種方式,最終都不可避免有罪,那隻能說,太原官員的確關係某些個朝堂大員的命脈,而那些朝堂大員,則關係到孔循的命脈。

孫興的及時“醒悟”與惜字如金,則是可能看到了一線生機,正是這一線生機,讓他決定把態度由合作轉變爲不合作。

這讓李從璟察覺到,孫

芳傳案與孔循案,怕是水深得很,如若不然,在他面前,孫興也不可能還妄想求得那一線生機。

在孫興這裡得到有限的東西后,李從璟又見了張春來。

出乎意料,比之平日行事乖張,看起來很厲害很強勢的孫興,張春來這位平素言語不多、爲人和善本分的戶部尚書,倒是對李從璟說了一番話。

“天下積弊長久,已經快到積重難返的地步,藩鎮、州縣如此,朝堂亦是如此。陛下、殿下是世間明主、賢王,壯懷激烈,有意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於是大行新政,精簡、充實禁軍,削弱藩鎮、整頓州縣,以求強幹弱枝,集中天下權力於朝廷,廓清宇內,再創盛世。然,治國如醫人,傷患積重難返,醫者欲起死回生,在用藥之前,必要對傷患之病情一清二楚。今,陛下、殿下欲根治天下,可曾盡知天下病理,又深知醫治之術?”

李從璟沒想到這位老尚書會突然來這樣一番話,遂耐住性子,等對方繼續說下去。

未着囚衣只是素衣在身的張春來,坐在陰暗的監牢中,仰頭喟然道:“朝堂之上,上至袞袞諸公,下至六部員外郎甚至是書吏,但凡手裡有些權柄的,在這衆人皆醉、舉世渾濁的世道里,又有幾個能出淤泥而不染,真的身家清白?安史之亂後,肅宗建號於靈武,用鄭叔清爲御史,於江淮間豪族富商之家,率貸及賣官爵,以裨國用。德宗討河朔及李希烈,物力耗竭,乃興苛捐雜稅,取賦於天下,京師稅百姓屋宅,又統計商賈資產,以分數(總資產的幾分之幾)稅之,又令天下權貴、官員、富戶出家童、牛羊,以助王師征伐。公器私物之分,至此已然廢矣。”

“初,興元克復京師後,府庫無財,乃令諸道進奉,以資朝廷之用,而後朝廷常有索取,便是到了亂賊平定而朝廷無事之時,賦稅之外,進奉不息。當是時,江西有月進,劍南有日進,諸道藩鎮,遂競相進奉,以固恩澤。節度使爲斂取錢財,託言密旨,大肆盜貿官物,時蔬鮮果者稅之,死亡者稅之,而其豪奪之財,十獻其二三,餘者悉入私囊。裴肅爲常州刺史,因進奉殊多,未幾便得升遷,天下刺史進奉,由此而始。嚴綬爲判官,傾軍府資財進奉,又得升遷,天下判官進奉,由此而始。諸道州縣之外,又有鹽鐵、漕運、倉廩諸監。天下官員,進奉朝廷,財貨之物,入府庫者幾何,入朝堂諸公私囊者又幾何,善鑽營者,又豈能不與朝堂重臣相交?陛下雖罷天下進奉,然因進奉之制而起,諸道藩鎮州縣官員,與朝堂重臣連結之事,又何曾罷了?”

嘆了口氣,張春來緩緩道:“新政之事,雖然耗力,要天下官員舍斂財之道,而投身實事,雖說官員中不乏虛以委蛇與不盡職之輩,但此事畢竟能使天下財物豐足,能使賦稅府庫充盈,這番‘增收’之事,不僅使國家‘增收’,也使官員‘增收’,所以願爲之者衆。新政能有諸多效果,收穫今日之面貌,

根由在此。然整頓吏治,則又何如?天下積弊已久,世道渾濁,本就沒幾個人清白,陛下行整頓吏治之事,可不僅是‘減收’,而是搶人飯碗害人性命,幾人願爲?一旦吏治整頓之力過大,幾人不抗拒,幾人不鬧事,幾人不奮起一搏?”

聞言,李從璟陷入沉思。

這位戶部老尚書,倒是對孫芳傳案看得清楚,知道朝廷是要藉此拉開整頓吏治的序幕,他能看出來並不稀奇,此事明眼人都能推測出來,既是如此,諸方有所動靜,也就不足爲奇。

從監牢出來,外面陽光正好,李從璟在屋檐下站了一會兒。

整頓吏治之難,難於上青天。若是隻求殺雞儆猴,稍震天下,讓百官收斂一些氣焰也就罷了,受波及的人有限,遇到的阻力也就弱,甚至也能使朝廷收穫一些不錯的名聲。

但現在的大唐要的,不是這些許虛名,不是某些名士或者某些讀書人,因之而讚頌朝廷,轉而擁戴朝廷,投入朝廷的懷抱。

帝國要的,是真正的興盛。

“傾巢之下,焉有完卵?”李從璟呢喃一聲,走進光幕中。

朝廷本就無意一次性將天下不良官吏都送入輪迴道,整頓吏治也需要過程,從某種程度上說,甚至是個持之以恆的過程。針對眼下形勢,對某些劣跡不太嚴重的官員,要給予將功補過、改過自新的機會。

給帝國換血,不是一次性抽乾再一次性補充,而是一批一批做。

但此番這個頭,必須要開好,第一炮不打響,往後的路就不好走。

至於張春來最後所說的,王朝覆滅不僅因爲不作爲的社稷糜爛,也因爲割除社稷糜爛的用力過猛,李從璟則是不屑一顧。

或許那是事實,但絕對不會發生在他身上。

太原官員必須盡數安全押解到洛陽來,給孫芳傳案一個完美結局,只有這件案子了結的徹底,對孔循案才能大張旗鼓去做,故而無論有多少人意圖從中作梗,李從璟都不會答應,哪怕孔循要以宣武軍士卒攔路。

“太原官員不日就將進入汴州地界,這批人不容有失,元錫,你與張從直走一趟,帶兩都甲士,趕赴汴州,替朝廷將犯人都押解回來!”回到官署,李從璟將蘇禹珪叫來,將此事箇中深淺交代一番。

蘇禹珪正容道:“殿下放心,事若不成,禹珪自裁道旁!”

孔循雖然想要做些小動作,但想必還不敢動刑部的人,如果他不想造反的話。以蘇禹珪刑部比部郎中的身份,帶兩百甲士隨行,去接應太原官員,怎麼都足夠了。

當日,官袍在身的蘇禹珪,懷揣刑部印信,帶兩百甲士馳過洛陽大街,直奔城外。

不久之後,刑部比部郎中率甲士出城向東的消息,傳到了一座深宅大院內。

大院深處,一間廳室內,有數人擺案而坐。

朱紫滿堂,龍鹿共舞。

(本章完)

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六十九 名將章九十一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7)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八十八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上)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三十一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5)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五十六 攻伐的方向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三一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9)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三 水寨(1)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三十一 君子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四十八 劫道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一百一十四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下)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五十六 天下不復有門閥 我打你臉又如何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四十五 宿命章二十三 趙普潁上行良政 士子風流總不同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七十 都是你的人【第三更】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