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

李嗣源站起身來,乾坐着言談許久,他也有些乏,眼見時辰尚早,他笑着對李從璟等人道:“時辰尚早,就先歇息片刻,不過今日你三人估摸着得夜裡才能回去,新政之事還沒論,從璟你待會兒得好好說說,從榮、從厚稍後也要認真聽。”

李從璟等三人無不稱是。

興建學院的事,雖說沒有舊例可循,但與演武院到底有些想通的地方,有演武院的經驗,學院要建立起來不會太難。

李嗣源讓敬新磨去弄了個投壺過來,他就在亭外拿着羽矢往壺裡丟,放鬆了半響,大抵是身上熱開了,李嗣源來了些興致,讓李從榮與李從厚過來,要考校他二人的武藝。

李從厚興致盎然,他年少輕狂當先跳了出來,仰首挺胸道:“父親,先考校孩兒!”

李嗣源讚了一聲,微眯的雙目一片慈祥,笑道:“看你這副模樣,便知你近來沒少下功夫,這是眼看你大兄歸來,想要藉機露一回臉?”

李從厚擾頭嘿嘿直笑,顯然是被說中了心事。

“既是如此,我便來考考你。”李嗣源讓敬新磨遞來橫刀,他就在敬新磨手裡拔出刀來,這位已經四年未上戰場的皇帝,此刻橫刀在手,便顯出豪氣萬里。

李從厚一臉愕然,“父親要親自動手?”

李嗣源看向他,如名將橫刀立馬,“來!”

李從厚咬咬牙,接過橫刀,衝向李嗣源,他一刀橫斬過去,倒也頗有銳氣。

李嗣源側身格擋,橫刀格開刀鋒,一腳側踹而出,正中李從厚胸前,將來勢洶洶的李從厚踢得後退數步。

“再來!”李嗣源喝道。

李從厚揮刀再上。

李從璟與李從榮並肩站在場旁觀戰,後者搖頭,“三弟哪裡是父親對手,上回輸給孟松柏後,他苦練數月,今日怕是又免不得要垂頭喪氣。”

李從璟笑道:“他雖天賦差些,卻肯花功夫,今日即使垂頭喪氣,明日也同樣生龍活虎。”

李從榮看向李從璟,好奇道:“我前些時候聽過一句話:十萬軍中出霸王,霸王見秦王,也是繡花娘。以此形容大哥武藝登峰造極,當世無人能敵。大哥你給透個底,你的武藝到底到了何種境界?”

李從璟啞然,“這種話聽聽也就算了,哪裡能當真?”

兩人正說着話,李嗣源對李從厚的考校,或者說飽揍已經結束。不出所料,李從厚灰頭土臉的不說,正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

李嗣源揉了李從厚腦袋一把,“別耷拉着腦袋,你大兄在你這個年紀,那也沒贏過我,你還想翻了天不成?”

“那是大哥留了幾手。”李從厚說出一句讓李嗣源一腳踹出的話,不過他很快就跑到李從榮面前,把橫刀往對方手裡一遞,“二哥,該你了。”

李從榮接過橫刀就要上前,李嗣源卻把眼一瞪,怒道:“你多大歲數的人了,也好意思跟我動手?”

李從榮頓時一臉尷尬。

李嗣源把橫刀交給李從璟,“試試你二弟的本事,看看有長進沒有。”

李從璟接過橫刀,“長進肯定是有的。”

兩人對面而立。

李從榮腆着臉道:“大哥,要不你出五分力?”

李從璟笑容和煦,“你確定?”

李從榮立馬反悔,伸長脖子試探道:“要不大哥你就意思一下,出個三分力得了?”

李從璟隨意道:“好。”

李從榮深吸一口氣,

看得出來,哪怕明知李從璟只用三分力,他也不敢不小心,臉上神色更是嚴肅,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終於,李從榮蓄好力氣,雙手握刀,猛地衝出,在近到李從璟面前的時候,舉起橫刀劈斬而下。

李從璟直到刀鋒到了頭上,才側動腳步,右手持刀,看似輕描淡寫畫了個半圓,刀身拍在刀身上,刀身把刀身一直壓到了地上。

一聲大喝,李從榮這纔將橫刀收回來。李從璟的橫刀上彷彿有千斤之力,壓制着他的橫刀難以脫身。眼見對方負手而立,如神仙臨世,李從榮用盡力氣,揮刀橫斬。

這回李從璟腳步都未動,彷彿提前就知道李從榮會有這個動作一般,等對方的橫刀到了側面,他的橫刀已經等在那裡。

嘭的一聲,李從榮手中的橫刀狠狠迴盪數寸,刀柄在他手中顫抖不停,彷彿要脫手飛出,驚得他心頭一跳。這一下之後,李從榮換了口氣,這纔再度揮出橫刀,由下而上撩向李從璟下肋。

也不見李從璟有什麼動作,橫刀反握,輕輕一撥,李從榮手中刀就脫離了原本軌跡,遠遠“避開”了李從璟的身軀。

這時候李從榮額頭已經開始冒汗,他咬緊牙關,又連攻了數回,卻全都毫無建樹,別說逼李從璟出多少力,打完之後,他發現李從璟還站在原地,就像根本就沒動過一般。

大口喘氣的李從榮滿臉汗水,他擺擺手,又撐着腰,邊退邊說:“不打了不打了,累死我了!”

李從璟笑了笑,把刀還給過來的侍衛,“二弟不必氣餒,我雖未搶攻,卻也用了些力氣,你若上戰場,尋常將領奈何你不得。”

“果真?”李從榮滿眼將信將疑的神色。

“臭小子,你大兄何時騙過你們了。”李嗣源招呼幾人回亭子,“只要不是碰到以勇猛著稱的悍將,不說勝,起碼應付得來。”

李從厚神情亢奮的湊到李從璟面前,比自己贏了考校還高興,“大哥你快說說,你這身武藝到底怎麼來的,我何時才能像你一樣?”

李從璟笑笑,還未說話,坐下的李嗣源已經道:“何時你征戰有十年,你也就能趕上你大兄一半了。”

落座之後,李嗣源斂容道:“新政下一階段,說來動靜很大,實則不過是削藩削的徹底些而已,兵事之外的部分,說到底,是對前一階段的深化和細化。新政前面的部分,是對天下大局的大體改良,是給快枯死的莊稼澆水,是給快倒塌的房屋搭樑,是給快決堤的堤壩糊上泥巴,是將瀕死的人救活過來。凡事皆有過程,謀大事更需循序漸進,把瀕死之人救活之後,就得治其五臟六腑與四肢,讓人徹底康復,而新政下一階段,正是要做這樣的事。”

李從璟頷首道:“如今天下大體安定,的確可稱已將瀕死之人救活,經得起各種醫治手段的折騰了。父親說的不錯,往下要做的事,是將新政深化與細化,也是真正傷筋動骨,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場面。具體說來,前面四年,使得地方安定少了亂事,使得百姓有田有所耕,使得漕運再通洛陽,使得鹽鐵礦場都在運轉,使得商人賈貨不必擔心被搶掠,使得書生能讀書出仕,使得官吏都知道該做實事,而不是搜刮民間錢財來奉承朝廷。一言以蔽之,定下了社稷往前的基調,也收穫了相應的回報。”

“這些事雖然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但不會太要命,但接下來就不同了。先前地方安定,是州縣平定了山匪盜賊,往後就是在裁汰藩鎮之兵;先前興農是整修荒地,分配良田,落實戶籍,興修水利,往後還要田畝均分,精整田

壟,軍民相安,官民無事;先前是通了漕運,現在就要整修河道,再疏河渠,清除貪污公款、中飽私囊之輩,打破漕運勢力集團的相互勾結,使得入漕之糧,皆入糧倉......先前官吏貪污受賄是常態,往後貪污受賄必受嚴懲......先前度量不一,往後度量就要統一;先前法度不全,日後法度就要全面......先前沒做好的,往後要做好,先前做好的,往後要做得更好......總而言之,新政下一階段,是對不良官吏和惡勢力的大掃除,是讓百業俱興、社稷清明、天下大治!”

李嗣源點點頭,“新政下一階段兩個字可以概括,一是‘雜’,二是‘難’。事情繁雜,雖說千頭萬緒,但朝廷三省六部衆多官員,費些時間,總能一一列出章程來,即便有些疏漏的,往後也能一一補充。唯獨這個‘難’字,要花大力氣處理。”

李從璟斂眉道:“父親所說的,可是吏治?”

李嗣源頷首,“往後新政的綱領措施,都能條分縷析,一一下發到州縣,但要保證新政這般多的條例,都得到有力施行,就必須要朝廷內外帝國上下的官吏,都齊心協力。”

李從璟道:“在推行新政下一階段之前,父親要整頓吏治?”

李嗣源抖抖寬大衣袖,“是時候整頓了。治國先治吏,不是沒有道理的。只有官吏整頓好了,上至朝廷下到州縣,惡勢力纔好打破,新政纔好推行,如若不然,官官相護、官匪勾結、官商爲奸、官軍逞兇之事,如何解決?”

李從璟微微頷首,“新政推行已久,是該大考天下官吏,選其得力者大加褒獎,查其不力者悉數治罪。”

李嗣源看向李從璟,“整頓吏治、削平藩鎮、懲治豪強,必然使得帝國上至朝廷下到州縣,都有許多官位空缺出來。而我就是要空出這些官位來,讓有德有才者居之,讓他們和推行新政得力的官員一起,重塑我大唐天下官吏的面貌!”

李從璟怎能不理解李嗣源的意思,他這是要給帝國官吏大換血!

去濁揚清!

若真能如此,那不僅是帝國官吏的大換血,也將是帝國本身的大換血。

如是,“新”官吏配合新政,天下風氣,必然煥然一新,帝國面貌,也將煥然一新。

這已無異於重塑一個帝國。

踏碎世界的黑暗,讓世界重現光明,這是驚天手筆,更是百年大業。

可以想見,多年之後的大唐帝國,不僅是一個全新的大唐帝國,也必將是一個強盛的大唐帝國,這跟摔碎所有的瓶瓶罐罐重來一遍,已經幾乎沒有區別。

李從璟、李從榮、李從厚三兄弟面面相視,都被李嗣源的心胸魄力折服,一起下拜。

現存的秩序是渾濁黑暗的,先打破現存秩序,後建立新秩序,這不是看起來那麼簡單。

起身時,李從璟心頭一片清明。大換血是大手筆,大換血也意味着鮮血淋漓、血肉模糊。要削平藩鎮,要肅清州縣,要打破現存各種利益集團,必將引起整個帝國的動盪,甚至引起整個天下的翻騰。

這已經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而是一場已經迎面壓來的,暴風雨下屍橫遍野的戰爭。

這場戰爭,戎馬十多年的李從璟,第一次沒有必勝的信心。

因爲,天下皆敵。

————————

PS1:有關李從榮,我只能期望大家耐心一些看。本卷之內會有結果。

PS2:其實我不想寫PS1的...襠下很憂鬱啊。

(本章完)

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兩百四三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8)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四 水寨(2)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一百零一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2)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三 神仙山(2)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六十四 相救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七十九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上)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