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一 軍失將當亡【第二更】

耶律敵烈的臉色精彩極了。

他有心怒吼一句“李從璟你不要欺人太甚”,但又的確沒有豁出去的膽氣。

四年前的西樓協議,白紙黑字寫的清楚:契丹向大唐稱臣。若是平日也就罷了,耶律敵烈身爲契丹南院大王,沒有哪個大唐使臣會一定要他下跪,但今日不同,坐在他面前的,乃是貨真價實的大唐親王,無論從哪個層面說,李從璟要他行跪拜之禮都不過分。

當然,耶律敵烈可以拒絕。

然而眼下盧龍軍將饒州軍打得找不着北,他主動前來求和,本就不是什麼底氣十足的事,那數萬將士的性命都捏在人家手裡,耶律敵烈也硬氣不起來。況且,看李從璟的架勢,若是耶律敵烈不行這跪拜之禮,他說不定還真會治他一個大不敬之罪,而後將他杖責一通,丟出營外。

畢竟李從璟口口聲聲君臣之禮,佔據了大義名分,要他行禮是名正言順,就算他今日捱了杖責吃了虧,來日也不會有人指摘李從璟的不是,說不定還會伸出大拇指讚歎一句“秦王真威風”!

——那就真是吃虧不討好,丟人丟到家了。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一番掙扎,耶律敵烈最終只能強忍着怒氣,乖乖俯身,全了那跪拜之禮,“敝臣......耶律敵烈,拜見秦王殿下。”

低頭的那一刻,耶律敵烈只能在心裡安慰自己:大丈夫能屈能伸。

而後他聽到李從璟不鹹不淡的聲音,“起來吧。”

李從璟手握強軍,背依強國,本身也是強勢之人,莫說耶律敵烈是來求和,就算耶律敵烈是來宣戰,李從璟該要他跪拜的,一樣不會給對方打折扣的機會。手握大勢還不能肆意揚眉,那真是沒有天理了。

“說吧,此行來我營中,所爲何事?”李從璟乜斜着耶律敵烈,老神在在,那副神態,就差在手裡握兩顆核桃打轉了。

耶律敵烈站直身體,中氣十足道:“兩軍連日累戰,士卒傷亡無數,爲兩軍將士計,本王......臣,請暫息刀兵。且我契丹與唐朝,本就是交好之邦,此番交戰,雖說事出有因,卻也非是順應民意之舉,更不利兩國邦交,臣有意......”

“罷了罷了,不必長篇大論,孤王沒那個閒心聽你掉書袋!”李從璟不耐煩的擺了擺手,看着耶律敵烈,“開門見山,直接說,你是不是想求孤王放你一條生路,讓你退回饒州?”

耶律敵烈張了張口,一時無言,心道不對啊,這李從璟不按常理行事啊,沒聽說這廝性子這般火爆這般沒有耐心啊......

李從璟見耶律敵烈不說話,眉州皺了皺,“你要有其它打算,但可說來,孤王沒閒心去猜你的心思。”

“這......”耶律敵烈心說我也沒說不是這樣的心思啊,你說話也太快了,一點都不穩重啊,再說這心思就算被你說中了,我能輕易就承認嗎?什麼事都被你料到,那我還談個屁啊談.

.....

不等耶律敵烈措辭完畢,李從璟又擺了擺手,“罷了!既然你不願說,不如由孤王來說好了。你若是來求和,孤王也同意止了刀兵,這就好辦了,饒州軍就地解甲、繳械,軍中百夫長以上、你之下的將領,悉數進我盧龍軍營,而後你可以帶‘饒州軍’回去。若你不是來求和......那你就沒道理跑這一趟了,你不會真不是來求和的吧?”

李從璟吐字極快,尋常人談條件,就怕對方聽不清自己說的話,這李從璟卻好似唯恐對方聽清每個字似的。耶律敵烈正在想李從璟提的條件,心說也太他孃的苛刻了,這他孃的是人能提的條件嗎?

——沒了甲冑軍械也就罷了,軍中軍官一個都不剩,那軍隊還叫什麼軍隊?遇到土匪都打不贏。有此二者,就算這趟能回到饒州,但沒個一年半載,饒州軍根本緩不過氣來,而要恢復昔日戰力,更非三五年之功......

不等他想明白,立即又聽到李從璟的問題,耶律敵烈不得不回答,“臣是來請求暫息刀兵......”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多言。孤王給你半日時間。半日後,盧龍軍來接納軍官、甲冑軍械。”李從璟伸了伸懶腰,打了個哈欠,“細節你跟李彥超談,孤王有些乏了,你退下吧。”

耶律敵烈陰沉着臉,“殿下提的條件未免也太苛刻了,這般不給人迴旋的餘地,着實有些欺人太甚。饒州軍雖然戰事不利,但未嘗沒有一戰之力,殿下這般逼迫,就不怕惹得饒州軍羣情激奮,輸死一搏,與盧龍軍魚死網破嗎?”

“那就打啊!”李從璟無所謂的聳聳肩,“別怪孤王沒提醒你,耶律倍與耶律德光最遲明日就要開戰,想必到時候戰況會激烈得很,這裡距離西樓可不遠,屆時西樓交戰的動靜傳過來,定是十分悅耳。孤王聽說這些日子你營中出了許多逃兵,怕是後天你一覺醒來,不用盧龍軍來打,你營中就要空一半吧?”

李從璟戲謔的看着神色糾結的耶律敵烈,“打?耶律敵烈,你拿什麼跟孤王打?我勸你還是早點走,否則孤王一旦改變主意,你的饒州軍......就將從世間除名!”

耶律敵烈渾身顫抖,過了好半響,終於認命,悲愴道:“殿下果真能信守承諾?”

“君無戲言。”李從璟大手一揮。

眼見耶律敵烈神色灰白,一瞬間如同老了十歲,李從璟嘆了口氣,語重心長道:“決勝沙場,爭要爭大勢,贏也要贏大勢,你輸得不冤枉,何必這般要死要活的模樣?”

最後李從璟擺擺手,如同驅趕蒼蠅一般,“李彥超,帶他下去。黃昏之前,讓饒州軍滾蛋,孤王還等着去西樓看大戲呢。”

“是,殿下!”

......

不久之後,盧龍軍擺陣出營,鐵甲森森的銳士,威風凜凜降臨萬馬坡前。

數萬饒州軍士,卸了甲冑,去了兵器,茫然垂頭分作幾大團杵着,

黑壓壓一片如同羊羣。在他們面前,甲冑、兵器堆成山巒,春風吹過,那些山巒輕聲低吟,彷彿在嘲笑他們的懦弱無能。

除此之外,另有數百名軍士與大隊人馬分開,被放在最前面的位置,卻是都被綁着手。這些將官中倒是不乏面目可憎、目露兇光之輩,只不過到了此時,他們仇視的目光只會讓人覺得無力而悲哀。

前些時候,他們是饒州軍的中流砥柱,是契丹軍的精銳骨幹,而現在,他們是被遺棄的人。

往後,他們將流離失所,寄人籬下,終其一生都將不復有策馬挽弓的機會。

作爲戰士,他們被剝奪了最後的尊嚴,作爲軍隊,他們的榮耀在此刻被踐踏的渣都不剩。

徐旌帶領精騎圍上這數百饒州將官,用審視的目光打量片刻,這才揮手讓專人來覈對他們的身份。此刻,他面前的這些人再不是敵軍將官,而不過是一批沒有生命與靈魂,等待被交接的貨物罷了。

過了許久,徐旌在得到彙報之後,策馬回到山坡前的陣中,向李彥超傳達了一切無誤的信息。李彥超回頭向軍營望了一眼,那座最高的角樓上,李從璟冷眼旁觀着這個過程。

“帶回去。”李彥超下令。

徐旌嘴角一動,笑容裡有一股慣有的猙獰之色。他的部曲早在待命,這時便揮動馬鞭,像牧人驅趕牛羊一樣,將那些饒州軍官趕向軍營。

天色晴好,四野並不蒼涼,在這個勃發的季節裡,一切都充滿生機。然而那數百將官在被驅趕上軍營的時候,卻如一潭死水,讓腳下的草地都沒了呼吸,他們的背影說不出的淒涼,那偶然回頭的雙眼,似乎流下了一串串血淚。

交接完畢,耶律敵烈來到李彥超面前,行了君臣之禮,在得到李彥超的首肯之後,他如釋重負,道了一聲謝,隨即迫不及待回身而去。

數萬已經不能稱之爲軍人的青壯,在這個如血的黃昏中默然轉身,窸窸窣窣朝着饒州方向移動,他們是死中求生之人,此刻得到了生的機會,卻沒有一人覺得慶幸,更沒有絲毫歡快的氣息。

他們是日薄西山的日頭,是暮色沉重的老人。

“這支軍隊,哪怕三五年後擁有完整的甲冑軍械,哪怕軍中的百夫長、千夫長、萬夫長都補齊,也不是一支能決勝沙場的軍隊了。”李從璟望着那團充滿末日氣息的黑雲,“他們的命運,已經結束。”

“耶律敵烈,南院大王?”李從璟冷哼一聲,眼中的不屑已經不加掩飾。

哪怕力戰而敗,最終只剩數千人退回饒州,局面也比現在好得多。

至少,尊嚴還在,軍魂還在,血性還在。

只要有這些,哪怕一支軍隊只剩下一個人,假以時日也能重新站起來。

失去了這些,便縱是保全了數萬人,也不過是一具沒有血肉的皮囊罷了——這支軍隊也就徹底死亡。

“傳令全軍:明日拔營,兵發西樓!”

(本章完)

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五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3)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四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1)章七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下)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六十九 名將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一百七十一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中)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六十一 火攻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一百九十八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1)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四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5)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六 神仙山(5)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二 鬼斧十手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九十五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2)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兩百十八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下)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二九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7)章六十一 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