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五 先聲奪軍心(2)【第二更】

與四年前相比,耶律敵烈看起來老了不少,臉上皺紋更深,甚至出現了老人斑,往前身上那種懾人的威嚴之氣也淡了些,不再讓人不敢直視了,唯獨一雙眼睛仍舊犀利,還比以往多了一些智慧的意味。歲月讓人沉澱也讓人內斂,無論什麼樣的人,只要還未步入黃泉,就會一直經受這個過程。

耶律敵烈坐在帥帳裡,聽帳中的人彙報情況。

“耶律斥力將軍方纔擊退了李彥饒,現下李彥超親自來迎戰了。”

耶律敵烈不痛不癢的點點頭,就像並不覺得擊退李彥饒、逼出李彥超值得重視一樣,“努哈爾所部進展如何?”

“已到了山後,想來不用多時,便可翻越萬馬坡,從背後襲擊唐軍營地!”

仍是不鹹不淡點了點頭,耶律敵烈問身旁的謀士,“你覺得如何?”

他身旁的這名謀士面色枯槁,身形精瘦,看起來如同鬼魅一樣,喚作韓仲錫。韓仲錫做耶律敵烈的謀主已經多年,當然,多年前他並不是這般不人不鬼的模樣,相反,起初他生得很俊俏且風度翩翩,之所以容顏大改,卻是因爲同光二年的一場戰役。

彼時,耶律敵烈奉耶律阿保機之命,坐鎮新從大唐手中奪得的豐、勝二州,並且謀劃攻入桑乾關、奪得雲州。當時耶律敵烈已將雲州大同軍引出關外,眼看功成在即,卻被誰也沒有預料到且從幽州趕來的李從璟打破計劃,最終,李從璟協同大同軍收復豐、勝二州,大敗耶律敵烈,盡誅其麾下八義兒,韓仲錫在逃亡時跌落馬背,被戰馬拖行數百步,身受重傷,後來就成了這番模樣。

“耶律斥力將軍勇猛無敵,如今連李彥超都親自出戰,可見唐軍之注意已被盡數吸引在營前的意氣之爭上,大王的計策已然成功。眼下耶律努哈爾已經率部抵達萬馬坡後山,而我大軍主力業已悄然集結完畢,只需大王一聲令下,擒殺李彥超、襲破唐軍營地、活捉李從璟,當可一舉功成!”

韓仲錫慷慨陳詞,眼中閃動着復仇的光芒,尤其是在說道“李從璟”三個字時,更是面色猙獰猶如厲鬼。

耶律敵烈神色依然平靜,猶如大海一般波瀾不驚,“六年前,李從璟害盡本王八義兒,使本王之親信精銳死傷殆盡,此爲深仇大恨;四年前,渤海一戰,李從璟以偏師誆騙本王,而使瞞天過海之計,數百里迂迴背擊先皇,使我蒙受奇恥大辱。仇、辱在前,本王夙夜難寐,如今終於有了雪洗之機。”

這樣痛徹心扉的話以平靜無波的語氣說出來,更顯陰森駭人,這也使得今日的耶律敵烈更加可怕。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也不能阻止他人復仇。命運給了本王東山再起的機會,本王豈會不加珍惜?”耶律敵烈站起身,負手而立,眼中精光爆閃,“傳本王軍令,準備出擊!”

此時,萬馬坡後山。

夜風清冷。

李從璟在衆將與親衛拱衛下,來到山頂,俯瞰山下。

在他們身後,數千將士埋身黑夜中,步履謹慎,顯得悄無聲息。

月色幽深,灑落一地清輝。

眼色不好的人,要靠着身旁的同袍才能勉強行路,將士們手中握着火把,卻沒有一根點燃。

李從璟身旁跟着徐旌等將,至於李彥饒,已奉命去坐鎮前營。

“耶律敵烈心思不小,盡使這等陰損招數,真是叫人防不勝防。”杜千書唏噓道。

李從璟一笑置之。

徐旌好奇道:“殿下是如何發現耶律敵烈這老賊的詭計的?”

李從璟不欲自吹自擂,便道:“千書你來說吧。”

杜千書嘿然一笑,這差事他卻是樂意爲之的,當下露出與有榮焉的表情,悠悠道:“這事有多處疑點。兩軍遊騎在陣前相互較勁,繼而爭鬥之勢愈演愈烈,最後引出兩軍中許多驍勇之士,以至於中高級將領不得不依次出面,這是第一個疑點。其二......”

徐旌欲言又止。

杜千書注意到他的動作,停了下來,“徐將軍有話,但說無妨。”

徐旌擾擾頭,略顯不好意思道:“這事很可疑嗎?末將覺着很正常啊!”

“徐將軍覺得正常,是不知其中仔細之處。殿下先前差人問過,契丹軍中的百夫長、副千夫長、千夫長、副萬夫長、萬夫長,是依次出現的,且每回出現都會自報家門,這就很可疑了,這不是明擺着刺激盧龍軍出動相應級別的將領嗎?其次,遊騎爭鬥,本是尋常事,但引出這樣大的陣仗,且還是夜晚,這就不得不引人深思了,他們想要做甚麼?”杜千書條分縷析,“要說不懷疑這中間有一條線串聯,在下卻是做不到的。”

“原來如此......”徐旌面色訕訕,這副神情無疑是表明他就沒懷疑過。

杜千書也不點破,微笑着繼續道:“其二便是契丹萬夫長。這名萬夫長不僅武藝高的離譜,且行爲也着實可疑得很。他以一介萬夫長的身份,點名要李帥出戰,可以說是狂妄,卻也未必沒有深意,要知道李帥乃是盧龍軍主帥,他若出戰,盧龍軍上下便都會被吸引注意,這就更不必說他大肆謾罵,以激怒盧龍將士了,這何嘗不也是一種吸引注意的方法?”

“殿下遣李彥饒將軍出戰,是爲試探此人虛實。李彥饒將軍雖說武藝及不上李帥,卻也是盧龍軍中有數的幾個高手,連他都敗在那名萬夫長手下,這不禁惹人懷疑,對方真的只是一個萬夫長?若對方的真實身份並不只是一個萬夫長,那他自降身份出戰,屢敗盧龍將領,挑釁李帥,用意何在?這就更令人深思了。”

徐旌想了想,“這還是要激怒盧龍軍,吸引盧龍軍注意啊!”

杜千書點頭,“無論李帥是否出戰,營中都是免不得因此事羣情不穩的,由於事涉盧龍軍主帥,連殿下也不可避免爲此事勞神,對方的目的顯而易見。”

徐旌沉吟片刻,恍然大悟,“殿下令末將出帳,去觀察契丹營地與後山,並且詢問斥候哨崗的情況,就是因出於此?”

杜千書看了李從璟一眼,見他仍是沒有要說話的意思,就繼續替他回答徐旌,“耶律敵烈千方百計,將盧龍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遊騎爭鬥上,這樣做有兩個好處。其一,分散盧龍軍精力,一定程度上使營地疏於防備;其二,藉此以掩蓋契丹軍營中的兵馬調動。徐將軍出營巡視,不也有所收穫嗎?”

徐旌肅然點頭,“的確如此。末將得殿下指令,仔細觀察契丹營地,果然發現契丹營地有些異常。遊騎爭鬥激烈,雙方將領鏖戰,我軍營地中的將士躁動不安,或爲我軍將領吶喊助威,或與契丹蠻賊對罵,羣情可謂激憤,反觀契丹營地,雖說爭鬥之地附近的營壘,也有契丹將士叫囂吶喊的,但其它營區卻是過於安靜了些。”

“而後末將又來到後山,先前派去查看四周的將士中,

果然有人回報了異常情況,不僅有些哨崗消失,更叫人心驚的,是發現了契丹偷襲者的行蹤!若非殿下下令及時,將士們是極難發現這等駭人情況的!”

杜千書頷首道:“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耶律敵烈此計不可謂不高明。如此一來,大軍營地就會面臨被兩面夾擊之風險,李帥更是有可能被設伏——畢竟身處黑夜中,無論怎樣佈置防備,視野都比不上白日。殿下正是早就看破這些,這才頒下軍令,讓李帥以身誘敵,而大軍各部嚴陣以待,伺機而動。”

謎底揭開,徐旌不禁對李從璟佩服得五體投地,他與耶律敵烈之間的交鋒,在旁人還沒察覺時即已完成了。徐旌向來自詡精明,今日見識了李從璟與耶律敵烈鬥智鬥勇的過程,這才發現自己的精明不過是小聰明罷了,而他距離真正的沙場名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殿下英明,末將敬佩之至!”

李從璟笑着擺擺手,示意徐旌不必多作奉承,而後言語淡然道:“孤王與耶律敵烈也算老對手了,他的秉性孤王多少知道一些。論佈局之細膩,寓大於小,行牽一髮而動全身之事,耶律敵烈最是擅長不過。與之交手,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由不得人不謹慎。”

話至此處,李從璟雙眼微微眯起,繼而嘴角帶笑,對徐旌道:“獵物已經進入捕獵範圍,徐將軍,該你大顯身手了。”

徐旌等的就是這句話,方纔聽杜千書一席話,他固然對李從璟敬佩不已,但相應的,在李從璟面前表現自身本事的渴望也更加迫切,這下得了李從璟的軍令,當即精神一振,奮然抱拳道:“殿下且看好吧,末將必定不辱使命!”

說罷,朝身後一招手,待軍令傳達下去,率先貓身而出,帶着數千將士,蟻羣一般越過山線,向山坡輕手輕腳摸下去,行至半途,忽的直身而起,抽刀大喝一聲,那一剎那,將士們點燃手中火把,紛紛舉起,山坡上頓時火點相連,亮成一片,潮水般的喊殺聲轟然響起,甲士們洪水一般向山坡下驚愕擡頭的契丹軍士殺去。

而在山線這端,數百盧龍將士也紛紛點亮火把,大聲呼喝,往來奔走,佯裝出契丹襲營的動靜,鬧得山坡上一陣歡騰。早就得了李從璟軍令的盧龍將士,也在營中扯開嗓門大聲疾呼,一副倉皇失措的模樣,當真是演得一出好戲。

山坡下,契丹營中,那整裝待發的契丹大軍,聽見、望見山坡上的動靜,無不精神大振。因爲與偷襲唐軍後營的耶律努哈爾所部相距甚遠的緣故,雙方約定的進攻信號,便是在對方襲營開始之後,他們這邊也立即發動攻勢,以達到兩面夾擊,使唐軍顧此失彼的效果。這下見唐營後方人聲鼎沸,喊殺與金戈之聲傳來,哪裡還不知道對方已經“得手”了?

耶律敵烈高居帳中,並不出帳去查看情況,做足了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架勢——出帳了也看不清什麼,這下聽到動靜和軍士來報,也是當即起身,神色睥睨如神明降世,身形偉岸如蒼龍出海,大手一揮,中氣十足的下令:“傳令三軍:出擊!”

在他身旁,韓仲錫佝僂着身體,雙目發光笑容猙獰,如同一隻黃鼠狼,他本就面色枯槁,這一下臉部肌肉扭動,如同無數只蟲子在到處亂爬,真真是說不出的噁心與駭人,讓人見之作嘔。

契丹軍營轅門大開,黑壓壓的契丹軍士,從數座轅門中殺將出來,衝向山坡上的唐軍營地,勢如長歌,一去不復返。

(本章完)

章二十六 百戰安義(5)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二 千里之遠有梟雄(中)章六十三 所謂兒皇帝【第二更】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五十五 李從璟的佈局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十三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4)章十八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2)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五七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4)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三十三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1)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五十八 崔玲瓏抵死掙扎 第五動情用巧刑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二十 天下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三十八 踏營章六十五 謀主智算敵軍行 三千銳士擒段凝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七十五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3)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