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

李從璟嘆息道:“替我謝過她祝賀新年的好意。”

“大帥怎知桃姐姐來信是爲祝賀新年?”第五眨了眨眼。

“要不然你犯得着這麼晚了還跑來?不就是要在新年到來之前傳達這個意思?”李從璟回過頭去,將一方熱氣騰騰的汗巾搭在臉上。

第五狡黠的笑了一下,“不過這回大帥可說錯了。”

“哦?”李從璟不鹹不淡的回了一聲。

“桃姐姐動用的是軍情處甲上情報傳遞印信。”第五繼續道,瞥了李從璟一眼,“飛鴿傳書,八百里加急。”

李從璟一把將汗巾扯下來,露出震驚的雙眼,眸子裡射出閃電般銳利的光芒,剎那間坐起身來盯向第五姑娘,“她遇到了危險?”

軍情處“甲”字印信只有幾大統領纔有資格簽發,“甲上”是最高級別的緊急情報標誌,自軍情處成立以來,就沒簽發過幾回。

李從璟暗暗懊悔,早該料到的,桃夭夭怎會來信祝賀新年,這完全不是她的作風——她孤身北上,雖說西樓軍情處據點成立的早、人員齊備、力量強大,但若是耶律倍鐵了心對付她,她一樣險象環生。

面對李從璟急切的目光,第五覺得納悶,搖頭道:“桃姐姐的來信只有四個字,我也沒看懂,不過應該不是遇到了危險......內容是‘日月調換’!”

第五姑娘話音落下,李從璟已經忽的從澡盆裡站起身,就像是碰到了地震一般,他聲音低沉道:“傳莫離!”

不怪第五姑娘不知那四個字的含義,當初李從璟在謀劃那件事的時候,只有桃夭夭與莫離兩人知情,所謂“日月調換”既是指代那個謀劃的內容,它的出現也標誌那個謀劃實施的時機已經到來!

以李從璟的心境,也察覺到了自身心跳的加速,他暗暗心驚:桃夭夭這一路南下北上,到底看到了多少東西?

莫離急匆匆趕來的時候,衣衫不整,頭髮還是溼淋淋的,可以想象他方纔應該也在沐浴,然而孟松柏傳遞的那四個字,卻讓他一刻也等不得,立即披衣趕了過來。

“大帥,果真是‘日月調換’?”兀一進門,莫離立馬就問。

李從璟點點頭,示意莫離入座,並且讓人拿來汗巾,爲他處理滿頭溼發,第五姑娘站在一旁,面容少見的肅穆,方纔李從璟已簡要爲她說明了情況。

“耶律倍聯手徐知誥,不惜大費周章,在河西僱傭軍隊、殺手,擾亂西川,給我等平添莫大麻煩,這些時日來我等雖查清了原委,也扼殺了他們後續的行動,但西川動亂的事實畢竟已經造成,這是無法挽回的損失,離日思夜想,無不在尋求反擊之法,不曾想,出手的時機來的這般快。”

得了李從璟的肯定,莫離反倒是平靜下來,“同光年間,我等將耶律倍扶上契丹皇位,雖未奢望他自此臣服大唐沒有貳心,但他的貳心來的卻也太早了些,此番擾亂西川,行爲更是卑劣,人神共憤,如今總該讓耶律倍付出代價了!”

“原本以爲距離耶律倍西征還有些時日,如今桃夭夭既然發來信報,可見情況已是分外緊急,不容耽誤。”李從璟道,“看來耶律倍已經不太坐得住,迫不及待踏上耶律阿保機的老路,既然如此,你我也該起身——這個年節怕是無暇享受了。”

“上元年年有,何必在今朝?”莫離用李從璟先前的話來回應他,臉上也露出笑意來。

李從璟淡然一笑,隨即目露殺機,“耶律倍以爲我大唐王師無法大舉北伐,他便能肆無忌憚西征?”一甩衣袖,

“可笑至極!”

......

歸藩還有幾日,石敬瑭要在洛陽呆到上元節之後,這段時日對他來說分外寶貴,往後的出路在何處,就看這段時日的活動了。前些時候與邊鎬的會面很是愉快,對那位年輕的江左才子,石敬瑭雖然不喜歡對方的書卷氣,卻也不得不承認對方的確有幾把刷子,客觀而言,便是比之如同李從璟影子一般的莫離,也絕對不遑多讓。

伐蜀之戰,石敬瑭攜功歸朝,自然受到了各方官吏的親近,加之他又是皇親國戚,尊榮難免更上層樓,如今朝堂上已經有了風聲,傳聞李嗣源有調他出鎮河東的意思。

河東是什麼地方?晉王龍興之地,成就大業的根基之所,就連李嗣源,也曾短暫出鎮過河東。舉國上下,也沒有幾個藩鎮的分量能與之相提並論。坐擁河東,便能背依草原,攜齊燕之地,俯瞰中原!

然而,這些傳言雖然不是空穴來風,但石敬瑭也知道,如今他雖然看着風光,實際卻是危如累卵,有李從璟的利劍在頭頂懸着,石敬瑭每一覺都睡不安穩,所謂那些到手和未到手的榮華富貴,都可能在剎那間灰飛煙滅。

到了這步田地,即便是邊鎬不來示好,石敬瑭也會主動向趙王靠攏,勸說趙王與李從璟相爭,如今的局面,是他夢寐以求的,只有攀上趙王這棵樹,他纔可能不被李從璟任意宰割。雖然這棵樹還太弱小了些,但石敬瑭沒有選擇,再者,假以時日,樹苗未必不能成長爲參天大樹。

有了趙王幫襯,石敬瑭覺得他未必不能真的出鎮河東。當然,石敬瑭不會坐等時機降臨,作爲帝國勢力最大的幾個節度使之一,石敬瑭這些時日沒少聯絡其他節鎮,少不得達成一些聯盟。

匯聚衆藩之力,同時結交朝臣,扶持趙王,才能形成強大的勢力。有了諸藩鎮、朝臣的聲援,石敬瑭自認出鎮河東的把握更大了些。要知道,正因爲河東位置關鍵,所以歷來都是皇親國戚出鎮,絕不會假以外人之手。

平心而論,舉國上下,除卻李從珂,還有誰比他更適合出鎮河東?至於李從珂......首鼠兩端之輩,既不投靠趙王,又不死心塌地跟隨李從璟,他還真以爲能左右逢源?石敬瑭暗自毀謗:這廝就不是一個能成事的。

被石敬瑭寄以厚望的趙王,此時正在宮中與李嗣源一起論事。

“如此說來,石郎近來與你常有往來?”聽罷李從榮對石敬瑭的吹捧,李嗣源放下手中摺子,看似無意的問了一句。

“石帥本就是自家人,這回伐蜀又立下赫赫戰功,孩兒當然要向其請教沙場之事,好在石帥也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是以這些時日來孩兒獲益匪淺。”李從榮情緒頗高,這廝近來愈發顯得精神旺盛,連帶着對軍政之事也上心不少,儼然有成爲一代賢王的風範。

李嗣源“哦”了一聲,不緊不慢說了一句,“知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這很好。”

得了李嗣源的誇讚,李從榮更加高興,遂順勢道:“石帥這些年戰功赫赫,爲帝國立下許多汗馬功勞,且治理民政也頗得百姓稱頌,的確是不可多得的賢才。”說到這,頓了頓,偷瞧了一眼李嗣源的神色,“聽說父親有意讓他出鎮河東?”

“你從何處聽來?”李嗣源不動聲色。

“朝臣中不少人都這般說。”李從榮道,“依孩兒之見,石帥的確有擔此重任的才能。”

李嗣源又看向手中的摺子,“軍國大事,哪有這般輕易決定的,許多事都要看宰相們的意見。”說到這,看了一眼天色,“時辰不早了,你回去吧。”

李從榮還想說什麼,但見李嗣源的目光一直停留在手中的摺子上,沒有聽他

再說話的意思,只得悻悻退下。

李從榮走後,李嗣源忽然將手中摺子重重丟到御案上,臉色也陰沉下來。

李從璟與石敬瑭不合,李從榮近來有拉攏一些臣子自成一派的勢頭......如此種種,他豈能不知?

敬新磨聽到動靜,連忙過來查看情況,“陛下方纔還好好的,這是怎麼了?可莫動氣,傷着了龍體,可叫臣子們着急。”

李嗣源冷哼一聲,臨了道:“召夏魯奇覲見。”

說罷從案牘中抽出一本摺子,仔細閱讀起來,敬新磨一邊爲李嗣源捶肩爲他疏鬆身體,一邊瞄了那摺子一眼,臉上隨即露出一絲笑意,只見那摺子的落款儼然是劍南節度使。

“這小子膽子可真不小,竟然能使出這樣的計策來。”放下摺子,李嗣源猶自品味着摺子中的內容,臨了不忘感慨道。

忽然,李嗣源問敬新磨,“北漠草原,此時正該是最嚴寒的時節吧?”

“不僅是北漠草原,全天下此時都寒冷得緊呢。”敬新磨笑着答道。

倒是苦了這小子奔波勞累,李嗣源心道。隨即意識到自己方纔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即對敬新磨怒目而視,“就你知道得多!”

敬新磨訕笑不已,不過他本是個機靈的性子,怎會爲此難住,連忙道:“陛下這是記掛秦王,關心則亂,秦王若是知曉陛下的心思,也會感念的。”

李嗣源又冷哼了一聲,不過卻明顯沒了生氣的意思,笑罵道:“就你這張嘴會說!”

不久夏魯奇到了。

見禮之後,李嗣源直入正題,“朕日前聽聞,愛卿有位千金,很是賢淑,如今正到了婚嫁的年紀,不知可曾許配人家了?”

夏魯奇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知李嗣源怎麼突然問起這茬來,難不成皇帝還有做媒的愛好?之前沒聽說啊!

“的確是有,不敢勞陛下垂詢,還未許配人家。”夏魯奇暗暗納悶,心道我小女兒還不到十四歲,哪有這麼快婚配?

李嗣源點點頭,笑容愈發和善了些,“愛卿爲國操勞大半生,於國有大功,前番平定蜀中之亂,更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你我君臣不必這般生疏。”說罷,見夏魯奇愈發迷惑了,這才呵呵笑道:“朕欲與愛卿結爲兒女親家,不知愛卿以爲如何?”

夏魯奇大驚,連忙下拜表示惶恐和謝意,心頭卻疑惑更甚了,原來皇帝是要給自己兒子做媒,可哪位皇子要納妃,之前沒有聽到這個風聲啊?

“不知哪位殿下......”夏魯奇問。

“愛卿與秦王共同征戰沙場,對朕這個兒子可還滿意?”李嗣源笑容滿面。

“秦王仁德,乃不世之才......”夏魯奇立即開始吹捧李從璟,心頭卻是一陣狂喜,秦王是什麼人,天底下還有比他更好的女婿嗎?只是這突然掉下來的餡餅未免太大了些,夏魯奇納罕不已: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好,此事便這般定了。”李嗣源拍了板。

“謝陛下......”夏魯奇有些頭暈目眩,暗道這便定了?還沒合生辰八字呢......

李嗣源哈哈笑着走出御案,扶起夏魯奇,親近的拉着他的手,“日後你我便是親家了,不必這般拘禮,來,這邊坐,朕還有事與你商議。”

“請陛下明示。”夏魯奇今日突然得了如此大的殊榮,又被李嗣源一陣親近,很是受寵若驚。

“河東節度使年邁,日前上書請求告老還鄉,朕已許了他。今日召愛卿來,是想問問愛卿,可願爲朕出鎮河東?”李嗣源笑眯眯看着夏魯奇。

夏魯奇睜大了眼睛怔在那裡,半響說不出話來。

(本章完)

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上架感言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二十一 當年明月仍皎潔(下)章八十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3)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八 空城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八 空城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六十二 傾軍投大唐【第一更】章五十一 澤州判官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五十八 崔玲瓏抵死掙扎 第五動情用巧刑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二九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7)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