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

孟延意雖然受了驚嚇,實則並未吃多少苦頭,這回平安歸來,連日來的沉悶之氣有所減輕,倒是劉細細傷勢頗重,歸來時坐的馬車,也不能下地走路,杜千書去探望的時候,一個沒忍住便落了淚,之後便在對方身旁守了一整日不曾離開。

因爲李從璟暫時不會回洛陽的原因,孟知祥的家眷便要遣人押解到洛陽去,原本孟延意也要去洛陽“受賞”,臨了她來央求李從璟,“親友死傷殆盡,猶留罵名,奴苟活於世,已是悽然,焉能再受富貴,奴請不去洛陽......”

李從璟沒有爲難她,應許了她的請求,雖然如此一來會有些麻煩,他也免不得要上書跟李嗣源說明情況。考慮到孟延意已無所依,李從璟索性在成都給她挑了一座宅子,算是讓她有個安頓身家的所在。

青衣衙門原本想要藉助孟延意的名頭,召集那些所謂孟知祥舊部,在蜀中再生事端的妄想,也隨着林安心的敗亡與孟延意的歸來,而成爲泡影。

除夕之前,對青衣衙門等敵-對-分子的抓捕行動成功落下帷幕,兩川算是徹底安定下來,那支出現在陰平道的河西僱傭軍,也被百戰軍徹底擊潰,丟下幾百具屍體,倉惶逃回了河西。

劍子與張金秤的河西之行卻還沒有結束,如今他們的身份有了些許變化,成了軍情處的馬前卒,承擔着軍情處在河西之地開拓據點的任務,作爲軍情處滲透河西勢力的探路者。

李從璟雖然沒有在河西投入很大精力,按理說卻也不必如此着急往那裡去佈局,他之所以這般做了,原因有兩個,一是劍子、張金秤有河西的身份,不用白不用;其二,毗鄰河西的大唐藩鎮,有個名爲夏州的地方,是党項人的聚集地,“百年之後”党項人會從這裡出發,征服河西大片土地,建立一個被史家稱爲“西夏”的國度,李從璟打算把石敬瑭丟過去,讓他跟党項人爭奪地盤。

八月入蜀,在經過一場戰爭與維護戰爭成果的鬥爭後,兩川總算在除夕之前徹底安定了下來,爲給李從璟繼續坐鎮蜀中一個名分,也爲反擊一些朝臣對李從璟的攻訐,更爲配合帝國新政的需要,李嗣源在除夕當日公佈了一道詔令。

詔令簡而言之,以李從璟爲劍南節度使。

原本的劍南東川節度使、劍南西川節度使,至此不復存在。

五年前,郭崇韜滅蜀之後,欲爲兩川節度使而不可得,朝廷將劍南一分爲二,分任兩名節度使,且李紹斌名義上只是副使。如今,東川、西川再度合爲一個藩鎮。兩川,即是蜀國。

河陽藩鎮,由孟平接任節度使。

這便涉及到伐蜀功成之後的封賞事宜。簡而言之,禁軍五大都指揮使,都加封了

節度使,兼領藩鎮。只不過與昔日節度使不同的是,孟平等人不必到藩鎮任職。也就是說,孟平等人的節度使,是“遙領”。

藩鎮的日常治理,由朝廷另遣官吏負責。

這與以往大不相同,是一項改革,在往日,即便是朝中大臣遙領節度使,藩鎮內官吏也大多由節度使遣親信擔任。如果說昔日的藩鎮是諸侯國,藩帥便是諸侯,眼下孟平等人,已是有名而無實,基本只享有俸祿之養,實權已大打折扣。

此事是李從璟與李嗣源商議的結果,此時開一個先河,重塑一個標準,無非是爲了削藩而已。兩人的設想,是逐步讓“節度使”這三個字,成爲一個榮譽稱號。

除卻授節度使之職外,禁軍五大都指揮使,依照所立功勳的差別,當然還有另外的封賞。例如孟平,現在肩上便新加了一個左衛大將軍的頭銜。

原本的幾位節度使,夏魯奇、李紹城、李從珂、石敬瑭等人,無不再進一步,官職再獲提升,此中細節不必詳述,值得一日的是,李紹城、夏魯奇任職洛陽,而李從珂、石敬瑭仍舊就藩。

至於李從珂希望到禁軍任職的期望,暫時還沒有機會。

獲得封賞的三軍將士與隨軍官吏,自然春風得意,在除夕這一日,早先散去各地駐紮的五位禁軍都指揮使,以及重要禁軍重要將領,並及重量級官吏,紛紛趕到成都,來向李從璟恭賀新春。

這日,李從璟在官衙設宴,與百官共辭天成四年,迎接長興元年。

李嗣源在洛陽宴會百官的時候,頒佈詔令,改了年號。年號的寓意不用多說,顧名思義。

——李嗣源的年號其實很有意思,“天成”二字,頗合李存勖自取滅亡,而將大好江山送給了毫無心理準備的李嗣源的史實,李嗣源得天下,的確是老天成全。長興,則是伐蜀功成之後,李嗣源春風得意,希望帝國長久興盛——當然,原本歷史上伐蜀失敗之後改年號,則是寄託他無奈之下的美好期望。

這些姑且不言,且說李從璟在成都擺下的這場宴席,明眼人心裡都明白,這並不是一場普通的酒宴,不僅僅是因爲時節特殊。

李從璟高居主位,百官們分立堂中兩側,堂中演奏的歌舞是《秦王破陣》。

蘇逢吉官職不高,堂中沒那麼多座位,他的位置排在了院子裡,跟他相鄰而坐的,是一位同樣年紀輕輕的官員,若是有相熟的人見了,便會認得此人也姓蘇,名叫蘇禹珪。

那一年名動洛陽的新科進士“兩蘇”,今日又坐到了一起。與蘇逢吉不同的是,蘇禹珪剛從洛陽來,是朝廷派來慰問蜀中的衆官吏中不起眼的一個。

蘇逢吉見蘇禹珪左右觀望,眉頭微皺,便笑着問他:“有何不妥?”

“來的官員也太多了些。”蘇禹珪輕聲道,他指了指大堂左右的偏廳,“偏廳都坐滿了。”

“蘇兄是怪他們佔據了本該屬於你的位置,讓你平白在院子裡受凍?”蘇逢吉打趣兩句,見蘇禹珪沒有開玩笑的意思,隨即收拾了顏色,正經道:“蘇兄初來,不知蜀中情況,也在情理之中。實言相告,若非

秦王明令五品以下官吏不得前來相賀,只怕你我都要坐到大街上去了。”

他這話說的不假,若非沾了馮道的光,蘇逢吉這個六品官是沒資格坐上宴席的。

蘇禹珪微微變色,“如此說來,各州刺史、鎮將,豈非都來了?”

“自然一個不差。”蘇逢吉笑道。

蘇禹珪默然不言。

蘇逢吉哪能不知蘇禹珪的心思,見他沉吟不語,遂問道:“蘇兄自洛陽來,理應知曉的比我清楚,前些時日朝堂上平白出現了一些官吏,對秦王頗有微辭......”

“那又如何?”蘇禹珪不解。

“那又如何?”蘇逢吉冷笑一聲,“那可大有文章!”見蘇禹珪仍是一臉迷惑,蘇逢吉無奈的搖搖頭,“蘇兄啊蘇兄,你是正人君子,也不知我這番小人之言,是否該入你耳。”

“朝堂之事,即便是風吹草動,都大有深意,何況這許多官吏突然明目張膽指摘秦王?蘇兄應該明白,洛陽有人對秦王起了不利的心思。”蘇逢吉繼續道,眼中神色極爲厭惡,如同面對不堪入目的污穢之物一般,“不管是誰有了這樣的齷齪心思,蜀中的官吏聞得風聲,都不會坐視不理,對他們而言,此時不來秦王面前表明立場,日後可就沒這樣的機會了。”

蘇禹珪:“......”

蘇逢吉指了指堂中一位武將,壓低聲音道:“此人你識得否?陛下從子李從璋。他聽聞朝中有人指摘秦王安定兩川不力後,星夜從駐地趕來,怒氣衝衝向秦王鳴不平,揚言要回洛陽拔了戶部左侍郎的舌頭。當時我就就在堂中,可是親眼所。”

蘇禹珪:“......”

蘇逢吉嘆息一聲,“連李從璋都是如此,遑論旁人?伐蜀之役,秦王帶領衆將士立下驚世之功,得利的可不僅是三軍將士,還有大批文官,眼下有人對秦王不利,他們當然不忿。”

蘇禹珪想起郭崇韜舊事,不由得面色一變。

蘇逢吉朝內外文官武將努努嘴,“這些人爭先恐後來恭賀秦王,就是要表明態度,他們都擁護秦王......”

話至此處,堂中忽然靜了下來,兩人循聲望去,只見李從璟正站起身,舉杯對衆人說話。李從璟一通場面話說完,在場百官無不起身,陪秦王共飲好酒。

......

結束了宴席,李從璟打算早些歇息,近日來各地官吏涌入成都,爭相拜見,擾得他不得清淨,這些官吏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賴着不走,都是一副不睹“芳顏”不罷休的架勢,尤其是一些驕兵悍將,屢屢叫囂要給那些在朝堂上對他發難的官吏一些顏色看看,讓他費了不少神安撫,最叫他苦笑不得的是,第五姑娘總想溜回洛陽去,李從璟哪能不知道她的心思,好說歹說才讓她消減了幾分怒氣。

躺在澡盆裡閉眼享受董小宛無微不至的“照顧”,李從璟舒服的想要呻-吟,不等他身心輕鬆的入睡,第五姑娘便“闖”了進來。

李從璟側過頭,鬱悶的看向如一團烈火在燃燒的第五姑娘,“小娘子,夜色深沉,何故相擾啊?”

(本章完)

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 王於興師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二十 晉王令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四十 勢運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十六 決心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八 兄弟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五十九 破城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七十七 世間安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五十一 澤州判官章十六 決心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一百一十八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1)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七十八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1)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三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6)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九 破軍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十二 襲營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兩百二七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4)章七 三個錦囊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