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 千里之遠有梟雄(上)

西樓東北,有千里山嶺,地勢起伏,草木濃郁,杳無人煙。山嶺之北,又有千里黑土荒草之地,酷寒凌烈,百獸隱匿,終年難見暖日。原野中有一河,名撻魯者,西出於九天,如匹如練,過野穿山,歷萬里之遙,不知其於何處東歸大海。

撻魯河中段之南,有一聚居部落,契丹呼之爲達盧古,其民善騎射,獸性未除,彪悍兇狠,不知死爲何物,極是桀驁難馴。

達盧古之東,則有漁獵之部,號爲女真者,擁海西數百里之地,輕彪尤甚。

自古窮山惡水出刁民,此輩習自然之道,與獸爲伍,與天爭利,弱肉強食,壽命極短,少有能活半甲子者,更兼不知禮儀,不通文明,不服教化,仿若化外之民,以中國之遠,鮮有聞之者。

唐長興元年初春,卻有唐人踏上了這片土地。

黃龍府,契丹最東北的州府管轄區域,北鄰達盧古,即原渤海國扶余府所在之地。同光年間,耶律阿保機東征,得此地於渤海國,此後便爲契丹所有,渤海數次爭奪,均無功而返。

無功而返的原因,在於黃龍府的主人。

當年耶律阿保機得此地後,設黃龍府都部署司,爲軍事重鎮,軍事首領官拜兵馬都部署。後來耶律阿保機軍敗西歸,繼而崩殂於西樓,耶律倍繼位爲契丹皇帝,便派了當時爭奪皇位失敗的耶律德光前來坐鎮。

原本耶律倍的用意很明確,讓耶律德光在防備不足的黃龍府上任,就算對方不死在極欲恢復失地的渤海國人手中,待他丟了黃龍府,耶律倍也能將他治罪。

然而事與願違,渤海國復仇的怒火與接連不斷的猛攻,並沒有能讓黃龍府失陷,耶律德光以他爲數不多的親兵爲主力,在述律平的幫助下,硬是抵住了渤海國的攻勢。

而後,耶律德光一面穩固防線一面北上,竟然與達盧古部首領達成協議,以極豐厚的條件挑起對方的貪慾,使其出兵前來助戰。在一次大明邢親自坐鎮指揮的關鍵之戰中,耶律德光憑藉盟軍達盧古部這招出其不意的棋子,使

得渤海國大敗,徹底粉碎了渤海國恢復扶余府的美夢。

渤海國的失利固然有其自身原因,例如與耶律阿保機戰爭其間,軍隊傷亡過多,精銳損失殆盡,仍未充實起來的國庫還不能給予前線有力的支持,但耶律德光的軍事才能,也再度被事實所證明。

更叫人拍案叫絕的是,耶律德光在戰爭中巧用手腕,使得達盧古部在與渤海軍廝殺中損傷頗多,而後他反戈一擊,向達盧古部發難,一舉搗毀了達盧古部老巢,最終使得失去根基的殘敗達盧古之軍,不得不成爲他的附庸。其後歷經周折獲得了達盧古部的臣服後,耶律德光的勢力已經不容小覷。

自此之後,渤海國再不復有恢復扶余之念。

發生在同光四年,也即天成元年的黃龍府之役,震驚世人,耶律德光藉此起死回生,從那時起,無論是契丹國內,還是渤海國,都已無法再將他打壓下去。

當其時,幽州盧龍軍,歷經大戰後正在修養身息,大唐帝國內部,李嗣源正與李存勖刀兵相見,無暇顧及草原之變。待帝國穩定之後,又忙於對付國內藩鎮的驕兵悍將,推行天成新政,對渤海國的求援只能表示愛莫能助。

況且,唐朝壓根也沒想幫大明安將耶律德光怎麼樣。

此後數年,耶律德光一面經營黃龍府,根基日厚,一面藉口女真進犯達盧古部,向女真用兵,不斷蠶食女真勢力化爲己用。

女真棲息在渤海國北部,臣服於渤海國,耶律德光挑起達盧古與女真矛盾,可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意不言自明。

反觀渤海國,雖然大明安上位之後勵精圖治,卻也面臨內憂外患。東南高麗,北部黑水靺鞨,甚至耶律倍爲限制耶律德光,一直在令耶律德光“繼續東征”,都令他苦不堪言,而國內的腐敗與爭權奪利,又沒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去改變,是以渤海國現今舉步維艱。

耶律倍爲限制耶律德光而令其“繼續東征”,耶律德光則利用此令帶來的職務之便,屢屢向耶律倍提出各種要求,並且用盡手腕壯大

自身,日復一日成長起來。

如今耶律倍迫不及待西征,未嘗不是耶律德光給他的壓力太大。耶律德光在東線以一隅之地、殘敗之局混得風生水起,戰功赫赫,耶律倍這個契丹皇帝數年來卻無顯赫功勳,還有仰仗唐朝鼻息之嫌,兩人相比之下優劣立顯,難保國內不人心浮動。

初春,冰雪未及消融,暖風未及登陸,萬物未及復甦,但厚繭的軀殼已有隱隱裂痕,繭中的生靈蠢蠢欲動,只待時機成熟便會迫不及待破繭而出,振翅翱翔。

今日輕風無雪,黃龍府軍營校場,人頭攢動,一片熱鬧景象,皮糙肉厚的漢子們聚集在一處,在各自演練弓馬技藝。這裡是兵馬都部署親兵營地,人馬常駐於此,並不因此時沒有戰事、不在集訓期,將士便各回各家。

校場中央,百十人圍攏在此,聚精會神看着中央場地,彼處有一勇士,正在表演弓馬射術。馬是萬里挑一的駿馬,高大雄健而且敏捷,肌肉如梭,美感與力感並存,馬上騎士更是英武不凡,身如山巒,目光如鷹,一舉一動皆賽虎狼。

但見駿馬奔馳如飛,馬上騎士挽弓搭箭,連射三矢,皆中百步之外箭垛,而後他腳勾馬鐙,身離馬背,吊在馬肚旁,竟是再射三矢,這回利箭瞄準的卻是八十步外懸掛石頭的繩索,只聽得三聲弓弦輕響,三塊石頭應聲落地,引得衆人大聲喝彩。

須臾間戰馬馳至一拒馬前,騎士縱馬一躍,飛躍拒馬,同時再張弓弦,未等馬蹄落地,已有三矢飛出,正中拒馬後三個草人。

圍觀者莫不高聲喝彩,更有雄壯者,拼命以拳擊胸,將自己胸膛拍的砰砰直響,這些人面紅耳赤,看向那名騎士的眼神中滿是崇拜之色。

場中的騎士,正是他們效忠的對象,黃龍府兵馬都部署,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躍過拒馬,拉馬回繮,正待再奔回起點,忽的人羣中一陣驚呼,只見三名人馬皆披鐵甲者,從人羣中掠過,紛紛亮出各樣兵器,氣勢洶洶殺向耶律德光。

這一幕,讓人莫不色變。

(本章完)

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四十七 序幕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兩百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3)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八十二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9)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二十四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3)章八十六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2)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五十二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8)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三十一 君子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七十二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0)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七十六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2)章六十八 郭威的壓力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一百三十五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中)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六 神仙山(5)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二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7)章七十八 不惜一身肝腸裂 願隨軍帥徵四方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六十五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1)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四十一 敬新磨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一百六十九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3)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四 神仙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