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十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

李從璟突然要人去將孟延意帶回成都,是因隨西川敵我鬥爭形勢之發展,他已然意識到孟延意從無用之人,成了有用之人。

先前不在乎孟延意,說她無用,是因孟知祥已經敗亡,哪怕西川還殘留有孟賊舊部,她也掀不起風浪,如今說她有用,是因敵人有利用她的可能。

孟延意畢竟是孟賊之女,若是敵人將其握在手中,便有利用其身份號召部分不軌之徒,再掀一陣風浪之可能。雖說這陣風浪很難形成大氣候,但仍舊會對如今局勢緊張的西川,造成頗大影響。

這一點,李從璟不能不防。

讓軍情處帶回孟延意的命令下達之後,在得到回報之前,陰平道賊軍的消息率先傳到成都。

出乎李從璟意料,奉命阻截這股河西賊軍的靖軍山駐軍,被賊軍殺得大敗,一日夜間,賊軍向南突進近百里,現已逼近龍州江油縣地界。

一支成分複雜的雜牌軍,竟然能擊敗靖軍山駐軍,斬關奪路而入?

自河西(隴西)經陰平道入蜀,是三國時鄧艾走過的老路,其路起於曲水,過陰平橋,越摩天嶺,走陰平山,經馬轉關、靖軍山,而至江油關,依當下里程來算,全程有七百里之遙。

若是讓賊軍再奪江油關,出江油縣,則賊軍眼前便是綿州沃土,屆時狼入羊羣,不僅會掀起一片腥風血雨,對當地城鎮、農田、百姓更是一場大災難。

河西沙陀、吐蕃族羣,野蠻而肆意,不難想見他們會對農耕之地造成何等破壞。

若形勢果真如此,這不僅是李從璟軍事上的敗筆,也會爲他的政治履歷添上一記大黑點。

“百戰軍精騎早已奉命出發,孟平雖未親自前往,卻有荊任重、陳青林領兵,算其腳程,該是不會讓賊軍出得了江油縣。”眼下不是疑惑賊軍戰力何以能如此強的時候,莫離說出了自己的應對意見,“或可令百戰軍分兵一部作爲前鋒,先行趕往江油關。”

“令荊任重、陳青林分兵一部作爲先鋒,火速馳援江油關,務必不能讓賊軍斬關而入!”李從璟認可莫離的意見,隨即下達緊急軍令。

不日之後,百戰軍有軍報相繼傳回。

得李從璟之令,陳青林親率三百騎爲先鋒,日夜兼程馳援江油關,終於趕在賊軍破關之前抵達,而後經過血戰,終於等到荊任重率大隊趕到,經過一場激戰,將賊軍殺敗。

荊任重、陳青林趁勝追出二十里,殺敵過百,擒賊亦過百。當時恰逢劍子帶張金秤至江油關,陳青林遂聯合兩人連夜審訊俘虜,因俘虜中有一副千夫長,陳青林審得一重要情報,有感事關重大,遣人星夜遞迴消息。

看罷荊任重送回的書信,李從璟冷笑一聲,“原來是僱傭兵。”

李從璟等人先前一直不理解,河西勢力怎會膽敢冒犯大唐,一支雜牌軍何以能擊敗據險而守的靖軍山正規駐軍,如今看了陳青林的審訊記錄,疑惑終於得解。

說是僱傭兵,與後世僱傭軍有些差別,但僱傭關係已很明確,這批賊軍的確是因財而動,若要用當下的名詞來解釋,李從璟願意稱之爲戰爭強盜。

僱傭兵的最大特點是認錢不認人,發動戰爭的原因和目的也在於僱主付給的錢財。

問題在於,這個僱主是誰?

僱主無疑就是那個一直隱藏的對手。

操控河西殺手入蜀殺人,製造多番事端,掀起西川風浪的對手。

讓李從璟失望的是,被審訊的副千夫長並不知曉幕後僱主。

根據他的交代,這支三千人的賊軍,先前不僅互不統屬,而且連來往都少,連駐地也相距甚遠。不過這回聚集在一起,卻也有了一段時日,簡而言之,爲入蜀行動,他們準備已久。

河西形勢複雜,大勢力以種族劃分,小勢力則以兵馬山頭劃分,類似於九州各諸侯,以及各諸侯轄下的藩鎮關係。又因河西戰亂頻繁,城池地盤易手得快,各方勢力或掙扎求存或野心勃勃,在這種情況下,軍隊的性質就不再純粹。

今日此城的駐軍,明日或許就是彼城的強盜,爲在這片相對貧瘠的土地上爭奪資源,所謂軍隊什麼事都幹得出來,此番他們被人聯合在一起,這個諸侯出兵五百,那個酋長出兵八百,組成臨時的僱傭兵,也就不足爲奇。

只要價錢合適。

問題也在價錢。

聯合河西殺手入蜀殺人、擾亂西川的手筆,有能力出得起這個價錢的勢力,屈指可數。

別的不說,帝國藩鎮就沒有這個實力。

最後引起李從璟注意的,是這名副千夫長提供的一個極有價值的線索。

“他們原本的目的是在蜀中戰事膠着之際,入蜀突襲王師後方,切斷王師糧道?”莫離吃驚不小,手握摺扇的力道也重了幾分。

“只因兩川戰事進展太快,纔沒給彼輩此等機會,此番入蜀作亂,乃是臨時更該的任務。”李從璟眼神凌厲,“若非如此,一旦戰事膠着,雙方處在角力的關鍵時期,被彼輩成功毀我糧道亂我後方,後果不堪設想。”

莫離忽的站起身,摺扇啪的一聲在他手中展開,“不願見帝國順利剿滅李紹斌、孟知祥二賊,又清楚河西局勢、各方勢力,能派人聯絡各方而遊刃有餘,且出得起僱傭軍隊價錢的人,豈非已呼之欲出?”

李從璟飲下一口清茶,放下茶碗時眸中閃過一抹如電精光,“他倒真是長了本事!”

......

兩個場景最能讓人心胸廣闊,一是立於羣山之巔俯瞰大地,二是縱馬草原見風吹草低。

舉目眺望四野,桃夭夭兵沒有覺得自己的肚子此刻能撐船,江河都給凍住了還怎麼行船,這天氣太他孃的冷了。放下窗簾,桃夭夭縮進車廂裡,抱着手爐再也不肯挪動半分。

“王老,今日趕得到西樓麼?”桃夭夭問趕車的人。

“大當家放心,某這把老骨頭雖然中不了大用了,但也不會誤了時辰!”車前傳來一個蒼老而倔強的聲音,仍然洪亮的嗓音大得出奇,一時間壓倒了風雪的怒號。

桃夭夭“嗯”了一聲便不再說話,捲起紫色大氅把自己裹得像個糉子,看着車廂靜靜出神。

孤零零的馬車,吱吱呀呀行駛在蒼茫雪地,車窗外的草原了無邊際,呼嘯的風聲沒有來處也沒有歸處,淹沒了天地,馬車搖搖晃晃行走其間,看起來單薄的可怕,兩行車轍如蛇蜿蜒,猶如兩個無家可歸的浪子。

車身漸漸遠去,化作一個小小的黑點,再無聲息可尋。

作爲一個雄霸草原的帝國,契丹國的北院宰相府修建的氣派而又富麗堂皇,府門前的兩座石獅子高過人頭,如它的主人般俯視着來往的一切人

等,府門前的護衛身材高大甲冑鮮亮,紋絲不動的身形猶如一座座雕像,不動如山,但任何人都不會懷疑他們的勇武,動必如山崩。

一架普通的馬車緩緩駛向宰相府,在氣勢恢宏的府門前顯得寒酸不已,持繮的車伕也太老了些,簡陋的斗笠擋不住寒風,雪花落滿肩頭、染白鬍須,也點綴了他滿臉的皺紋,讓他看起來更加蒼老、窮弱。

任何人都不會把這架馬車與這座府邸聯繫起來,哪怕是府邸的僕役出門,也不會乘坐這樣粗陋的馬車。然而出人意料的是,當馬車行駛到角門的時候,卻有早已等候在此的錦衣官吏主動迎上來,牽着馬轡將馬車帶入府邸。

詫異的人們在惶然失神之後,可能會想起那個年邁車伕斗笠下偶然現出的雙眼,像極了草原上最雄壯兇狠的蒼鷹。

“桃姐姐。”鑲金擺玉溫暖如春的小廳裡,一身華服雍容典雅的北院宰相疾步進門,臉上立即盪開一層漣漪般的真誠笑意,對廳中那個衣着平凡負手觀畫的女子背影款款行禮。

宰相說的是漢話,行的是漢禮。

紫色大氅隨女子轉身的動作捲動如畫,尋常衣着卻掩蓋不住她的容貌傾城、氣質傾國,“耶律敏,別來無恙。”

......

小軒窗,好梳妝,耶律敏在銅鏡前卸下沉重的裝束,房中爐火昂然,她除去華貴的衣袍,露出曼妙的身段。

桃夭夭坐在圓凳上,靜靜等待耶律敏卸妝,她雖然平靜的猶如一湖天池,卻也驕傲的如同天際流雲。

“這些年沒見着桃姐姐,敏兒可是想念得緊呢,日夜都盼着何時能再見一面,只是一直不曾聽聞桃姐姐嫁人的消息,讓敏兒千里來賀的心思都未能實現。”梳妝好的耶律敏做到桃夭夭身旁,一面招呼對方用茶一邊細聲唸叨。

“你不也沒嫁人麼。契丹公主不用嫁人?”桃夭夭微笑品茶。

耶律敏輕嘆一聲,纖纖手指滑過無暇的臉頰,頗有幾分哀怨道:“坊間都說,我是一個嫁給了契丹的公主。”

桃夭夭放下精緻的茶碗,看向耶律敏,“那你是果真嫁給了契丹?”

耶律敏也拿晶瑩剔透的眸子望向桃夭夭,“桃姐姐覺着呢?”

“早晚犯不着我來娶你,我惦記這個作甚麼。”桃夭夭道。

耶律敏咯咯笑出聲,“妹妹倒是好奇,桃姐姐一直惦記的那個人,爲何就不娶了姐姐?像姐姐這樣絕好的女子,世間還能有幾個,那人怎的這般不識珍奇?妹妹真是替姐姐不平呢。”

桃夭夭不爲所動,冷笑道:“你自個兒惦記人家也就惦記了,擠兌我作甚麼,要不要我也爲你鳴不平?”

耶律敏霞飛雙頰,嗔怪的拍了桃夭夭一下,“姐姐這話真是誅心呢!”

桃夭夭擠了個白眼。

......

“同光四年以來,契丹國勢日漸恢復,雖說不及當年之盛,但較之西樓之役後也是大有改觀,鑑於契丹國土縮水的現狀,契丹若想恢復當年霸業,必須要向外擴張,而擴張要征服的第一個大的目標,必是黑車子室韋。近些時候,契丹細作頻頻進入黑車子室韋領地,多番活動,並且與渤海國、韃靼部等各有聯絡,這一切都預示着,耶律倍已打算對黑車子室韋一戰。”

桃夭夭凝視着耶律敏,“我說的沒錯吧?”

(本章完)

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九十九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6)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十一 投靠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品書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十三 勝章七 虎狼環飼亦前行章一百零三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上)章二十 晉王令章十二 襲營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六十二 八千將士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八十八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上)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七十四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2)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八十一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7)章三 千里之遠有梟雄(下)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六十四 相救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五十九 邊軍過長城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一百三十六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下)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二十五 陣戰(上)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十八 故佈疑陣引人亂(下)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二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4)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四十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2)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六十四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2)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