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

論對河西形勢之瞭解,在河西各方勢力中左右逢源,契丹中不乏能人,然則耶律倍再有手段,也不可能對西川瞭若指掌,換言之,契丹能在河西招募殺手,能用重金僱傭軍隊叩關,卻不能製造二十一名官吏被殺案,以及製造之後一系列事端。

故,若是契丹的的確確參與到了攪亂西川的事情中來,他必定還有盟友。

其實不止契丹,按理說韃靼部也有達到以上條件的可能,但就目前來看,韃靼部並沒有與大唐爲敵的意思,況且要支付的僱傭兵錢財,韃靼部不是拿不出來,但肯定會頗爲吃力,在隔壁有契丹這個強鄰的情況下,韃靼部也不可能如此作爲。

不過此事要最終下結論,還是要等在那支僱傭兵中找到更有力的證據,或是等劍子與張金秤在河西查出端倪。

“論對西川之瞭解,有能力在戰爭前後滲透到西川的,以吳國的可能最大。”莫離道,“以徐知誥的脾性,無論如何,擾亂西川,吳國都該有一份纔是。吳國向來與契丹來往甚密,想必此番二者定有密謀。”

李從璟同意莫離的推斷。

但他也並非沒有疑惑,在他看來,這件事還有疑點。

大唐已經佔領兩川,禁軍尚未歸朝,二十一名官吏被殺案以及之後一系列事端,的確會讓蜀中混亂一陣子,給朝廷推行天成新政造成一些麻煩,但不可能真正動搖帝國對西川的統治。

若說旁人不能看透這一點李從璟不覺得奇怪,但徐知誥不可能看不明白。

既然明白,爲何要花費這樣大的代價來做這件事?

因爲吳國要攻打楚地?

這個理由根本不夠。

吳國既要攻楚,就該在戰前收斂心思,安穩準備,聚集一切力量爲戰爭所用,而不是到處惹是生非,分散人力物力。

最爲緊要的一點,難道徐知誥認爲,西川不穩,大唐要穩定西川,便抽不出太多軍力,他攻楚時大唐就拿他沒辦法,只能幹看着他出兵,而不能有所作爲?

這個想法未免太過天真。徐知誥不會這般目光短淺。

吳國(帝國,君主稱帝)的確比楚國(王國,君主稱王)強很多,但楚國並非沒有一戰之力,就算如今楚王病卒,楚國國政有些不穩,但退一步說,戰爭開始後,李從璟根本不需要抽調太多禁軍兵力,他只需要帶領一萬禁軍精銳入楚,就足以讓吳國吃不了兜着走。

即便西川有許多事端,但只要沒有大軍來犯,一兩萬禁軍,再怎麼都能從西川抽調出去的。

這樣一來,吳國的所作所爲,就都成了一個笑話。

李從璟不會小覷徐知誥,他相信徐知誥也不敢小看他,那麼他此番這些作爲,到底是爲了什麼?

這有些說不通。

“會不會還有些隱秘情況,是你我所不知曉的?”莫離聽罷李從璟的分析,也陷入沉思之中,沉吟半響,雙眼忽然明亮幾分,“問題會不會出在孟延意身上?利用孟延意做出

更大的文章,並非沒有可能。”

李從璟想了想,搖搖頭,“孟延意能有多大用?說到底,她不過是一個反賊的女兒罷了,又非亡國公主,沒那麼大能耐。不過......”李從璟頓了頓,“孟延意應該是個突破口,她身上隱藏了何種秘密,對手準備拿她來作什麼文章,還有待你我去發現。我總有種預感,她不會是關鍵點,但會是引出關鍵點的引子......”

“孟延意可有消息了?”

“按理說早該有消息傳回了。”

......

自從四年前離開盧龍,這些年劉細細跟隨李從璟輾轉奔波各地,走過許多地方的路,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飲過許多種類的酒,秀美的山川多姿的風景,有過太多讓她深深迷戀的時候,但她從未忘記過回家的路,也從未有過不回家的念頭。

家是一方小院,兩壇花草,幾扇門窗,簡單的陳設,搖曳的青燈,還有窗外高過屋頂的榆樹。這些東西雖無特異之處,但相處的日子久了,便會熟悉,然後讓人感到親切。

但世間所有的東西,都沒有那個早已不是書生的書生讓她覺着暖心,哪怕她通常都只能在人羣外遠遠看上他一眼。

這一眼,不會被人注意到,也不會被他留意到,但就是這恍若置身事外的一瞥,讓她在往後無數命懸一線的生死較量中始終惦念着,惦念着一定要回去。

她早已分不清,那是她回去的原因,還是活着的理由。

就如當下一樣。

但劉細細知道,這一回,她恐怕回不去了。

她恐怕再也不能看到那個熟悉而疏遠的身影。

長劍早已折斷,不知丟在了何處,被鮮血染紅的雙手只能緊握那支一直陪伴她的梆笛,讓她更有勇氣去面對眼前似乎無窮無盡的殺手。

黑衣殺手。

青衣衙門的黑衣殺手。

一路且戰且逃,已經讓劉細細遍體鱗傷,流失的鮮血持續帶走她周身的力量,這不僅讓她動作更慢,也讓她的眼線模糊、思維遲鈍。

此時此刻她腦中能記住的東西已經不多,除卻那個遙遠的消瘦身影,便只有保護身旁那名女子的使命。

被追殺是從何時開始的?劉細細已經記不大清。作爲此番孟延意外出的護衛,她們早先的行程一直平淡無奇,雖然孟延意一直在順江探查、走訪,擺明了是要尋找她那早已不知所蹤的父親,劉細細也不覺得有什麼值得重視的地方。

直到今日,當劉細細察覺到路邊的危險時,已經來不及挽救什麼,只能護着孟延意逃亡。

附近的軍情處據點劉細細早已記在腦海裡,但她不知道還能不能趕過去,因爲對手着重封鎖了通向那些方向的道路,她們早已換了幾次方向。

終於,連孟延意在內,身旁已經只剩下四個人,當傷勢最重的軍情處銳士提出要留下斷後時,劉細細拉住了她,搖頭時臉上滿是悲慼之色,“走不

掉了。”

的確,身處田壟阡陌中的她們,已能透過茶樹看到前方趕來堵截的黑衣影子。前有攔截,後有追兵,他們這幾個人太渺小了些,已是插翅難逃。

鮮血順着手臂淌上梆笛,沿着笛孔侵滿笛身,又從笛身滴落到地上,劉細細來到孟延意麪前,她發現面前這個應該說是很苦命的女子,細汗如織的臉上並沒有太驚慌神色,她歉然道:“此番護不了你了,別怪我們。”

塵土早已佈滿原本秀麗的衣衫,夾雜着觸目驚心的血跡,狼狽不堪的孟延意笑容悽婉,“不怪你們,你們已經盡力了,無論如何,我都該感謝你們。”說罷這話,孟延意竟然真的彎身行禮。

劉細細沒託大受孟延意這禮,她扶起孟延意顫抖的臂膀,臉上忽然涌現出決絕之色,招呼身旁的同伴道:“脫下她的外衣,給我換上!”

“都頭......”同伴哪裡不知劉細細的用意,不禁色變。

孟延意慢了一拍,卻也及時反應過來,連忙抱着身子後退,“這不行,絕對不行......”

“還愣着作甚,這是軍令!”劉細細已經開始除去自己的衣衫。

任憑孟延意如何掙扎,也擺不脫兩名銳士有力的手,她雙目含淚,哀求的朝劉細細道:“劉都頭,你不能這樣做,不能......”

三下五除二將衣衫調換,劉細細不由分說,將不住搖頭的孟延意塞進一叢茂密的茶樹裡,“你躲在這裡,待他們追我們過去之後再出來,你順着田邊道路一直往西走,三四十里之外會有一座小鎮,彼此有我們的據點,到了那裡你便安全了。”

被塞進樹堆裡的孟延意楚楚可憐的蹲着,掙扎的動作使得樹梢劃破了她的臉龐,血珠不時涌現出來,如墨水一樣染在她臉上。

劉細細重新握緊梆笛,忽然笑了,“你沒有想過逃走,已經出乎我的意料了......好好活着。”說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劉細細等人的身影已經消失在原地。

腳步聲漸漸遠去,周圍有剎那間的安靜,日暮擁抱了大地,黑暗中孟延意用雙手拼命捂着嘴,不讓自己發出聲音來。

眼淚從指縫間掠下,如溪水流淌,她舉目四望,忽然覺得分外無助。這個世界是那樣廣闊浩大,而她是那樣嬌弱渺小,哪怕下一刻被黑暗吞噬,都驚不起絲毫波瀾。

......

孟延意撥開枝梢,小心翼翼探出頭來四處張望,在確定周圍無人之後挪出身子,在月光下邁開雙腿跌跌撞撞的奔跑,猶如一隻受傷的野兔。

但應該沒有這樣的野兔,野兔不會在奔跑中接二連三的摔跟頭。

當孟延意最後一次摔倒之後又立馬爬起來,倔強的還想再往前跑時,她看到了站在她面前的一個長髮身影,那個曼妙的身姿,在此刻竟然如同山嶽一般難以跨越。

“喲,這不是孟小娘子麼,這般着急是要去哪兒?月下出逃,莫不是要去會情郎,咯咯......”

(本章完)

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四七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1)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三十四 都試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四十二 董璋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四 大廈將傾何人扶 天下蒼生問誰顧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六 水寨(4)章十八 攻克章六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8)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有關李嗣源章三十八 踏營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二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1)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一百零三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0)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八十一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下)章二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2)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一 北地秋意來時早 國仇家恨苦奈何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二 鬼斧十手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三十四 都試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六十一 如何不相爭【第三更】章六十六 郭威章三十五 心思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十九 何衝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八 兄弟章九十三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3)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