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

西川軍的困獸猶鬥,顯現出幾分殊死一搏的意味來,在先失過半陣地的情況下,李從璟本以爲縱然西川軍還能頑抗片刻,也激不起多大的浪花來,然而眼前的事實卻讓他樂觀不起來。

總體而言,聚集到玄武城西面的西川軍,陣腳仍然較爲混亂,但就如先前所言,敗逃到此地的西川兵將,大部分都能有序繞到孟知祥援軍陣後,在將校的組織下重新排列陣型。

出現如此情況的原因有兩個。

其一,有三股西川兵馬,出陣逆擊王師。這三股西川兵馬,不是頑抗之姿,而是反攻之態,在各自驍勇之將帶領下,頗爲兇悍,雖然戰事艱難,卻硬生生叫他們穩住了一些場面。

其二,孟知祥親自帶領執法隊,揚帥旗,立陣前,大聲傳喚,呼喝連連,在組織散兵的同時,看見有衝擊軍陣的散兵,立即持刀殺之,毫不手軟。

如此,雖然局部的西川軍陣仍不免有動亂,大局卻是有穩定之象。

李從璟在城樓遠觀之,也不得不歎服孟知祥的才能。

歎服之餘,有無忌憚,不得而知。

李從璟知曉,無論是三股兵馬絕境反擊,還是執法隊殺人而不引起騷亂,局面反倒能趨於穩定,其根本原因,是孟知祥得人心、有威望。

若非極得人心、極有威望,以常理度之,西川兵將早已敗了。

李從璟微微皺着眉頭,手指輕敲閣樓欄杆,腦中已經開始高速運轉,他結合眼前局面,一面衡量雙方戰場力量,一面快速推演戰局發展的方向。

軍中幕僚、參謀處都留在梓州,文以莫離爲首,武以李紹城爲主,繼續主持梓州戰局,沒有隨行在李從璟身側。這裡面,一方面是情勢需要,另一方面,李從璟急援玄武趕得太快,也帶不了參謀處。

故此,眼下李從璟沒有人可用來詢問意見。

但李從璟卻將軍中驍將幾乎都帶了過來。

王師步軍,主要由高行周、皇甫麟統帶,另有夏魯奇、李從珂、石敬瑭、史彥超等悍將;王師精騎,分撥給了郭威,其部更是不乏猛將。

兵是精兵,將是勇將,軍便該是強軍,沙場決戰,本該沒有不勝之理。

眼下,步軍面前的阻力,主要來自趙廷隱、張知業,通過飄揚的旗幟,李從璟不難看到其中還有孟思恭、侯宏實等西川勇將。雙方鏖戰之處,你來我往,人仰馬翻,血肉橫飛。王師在場面上分明佔有優勢,前進的速度卻慢了下來。

精騎戰況較好,兩翼各自突進到了了西川軍中、後陣側面,往來奔馳,如風襲林,並不短兵相交,而是以弓弩不斷襲擾西川軍陣,令散兵抱頭鼠竄、狼奔豕突,無法聚集,叫軍陣疲於應對,陣腳不穩。

但其突進過遠,所以幾乎四面皆敵,雖沒有陷入敵方軍陣中,但西川兵將往來襲擾,也是不勝其煩。這其中,以李仁罕、李筠帶領的西川馬軍,阻擊最爲得力,讓王師精騎機動性、殺傷力大爲降低。若非如此,僅是王師五千精騎,就能叫西川軍陣叫苦不迭、最終崩潰。

戰局若此,可謂一鍋亂粥,無處不戰,然而亂中有序,彼此都有呼應,牽一髮而動全身。尋常將領見了這等數萬人會戰的場面,只怕腦袋都要給攪成漿糊。

正是如此,

要在這樣的局面中理出頭緒,找出決勝的關鍵點,極爲考驗一名主帥的軍事才能。

李從璟緩慢敲打欄杆的動作仍未停止,一下一下,顯得頗有節奏。

孟平上了城樓來,在李從璟身後抱拳行禮:“孟平見過大帥!”

李從璟轉過身,卻情不自禁怔了怔。

眼前孟平的模樣,太過悽慘了些。質地極好的冷鍛甲,已經破碎不堪,幾乎每一片甲葉上都有劃痕,披散的長髮被鮮血浸透,一縷一縷貼在頭上,臉上更無一寸有本來顏色,像是被火燒過的竈臺。

饒是如此,在面見李從璟時,孟平仍然奮力挺直了身板,只是從他怎麼掩飾都掩蓋不住的咬緊牙關的神態來看,這樣尋常的動作已經牽動了身上足夠多的傷口,讓他苦不堪言。

“玄武城戰事之難,我早有預料,然眼前所見,仍觸目驚心。”李從璟揮手招來隨行醫官,讓他們爲孟平卸甲、療傷。他這番話的確發自肺腑,自進城到上城樓一路來,目光所及,城牆已無一處完好,更是處處皆血,城防工事也是面目全非,盡數損毀,整座城池,如同一張飽經摧殘的老人臉。

“你做得很好,比我預料的還要好。”李從璟沒有親自給孟平處理傷口,因爲他還要關注戰場局勢,他背對着孟平,聲音微微有些顫抖。

孟平心中暖如火燒,聲音有些哽咽,“百戰軍從未讓大帥失望過,孟平也不敢讓大帥失望。”

“很好。”李從璟點點頭,沒有再多言。

他了解孟平,對方的赤子之心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清楚,正因如此,李從璟對孟平報以莫大期望,天下很大,戰場也大得很,孟平還有的是大放異彩的時候,眼前的一城之勝對他來說實在不算什麼。

“說說看,你對這場戰局有何看法。”李從璟將話題轉移到眼前要緊處來。

孟平坐在樓板上,任由醫官爲他處理傷口,他聞言陷入沉思,連醫官碰到他身上觸目驚心的傷口,也沒有讓他皺一下眉頭,“比之李紹斌,孟知祥的確老道得多,閬州之戰時,李紹斌未逢大敗,卻連城池都不敢守,便倉惶退回梓州,眼下西川軍面對的境遇比之當日之東川軍,差了許多,孟知祥卻能絕地反擊。主帥有這份意志,難怪西川兵將還能奮勇再戰。”

李從璟冷淡的笑了笑,“李紹斌敢不守閬州而退回梓州,那是他知道之後孟知祥會發兵相援,他還有退路,自然沒有放手一搏的必要。但孟知祥不同,眼下戰場雖然沒有進入西川,西川卻已沒有退路可言,一旦東川亡了,西川也獨木難支,故而哪怕局勢惡劣,孟知祥也必須困獸猶鬥。”

“眼下,東、南、北三面城牆外,西川軍死傷數千,百戰軍也正在清掃其殘餘力量,西面城牆外,西川軍雖然頑抗不退,實則傷亡比之其他三面,有過之而無不及,在王師猛攻下,孟知祥能有效聚集的力量其實有限。”孟平接着分析道,“王師皆精銳,而西川之精銳,已經摺損近半,此戰持續下去,只要能將西川軍逆擊之勢打壓下去,西川軍將再無反擊之力,必敗無疑!”

李從璟露出會心笑意,“的確如此。”

“大帥自然是有把握的。”孟平見李從璟胸有成竹,也笑了。

“當然有把握。”李從璟道,“禁軍

新編之事,是由我親自操刀的,其戰力如何,我豈能沒有把握?”

他傲然俯視整片戰場,繼續道:“全軍上下,猛將如皇甫麟、郭威,乃是我一手調教出來,骨幹如史彥超、石重貴等演武院學員,乃是帝國費盡心血,從整個大唐傑出兒郎中選拔,再悉心培養出來的,禁軍的戰陣演練、軍備武器、各科技藝等,無一樣不由我日夜督導,若是這樣的軍隊,都勝不了一介藩鎮軍,我這幾年的夙興夜寐豈非就是一個笑話?”

他這番話說得擲地有聲,頓時有意氣風發之態,指點江山的面目下,盡顯智珠在握的風采,沒有一絲自謙。

伐蜀這場戰爭,由帝國天成新政數年來積蓄的力量爲支撐,由整個大唐朝野數年來的心血來澆灌,如今到了彰顯成果的時候,此時沒有把握,豈非是當初就沒有用心?

醫官處理好孟平的傷口,爲他重新披上衣袍,孟平愣愣望着閣樓上李從璟的背影,沉默了良久,忽然低頭,落下一顆辛酸的淚來。

秋風無情,拂起李從璟腦後的白髮。

孟平握緊了雙拳,在心裡默唸道:“三軍上下,定不負公子心血!”

......

“他孃的,禁軍的東西,就是好用啊!”戰陣中,史彥超扭頭吐了口帶血唾沫,拼殺的渾身燥熱的他爆起了粗口,將方纔一箭射殺敵方一員驍將的勁弩掛回馬鞍,重新提起馬槊奮戰。

“這算個鳥!禁軍的好東西多得是,你是沒見百戰軍身上那副冷鍛甲,保管你見了要流口水!”石重貴目光火熱,“刀砍不壞,箭射不透,那纔是真的好東西!”

“說得你就穿過一樣,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們護國軍的軍備,不也跟我們武信軍一個熊樣?”這回馳援玄武城,李從璟將藩鎮軍精銳臨時整編,史彥超和石重貴這兩名同窗好友才得以征戰一處,史彥超殺得興起,口中卻不含糊,“這回要非馳援玄武城,大帥臨時配給禁軍軍備,這樣的好東西你能見得着?”

這時陣中響起一陣沉悶鼓聲,石重貴立即對史彥超道:“退開,陣中要用大弩了!”

兩人帶着各自部曲殺向兩翼,在他們身後,一隊隊弩手攜大弩上前,一輪勁弩齊射,立即叫面前的西川賊軍倒下一大片。

“直娘賊!這他孃的什麼弩,威力這般大?”望着眼前被弩箭帶得向後飛倒的西川軍士、露出大片空白的西川軍陣,史彥超睜大了眼睛,“箭頭都趕得上拳頭大了!”

“大伏遠弩,大臂張弩,在學院的時候不是見過麼,大驚小怪什麼,咱們畢業的時候就裝備禁軍了!”石重貴接話道,“老史,看清楚了沒,趙廷隱的將旗!奪下它,面前這股賊軍就潰了!機不可失,大弩給創造的空檔,可不能錯過......”

他話沒說完,卻見史彥超已經瘋魔一般奔赴向前了,正是面朝趙廷隱的將旗。

“狗日的史彥超,你他孃的無恥!”石重貴一見史彥超要搶這份大功,立即急了,連忙帶領部曲跟上去。

殺出去沒多遠,眼見史彥超如同一尊戰神,在西川軍陣中往來奔馳、殺敵,無人能擋其兵鋒,眼看已快要擒下趙廷隱的將旗,饒是熟悉對方,石重貴也驚得瞳孔猛然緊縮,不禁罵道:“這狗日的真是愈發不像人了!”

(本章完)

章一百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7)章六十七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5)章二 奮我軀兮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二十三 百戰安義(2)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十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6)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三 神仙山(2)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八 兄弟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六十一 火攻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六十六 郭威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八十五 君能以國士待我 我必以國士報之章五十四 帝國之兩難【第二更】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三八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7)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八 空城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二十二 百戰安義(1)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一百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7)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二 鬼斧十手章七十三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2)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十九 何衝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十二 襲營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九十一 怒搶佳人回軍營 三軍齊發至中都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六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2)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十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5)章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9)章九十六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3)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一百八十三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