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

玄武城外的戰況,讓孟知祥十分惱怒,他沒有想到,在他緊趕慢趕好不容易趕來的情況下,李仁罕卻沒有能穩住戰局,堅持到他趕來。

而且僅僅兩個時辰!偏偏就是這兩個時辰,讓孟知祥的奇謀化爲泡影,這讓他如何能不憤怒異常?

李仁罕手握西川最精銳的三萬兵馬,圍攻玄武城半月而沒能克城,已讓孟知祥十分意外且惱火,雖然他對李仁罕沒有表露出過多怨言,但絕非沒有不滿——若非太過失望,孟知祥也不會在這種時候,不在成都坐鎮而親自帶兵來支援。

百戰軍在殘破的玄武城堅持達到半月,在讓孟知祥意外的同時,也讓他意識到,只要他再稍稍加重砝碼,就足以改變玄武城眼下的平衡局勢。

不說李仁罕能在孟知祥趕來之前,驟然發力攻下玄武城,只要他保持對玄武城的攻勢,那麼孟知祥自信他趕到後,玄武城中的百戰軍必定望風而潰。

屆時,玄武被奪,百戰軍被滅,將給予王師戰力與士氣上的雙重沉重打擊。若能如此,只要消息傳到梓州城,不用孟知祥率領大軍趕過去,李從璟就得引兵退走!

否則,等待李從璟的,就是全軍敗亡的下場。

救東川,也就成了。

然而天不遂人意,孟知祥不曾預料,李從璟能比他早一步趕到玄武城,更加不曾預料到,李仁罕連兩個時辰都沒能堅持住。

面對預謀與現實如此大的落差,孟知祥心頭的滋味可想而知。

而一旦西川軍在玄武城戰敗,便只能引軍退回龍門山以西,屆時王師必定順勢追殺,搶渡龍門山,如此一來,一馬平川的西川之地,將再無險要可守。等待西川的,將是王師長驅直入,兵鋒直逼成都的後果!

至於東川,孟知祥不用想也知道,一旦西川在玄武城戰敗,西川軍退回漢州,李紹斌立即就會覆滅!

屆時,所謂兩川,將不再是兩川。

沒有東川的西川,也再無與王師抗衡之力。

而等待他孟知祥的,也不外乎是家破人亡、身死道隕的下場。

所以孟知祥已沒有退路,眼下這一戰,他必須取勝。

李仁罕、趙廷隱、張知業等聞聽孟知祥趕到,連忙驅馬來迎,見到孟知祥,三人無不下馬跪拜,痛聲而泣,“末將等有負大帥所託,攻玄武城半月不能克之,如今更是險些潰敗,罪不容誅,萬死莫恕,請大帥治罪!”

孟知祥冷冷看着跪倒在馬前的三名大將,心如刀絞,他並不缺乏殺伐果斷之心,心中恨意滔天,也的確想要將這三個差幾將他大業敗了個乾淨的罪人千刀萬剮。

深吸一口氣,孟知祥感到他的雄心壯志與千古基業,幾乎已是亡於這數人之手,他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如此有負厚望之輩,的確該誅九族。

臉部肌肉抽動的孟知祥,眼中的憤怒只是持續了片刻,下一刻他便下了馬來,上前將李仁罕三人扶起,仰天長嘆道:“三位將軍爲西川大事,與賊軍血戰多

時,此中艱辛本帥豈能不知?眼下局勢如此,乃天亡我孟知祥也,實是非戰之罪,三位將軍何必自責過甚?”

孟知祥神色悲慟,擡頭望天的身影倍顯蕭索無奈,李仁罕、趙廷隱、張知業三人瞧見孟知祥這副神態,聽了他口中的話,羞愧的無地自容的同時,恨不得一頭撞死。

“大帥!”三人痛聲高呼,他們都是孟知祥心腹,平日裡受盡孟知祥恩惠,在西川顯赫人前,早已視孟知祥爲主,如今因爲自身的無能與罪過,令孟知祥如此悲慟灰心,對方卻還偏偏沒有責怪他們的意思,只要是個還有良心的人,都會恨不得立即殺回戰場戰死。

李仁罕更是虎目含淚道:“大帥萬莫如此,大帥主政西川,乃天命所歸,萬勿妄自菲薄!眼下賊軍攻勢雖猛,我軍卻也沒有完全潰敗,如今大帥親自引軍來援,我軍力量大增,三軍士氣振奮,待我等殺將回去,必令李賊覆滅!”

說罷,大聲請命:“大帥,請容末將等一個機會,讓我等爲大帥殺敗眼前賊軍,以抵罪孽!”

趙廷隱、張知業同時叩首,“請大帥容我等殺將回去!”

孟知祥這才收回了看向灰白天空的哀痛目光,看向面前的三位大將,試探着道:“三位將軍,眼下戰局不利,賊軍勢大,反擊必定千難萬難,爾等果真願意回頭再戰?”

說罷,補充道:“以本帥之意,不如回去西川,再作從長計議......”

“我等願意再戰,一雪前恥,請大帥成全!”李仁罕等面紅耳赤,爭相高聲。

孟知祥見士氣可用,不再試探李仁罕等人的奮戰意志,連忙再度扶起三人,轉而眼神振奮道:“好,好!本帥有諸位將軍和衆將士死戰,何愁賊軍不破?諸位,李賊就在眼前,且讓你我同心同德,再與其鏖戰三百合!成敗在此一舉,戰若勝,則兩川自此保全,你我往後同享西川!戰若不勝,你我埋骨此地,也不負奮力一搏之情!”

“三位將軍且去整軍,本帥親自爲爾等擊鼓!”言罷,孟知祥作出戰場安排,李仁罕等三將聽了,莫不轟然應諾,奮然轉身上馬奔赴戰場。

......

郭威當然有奮戰之心,無論是早先爲君子都主將,還是如今爲萬州防禦使,衝鋒陷陣都是職責所在,且不說如今戰局於我有利,即便是戰事膠着,也當有一往無前之念。

“大帥放心,但有軍令,某自當爲大帥取來孟老賊人頭!”郭威昂揚道。

“郭將軍真乃我軍膽也!”李從璟哈哈大笑,笑罷,正色道:“賊軍西來,陣型未成,此乃我軍之契機也,倘若使其從容排兵佈陣,收攏敗卒、穩定陣腳,則此戰將平添許多艱難。郭將軍練軍用兵,向來深得突襲之法,今我予你五千精騎,你當知該如何?”

“繞行兩翼,直撲敵後,擾其陣型,亂其陣腳,使其不能聚力成陣!”郭威當然知道李從璟的用意。

“很好,本帥自會下令步軍出擊賊軍主力,正面施壓!”李從璟微微頷

首。

“末將去也!”郭威提着長槍一抱拳,拔馬就走。

望着郭威遠去的背影和前方的西川軍,李從璟的目光逐漸冷冽下來。

孟知祥引軍來援,李從璟自然不會給他聚集軍力的機會,趁其亂令其潰,跟趁人病要人命是一樣的道理。

精騎兩翼迂迴,步軍主力正面出擊,這是再常用不過的戰法。常用,往往代表有用,若是主力進擊如狼驅羊,精騎能令敵陣陣腳不穩,戰場局勢早晚會成倒卷珠簾之勢。

誠如李從璟先前所言,戰事至今,比拼的就是兩軍實打實的戰力,是一場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較量。

李從璟左右望了一眼,方圓百步之內,幾乎已無成羣西川將士,百步之外,禁軍軍陣在壓着西川軍陣進擊,在孟知祥沒有扳回局面前,西川軍就只能被禁軍壓着打。

殺入西川軍陣中的禁軍,高歌猛進。反觀西川將士,在被禁軍扯碎陣型後,要麼堅持戰鬥直到被殺倒、碾碎,要麼就只能後退,而軍陣中一旦有將士轉身後退,軍陣前後的將士就會相互衝撞,使整個陣型崩潰。

出現了這種情況,這個軍陣也就廢了。在這個軍陣後相隔一段距離的軍陣,若能穩住陣腳不亂,潰敗的將士將會繞過這個軍陣,在後方再重整陣型,如此也還能再戰。

而一旦潰敗的將士、軍陣過多,場面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後面的軍陣再嚴整,也將不能起到穩住陣腳的作用,潰敗的將士將會慌不擇路,衝擊己方軍陣,最終裹挾着後方的軍陣一起逃散。

到了這一步,所有軍陣都潰散,所有將士都奔逃,也就形成了所謂的倒卷珠簾。

到得那時,便是進攻方對潰敗方單方面的屠殺。

李從璟要達到的,就是這種效果。

郭威率領的精騎,就是衝擊西川軍尚且穩固的後方軍陣,力求達到使其陣腳不穩以至於動亂的效果,這樣一來,前方的軍陣潰散,將士奔逃時,他們也就不再具有緩衝的作用,而只能被裹挾着奔逃。

燒燬西川營地的戰事仍在進行,這件事也沒有太大難度,無需太多兵力,能取得的效果卻很明顯。

李從璟驅馬離開城外戰場,馳入玄武城中,而後登上城樓,俯觀整個戰場。

隨着他的身影穩定在城樓,大軍的指揮、發令機構也相應搬到城樓前。令旗佔據高處,傳令兵待命城樓之下,號角、金鑼各自就位,戰鼓一排豎立在城牆上。

主戰場在玄武城西面城牆外。

分攻南北面城牆外西川軍的禁軍,已經殺穿了彼處的西川軍陣。

西城牆外的西川軍,爲免兩面受敵,早在這之前便在孟知祥的號令下,主動收縮戰線後退,讓出大片空地,同時結陣自固,爭取時間重新佈置戰陣,收攏自南北面退回的敗兵。

郭威的五千精騎已經分作兩股,自兩翼出擊,南北面的禁軍匯合於西面城牆外,兩陣合而爲一,在李從璟的命令下,分秒必爭的衝向西川軍陣。

(本章完)

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八十四 今朝又成亂離人 無人憐顧影自憐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兩百三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1)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十 家國天下無事平 算計謀劃誰人清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四十七 序幕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八 空城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二十七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章五十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1)章九 風月之地有深機 看似是山不是山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一百九十九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2)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四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七十八 爲君說新政【第三更】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十九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3)章一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上)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二十三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7)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章二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7)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三十四 虎子與犬子章九十三 江淮王師入楚地 江南士子今北奔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七十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5)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一百七十九 南撤又待追兵來 及戰日落慘遭敗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十三 勝章八十二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1)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