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

“此戰要實現一石二鳥,有兩處關鍵需得好生把握。”李從璟環顧衆人,“其一,玄武縣之決戰一旦發起,務必保證此處西川軍無援;其二,趕往玄武縣的軍隊,務必要精銳,且要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要把握這兩處關鍵,又需得做好幾件事。”李從璟接着道,“其一,持續給梓州城壓,使其自顧不暇,不能察覺我軍分兵玄武縣之意圖;其二,嚴令漢州方向的軍情處眼線,務必保證決戰發生其間,西川再無其它軍隊趕來;其三,百戰軍務必要堅守到援軍趕到;其四,肅清玄武縣與梓州之間的敵軍斥候、遊騎。”

說到這,李從璟頓了頓,眼神銳利了幾分,“其五,此計劃務必保密!”

衆人聞言莫不肅然,皆俯首應是。

玄武縣距離梓州不到百里,距離成都兩百餘里,玄武縣午前的戰事情況如何,孟知祥天黑前便能知曉。

西川軍攻打玄武縣的第七日,當玄武縣“一成不變”的軍報再度遞到孟知祥手中時,正在府中與蘇願對弈的孟知祥,再也坐不住,放下手中棋子,負手來到涼亭邊,望着亭外一湖秋水,眉頭緊鎖。

孟知祥再無對弈之心,蘇願也不得不放下手中棋子,起身來到孟知祥身旁,拱手問道:“大帥可是憂心玄武縣戰事?”

“李仁罕、趙廷隱、張知業等人,領軍攻打玄武縣已經七日,始終不能克之,致使我軍三萬精銳在玄武縣遲滯不前,對梓州城成坐視之態。”孟知祥聲音沉緩,“戰事發展到這般地步,始料未及。”

“玄武縣有萬餘百戰軍精銳駐守,旦夕間要攻克,實屬不易,大帥萬勿憂心過甚。”蘇願勸道。

孟知祥搖搖頭,“你不知李紹斌此人。若是玄武縣長久不能克之,我怕李紹斌生出他念。”

蘇願驚了一驚,“他念?”

“李紹斌此人,貪得無厭,目光短淺,偏又自視甚高,野心勃勃,其若是認爲眼前路是條死路,斷然是不肯走到黑的。此番若是我西川軍遲遲無法救援梓州,李紹斌見梓州城把守不住,會生出什麼念頭來,實在難以預料。”孟知祥這番話說得很有深意。

“大帥是說,李紹斌有可能投降?”蘇願不是蠢笨之人,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孟知祥的意思,這讓他更加心驚,“他怎麼敢?他難道以爲他此番投降,朝廷便會赦免他的罪?”

“若僅是投降,朝廷自然不會赦免其罪。”孟知祥轉身看着蘇願,“但若他甘爲朝廷鷹犬,反過來攻打我西川,那會如何?”

“這......這......”蘇願一時說不出話來,因爲他發現這種情況並非沒有可能。

孟知祥目光變得悠遠,他緩緩說道:“這些年朝廷國政如何,你我看在眼裡,心知肚明,若是李紹斌願意‘棄暗投明’,便證明朝廷是人心所向,足以令天下臣服,朝廷怎會不接受?李嗣源與李從璟父子,都不是心胸狹隘之輩,若是李紹斌真這般做了,要保住一場富貴,實在是容易得很!”

“這......李紹斌怎會如此糊塗?”蘇願有些亂了方寸,他卻不知道,東、西川的聯盟,說到底不過是“狼狽爲奸”,乃因有暫時的共同利益,哪裡談得上堅固?若是形勢有利還好說,若是形勢不利,難免人心浮動,各有異樣心思。孟知祥與李紹斌,說到底,誰會去真的相信誰?

東、西川同屬蜀中,一山難容二虎,就算他們暫時聯合,日後也必定會有爭雄之時。就如李紹斌在玄武縣佈置重兵防範西川一樣,孟知祥雖然沒有這樣明顯的舉動,但誰能說,他心底對李紹斌的防範之意,就比李紹斌對西川的

防範心思淺了?

“糊塗嗎?”孟知祥忽然盯着蘇願,語氣也怪異起來。

蘇願怔了怔,不知道孟知祥這句反問是什麼意思,陡然心中一驚,意識到了什麼,連忙拜倒在地,急聲道:“大帥明鑑,我西川軍民受大帥恩惠多年,無不感恩戴德,縱然形勢不利,我等也絕不會有貳心,士爲知己者死,我等定會誓死報效大帥!”

原來孟知祥這番話,其根本意思,並不盡是在擔心李紹斌有貳心,而是在試探西川軍民是否有貳心,蘇願此時作爲西川官員代表,他的一言一行無形中就不可避免反應西川官員的心思。

蘇願一句話說完,尤覺得不夠,繼續道:“朝廷賞罰無度,奸佞竊據高位,良臣無立錐之地,當年郭公伐蜀,對朝廷功勞何其大,郭公本身又是何等忠義之人,最後竟然落得那般悽慘下場,如此朝廷,天不亡之,人必亡之,我等斷然不會助紂爲虐,還請大帥明鑑!”

孟知祥眼中的陰霾消散了幾分,他表現出啞然失笑的模樣,扶起蘇願,笑道:“先生這是做什麼,難道本帥會不信爾等忠心麼?本帥豈能不知,便是東川敗亡,我西川有爾等在,也是堅如磐石?爾等都是本帥肱骨,本帥又豈會疑心爾等?這樣的話,切莫再說了!”

蘇願心中安定不少,忙連聲應是,只是後背涼颼颼的,竟是在短短時間內已經冷汗橫流。

扶起蘇願,孟知祥又道:“近日來,本帥得報,城中有不少朝廷細作在攪-弄風雲,試圖對我西川官、將行反間計,迫使我西川內亂,從而不攻自破。那李從璟倒是手段層出不窮,只可惜,他又如何知道,我西川上下同心同德,又豈是他這番陰謀詭計能夠撼動的?”

蘇願知曉孟知祥這是在敲打他,也是希望借他的口去敲打其它的西川官員,除了讚歎“大帥英明”,他還能說什麼?

“清除朝廷細作的事,就交給先生去做,三日之內,務必肅清所有朝廷眼線,一個不留!此事關乎成都安定,先生可知?”孟知祥又道。

“卑職明白,必定竭盡全力!”蘇願忙道。

“好,很好,先生不愧是西川俊傑,有先生去做這件事,本帥放心得很!”孟知祥臉上掛着讓人倍覺親切的微笑,說完這話,他擡頭看向天空,只見西川上空烏雲密佈,似乎有大風雨將至。

在蜀地已失去山川險阻,雄關險隘盡爲王師所奪,先前戰果盡皆失去,而東川又只剩下一座孤城的時候,王師壓境,戰火雖然還未燃燒到西川境內,但誰又能不知曉,西川早已是暗流涌動,風雲莫測?

日復一日強大的大唐帝國,近年來深得民心的天成新政,已經天下人莫不翹首東望,人心這個東西,在尋常時候或許不如何顯眼,但的確不容小覷,尤其是在需要選擇的緊要關頭。

蘇願擡起頭,望見烏雲低沉,只覺心頭猶有大石。

大爭之世,凡有血氣者,皆有爭心;大爭之世,凡有才華者,誰不擇主而事?席捲天下的大爭洪流,裹挾着天下子民左奔右突,身在其中的人誰都是身不由己,渺小的個人面對洪流的奔進,無論是要大展才華還是明哲保身,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追根揭底,追逐功名利祿,要跟隨強者。

西川與朝廷,誰纔是強者?到底誰才能給他們想要的東西?

蘇願原先知道,但此時又變成了不知道。但他知道,他也很快就能知道。

只是在知與不知之間,留給人選擇的時間與機會,實在是不多,渺小的人們,若不能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便只能化爲一堆白骨,自此煙消雲散。

敵我博弈,主臣博弈,生死博弈,富貴與窮困博弈,每個人又在與時勢博弈,無時無刻不在的博弈,便是天下大爭。

“玄武縣戰事,大帥有何安排?”蘇願問道,“是否要發軍相助?”

“西川兵馬有數,若是都派了出去,一旦李從璟有其它舉動,西川如何抵禦?”孟知祥搖頭道。

頓了頓,他又道:“不過玄武縣戰事,關係大局成敗,卻也不能任憑局勢壞下去。”

“大帥有何對策?”蘇願再問。

“本帥意欲親自前往主持戰事。”孟知祥語出驚人。

“西川乃是根本,成都更是根基所在,值此緊要之際,大帥焉能輕離中樞?”蘇願驚道。

“將士在前線血戰,本帥豈能在後方苟且?西川是西川軍民之西川,本帥既然節度西川,便應當與西川軍民浴血同袍!”孟知祥果決的說道,這話讓蘇願心中一暖,很受振奮,隨即,孟知祥嚴肅道:“又且,先生當知,前方戰事若不能勝,本帥守着成都又有何用?”

孟知祥下定了決心,蘇願也不好再勸,

若說此時還有什麼打破玄武縣戰事僵局的選擇,那便只有孟知祥親臨戰場,如此才能鼓舞將士血戰破敵。

玄武縣外,得知孟知祥要來督戰的消息,李仁罕、趙廷隱、張知業三將,莫不大感屈辱,他三人召集諸將,將信報公之於衆,而後歃血爲誓,立下不克城不活命的軍令狀,又親領陷陣隊,對殘破的玄武城發起猛攻。

連日來,孟平少有閤眼休息的時候,整個人都消瘦了一圈,雙眸中佈滿血絲,臉上也是密佈血污,都沒有閒暇去清洗,但他仍有旺盛的鬥志,堅守城頭與衆將士力戰不退,這才守住了城池。這一日,在打退西川軍一輪猛攻之後,他下城去稍作休息。

“將軍何在?”趙弘殷從城頭快步奔下,在民房外見到孟平親兵,立即上前急聲詢問。

“在屋中歇息,剛閤眼不到兩刻,趙將軍何事?”親兵見趙弘殷火急火燎的模樣,已經預感到對方是要來打攪孟平歇息,不免有些不滿。

“賊軍攻勢加急,我已看到了李仁罕、趙廷隱、張知業三將親自陷陣......”趙弘殷道。

“趙將軍的意思,是說趙將軍守不住城頭了?”親兵寒聲道,“將軍才歇息不到兩刻!趙將軍可知道,自玄武縣戰事開始,將軍合起來都沒休息到四個時辰!方纔將軍進餐,已是連肉都咽不下......”

趙弘殷怔了怔,還是硬着頭皮道:“賊軍此番攻勢,非同尋常......”說到這,見親兵眼睛都紅了,竟似要淌下淚來,就再也說不下去。

“將軍今日,務必要休息滿一個時辰!”親兵嘶聲道,說罷招呼左右一聲,“我等跟趙將軍去城頭......今日就算全部戰死城頭,也要爲將軍爭得這一個時辰!”

左右莫不大聲應諾,皆奮然前驅。

“何故吵鬧?”一聲輕斥從屋中傳來,披掛齊整的孟平已經走了出來,他雙眼腫得厲害,看到趙弘殷,沒空去顧及親衛們的做派,“趙將軍此來,可是賊軍又用了什麼別樣手段?”

趙弘殷正要回答,孟平卻已擺了擺手,“走,上城頭!”

“可是將軍,你今日才閤眼不到兩刻......”親兵急了。

孟平腳步沒停,回頭呵斥道:“若是戰事不利,你我都得長眠在此!”

親兵不敢再多言,眼圈卻是更紅了。

上得城頭,望見城外排山倒海般的西川軍鐵甲浪潮,孟平也不禁怔了怔,“好大的架勢!”

(本章完)

章九十九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4)章五 晉陽李從璟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五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上)章五十六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1)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一百八十六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4)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七十三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2)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八十九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2)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有關李嗣源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八十 親至芙蓉掀簾幕 一騎獨上古北口(中)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三十八 踏營章七十 北面有朋遠方來 三問三答見生死章九十四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九 淇門之變(1)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一百八十 小魚大魚齊咬鉤 預設奇兵向北行章十八 蒹葭蒼蒼,血染一方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四十一 第五姑娘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七十五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2)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一百六十六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3)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六十 李從璟的志向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四十一 邊軍逞威風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九十五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2)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