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

“百戰軍,向前!”一名倒下去的百戰軍勇士,臨死時舉起手臂,滿嘴鮮血大聲急呼。這聲呼喊驚醒了孟平,也不知從何處來的力量,他一躍而起,衝出軍陣,再度殺向前。

將那欲要落井下石的西川將士一錘砸碎腦袋,孟平舉起大錘高呼:“華夏自古出雄師,中國曆來爲強邦。關西老秦軍,十年掃六合!”

他高呼完,手中鐵錘似乎又更加敏捷、兇猛了幾分,衝到他面前的西川將士,被他一一殺倒,他堅定的步伐,再度寸寸向前!

受他鼓舞,他身後的百戰軍勇士,如同瘋魔了一般,攻勢再度大振,他們邊殺敵,邊高呼:“漢武精騎三百萬,不破樓蘭誓不還!太宗開疆萬萬裡,大唐天威懾四夷!”

身後屍路,身前敵軍,腳下步步啼血,他們奮不顧身,朝着敵軍將旗猛烈衝殺過去,他們是精銳,他們是勇士,他們是大唐的矛與盾,他們護君王,他們擊不臣!

他們用血肉之軀,爲帝國的強盛殺開一條血路,他捨身忘死。他們揮動兵刃,砍向敵人的頭顱;他們腳步不停,衝擊敵軍軍陣,他們在高呼:“看白起,爲國滅敵逾百萬,一生征戰不訴難!看衛霍,踏破草原如漫步,不叫賊奴敢南顧!看薛禮,將軍三箭定天山,英姿卓絕美名傳!”

孟平埋頭在拼殺中,血濺了一身,他步步向前,步步殺敵,他身後的部曲,緊跟他的步伐,他們只有數十人,卻有千軍萬馬不能匹敵的氣勢!

在彼方,另外五十名重裝甲士,也在艱辛拼殺,此時他們攻勢也因之振奮,他們齊聲高呼:“將士百戰方爲雄,馬革裹屍不該容!爲國之盾護軍民,爲國之矛擊不臣!”

這百名在險境中出城,面對千軍萬馬也要逆擊的勇士,雖身在敵圍,仍面不改色,雖明知不可爲,仍慷慨赴死,這些大好兒郎的鮮血,染紅了大唐帝國的旗幟,染紅了大唐帝國的江山!

他們打亂了西川軍的陣腳,打亂了他們攻城的節奏,牽制了西川軍的兵力,分散李仁罕的注意力。在他們身後,在玄武城頭,英勇奮戰的百戰軍同袍們,受其鼓舞,無不熱血沸騰,他們感念這些同袍的浴血拼殺,讓他們壓力大減,他們又牽掛這些同袍的命運,痛恨先前爲何沒有一起殺出城去。

這裡已經拋下了太過屍體,同袍的,敵人的,這裡已經流下了太多男兒血,滾燙的,已經凝固的。

城頭的百戰軍,與城外的百戰軍,爲此戰之勝,爲心中信念,一邊戰鬥,一變齊聲高呼:“護軍民,擊不臣!漢唐雄風憑誰問,鐵骨錚錚!漢唐雄風憑誰問,鐵骨錚錚!護軍民,擊不臣!”

屍山血海,萬千敵軍中,孟平擡起血紅的頭,他看到了那面將旗,那已不過是咫尺之遙,他眼中爆閃着戰意,他渾身都已通紅如血,他殺倒面前的敵人,又大呼着殺向前。

在他身後,這片廣闊的戰場,敵我爭戰不休,每時每刻都有熱血兒郎命喪沙場,他們註定埋骨他鄉,他們也許看不到他們爲之奮鬥的這場戰爭勝利,他們也許看不到大唐帝國

再強盛如初的那天,但他們雖九死而無悔。

他們是大唐帝國的軍人,他們是天下最精銳的軍人。

戰歌,迴盪在這片戰場上空,直衝九霄,白雲避散,烈日隱遁,“沙場秋點兵!沙場秋點兵!爲國之盾護君民!爲國之矛擊不臣!”

將旗觸手可及,孟平哈哈大笑,他已經看到了將旗下面色錯愕、張皇的李仁罕,從他的面色中,孟平可以看出,他分明沒能料到,局勢會發展到這般模樣!

在孟平面前的西川將士,這些先前還悍不畏死的甲士,此刻面對殺穿軍陣的他們,面對氣勢如虹的百戰軍,無不面色駭然,再也沒了敢上來以命換命的心思。

他們躊躇,他們畏懼,他們猶豫不前,孟平卻看到了勝利的希望,他舉起大錘,大喝一聲:“百戰軍,向前!”

“百戰軍,向前!”數十名重裝甲士浴血大喊。

“百戰軍,向前!”玄武城上下,萬名百戰軍發出震動天地的呼喊,如同在宣讀他們從始至終的誓言!

“百戰軍,向前,向前,向前!”

百戰軍氣勢如虹,各部都展開強有力的反擊。

他們要殺退眼前的敵人,贏得這場戰鬥的勝利,這正是他們的使命!

......

金鑼聲突兀的響起,十步之外的李仁罕,在下達退軍的命令後,最後看了孟平一眼,憤然卷旗退走。

他或許不畏懼孟平這區區數十人,但卻不能不畏懼如今已被點燃的萬名百戰軍!

西川軍開始潮水般從城牆前退走。

兵潮中,孟平長身而立。

他與身後倖存的三十來名重裝甲士一起,通過捨身往死的浴血拼殺,終於迎來了今日的勝利!

“都他孃的愣着作甚,殺啊!”孟平忽然一聲大喝,回頭殺入退走的西川兵潮中。

玄武城頭,排山倒海的歡呼聲,淹沒了戰場的噪雜。

這座殘破的玄武城,在秋風中屹立不倒,如同泰山!

或許,這座城池並不是泰山,城池上的百戰將士,纔是泰山!

......

李從璟接到有關百戰軍在玄武城此戰的軍報時,已入黑夜。軍報上有寫:自李仁罕退軍後,賊軍整日再無攻勢。

握着這份軍報,李從璟仰頭閉上眼,沉默下來,出奇的沒有如往日一般,笑着跟衆幕僚讚賞百戰軍,讚賞孟平。此時,他心中百感交集。

李從璟彷彿看到了這一戰的戰況,看到了孟平大吼着在萬軍之中浴血拼殺,看到了那百名勇士高呼戰歌向前,看到了殘破的玄武城頭,在晚風中屹立不倒的百戰軍軍旗。

這一戰的勝利,來之不易。

讓他震動的,是百戰軍將士爲國征戰不惜身的壯烈豪情。

千古以降,爲帝國功業,爲王朝安定,爲漢民族長治久安,不知有多少將士血戰疆場,馬革裹屍,成了他鄉的一堆白骨。千百年來,他們的功績漸漸被人遺忘,被人忽視,甚至連姓名都沒有留下。

這個天

下,不可能沒有戰爭,也不可能沒有成片戰死的將士,但至少世人應該知道,是這些大好兒郎的血灑疆場,才換得他們能在繁華安定之地,縱情享樂,爲一己之私勾心鬥角爾虞我詐。

其它姑且不言,最起碼的,軍人需要被尊重。

一個真正的帝國,應該尊重它的戰士。

“也虧得是百戰軍,換作旁人,還真不一定能守住玄武城。”在看過軍報之後,有人感慨道。

“大帥,時機到了。”莫離忽然道。

莫離所說的時機,自然是出兵玄武縣,與西川軍決戰的時機。

李從璟點點頭,俯下身揉着眉心,“依軍師之見,該由那支軍隊前去?”

“自然是橫衝軍。”莫離道,“剩餘幾軍當中,以橫衝軍戰力最強,當是不二之選。”

李從璟微微頷首,吩咐孟松柏道:“去叫高行周來。”

在孟松柏領令而去的時候,軍情處忽然有一份緊急線報送到。

軍報是第五姑娘親自送來的,她道:“孟知祥離開成都了。”

李從璟皺了皺眉,展開線報看了一眼,將其遞給莫離,苦笑一聲,“孟知祥離開成都,向梓州趕來,且成都駐軍,有秘密調動,不出意外,也是開赴玄武城。看來不止是我意欲決戰玄武城,孟知祥也有此念。”

莫離看過線報後道:“西川援軍被阻玄武城,不能按預期支援梓州,戰局對東、西川來說,已經危險得很。孟知祥到底老辣,他也看出來,如果讓王師平定梓州,再去掃蕩西川,西川必定士氣低迷,再加之人心浮動,屆時他必全然失去了主動,只能收縮據守。決戰玄武城,是他打破眼下戰爭僵局的唯一嘗試。”

“也是最後一搏了,不足爲懼。”桑維翰道,“決戰玄武縣,對我等並非沒有好處,西川賊軍離了本土作戰,也就沒有那般主動了。”

李從璟不置可否,反而問第五姑娘,“孟知祥一直在不停招兵,也收回了攻打其他地方的軍隊,這回他帶來玄武城的兵力,會有多少?”

“被軍情處探知的,有不下萬數。”第五姑娘想了想,回答得很保守。

“萬數......”李從璟沉吟起來。

“孟知祥這可是傾巢而出,他當真放心離開成都,不擔心成都會起內亂?”桑維翰眼神變幻。

“成都能起內亂麼?”李從璟又問第五姑娘。若是成都會起內亂,那一定是反間計用得有了效果,而且就算西川官將要投靠朝廷,軍情處也會知曉。

“五五之間。”第五姑娘答道,尋思了一下,又補充道:“不過孟知祥在離開成都前,已經授命蘇願清掃軍情處佈置在成都的眼線,所以成都內亂的可能性又低了幾分。”

“蘇願本是西川進奏官,朝廷對西川用兵的消息,本就是他率先回報給孟知祥,有這層關係在,蘇願不可能不懼怕朝廷追究,故而不會對孟知祥有貳心,孟知祥用他來做這件事,倒是選對了人。”莫離道,說到這他看向李從璟,“眼下要緊的是,玄武城決戰,該如何打。”

(本章完)

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一百零三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10)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八十七 是非成敗由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下)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七十一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6)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六十五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兩百三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1)章五十一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下)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兩百二一 生逢亂世不由己 唯真英雄能本色章六十三 我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1)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一百零一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6)章兩百五一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下)章六十四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7)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十一 淇門之變(3)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三十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4)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四 神仙山(3)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四十 勢運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四十七 算盤叮噹響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一百五十 可笑蚍蜉撼大樹 雄主不屑轉顧之(上)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九十八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5)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九 淇門之變(1)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八十六 過盡千帆皆不是 李從璟餓狼撲食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二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3)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一百零四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中)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五十六 天下不復有門閥 我打你臉又如何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