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

自從接了孟知祥清掃軍情處眼線,維護益州內部穩定的任務,蘇願這兩日都不曾睡過一個好覺,軍情處的狡猾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這兩日他越是深入調查,就越是感到心驚。

用無孔不入來形容軍情處對益州官吏的滲透毫不爲過,幾乎十之三四的益州官吏都與軍情處有所聯繫,然而真正讓蘇願心驚的,還是軍情處的滑手,在這樣大規模的滲透下,蘇願竟然沒能逮住軍情處什麼人。

益州官吏似乎接近一半都與軍情處有聯繫,但蘇願偏偏抓不住軍情處的人,這就像明明滿街都是盜賊,但當你去抓人的時候,卻又發現誰都不是盜賊,這看似矛盾,細想之下卻讓人膽戰心驚。

局勢如此棘手,讓蘇願不得不去向孟知祥稟報,然而出乎蘇願意料的是,孟知祥已經不在府中,也虧得是蘇願深受孟知祥器重,身份不同尋常,這才被告知,孟知祥已經離開了成都。

從政事堂出來,蘇願心事重重,軍情處活動的猖獗與難以捕捉,以及孟知祥的悄無聲息離開成都,都讓他感到一股沉重的壓力。

眼下,如何處理軍情處之事,成了蘇願不得不獨自承擔的重任。因爲埋頭沉思,蘇願有些出神,離開政事堂沒多遠,便差些撞到了人。

聽到兩聲嬌呼,蘇願愕然擡頭,就看見面前幾名衣着華麗的女子,正奇怪的看着他,一名小丫鬟應該是被他差些撞到的對象,此時拍着還未成熟的胸脯,一臉驚嚇與慍怒,“你這人,走路都不看路的嗎?”

蘇願失笑道:“在下倒是看了路,只是沒看到小娘子罷了。多有唐突,恕罪恕罪。”

那丫鬟見蘇願竟然有狡辯之意,不免更加惱怒,“你這人,光看路不看人,還有理了?”

蘇願笑道:“若是顧着看人,還如何看路?”

“你......”小丫鬟被氣得不輕,回頭對幾人中衣着最爲華麗一名女子跺腳撒嬌道:“小娘子,你看他!”

這位女子年過二八,生得傾國傾城,五官精緻,身姿窈窕,充滿了青春少女的活力,讓人過目不忘。

蘇願直到這時纔看到這女子,連忙拱手行禮,“見過小娘子。”

這位小娘子乃是孟知祥次女,名叫孟延意。

“先生請隨我來。”孟延意言簡意賅說了一句,便從蘇願身前走過。

蘇願略顯遲疑,他公務繁忙,還趕着回去清查軍情處眼線的事,加之方纔又沒對對發造成什麼實際傷害,有意不理會這位小娘子的大脾氣。

“怎麼?先生失禮在先,難道連賠禮的勇氣都沒有麼?”孟延意察覺到蘇願沒有跟上來,回頭時眼神清淡的說道。

蘇願無奈,只得跟上。

少頃,到了孟延意居住的庭院,孟延意徑直走進正廳,自己在主位坐了,示意跟進來的蘇願也落座,隨後吩咐了茶水。

對方沒有問罪的意思,反而以禮相待,這讓蘇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不知道孟延意意欲如何,只得硬着頭皮坐下,嗅着屋中的芬芳清香,蘇願倍覺不自在。

“方纔我見先生神思憂慮,魂不守舍,可是有什麼難處?”待蘇願坐下,孟延意立即發問。

蘇願沒想到孟延意開口竟是這樣一番話,連忙起身拱手道:“方纔是在下唐突,衝撞了小娘子......”

“此乃小事,先生國士,何必掛懷?”孟延意出言打斷蘇願,隨即認真道:“我邀先生來,也不是談論這些事的。”

“小娘

子有何見教,但請示下。”蘇願忙道。

“如今蜀中戰火綿延,朝廷軍隊一路高歌猛進,聽說東川已經快要不保,父親也不得不親臨前線,當此危難之際,延意雖爲女兒身,也不願在閨中聽天由命,只盼着能爲父親、爲西川分憂一二。”孟延意看着蘇願道。

“小娘子有此念,真乃巾幗不讓鬚眉。”蘇願再度拱手,貌似恭敬,實則話語不鹹不淡。

孟延意微微蹙眉,對蘇願這番反應有些不滿,不過她並沒有過多表示,只是道:“幾日前,父親曾委派先生,清查朝廷布置來成都策反西川官吏的細作,如今可是事情頗爲棘手?”

蘇願這才驚訝了,“小娘子如何得知?”

“這很難想到嗎?”孟延意反問。

蘇願一時說不出話來。的確,他方纔神思不屬,又是在帥府中剛出政事堂,自然是因爲公務不順,而他眼下最重要的公務,便是清查軍情處。

只是,孟延意是如何得知孟知祥委派了他清查軍情處的任務的?

這也不難推測到,因爲答案並沒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可能,便是孟知祥告知。

孟知祥爲何會告知孟延意這件事?

原因也不會有多,最可能的,便是孟延意在政事大局上的見識,讓孟知祥很認可,其次,父女倆關係很是親密,若非如此,孟知祥不會將此時跟孟延意說起。

那麼問題來了,孟延意此時說起這件事,意欲何爲?

蘇願想不到答案,所以他只能希望孟延意告訴他。

孟延意沒有直接回答蘇願這個提問,而是微笑道:“我請先生來,自然是爲先生分憂。先生該不會認爲,延意一介小女子,不能爲先生解憂吧?”

“不敢。小娘子思慮敏捷,能得小娘子提點,在下感激不盡。”蘇願似是而非道。

“既然先生希望我爲先生分憂,難道不應該先將情況詳細說給我聽嗎?恐怕就是孔明在世,也無法不明事態,便能出謀劃策的。”孟延意笑意更濃郁了些,露出兩個淺淺酒窩,顯得有些調皮。

蘇願暗自苦笑,孟延意短短几句話,便讓他不得不將事情和盤托出,這實在是出人意料。雖然無奈,事已至此,蘇願也只能將情況給孟延意盡數說了。

孟延意聽罷,歪頭想了想,又笑起來,“這有何難,既然朝廷眼線抓不住,不抓也就是了。”

“這......”蘇願雖然原本就沒指望孟延意真能爲他解決問題,但聽到這樣的回答,還是難免錯愕。

孟延意正色道:“先生怎麼不想想,若是朝廷細作真與益州三四成官吏都有往來,這成都豈非早就亂成了一鍋粥,岌岌可危?若果真如此,西川也不用派遣大軍出戰東川,直接認輸等死好了。”

“小娘子的意思,是說在下先前查到的現狀,只是朝廷有意製造的假象?”

“應該不會有差。朝廷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我們益州自亂!”

“原來如此。”

“父親將這件差事交給先生,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求得益州穩定,不至於生出內亂,若是先生大肆搜捕,卻又抓不到人,豈不使得人心更加惶然,正中朝廷下懷?所以依我看,這人不抓也罷!”

“這......”蘇願雖然覺得有理,但還是不能採納這個意見。

孟延意見蘇願堅持,又想了想,忽然道:“先生若是真要抓人,卻也簡單。”

“如何簡單?”

先生大可演一齣戲。先在城中安插一些人手,充當朝廷眼線,然後令人將其捕之,對外則宣稱朝廷眼線已經抓獲。如此一來,可安定成都人心。若是先生還希望再進一步,大可數日後再放出風聲,說這些‘朝廷眼線’已經招供出與之有聯繫的官吏名單。再之後,若是先生只求穩定成都,則大可借父親之名,說值此關鍵之時,父親唯望西川共度時艱,只要這些人自此一心效忠西川,則不予追究;若是先生想要拿一些官吏交差,則可以派人監視懷疑對象,他們中那些與朝廷細作有往來的人,得知‘朝廷眼線’將他們供了出來,必然有人自亂陣腳,屆時先生將其捕之,也就不是難事。”

蘇願怔在那裡,細細品味這些措施,其中的關鍵之處,讓人不禁拍案叫絕,爲之折服。他站起身,躬身行大禮,“小娘子果真聰慧過人,有小娘子此計,何愁不能清查朝廷眼線?某在此謝過!”

孟延意受這番大謝,卻並沒有很得意,反而憨態平生的長嘆一聲,“看來先生是打算選擇最後一條路了。”

蘇願說的是清查朝廷眼線,自然是要選擇最後一條路,不僅選擇最後一條路,還要在這條路上更進一步,從抓獲的官吏口中,拷問出軍情處的所在。

蘇願沒有否認,雖然這不符合孟延意的期望,但他卻必須這樣選擇。兩人身份不同,所在立場也就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不同,各自受到的限制和期望的效果也不同,選擇難免會不一樣。

好在孟延意卻似很體諒蘇願,並沒有跟他在這個問題上討價還價的打算,轉而問起了另外一個問題。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孟延意的臉色前所未有的莊重,“先生曾久在洛陽,對朝廷情況知之甚深,可謂知己知彼,請你老實告訴我,此番父親前去東川對戰朝廷之師,勝算有幾成?或者說,此番蜀中之戰,西川勝算有幾成?”

這個問題並不難回答,至少對蘇願而言是這樣的,他道:“大帥親征東川,必會旗開得勝,此番蜀中之戰,最後勝利的也必然是西川!”

這個答案雖然瞧着可喜,卻並不是孟延意想要的,但她問出這個問題後,似乎就料想到蘇願會如此回答,此時並未灰心,又道:“看來我得換個方式問。先生不妨告訴我,朝廷軍隊兵馬多少,由哪幾支軍隊組成,軍備如何,主帥李從璟是個怎樣的人,洛陽朝廷風氣如何,李嗣源又是個怎樣的人?”

問完,不等蘇願答話,她又肅然補充道:“先生最好說得詳細些,先前我幫先生解決了個大麻煩,現在我不求先生重新回答我方纔的問題,但先生至少得如實相告,好讓我能準確做出判斷!”

蘇願最終也沒有說出十分事實,實情他說了六七分,還有三四分則是長自家威風滅他人志氣,以確保最後敵我對比的結果,是西川能夠得勝。

孟延意蹙起秀氣的眉頭,板起好看的俏臉,凝神沉思半響,最後站起身,送蘇願出門。

在蘇願離開後,孟延意叫來貼身丫鬟,“你去準備,半日後我要去東川。”

“小娘子要去東川作甚?那可是交戰之地!”小丫鬟驚訝的跳起來。

孟延意明亮的雙眼目光閃動,“蘇願的話頂多只能信上七分,如此一看,此戰勝負難料,父親去了玄武縣,可謂兇險萬分,我必須前去相助!”

“前方有大軍數萬,有衆位將軍、先生,還有大帥,如果這都不能取勝,小娘子去了又有何用?”這話丫鬟沒有問出來,因爲她知道說出這話的後果。

(本章完)

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章兩百五十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中)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三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2)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二十七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十四 雲波詭譎章六十九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7)章三十五 漢唐之文明章四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4)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十七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4)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十二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5)章四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一百三十九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下)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五五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2)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十六 決心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一百五十二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1)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六十五 今朝竊爾國【第一更】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八十 天下豈非無衛霍,怎奈人主不識君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二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2)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二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6)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九十一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7)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二十八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樓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三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7)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七十一 強一地也強一國 最是諜鬥能驚心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五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5)章八十 跟不跟我走章一百二十三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6)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六十二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