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四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5)

林英看向自己這名親衛,聲音虛弱而柔和,他笑了笑,問:“後悔嗎?”

親衛臉上淚痕未乾,聞言稍稍一怔,一時沒反應過來,“將軍說什麼?”

林英嘆了口氣,目中露出不忍之色,“這場戰鬥,你本可能不會死,但因爲跟了我,現在卻處於必死之境,後悔嗎?”

親衛一把將臉上淚痕抹乾淨,昂首堅定道:“爲國而戰,雖死無悔!”

林英愣了愣,對這名缺了根弦一般的親衛有些無奈,“我是問,做了我的親衛,卻要跟我一起死,後不後悔?”

親衛的聲音更重了些,正色道:“能跟隨將軍征戰,是我的榮耀,怎會後悔?”

這樣的回答讓林英又怔了怔。他的眼神忽然有些恍惚,像是陷入了某種回憶中,良久,他臉上再度綻放出笑意,“的確。能跟隨大帥征戰,是我之榮耀,死而無悔。”

親衛看向林英,眼中充滿不解,他不明白林英爲何突然說起了李從璟。

林英卻沒有再回答他疑問的意思,他的眸子裡星月如畫,他的思緒卻已飛回了八年前,飛回了那個雪夜的長和縣城。他的面前,似乎又站着那個彼時還分外年輕,年輕得尚未及冠的傢伙,對他說:“本使相信,來日你兒子一定會有一個幸福的家。”

是的,那個年輕人做到了。林英這個在戰亂中失去家園的人,現在卻已有了新家。他成了親,也有了自己的兒子。他們居住在洛陽,彼處沒有戰火,一切幸福安穩。

“將軍,賊軍又殺過來了!”親衛一句話,將林英的思緒拉回現實。

“扶我起來!”林英雙眼陡然清明,他再度提起橫刀,看向潮水般涌來的敵人。

士爲知己者死,本身就是一種幸運。

數個時辰前——

林英率部退到第三道防線後,到了此時,君子都終於將這一路賊軍的虛實弄了清楚。

“將軍,探查清楚了,他孃的,這路賊軍不下兩萬人!”一名都頭來向林英稟報,會在如今稱呼林英爲將軍的人,必然是君子都的老人,事實上,林英所帶的這一千君子都,本身大部就是他的舊屬,“不過盡是步卒,馬軍基本只有先前我等會面的那數百騎。”

“都是步卒?這可太好了!”一名指揮使喜道,“盡爲步卒,則無強行衝陣而過之可能,只要我部還在堅守,賊軍就得在山道中與我等陣戰!”

“卻也蹊蹺!”林英沉吟,“賊軍的馬軍不至於會這麼少,這些馬軍都去了何處?賊軍將步卒盡數放在南路,這樣的部署又有何深意?”

“馬軍既然不在南路,自然就在北面那兩條道上!”那名指揮使理所當然道,說到這裡,他頓了頓,“至於賊軍爲何將兵力這樣部署......”他卻是想不出來答案了。

林英沉思片刻,見衆人的眼神都向他看來,他忽的面色肅然,問諸人道:“諸位,敢與我一道死戰麼?”

“將軍這是什麼話,君子都何曾怕過死了?”衆人立即嚷嚷起來。

“很好!”林英點點頭,揮手讓人拿來地圖,在衆人面前展開,指着地圖道:“賊軍發兵三萬上下,這是毋庸置疑的,既然南路有兩萬餘步卒,則其另外八千馬軍,必然是去了北面兩條道。北面兩條道各有我君子都千騎,要攔截八千賊軍精騎,並非不可能,但堅守十二個時辰後,定然損傷殆盡。諸位,你等可能明白?”

對陣雙方:兩千騎與八千騎;對陣時間:堅守十二個時辰;對陣地點:山道;對陣結果:損傷殆盡。這樣精準的戰局預測,若非對敵我戰力瞭如指掌,對天時地利人和等諸多因素分析的透徹,不能得出。能做出這樣的預測,整個君子都上下,除卻林英,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但實際上,這樣的推演也並非不可能,因爲這場戰鬥,實際上並沒有多少額外影響元素,大抵稱得上是戰力的硬碰硬,是將士的硬性消耗。

對林英這番推演,衆人卻沒有懷疑,皆肅然點頭。

“一戰過後,君子都損傷殆盡,諸位,能接受嗎?”林英目光炯炯看向衆人。

衆人肅然,皆沉默不語。對他們這些沙場宿將而言,戰死沙場並非是多可怕的事,但這顯然不單純是個戰鬥命題。

衆人沒有回答,林英卻擲地有聲道:“我不能接受!不僅我不能接受,我想昔日的君子都都指揮使郭威,現在的君子都都指揮使林雄,在各自面對這個問題時,也不能接受!”

他眼神銳利

看向衆人,重重道:“君子都,不能損傷殆盡!君子都的旗幟,不能倒下!君子都這支軍隊,不能從大唐消失!”

“將軍,該當如何,你說便是,我等照做!”有性子急的,已經忍不住大聲道。

“辦法只有一個!”林英目光如電,說了四個字:“田忌賽馬!”

衆人有的已經瞭解,有的卻還沒反應過來。

而後,林英看向山道,緩緩道:“戰至此處,要把守南路,若是我等抱有戰至最後一人之決心,自此時起要堅守到十二個時辰的時限,五百人足矣!”

五百人足矣,除卻先前戰鬥的傷員,還能調三百騎支援北面兩路。

臨行時,林英對率三百騎北上的騎將耳語了一陣,而後道:“這番話你記清楚了麼?”

“將軍放心,必定一字不漏!”騎將紅着眼睛道,“然則,將軍爲何不將實情告之都指揮使?”

林英笑了笑,“若實話說,都指揮使不會答應的。”

......

林雄失聲道:“不好!”

“將軍何意?”左右都露出不解之色。

“林英的話不對,他在說謊!”林雄面沉如水,像是遭遇到了極可恨的事。

“將軍說林英在說謊?這怎麼可能!”被林英派來的那員騎將不平道。

“謊言總是會有破綻的,他這話裡就有破綻!”林雄來回踱步,心情極度不平靜,“他的話看似合情合理,實則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中、北兩條山道,比最南的山道,要長了許多,幾乎都是兩倍的距離。我們可能會戰損嚴重,但依託山道,絕不至於守不住十二時辰。”

林英派來的騎將愣住。

“我知道兄長的意思了。”林雄忽然低下頭。

“何意?”

林雄卻沒再說,他忽而轉身,咬牙切齒道:“既然援軍已來,我等何妨大造聲勢,去主動出擊?如此,還能讓賊軍退卻,早日達成既定戰果!”

他翻身上馬,調集兵將,抽刀在前,義無反顧奔向西川軍。

山風撲面,林雄心如火燒。

他知道林英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當然知道,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的知道了。

“兄長這般做,不過因爲他是我的兄長。”林雄心中在哀鳴,“無論他跟別人說的是什麼,我都知道他真實的用意。我據守的山道,戰事的確要比他難一些,他怕我遭遇不測,所以分派援軍過來,只是想要保護我!”

這些話林雄無法說出來,他只能在心中吶喊:“自從爺孃死於戰火,兄長帶我顛沛流離,帶我從軍,一直以來,他都在保護我!”他感到心如刀絞,他迫切需要擊潰眼前的西川賊軍,“因爲他是兄長,我是幼弟,他一直都想保護我!”

......

林英站起身,看着再度衝來的西川軍,正欲提刀衝向戰場,一員小將從旁邊跳出來,對林英道:“將軍已經重傷,何堪再戰?且安坐,看卑職代將軍殺退賊軍!”

林英臉一沉,“胡言亂語!本將身爲南路軍主將,豈有怯戰之理?”

那小將卻不懼林英發怒,不卑不亢道:“將軍已然重傷,此時上陣,若是不幸戰沒,置我等將士士氣於何地,到得那時,此處守是不守?”一句話,讓林英沉默下來,那小將接着道:“將軍且將親衛交給卑職,卑職自當替將軍破了賊軍這一陣!”

林英看着對方,沒有再拒絕,他已認出了這員小將,在先前的戰鬥中,此人的確表現出了不凡的勇武。

“你叫符彥琳?”林英緩緩開口,“演武院三傑?”

“確是卑職!”符彥琳半分也不謙虛。

演武院這幾年,出過許多傑出人才,但其中最負盛名的,還是一期的演武雙雄,以及五期的演武三傑。前者說的是安重榮與趙弘殷,後者說的便是石重貴、史彥超與這符彥琳。

“好!”林英讚賞道,“許你之請!”

符彥琳大喜,當仁不讓,大手一揮招呼了林英的親衛,氣勢洶洶殺向西川軍。

此時,還能戰鬥的君子都將士,已不到兩百人。

林英靠在石塊上,氣息奄奄,看着符彥琳在敵陣中左衝右突,當真是勇不可當。

他忽然露出一個無奈笑容。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在時限未到之時,即已重傷到沒了再衝陣的氣力,若非符彥琳橫空出世,今日的戰鬥只怕堅持不到十二個時辰了。

但饒是如此,君子都傷亡畢竟太大。

十二個時辰將滿的時候,符彥琳退了回來。

退回來,是因爲君子都已經只剩了三四十人,在山道中站不住腳了,而林英休息的位置,在山坡上,他們還能借地形再頑抗片刻。

退回來的符彥琳,滿身血污,再見林英的時候,渾身的傷口痛得他齜牙咧嘴,但他仍是昂着腦袋,得意洋洋的自我炫耀,“如何,將軍,卑職可是沒有半分誆騙之語!”這副模樣,像是渾然不知道他們即將都命喪此處。

“很好,你做得很好!”林英咳嗽了幾聲,嘴中淌出一絲鮮血,被他順手抹去,欣慰道:“君子都人才輩出,帝國禁軍人才輩出,他日我大唐必當橫掃天下!”他想笑,沒笑兩聲,牽動了傷口,又是一陣猛烈咳嗽,這回咳出的鮮血,一把再也抹不掉了。

符彥琳張揚的哈哈大笑,“經此一戰,我符彥琳也揚名了!”他忽而手指東方的天空,扯開嗓門大聲喊道:“史彥超,你這榆木石頭,你以爲此戰只有你能逞能、能揚名軍中?老子告訴你,我符彥琳從來就沒輸給過你,你這輩子都休想贏我一次,休想!”喊罷,想起了在演武院與史彥超、石重貴爭鬥的趣事,又大笑了起來,笑得分外開心,分外得意。

“風采美甚!”林英看着符彥琳,眼中流露出濃烈的讚賞,不禁讚歎一句。他想起當年長和縣城外,在那場大雪中,當日的李從璟看到自己,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感概,哪怕只有一點?當年李從璟發掘了他與林雄,今日他發掘了符彥琳,帝國的興盛,人事的流轉,是否就是這樣一個傳承般往下發掘千里馬的過程?

想到這裡,林英眼中的神采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濃稠得化不開的哀傷,他想到了接下來的命運,不禁痛心的嘆息,“可惜,這樣的好苗子,我沒能給大帥保住......”

西川軍已經向山坡攻上來,林英掙扎着站起身,以刀撐地穩住身軀,對符彥琳道:“符彥琳,來,與本將一道,戰完最後一程!”

符彥琳轉身站在林英身旁,攙扶着他,舉起橫刀,看着獸羣一般涌來的西川軍,豪氣仍是不減,“來吧!君子都林英、君子都符彥琳,在此候戰!”

在西川軍的獸潮中,他們是一座孤島,卻屹立得如同泰山一般,俯瞰羣雄。

......

“林將軍!”

西川軍潮水將要淹沒林英、符彥琳等人時,平地起驚雷,山道東邊忽然涌出一羣精騎,向西川軍殺將過來。

君子都。

爲首騎將,正是林雄。

他目疵欲裂,率部衝入西川賊軍中。

林英震驚望着衝來的君子都將士,愣在那裡。

當林雄歷經拼殺,衝到他面前,來接應他走的時候,他沒有欣喜,而是一馬鞭抽在林雄臉上,劈頭蓋臉大罵:“混蛋,我帶給你的話你沒聽到麼?你怎麼還要來?!”

林雄虎目噙淚,咬緊了牙關,望着林英,用顫抖的聲音道:“你帶給我的話我認真聽了,我聽懂了,你說得那些話,我一個字都不信!”

戰火中,林英拼命想要忍住什麼,卻仍是禁不住淚涌如泉。

......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大地山川,美得如癡如醉。

數百騎君子都,在地平面上行向玄武縣城。

“你爲何不信我的話?”林英躺在擔架上,問旁邊的林雄。

“因爲我知道,兄長分兵來援的實際用意,只是怕我遭遇不測,想要保護我而已。”林雄低聲道。

林英不說話了,他看着明朗的天空,眼神複雜。

“都指揮使這話自作多情了!”一個聲音硬生生鑽進來,渾身包得像個糉子的符彥饒竟然還騎在馬背上,他悠悠的說道,“林將軍這麼做,可不是爲了你。”

林雄哭笑不得,“那依你之見呢?”

符彥琳馬鞭指向前方,“林將軍的所作所爲,是爲了玄武城!”

“玄武城?”林雄怔了怔。

“更艱難的戰鬥,可是在玄武城。”符彥琳道,“林將軍只不過想保存更多的軍力,爲玄武城接下來的戰事,再盡一份力!”

林雄呆了呆。

“因爲玄武城的成敗,關係到大帥此戰的成敗。”符彥琳聰明得像個妖怪,“都指揮使難道不知,李將軍哪怕是自己戰死,也是不願大帥戰敗的?”

——————

PS:感謝王爺的親戚的萬賞,兄弟們如此厚愛,令我慚愧。感謝海葉子的月票。

(本章完)

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二十九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7)章九十三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下)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九 破軍章兩百十一 安國定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中)章二十三 你怎會懂我(第二更)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三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5)章七 一載相識十載別(1)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六一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8)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七十三 天下精銳出我部 茉莉凋零大江岸(1)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七十二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4)章九十二 王樸坐論天下謀 何人雄關退千軍(中)章七十一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9)章八十一 良禽擇木離暗主 堅心赴死慨而慷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七十三 經營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兩百四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2)章八 一載相識十載別(2)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九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2)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六十九 名將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二四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2)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七十二 謀戰更比力戰難 取得東陽去成都(1)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四十六 先聲奪軍心(3)【第三更】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一百零一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8)章十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3)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五十八 折勢斷其角【第三更】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一百一十七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下)章五十二 軍入潞州(第一更)章六十四 相救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五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5)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