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一十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上)

王師滅蜀已有些時日,除卻一些利慾薰心之輩,想要渾水摸魚而負隅頑抗,擊起零星火花外,蜀地一切太平,而那些許動亂根本無法形成氣候,但有風吹草動,王師實際上的統帥郭崇韜,便將其雷霆鎮壓。

伐蜀之事已經完成,接下來便是安蜀,任命蜀地節度使。相比之風馳電掣攻滅蜀國,這本該要簡易得多的後者,卻反而拖泥帶水,遲遲不定,完全沒有王師攻城拔寨的氣勢。

蜀地分兩川,東川和西川。任何一地的節度使,都可謂位高權重,爲此,誰人出鎮這兩地,自然是極緊要的事。

對此,伐蜀最大的功臣郭崇韜,早就有所打算。前些時日,他向李存勖推薦了太原尹孟知祥出鎮西川,並且爲李存勖所准奏,只不過孟知祥並未隨軍出征,而是身在晉陽,他要趕到蜀地尚需要些時日。不過既然西川節度使已有人選,東川節度使變成了各方關注、爭奪的焦點。

東川節度使還未定下來,郭崇韜卻接到了朝廷的詔令,命他立即班師回朝。

接到詔令的郭崇韜,打發來使後,卻是不動聲色將詔書丟到一邊,繼續跟之前的來客談話。

他眼前的人是李紹宏。李紹宏在這次伐蜀之戰中,被郭崇韜視爲心腹,但凡有軍情需要商議,郭崇韜都要叫上他。

李紹宏見郭崇韜對詔書視若無睹,也沒多問,而是緩緩道:“平定兩川,都賴大帥指揮若定,我等將士奮軀拼殺而已。如今這兩川已定,周圍卻有謠言四起......說的是魏王。”

“說魏王什麼?”

“說魏王忌憚大帥功高,起了猜忌之心,這才上奏朝廷,讓大帥趕緊班師。”

郭崇韜冷哼一聲。

......

桃夭夭單薄的身子幾乎是被風雪捲進帳篷,簾子落下,風雪便被截斷在帳外,唯獨風聲透過簾布,依舊清晰可聞。前帳中有參謀處文吏、軍情處近衛,以及一些其他官吏,各自當值,處理手頭雜務,顯得忙碌而又有條不紊。桃夭夭穿過前帳,直接進入到後賬中。

“日前,契丹南路軍已進至河州,目下正與河州守軍交戰。”桃夭夭將南方最新情報扔給李從璟,拉了一隻木凳,擺到火盆前,大馬金刀在上面坐下,雙手湊到火苗上,抖落一身雪花。

帳中原本暖和得很,硬生生給桃夭夭帶進來一陣冷風,李從璟卻不以爲意,展開情報瀏覽一遍,道:“契丹南路軍出扶余府,進長嶺府,目標是南邊兒的西京和南京,長嶺府東西狹長,一旦重鎮河州被攻克,其南下之路將再無險阻。”

“遲早的事。”桃夭夭淡淡的說道,“契丹南路軍雖然只有五萬人上下,對付三府的渤海軍卻是綽綽有餘,這些渤海軍經不起打。”

所謂三府,即長嶺府,渤海西京所在的鴨淥府,以及南京所在的南海府。而一旦三府被攻克,渤海國上京以西的江山就去了一半,即便是契丹北路軍不復存在,耶律阿保機也能從西、南兩邊合圍上京龍泉府,大局仍舊在握。況且契丹北路軍並非不能失而復立。

形勢看起來依然嚴峻,作爲李從璟絕對臂膀,掌握大軍軍情命脈的桃大當家卻一點兒也不在意,專注的烤火取暖,說話時頭也不擡。李從璟不禁好奇的問:“你好像半分也不擔心?”

“我有什麼好擔心的。”桃夭夭懶懶散散的說道,語氣平鋪直述,如同唸書一般。這說明她是真不在意這個問題,但凡有些許上心,此時至少該是反問的語氣。

“爲何?”李從璟卻不放過,繼續追問。

桃夭夭終於擡頭,不過僅是瞄了李從璟一眼,復又低下去看着火盆裡的爐火,“你不還沒死麼。”

李從璟:“......”

這話的意思很明確:有你在我不用擔心。李從璟很爲這話中的溫暖意味所感動,但對方說話的方式卻叫人哭笑不得。

李從璟沉吟了一下,還是道:“作爲大軍眼睛,比斥候還要先鋒的角色,局勢不好,也就意味着軍情處的危險要更大些。”

桃夭夭再度擡頭,卻沒說話,只是看着李從璟,凌亂青絲下的眼眸如皓月,卻耷拉着眼簾,分明是在翻白眼,鄙視的眼神再明顯不過。

李從璟啞然失笑,搖頭嘆道:“明明做着最危險的事,卻永遠一副渾不在意的懶散模樣,你這心也太胖了些。”

桃夭夭撇撇嘴,嗤之以鼻,反脣相譏道:“那你又如何?分明權貴之後,錦衣玉食,然從淇門建軍開始,就兢兢業業,大小戰事,鮮有不身先士卒的,愛兵如子,這些就不說了,姑且算你個好將軍;但爲壯大盧龍,你夙興夜寐,殫盡竭慮,又是精兵強軍,又是開荒墾田,愛民如子,爲護邊擊賊,更是東奔西走,換得如今十面埋伏契丹的大好格局,這算什麼?別人不知,難道我還不知道,這些年來,你可曾睡過一個好覺,享受過一時片刻清閒?”

丟了手中火鉗,桃夭夭黑曜石般的眼眸緊緊注視着李從璟,“契丹犯邊,數十年不能制,唐失營、平二州,滿朝文武,幾人北顧?幽州苦寒,誰人願到此領軍?天下諸侯,爭權奪利,伐交頻頻,然有何人內安黎庶、外御強虜?如今我朝攻蜀有成,吳國

卻動作不斷,幽州更是細作遍地,我軍不過三萬,你仍一意與契丹交戰,來淌渤海這渾水,又是爲何?”

李從璟無言以對,沉默不語。

桃夭夭站起身,大氅齊腳,身姿卓約,昏黃的燈火在她白皙的臉上閃爍不定,臉上那隻眼罩依在,眉宇間卻再不見半分慵懶,“即便如此,你也從未言說過心中之苦,也從未表露過半分疲憊,是誰的心胖?你的心意,莫說全軍上下,天下又有幾人能夠明瞭?縱然如此,你也不過是胸有不平罷了。”

說到這,桃夭夭停了下來,她頓了頓,良久才自嘲一笑,“與這些相比,軍情處的些許危險,又算得了什麼。”

李從璟心潮涌動,卻只是默然。

桃夭夭從李從璟面前離開,走到簾子前,忽然又停下腳步。影子依靠在牆上,她回過頭,凝視着沉默的李從璟,眼神莫名,用一種之前從未有過的聲色,緩緩對李從璟道:“離開神仙山,隨你征戰,是我最幸運的決定。並肩戰鬥,直至最後,無論成敗、榮辱,君不離,我不棄。”

李從璟愕然擡頭,帳中卻哪裡還有桃夭夭的影子,唯獨門簾微動,殘留着桃夭夭離開的痕跡。

他的耳畔,還回響着桃夭夭口中最後那六個字。

緩緩起身,李從璟走出帳篷,卻沒有去追桃夭夭,而是負手在門口,靜靜佇立。

風雪仍緊,他卻不覺得寒冷。

他知道桃夭夭方纔前來,表面上是爲談論南方軍情,實則並非如此,如若不然,她也沒有必要一進帳就一副抱着火盆不打算走的模樣。

在他胸有不平時,先有莫離,後有桃夭夭,相繼爲他溫詞言說,寬解他心——這就是他的兄弟,他的女人。雖然後者還並不能這麼說。

擁有如此美好的人和事,便縱有千種愁緒、萬種不平,也可消解。

而現在,李從璟也終於想透,他要在這個時代追求什麼。

既然已經走在一條偉大的道路上,那就不妨再走得遠些。便如桃夭夭所言,天下之大,也沒幾個人理解他的心意。那也無妨,因爲總有些人,願意隨你一起戰鬥,不論生死、成敗、榮辱。

李從璟覺得自己很幸運。幸運來到當世,幸運碰到這樣一些人,他覺得世界很美好。他望着飄舞着雪花的漆黑夜空,輕聲呢喃:“既然這個世界讓我感到如此美好,我便應該讓這個世界因我而更美好些,我有這個本事,而現在也有這個機會。”他忽而一笑,“作爲擋在正義道路上的障礙,耶律阿保機,我就只能代表月亮消滅你了。”

(本章完)

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五八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5)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七十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2)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三十四 都試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五十 南有白鹿洞三害 北有應天府雙傑(上)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兩百三三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0)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六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6)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六十二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下)章十四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5)章七十三 陰謀算計爲哪般 分合友敵無非利章七十七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4)章一 王於興師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六十四 相救章三十四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8)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六 一路北行入西樓 細細路遇杜千書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一百五十七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3)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五十一 軍失將當亡【第二更】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十八 攻克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二十七 百戰安義(6)章十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0)章一百四十三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上)章兩百二七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4)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八十四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0)章十 三軍之事莫密於間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二十六 崔玲瓏寺廟設伏 趙象爻挑選墳墓章三十二 軍神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五十八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1)章二七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5)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六十八 太原小嬌娘【第一更】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四十八 劫道章二十五 百戰安義(4)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四十八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3)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十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3)章十六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3)章十一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2)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九十一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1)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三十 和泥刺史理滁州 除盡不平得民心章三十七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6)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