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零九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4)

離開黑石領,聯軍倍道兼行,不日與趕來的大明安等人匯合。

一路上,除卻與參謀處談論軍情外,李從璟一直沉默寡言。

派遣君子都爲偏師,掩護大軍突圍的計策,是李從璟在援助前軍路上,綜合各方最新情報,臨時做出的決斷,莫離、王樸等人事先並不知曉。但在得知李從璟的安排後,莫離、王樸等都認爲這是處理目前局勢的最好方法,在此之餘,眼見李從璟沉默寡言,王樸還好,只當李從璟是在靜思時局,莫離卻敏銳發現了李從璟的異常。

難得的好天氣,萬里無雲,豔陽高照,連帶空氣都新鮮了幾分。

行軍路上,李從璟策馬躍上一處緩坡,縱目遠望。萬里山河,渤海與中原差異明顯,不過冬日卻是一樣蕭索。黑土黃木,鳥雀絕跡。李從璟靜坐在馬背上一動不動,目光深邃,視線半天不見挪移,這樣的模樣意味着他在思考。

偉大源於思考,只是無人知曉他在想些什麼。

“置君子都於絕境,把全局之重,繫於郭威一人之肩,是否有些不放心?”莫離不知何時已立馬在李從璟身側,座下白馬配上他的白袍,如冬雪一般明亮。

“郭威是大將之才,統領君子都多時,也曾孤軍入草原,千里轉戰,應付眼下局面,雖然艱難,卻也是其所長,我並不太擔心。”李從璟收斂了思緒,往下還有句話他沒說,郭威是有大勢運的人,這方面整個百戰軍無人及得上,若說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他是最有希望走出絕境的。

“自入渤海,我便覺得你胸有不平之氣,自黑石領歸來,這份不平之氣愈發重了,這是爲何?”莫離一寸寸展開摺扇,又一寸寸收起,卻沒有搖動起來。

李從璟失笑,“你何時學得了望氣的本事?”

“我不會望氣。”莫離望向李從璟,認真的說道,“但我能感知你心境的變化。”

李從璟默然,輕嘆口氣,收回的目光再次遠放這異國他鄉的河山,“自進入渤海以來,時日尚短,而已歷經數戰,將士頗有傷亡,又因此地冬日極爲嚴寒,多有凍傷者......戰事減員和非戰減員,都已不可小視。”

“出國征戰,自然倍加艱難,何況因爲局勢變幻,我等的補給,已有些跟不上。”莫離頷首說道,“這的確是一個原因,但應該不止於此吧?”

李從璟掏出一張紙遞給莫離,目光漸漸清冷,“這是軍情處上報的來自江南的最新情報。”

“又是吳國?”莫離展開紙張快速瀏覽一遍,文雅的臉上浮現出一絲怒意,“倒真是個不讓人省心的主!”

“串聯契丹,遏止我朝,又在我軍伐蜀大成、我等與耶律阿保機鏖戰之際,在邊境囤積重兵,虎視眈眈,更是與荊南、吳越頻繁通使,吳國想要作甚?”李從璟的怒意已經溢於言表,“幽州遞來線報,近來盧龍多了許多行蹤可疑之人,其中更是不乏吳國細作——他徐溫不嫌自己的手,伸得太長了些麼!”

“狼心野心,恬不知恥之輩,做出什麼樣的事,都很正常。”莫離收起紙張,冷笑的說道,“只不過在我與契丹交戰之際,脅我大唐,亂我後院,實在是叫人忍無可忍。”

李從璟擡頭望天,長吐一口氣,“我幽州軍將士,背井離鄉,遠赴異國征戰,無數將士埋骨他鄉,爲的是什麼?中原內爭,戰亂不休,又是因爲什麼?天下爲何會亂,而我們又將如何終結亂世,如何避免亂世再度出現?面對異族入侵,內憂外患,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莫離沉默下來,低頭不語,看得出來,這樣的問題,定也困擾過他。良久,他問李從璟:“你有答案?”

“沒有。”李從璟心裡曾有些答案,但現在卻都被他自己否定,他現在常常想的是,作爲一個文明程度遠高於當世的人,穿越到這個時代,到底應該做些什麼——不應該是建功立業那麼簡單,或者說,要建立什麼樣的功業。

莫離失笑搖頭,有些興致索然,這時,李從璟卻看着他認真的說道:“但是,一定會有的。”

接觸到李從璟嚴肅到有些神聖意味的眼神,莫離意外的怔了怔,隨即他面容肅然,認真的點了點頭。

“大軍若能順利突圍,該往何處去?”莫離問道。

這個問題已經討論許久,只是一直未有定論。李從璟摸着下巴,看着行軍途中的幽州軍,這些專注趕路的將士,如此年輕而又朝氣蓬勃,他們紀律嚴明而戰力非凡,在李從璟心目中,他們是這個世上最優秀的戰士。

“有且只有一個選擇。”李從璟下定了決心,“往南!”

......

白日的好天氣到晌午後就陰沉了下來,日暮前,天降大雪。

聯軍在風雪中埋頭行進,蜿蜒的行軍隊伍穿梭在羣山中,不時將士身上就落滿雪花,輜重車輛也覆蓋上了一層白色,黑甲黑袍的幽州軍漸漸與荒野融爲一體。

沉默的行軍隊伍

,多了幾分冰河般的氣息。

李從璟聽見身旁響起一聲呢喃,“瑞雪兆豐年。可惜了,這雪沒下在中原。”

轉頭看到桃夭夭,她正無言擡頭,片片雪花落在她臉上。本就凌亂的長髮在風雪中肆意飄舞,遮住了大半臉頰,青絲與披風傾瀉如帶,或許是李從璟的錯覺,桃夭夭的懶意在此刻的冷風中格外蕭索。那是一幅安靜的水墨畫,風雪百里,她遺世獨立。

李從璟開口道:“或許,中原也在下一場大雪。”

也許是風雪帶寒的緣故,她凝脂般的肌膚更白了些,風雪捲動衣袍,才讓她單薄的身子暴露出來。良久,她輕聲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瑞雪固然預示着來年豐收,但若是連這個寒冬都熬不過,來年的豐收又有什麼意義?烽火連天的山河,又有多少地方可企豐收?

霎時間,李從璟有些晃神,他凝視着眼前在大風大雪中姿態難言的桃夭夭,忽然生出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他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當年神仙山的情景。那裡有寧靜祥和的村莊,雞犬聲相聞,那一日黃昏燃起一場沖天大火,有個單薄的身影在火光前無言失神。

李從璟差些忘了,她曾是神仙山的大當家,用手中的劍詮釋過俠客的道義,他越來越只記得,她是軍情處的大統領,充當着他這個軍政集團的眼睛與大腦。

當初本心,當下處境,前行的路,是否就是一個擁有與失去的悖論?

爲什麼而戰?他的胸中爲何會有不平?那些問題的答案,會有嗎?

淒厲的北風在耳畔呼嘯,李從璟陷入沉默。

紮營之後,鑽進帳篷裡,好歹能避過些許風寒。撥動火盆裡的炭火,李從璟再一次覺得,自己的雙腳沒有踏在地上,沒有在這個時代生根——那源於他再度失去了對自己位置的把握。

這跟生存無關,而是心中噴涌的某種情緒,關係頭頂的星辰。如果他沒有來到這個時代,只是後世一介升斗小民,爲生活苦苦掙扎和奔波,他不會感到迷茫。

他不滿足於現狀,甚至不滿足於成爲一個尋常帝王,他的位置已經很高,位至九五的追求,已經不能平息他心中的抱負。

他想觸摸更多東西。

惟其如此,他纔不會再胸有不平,也惟其如此,一切問題纔會有答案。

只是,那些“更多東西”,到底是什麼?

桃夭夭掀簾進帳。

(本章完)

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六十四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2)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十九 練兵之法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五十八 崔玲瓏抵死掙扎 第五動情用巧刑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二十二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9)章七十六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3)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四十二 董璋章三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3)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8)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九十四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3)章九十七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2)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十七 故佈疑陣引人亂(中)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四十七 序幕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二十 晉王令章九十四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2)章二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中)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五 神仙山(4)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八十二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5)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六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3)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三十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9)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十一 他的戰鬥(第二更)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八十五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1)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十三 勝章六十八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2)章十二 淇門之變(4)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兩百零四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中)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八十二 一朝功業歸塵土 空留佳人無歸處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三十六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7)章七十 龍爭虎鬥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六十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5)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十七 打鐵匠,使刀人章二十一 教育章七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7)章六十七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1)章七十七 彈冠相慶何其急 悲劇未盡馬小刀章十一 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