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零八 阿保機廟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3)

戰事初歇,戰局卻未結束,李紹城的休息,也只能是心理上的些許放鬆,而不能是軀體上的。

將士們在迅速打掃戰場,李紹城、大明邢陪同李從璟來到道口山坡,眺望遠處的司近部動靜。

天色未明,遠近皆看不真切,不過遊騎早已派出,倒不愁不能探得司近部的動向。

“經此一戰,不到白日,司近部是斷然不敢再貿然前來的了,這爲聯軍騰出了極爲寶貴的時間,我等應該早些撤離此地爲妙。”微風拂崗,月明星沉,山前的荒野上燈火依稀,那是將士們在打掃戰場,大明邢鬆了口氣,對李從璟建議道。

李從璟負手而立,黑夜無法讓他遊目騁懷,但這並不妨礙他眉宇軒昂,神態愜意。眼下的戰鬥雖已結束,勝利固然鼓舞士氣,然而戰局卻並未因此有本質改變,征途漫漫,前路尚未可知,但李從璟顯得毫不擔心。閉眼深呼吸,荒野的氣味讓人由衷感覺到自由,無拘無束得讓人想要放聲縱歌。

“老將軍所言不差,大軍的確應該及時撤離此地,只不過卻不是所有人。”

“這是爲何?”大明邢怔了怔,“難不成李將軍還要繼續往前?那可就得與耶律阿保機的大軍遭遇了!”

李從璟擡起手臂,動了動手指,跟在近前的參謀處文吏,立即走上前來,取下背囊,從中掏出一副輿圖,在衆人面前展開,此時自有近衛上前,舉火爲衆人照明。

李從璟的手點在輿圖上,從不同位置劃過三道弧線,對李紹城、大明邢兩人道:“在來的路上,本帥接到最新斥候探報:耶律阿保機親率十萬中路軍北上,兵分三路,西路經邢水直逼雙通,東路經葉城直逼九陽,中路則經黑石領直取伊臺。三路分進合擊,中間突出,兩側迂迴,對我聯軍採取包圍之勢。目前,其西路已至邢水荷縣,東路距離葉城也不過一日路程。這就是目前我軍面臨的情況。”

大明邢微微色變,“耶律阿保機這是要將我軍困死在雙通、伊臺、九陽之間,以鐵壁合圍之勢,使得我等不得不與其決戰於此!”

李紹城冷笑,“豈只是決戰,耶律阿保機這是想要將我等聚殲在這裡。典型的圍獵之法。”

“圍獵之法,源於羣狼獵食之道,契丹慣用伎倆,也是他們使用最爲嫺熟的戰法。”李從璟點頭道,“草原人,倒是從狼羣那裡學得了不少東西。”

耶律阿保機三路進軍路線,皆已被參謀處用箭頭標註在輿圖上,形成一個合圍圈,李從璟手指落在圓圈中間,繼續說道:“耶律阿保機的包圍圈已經形成一半,這就是我軍現在所處的位置,可以看出,我軍南下的位置已經被堵死,突圍的路線上佈滿敵軍。目前而言,只有北方尚無契丹軍。”

“北方是鄚頡府,那裡雖然地貧民窮,卻也是我渤海重地,眼下來看,似乎唯有退入鄚頡府這一條路,來爭取戰略轉圜餘地。”大明邢沉吟道。

李紹城聲色

清冷,“圍三闕一,這卻是我中原軍隊攻城拔寨常用之法。只不過空出來的門戶,從來都不是生門,而是死地!”

大明邢臉色略顯難看。

李從璟道:“不錯。以當前局勢而言,若是我軍向北撤,明顯正中耶律阿保機下懷。諸位請看,我軍現正居圓圈中間,若是北退,以契丹軍腳力,其中軍只需要以輕騎纏住我等,東西兩路軍便能借機順利完成合圍!屆時,我等就真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能被迫與契丹決戰了。”

“那我軍該當如何?”大明邢一時沒了主意,皺眉沉思。

“突圍,這是毋庸置疑之策,因是我軍只能進,而不能退。”李從璟言簡意賅的拿定大政方針。

大明邢試探着說道:“能否集中兵力,擊其一路,以求迅速破敵,爲我軍打開突破口?”

李從璟搖搖頭,“這幾乎不可能。先前與契丹軍交戰,之所以能一戰破敵,是因爲契丹軍有輕敵之心,倉促冒進,對我幽州軍戰力又估計不足,這才讓我軍有可趁之機。眼下經了兩戰,契丹軍不可能還如此大意,要如之前那般迅速擊潰其一路兵馬,不僅難上加難,而一旦爲其拖住,待其援軍趕到,我等就等於是送上門爲其所困了。”

“那......那這可如何是好?”大明邢急了。

不比大明邢,李紹城跟隨李從璟這麼久,早就對李從璟的習性一清二楚,他半分憂慮也無,平靜的開口,“想必軍帥已有破局之策了,我等願聞之。”

聽李紹城如此說,大明邢吃驚的看向李從璟。他這才驚覺,從始至終,李從璟都氣定神閒,沒有半分憂色。他不禁暗忖:既然是李從璟看透了局勢,難道他真早已成竹在胸?不過局勢若此,大明邢怎麼也想不到應對之法,眼前情況就如一個死局,李從璟又有什麼妙計?

李從璟擺擺手,示意參謀處文吏收起輿圖,微微一笑,道:“耶律阿保機棄顯德府於不顧,親率契丹中路軍北上來與我交戰,又爲我佈下鐵壁合圍之局,其用心不可謂不良苦,他對我軍的重視程度也不可謂不大。但是可惜......他的這份重視,還是不夠!”

......

天色微明,大軍已經整裝待發。

不同於集結于山道中的大軍,有三千騎集結在山道口,陣型齊整,將士肅穆,戰馬靜默。揹負弓弩,腰配橫刀,鞍掛長槊,旌旗在軍陣上方輕揚,每名將士都平視向前,望着他們的主帥。

這是君子都,郭威在馬前,李從璟正在與其道別。

“君子都建軍之時,正值雪夜襲擊懷州之役,戰後撤回淇門,是軍帥親自爲君子都斷後。”郭威目光沉靜,自澤潞之役來,他也是戎馬多年,升爲君子都主將之後,更是屢立奇功,經歷了無數言說不盡的艱險與磨難,如今已是儼然大將風采,“君子都上下,固然感念軍帥恩德,卻將此等讓主將斷後的行徑,視爲奇恥大辱,早就有

雪清之心,今日正當其時。這回,就讓君子都爲軍帥斷後。”

懷州之役,郭威尚不在君子都序列中,然而爲君子都主將多時,卻早已跟君子都榮辱一心。爲將者,能有幸率領君子都這樣一支卓越的軍隊,豈不是三生修來的福分,還有什麼理由不與全軍將士,同心同德?

比之郭威,林英林雄兄弟,卻是參與過懷州之役的,當夜李從璟更是親切與之交談,因是對郭威所言的情懷,他們有過之而無不及。郭威話音落下之後,兩兄弟皆以拳擊胸,鐵甲聲中,渾厚的嗓音直逼人心,“自今日始,君子都爲軍帥斷後!”

“自今日始,君子都爲軍帥斷後!”

早已修煉的心氣寧和、八風不動的李從璟,聞言,胸腔剎那間升起一股熱流,直衝咽喉、眼眶,幾乎讓他喉嚨硬如磐石。

原來,李從璟預定的聯軍破局計策,就是以一部偏師,掩護大軍撤退,同時大張旗鼓,冒充大軍,拖住契丹軍,並在雙通、伊臺、九陽之間轉戰,吸引耶律阿保機的三路人馬匯聚於彼處。而聯軍則隱蔽行蹤,在耶律阿保機三路合圍之勢被偏師吸引之際,趁機轉移,躍出包圍圈。

這樣的任務太艱鉅,不僅在其難以完成、稍有不慎便是聯軍盡歿的局面,更在其要在最後要死裡求生、保全自身。本來李從璟是打算親自帶領君子都,來完成這個任務的,但聞聽此事的郭威、林英林雄等將,卻無論如何也不同意。加之聯軍人多勢衆,行動的精密度要求也極高,更需要統帥,他這才只能讓郭威率領君子都來完成這個任務。

這也是他相信郭威的才能,能做的跟他親領君子都一樣好。

司近部就在不遠處,其部皆精騎,他們要咬上步騎混合的大軍,實在是太容易。要給大軍騰出轉圜餘地,就必須要有人斷後,於是君子都的戰鬥,就得從這裡開始。

正因爲知道君子都的處境,所以在聽了郭威等人的話,眼見衆將士慷慨赴艱難的舉止後,李從璟才如此心境不穩。

那是他的生死同袍,無數次同生共死的兄弟,沒有他們,就沒有李從璟的今日之位。而他們中的每個人,都是李從璟將他們帶上戰場,與其說他們是大唐的將士,不如說他們是李從璟的將士。

慈不掌兵,所以李從璟留下君子都,但這並不意味着,作爲掌握所有人生死的人,他可以無動於衷。

從淇門建軍,李從璟就通過一系列舉措,培養全軍將士對他的忠誠。現在這番景象,無疑說明他成功了。然而此景此景,他卻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沒有聲淚俱下,也沒有噓寒問暖去握住將士的手,寒風中,異國他鄉之地,李從璟只是肅然而立,莊嚴行了一個軍禮。

“強虜未滅,君子都征戰不休,爾等必須凱旋!”他說。

郭威、林英、林雄,三千君子都將士,奮然以拳擊胸,聲振寰宇:“強虜不滅,征戰不休!”

(本章完)

章六十六 山河多少事【第二更】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八十一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4)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五十一 軍失將當亡【第二更】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兩百二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2)章五十三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下)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九十四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1)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一百九十一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1)章六十九 離營將士英雄心 諸事可爲農在先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一百零八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9)章八十四 一朝功成萬民頌 十年奔波何時休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十二 有人西樓殺宰相(1)章四十三 曾立百年功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二十五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9)章三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8)章六十三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8)章兩百四九 一代雄主終落幕 興亡從來因人事(上)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一百四十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上)章九十二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3)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五六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3)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九十七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6)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四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3)章五十六 天下不復有門閥 我打你臉又如何章五十五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1)章十一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2)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五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5)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十三 淇門之變(5)章八十六 數年新政養俊才 一樓宴評州縣官章十 一載相識十載別(4)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八 時來天地皆同力 運去英雄不自由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九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克(2)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章四五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2)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急性腸炎今天無更章八十五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1)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三十 仇人相見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九十八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7)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六十三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6)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三 爲國征戰不惜身 欲爲忠臣不可得(下)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兩百三七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2)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八十九 走馬觀花過揚州 錢元瓘再會太子(下)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二十一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5)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六 昔日家國殘夢裡 多少魂夢驚夜雨(中)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三十七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5)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