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兩百十三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上)

位在中國的神都洛陽起雪之際,茫茫大漠早已白雪皚皚,千里草場不見半分綠色,牛羊更是了無蹤跡,江山萬里,此刻都成了荒地。這種時候,哪怕是一生都在與自然鬥爭的草原漢子,多半也只能縮在帳篷裡,不敢露頭。

契丹國都西樓萬里之外的西方,祁連山脈山勢去盡之處,是西州回鶻所在之地,而在西州回鶻領地東邊,水草並不豐腴的伊州,現在這裡盤踞着一支新遷至此不久的部族。這支部族曾今鼎盛一時,是北漠草原的霸主之一,擁有輝煌的歷史,然而現在,它不過是一個寄人籬下的客人。

草原人總有種隨遇而安的性子,家園的概念遠不能與漢人相提並論,而人總有惰性,曾今的熱血會消退,曾今的壯志會衰減,若是生活尚能繼續,在這大雪阻路的日子裡,無人願意以身喂風雪。

但也有些東西,能讓人不甘沉靜,寧願以身犯險——至少在短時間內如此——比如說仇恨。

這種仇恨,是至親慘死,是顛沛流離,但追根揭底,是曾今擁有的財物和美好生活,被敵寇肆無忌憚奪取、毀滅,以至於今不如昔。這種仇,必須要報,因爲曾今屬於自己的東西,要拿回來。

當然,最好的結果,是將原本屬於敵寇的財物、美好生活,變本加厲據爲己有。這無關正義,只是弱肉強食。

所以客人比遊子更想回家,因爲回了家才能是主人。

韃靼部一直希望雪恨,希望做回主人,只不過他們等待的機會,一直不曾到來。

伊州往東十里,有一座望東嶺,聽着很像深山峻嶺,實則不過是一處比尋常高地高一些的低矮丘陵,但放在伊州,卻也是難得的視野開闊之處。兩年前望東嶺也不叫這個名,韃靼部遷徙至此後,圖巴克汗親自爲其改了名,至於寓意爲何,自是不言自明的。

地勢高的地方,自然風大。

有一個着白裘的身影,牽一匹白馬,面朝東方,靜立嶺上,和白色世界融爲一體。

白衣在大風中獵獵作響,飄揚的青絲猶如潑出去的水墨。

北風呼號,風雪漫城,這道身影有一雙冰晶般的雙眸,卻在呼嘯聲中安靜到了極致。極致的安靜,讓人無法揣摩她在這裡已經站立了多久,是在等待還是因爲冰冷已經徹底麻木。

人未動,天時卻在斗轉星移,四周漸漸灰暗。

終於有另外的人出現在望東嶺。數騎撞破雪簾風幕而來,在白裘身影十數步之後齊齊勒馬停下,中間一位正值壯年的魁梧漢子,一臉彪悍之氣,翻身下馬,趨前數步,彎腰行禮,看向那道身影的眼神飽滿敬意,緩聲道:“公主殿下,時候不早了。”

漢子的話說完,並未得到任何迴應,他卻是仍舊垂首恭立,沒有一個字多餘之言,只是靜靜等待。這樣的舉止表明,眼前發生的一切早已成爲習慣。

她在望東嶺等,在望東嶺望,遺忘了時間。而作爲公主的扈從,

他們則需得在天黑之前出現,提醒公主回城。

“依照韃靼部與他的約定,今年大風起大雪落時,便是我族勇士東征之期。如今風雪已連綿數日,他的人卻一直未曾出現,我族整戈待旦,等待的希望卻遲遲不來。沃裡克,你們焦急不焦急、失望不失望?”正是韃靼部公主的阿狸呼出一團白氣,不曾回頭,輕聲問道。

韃靼部數一數二的勇士沃裡克聞言,一時不知該作何言,半響才道:“他既然是大唐帝國最驍勇的將軍,是被大漢和公主殿下認可的勇士,就不會言而無信。”

阿狸公主沒有再說話,又陷入沉默,比之南國荔枝更爲晶瑩剔透的雙眸裡,盡是風雪飄落。

若非關心則亂,一向睿智果決的韃靼公主,何曾需要扈從出言寬慰?

她沉默,山巒便隨她一同沉默。她凝望東方,風雪隔絕千萬裡,在巨大雪簾另一端,卻不知是否有人也在西顧。

東方有佳音,至此已何時?

天色更暗了。

阿狸撫了撫白馬,躍上馬背,動作乾脆。起手揚鞭,一聲輕響,白馬縱身奔出,馬蹄後飛起抹抹雪花。

人如冰雕心更寒的阿狸公主,縱馬未及二十步,又驟然勒住白馬,並且驚愕回頭。

只因有扈從手指東方叫喊了一聲,“有人來了!”

暗淡天色裡,有三騎翻上望東嶺,正朝這邊行來。

待三騎到了近前,安靜到極致的阿狸公主,身上再不復半分冰雕氣息,雙眸炙熱,整個人氣勢陡然一變,渾若一隻發光的火狐狸。

李榮在前來迎接的阿狸等人面前停下馬,拍了拍肩頭落雪,呼着熱氣笑道:“風雪隔路,幸好老馬識途。大漠的雪天也太他孃的冷,今夜要是再不入城,明日說不得我等就是幾具凍屍了!”

青絲如畫,白裘颯颯,阿狸嘴角露出一抹溫醇笑意,漫天大雪中,頓時有了春風十里。

三日後,三萬韃靼勇士,出伊州,向東挺進!

......

同光四年春節前後這場鋪天蓋地的大風雪,斷斷續續持續了半旬左右,在這半月中,渤海幾無戰事,尤其沒有大規模對戰。這對“搶”在大雪之前攻下河州、連續奔戰的聯軍而言,無疑是個喘息和換氣的絕佳時機。整個聯軍中,上至統帥李從璟,下至指揮使、都頭,幾乎都知道,大雪停時,就是大戰又起之日。因而對這難得的修養時間,都倍加珍惜。暫時停駐在河州的六萬聯軍,尤其是渤海軍,經過接連一些小勝和半旬歇息,差不多都已緩過勁,士氣再度攀上了上來。

聯軍從雙通、伊臺、九陽之間成功突圍,這讓耶律阿保機在徹底惱羞成怒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要將聯軍,特別是幽州軍這個“後患”先解決掉的決心。聯軍彙集各方最新探報,得知耶律阿保機已率領契丹中路軍主力,向南撲來,只待大雪停歇,道路解凍,便要和南路軍合兵一處,與聯軍決

戰。

李從璟北上以來,真正的大戰,由此纔算是正式開始。之前一系列動作,和今後的大戰相比,只能稱作小打小鬧。當然,正是這一系列小打小鬧,促成了不日即將出現的大會戰。至此,耶律阿保機三路攻滅渤海的佈置,不說已被李從璟完全打亂,至少暫時是被擱置了。

“我若是那耶律阿保機,眼見局勢失控,越來越遠離既定軌跡,就應該果斷從渤海國撤兵,暫緩攻滅渤海的計劃,轉爲從長計議。”

這一日風雪停住,李從璟帶着一干謀士出門透氣,衆人走上城頭,眺望雪色渤海,在城樓煮茶論道,既得逍遙,又不耽誤正事。說起眼下戰事,王樸遂有以上所言。

“我幽州爲今日之戰,謀劃數載,契丹爲滅渤海,何嘗不是蓄力多時,如今箭已發出,哪是能輕易收回的。況且,契丹軍雖然攻勢受挫,也損失了些兵力,但並未有大折損,算不得多大挫折,耶律阿保機攻滅渤海的大布局,又豈能如此輕言捨棄?”李從璟搖搖頭,一邊親自爲王樸、莫離斟茶,一邊說道。

“就眼下而言,會戰將起,當務之急,是要確保我軍持續作戰的能力——後勤。”莫離品了一口茶,在滿屋茶香說悠然說道,“隨之將至的大戰,可不是一錘子買賣,而是極可能由許多場大小戰鬥組成的持續會戰,無論我等是否願意,這場正面交戰都可能是涉及許多種類的戰鬥——在這種情況下,保證持續戰力就顯得至關重要,後勤的緊要性也就愈發突出。”

李從璟點點頭,“兵甲暫時不缺,幽州府庫尚有不少,前些時候承蒙耶律欲隱‘送’了些,暫時禁得起消耗,軍糧也暫時不缺。如今看來,兵員補充、傷員救治是最爲重要的問題。”

“最最重要的,是大戰之時,這些東西能夠暢通無阻源源不斷補充到軍中。”王樸嘿然一笑,“用軍帥的話說,確保補給線的周全高效運轉。”

李從璟放下茶碗,將茶釜從火爐上提起,放置到案几上,以免其過度沸騰成廢水,雙手籠袖道:“說到底,得爲會戰挑一個好地方。”

王樸輕鬆且得意的笑起來,“進入渤海國征戰這麼久,一直在苦苦破局,眼下,終於將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手裡,還別說,這種感覺真是好。”

莫離拿起摺扇打開,輕輕搖動,看向李從璟,悠哉問道:“李哥兒預備將戰場選在何處?”

李從璟笑得好整以暇,神神秘秘的說了一句話,立即讓莫離和王樸紛紛點頭贊同。他說:“背靠大樹好乘涼,背靠老家好打仗。”

這一日,幽州、渤海聯軍收拾行裝,翌日就離開了河州,趕在耶律阿保機逼近之前,主動南撤。

許多時日後,當耶律阿保機踏入已是空城一座的河州城,心頭沒有半分逼退李從璟的自得之意,而是面朝南方沉思不語。

耶律阿保機知道,李從璟已經在南邊兒選了一個地方,擦亮了橫刀,在等他前去。

(本章完)

章三十九 我手握千軍萬馬 要護你一生平安章三十二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6)章五十四 學院立志醫天下 繼往開來塑大唐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三 神仙山(2)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三六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5)章十二 大丈夫謀身謀國 殺人何須有理由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九 一載相識十載別(3)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五十九 三軍出征往河上 段王不和請攻李章六 水寨(4)章六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6)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一百七十五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下)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七十九 少女的煩惱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一百二十五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8)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七十八 祖祖輩輩是漢人 生生世世不爲奴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五十三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3)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二十八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6)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二 最是真誠少年心 邊軍功過憑誰說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五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2)章十八 攻克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六十七 搜刮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三十一 宴會風波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七十四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二十九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3)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十八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5)章四十五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1)章三十九 女豪鎮契丹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三十二 楚地戰事不如願 擬調郭威往替之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一百一十一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下)章七十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8)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一百零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1)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五三 非人相非非人相 非我相非非我相章五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6)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九 破軍章一百一十三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中)章七十五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2)章一百七十六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上)章五 深夜遇襲逃百里 三人說契丹國事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十五 誰是刀,誰握刀?章九 他的屠刀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五十八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4)章四 水寨(2)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十九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6)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