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八十七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5)

軍帳中,李從璟召集衆將,評點白日戰況。

總體而言,今日之戰,百戰軍以劣勢兵力迎戰耶律欲隱,表現算得上上佳,尤其是在契丹騎兵佔據多數的情況下,百戰軍能陣戰不敗,極爲難得。這既得益於百戰軍戰力之強,養精蓄銳多時,也得益於李從璟臨戰時,小到百人陣,大到萬人陣,調動得極爲恰當。

與戰事激烈看起來不成正比的是,兩軍傷亡都算不上大,整整一日鏖戰,合在一起竟然都不到千人損傷。這看似不可思議,實則合情合理,兩軍勢均力敵,誰也沒有潰敗,大規模的傷亡自然不可能出現。換言之,若是傷亡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意味着戰爭出現了勝負。

“今日之戰,我等以劣勢兵力,面對有過萬精騎的契丹軍,猶能勢均力敵,沒讓耶律欲隱佔到便宜,此乃我全軍將士奮軀之功。”軍議上,李從璟首先總結兩句今日戰況,對百戰軍的戰績表示肯定,隨即話鋒一轉,道:“然則諸將想必都清楚,形勢不容樂觀,也是事實。白日契丹騎兵衝陣,我百戰軍精騎雖能應戰,卻處在疲於應付的局面,在契丹軍馬軍數倍於我的情況下,此雖不能責怪將士,然明日之戰,必定更加艱難。而一旦我百戰精騎喪失對局面的掌控力,步軍大陣即便再穩固,被破也是遲早之事。”

言盡於此,李從璟問道:“今日召集諸位,便是想請諸位思量思量,面對眼下情況,我軍有何好的應對之策。”

平心而論,這不是一個好回答的問題,在李從璟拋出這個問題後,諸將無不面露沉思之色。之後有人說以君子都之銳,主動出擊,去反攻契丹大陣,帶領全軍破陣;亦有人說可發動夜襲,先打掉一部,擊潰契丹內營之外、營盤防禦較爲薄弱的耶律欲隱,再反手集中力量去吃下耶律納兒;還有人說不應該以己之短攻彼之長,而應該嘗試陣前罵戰,誘使契丹將領出陣單挑,先斬其將,再敗其軍。話匣子被打開之後,諸將言無不盡,主意層出不窮。

經過數年積澱,如今百戰軍的將領,尤其是高級將領,在經過一系列戰事磨練和演武院教育、研究、學習之後,素質都與往日大爲不同,眼界與見識遠超以往,這一番自由發言下來,意見頗多,其中不乏真知灼見。

這讓李從璟很滿意。但讓他更滿意的是,在方纔諸將的言論中,幾乎都是尋求主動出擊的意見,而沒有龜縮自保、撤退的言論。人人皆有戰心,有取勝的渴望,有向前的意志,有不畏強敵、不懼艱險的決心。

這樣的一支軍隊,是李從璟想要的軍隊。

在李從璟與諸將商議種種意見的可行性的時候,軍營外圍突然喧鬧起來,隨即便有軍士前來稟報,契丹軍夜襲。

“方纔還有將軍說意欲夜襲契丹軍營,不料耶律欲隱不僅與我等想到了一處,

反倒是動作還快了一步。”李從璟淡淡一笑,並不如何驚慌,今日休戰之後,他就下令軍營嚴密戒備,謹防耶律欲隱夜襲。謹慎,這是一名合格統帥應有的起碼素質,遑論李從璟這種對細節要求到苛刻的傢伙了。

“直娘賊,耶律欲隱他奶奶的,竟敢偷襲我營,不知死活!軍帥,請讓末將出戰,去狠狠揍一回這老匹夫,讓他知曉厲害!”有將領請命。

李從璟擺擺手,示意對方稍安勿躁,他沒有理會營外的喧鬧,而是選擇繼續與諸將研究明日戰法,“此間夜襲,不足爲慮,不時耶律欲隱便會退卻。商議明日戰法,纔是大事,犯不着讓那老匹夫打擾我等。”

見李從璟雲淡風輕,知他早有應對,諸將便不復再言,專心繼續先前的話題。

不出李從璟所料,不到半個時辰,喧鬧聲遠去,軍士來報,契丹軍已經退卻。

李從璟一笑置之,對戰況都沒有多問。對自己親手佈置下的安排,他自然有信心,那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被攻破的。再者,以李從璟所料,耶律欲隱之所以發動夜襲,更多是一種嘗試和騷擾,並沒有抱有太大期望,因爲耶律欲隱也應該知道,李從璟對此會有防備。

就像李從璟方纔聽人說應該夜襲耶律欲隱,而沒有立即答應一樣,他也知道,以耶律欲隱的本事,不可能對此沒有設防。

因已與耶律欲隱有過一日正面交鋒,對方不可避免在這一日當中暴露了實力,這就讓李從璟的參謀處有了用武之地。雖然李彥超等幾人沒有隨行在側,但也僅此而已,整個參謀處,其他參謀,包括二十書吏,都在帳中,這就讓參謀處完全能夠正常運行。

作爲一架精密運轉的機器,參謀處的工作模式,讓他能夠通過對面前契丹軍今日所展現的實力,進行近乎數據化的分析,這種分析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評估對方戰力,區分對方不同將旗下部曲的強弱,尋找到突破點。

這樣的工作,自打這回百戰軍與契丹軍交上手以來,就已經開始,而今日之戰,無疑爲參謀處的工作,又增加了一份客觀的研究數據。

李從璟手中的這個參謀處,不僅僅是“研究敵情、出謀劃策”那麼簡單,或者說不是這八個字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這八個字背後,包含了一整套嚴密的運作流程和先進的分析方法。

翌日,天明,兩軍再度交陣營前。

相比之昨日被動迎戰,經過昨夜軍議,今日百戰軍的行動,帶上了主動出擊的色彩。

在契丹騎兵如昨日般展開衝鋒之時,以君子都爲主,百戰軍精騎主動迎了上去。這回百戰軍採用的戰法,是以精騎擊其一部,力求有所斬獲,並牽制其主力,至於那些仍舊奔往百戰軍步軍大陣的契丹騎兵,因爲軍力大爲減少,則由步軍大陣,依仗弓箭之利和防禦陣型,自行應對

百戰軍今日戰法,可用“一攻一守,攻防兼備,一靜一動,動靜結合”來慨括,如此作爲的目的,是爲了嘗試掌握一部分戰場主動權,尋求取勝之機。

戰鬥的過程很是激烈,戰鬥的結果讓李從璟有些失望。

在過往的戰鬥中幾乎是無往不利的君子都,在這回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時,沒有能延續之前他們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戰績,雖然他們戰鬥得依舊兇猛,給契丹軍帶來不小麻煩,甚至是一度給他們造成慌亂,但是最終,他們還是被耶律欲隱擋住了前進的步伐,喪失了破陣的銳氣。

到最後,在李從璟眼見君子都有陷入重圍之險時,不得不下令,讓君子都撤出戰鬥,退守步軍大陣。

與君子都形成對比的是步軍大陣,作爲而今的百戰軍兩位副帥之一,已是萬人之上,擁有非凡身份的蒙三,始終戰鬥在第一線。他帶領步軍大陣,不僅擋住了契丹騎兵的進攻,也沒讓契丹步軍衝亂陣腳。在蒙三帶頭戰鬥下的步軍,如同一塊巨大的鐵板,在契丹軍白色浪潮一波接一波的拍打下,巍然不動。

退回步軍大陣後,一身血污的君子都主將郭威,跑到李從璟面前,摘下面兜,跪下身請罪,“敢請軍帥,讓君子都再衝一陣,若再不能破契丹馬軍之陣,末將願提頭來見!”

看了郭威一眼,對方羞愧、炙熱的眼神並沒有打動李從璟,他沒有答應郭威的請求,近乎無情道:“君子都與其他馬軍,以昨日戰法,協同步卒守陣。”

郭威眼中慚愧之色更甚,他有心再請戰,但他也知李從璟拿定主意之後,一切絮叨都只會換來對方的反感,而不會讓對方改變主意,只得強行按捺心中的戰意,羞憤退下。

接下來的戰鬥幾乎又回到了與昨日相同的軌跡上,耶律欲隱數調部曲,數變陣型佈置,意欲衝破百戰軍大陣。而李從璟數次應變,將耶律欲隱的企圖一一堵死。

戰場上數萬人的交鋒,激烈而殘酷。

這一日,百戰軍不僅沒有取得突破,戰到後來,形勢反而比昨日還要嚴峻。耶律欲隱部曲畢竟比李從璟要多出一半,又掌握有戰場主動權,尋找起突破口來,要比李從璟更加方便。而百戰軍在君子都主動出擊失利之後,就不得不轉入被動防禦的境地。

當夜軍議,郭威再度提出讓君子都衝陣,依舊被李從璟否決。

第三日戰罷,百戰軍損失大了不少,雖然作爲進攻方,契丹軍傷亡更甚,但在絕對力量的對比上,契丹軍仍舊佔據不可改變的優勢。

正是這日之戰後,李從璟下令百戰軍退入軍營,不再在營外與契丹軍陣戰,而是據營防守。

取得突破性戰果的契丹軍,由是士氣大盛。

接下來的戰鬥,在契丹軍攻營、百戰軍守營的態勢中持續進行。

(本章完)

章一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1)章二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5)章二十五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3)章二十五 有人北上去做賊 有人出城去止殺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九十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3)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七十四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2)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一百二十九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下)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六十九 自古君王信過誰 擁重兵幾人不叛(1)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兩百零三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上)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十四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5)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九十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6)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三十二 軍神章兩百二八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5)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一百零八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3)章三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4)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二十一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8)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七十九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6)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兩百二二 渤海三月復三月 過三月再無三月章五十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1)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八十八 大浪來襲羣魚躍 風雨一路洗鮮血(1)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三十八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6)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六十九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4)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三十二 軍神章一百九十五 鋤強扶弱問本意 天下志士入幽州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五十九 破城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三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3)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六十七 不惜賤命搏富貴 樑軍營中奪功名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兩百零二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5)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六二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9)章四十二 董璋章八十八 郭崇韜一言定策 先鋒相遇一戰勝章一百三十三 勢有分合難預料 夜半有人入夢來(上)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七十一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3)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一百零六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7)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四十 要殺了這個人哦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六十七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2)章八十四 大爭之勢周復始 有志英才自古同章四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4)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一百零二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7)章二十四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3)章九十六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3)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十三 勝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四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7)章四十三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4)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五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4)章七十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4)章三 神仙山(2)章五十五 生搏死鬥欲突圍 臨死不忘顧大義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一百四十一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中)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