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

旭日東昇于山頂,縷縷紅光躍下山線,越過樹梢,行成一道道光幕,林間羣鳥撲騰翅膀飛起,聲聲輕鳴落進小河中優哉遊哉的魚羣。

河水倒映出正在趕路的人羣,隊列順着河流延伸出去,長達數裡。河岸上,一支旌旗飄揚、衣甲鮮亮的軍隊,正在以嚴整的隊列行軍,厚重整齊的腳步聲,如同踩在這片天地的心臟上,節奏鮮明的隆隆作響。

這是一羣年輕的面孔,在這個年輕的早晨。

李彥超擡頭看了一眼晨陽升起的地方,雙眼微微眯起,秋冬晨光有種別樣的韻味,像伊人輕撫的手,癢癢的。

他的目光復又落向行軍的隊列,盧龍軍將士組成的長龍,莊嚴而肅殺。

這周圍的地形複雜多變,腳下的道路卻頗爲寬敞,道上泥土雖然夯實,不少地方卻沒有褪去新鮮的顏色,很明顯這是一條新建不久、使用未多的大道。

李彥饒策馬上前兩步,和李彥超並肩而行,戰馬行馳速度不快,這讓兩人看起來頗有幾分悠閒意味。

李彥饒道:“這兩年以來,幽州從無大的戰事,可謂悠閒安穩,連邊境都跟着平靜許多,雖不時仍有契丹軍馬南侵劫掠,但較之往前,早已是不成規模。軍帥用兩年的時間佈局,下得這盤大棋,讓人側目啊!”

“軍帥布得什麼棋局我看不真切,不過我卻知道,要建造這樣一條大道,並非一件簡單的事。不說其他,早年初至幽州時,面對來去如風的契丹蠻子,苦於幽州道路不暢通,盧龍軍無從追擊阻截,你我何曾沒有想過,要修建幾條這樣的馳道?父親更是早有此念。”李彥超神色略顯複雜,“但直到軍帥出鎮幽州,才讓幽州有人力財力,來興建這樣的大道。”

李彥超默然片刻,再往前看,道路前方已出現驛站的影子,他接着道:“始皇帝吞併六國,大肆興建馳道連接南北西東,其南征百越時,爲方便調遣大軍、保障後勤供應,更是開鑿靈渠

,連通湘水和灕水。於戰爭而言,道路通暢,其重重於泰山。”

李彥超自嘲一笑,“沒見軍帥,沒見演武院之前,我一直以爲,戰爭就是行軍打仗。百里趨行,與敵鏖戰,固守堅城,與敵鏖戰,這就是我所理解的戰爭。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戰爭,涉及的方方面面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多到一時我都看不透徹,要打贏一場戰爭,尤其是大戰、國戰,要統籌的局面也比我想象的大得多,大到我根本不敢意圖去掌控。”

“遍觀史書,早慧早熟的大才之士多不勝數,但早慧早熟如軍帥這樣的人,我卻從未聽聞過。”李彥饒搖搖頭,“精兵強軍,加強軍備,修建馳道,囤積糧草,謀而後動......立軍情處,建演武院,設參謀處......軍帥對戰爭的理解,超出我們太多。”

李彥超沉吟良久,擡起頭來,晨光在他臉上流淌,他看着李彥饒,眼神明亮的問:“或許,這便是軍帥屢戰不敗的根由?”

李彥饒怔了怔。

兩人正說話間,兩騎從隊列前方回奔過來,在李彥超面前停下,馬上的騎士一人斥候裝束,一人着青袍負勁弩,腰挎橫刀,馬鞍邊還配有兩柄短刃。

“趙統領!”李彥超向趙象爻抱拳。

“李將軍。”面滿風霜卻眼神清明的趙象爻回禮,“軍帥令我等來接應你們。”

“軍帥如何?雁南戰事如何?”李彥超不失急切的問。

趙象爻道:“軍帥無恙,戰事膠着,正待李將軍前去破局。”

“好!有了你們在前領路,我這就讓大軍加速行軍,火速馳援雁南!”李彥超肅然道。

趙象爻卻搖了搖頭,看着李彥超道:“軍帥有令,盧龍軍不必急於加入戰場,需得繼續隱匿行蹤,待時機成熟,自有軍令給盧龍軍。”

李彥超一愣,李彥饒上前道:“再往北,就出了薊州地界,距離雁南已不遠,到時契丹遊騎必定遍佈各處,想要繼續隱匿行蹤,似

乎......”

他的話沒說完,意思卻已表達清楚,趙象爻看了李彥饒一眼,淡淡道:“李將軍一路北行,可曾見過半個契丹遊騎?”

“這......倒的確不曾有。”

“既然如此,兩位將軍還有其他疑問否?若沒有,我需得先行回去,將盧龍軍所在的位置,回報給軍帥了。”

幾日前,李從璟得到軍情處遠探回報,營州方向,有契丹大軍過萬,再度往雁南而來。

雁南、營州的契丹軍雖然分據兩地,但其都屬耶律欲隱統轄,其分駐兩地的目的,本就是方便與唐軍作戰。如今百戰軍被耶律欲隱纏在雁南,他調遣營州契丹軍前來支援,謀求徹底擊敗自己,並不讓李從璟感到意外。

從某些角度而言,李從璟甚是希望耶律欲隱調遣營州援軍前來。

在忽赤也速兒加入戰場之後,契丹軍始圍百戰軍營地,同時,其對百戰軍營地的攻打力度,達到空前強度。

至此,李從璟再不作半分保留,類似於前日有意露出破綻,讓耶律欲隱攻破轅門的事情,自然也不會再發生。在這座營盤內外,兩軍的較量,開始呈現出應有的激烈。

又是一日日暮,營地外圍接戰的地方,硝煙滾滾,燃燒的火箭、柵欄殘骸痛苦呻-吟,往來奔馳的將士,在各自隊正、都頭的喝令下,或者換防,或者搶救傷員、搶修防禦工事,場面上的溫度都提高了許多。

李從璟一度不避矢石,親臨前線指揮,鼓舞士氣。戰事稍歇時,他視察一圈交戰戰場,安慰傷者,勉勵戰士。

從戰場上下來時,契丹軍又一次展開猛攻。

李從璟回過頭,望見黑夜裡有火石騰空,密集火箭如林似幕。

夜空下,燈火通明的戰場上,無數將士操縱弩箭、投石車,不停傾瀉戰火。呼喝聲、交戰聲中,李從璟的身影挺拔而修長,他忽而輕輕笑了笑,“謀已定,勢已成,接下來,該分勝負了。”

(本章完)

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八十一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8)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四十四 相親(下)【第三更】章八十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7)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七十四 誰惹秦王怒【第二更】章一百一十一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下)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一百二十七 韃靼公主勇披甲 戈壁風情異江南(上)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兩百三六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章七十二 人間忠義有誰識 強國有道莫自毀(1)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兩百十六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上)章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2)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二十七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5)章兩百三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3)章二十九 百戰安義(8)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七十一 擡頭問蒼天【第一更】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三十八 黑雲催西樓章二十八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2)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五十 李繼韜的怒火章六十六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4)章十五 接城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八十九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中)章四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4)章一百九十四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4)章六十一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中)章五十一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2)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八十一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8)章四十六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2)章一百七十八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下)章五十一 人生得意防仇敵 清幽月光明大志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六十四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下)章七十三 經營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七 三個錦囊章一百四十四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中)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五十四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0)章四 若吾王少年章二十八 百戰安義(7)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七十二 折了筷子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兩百四八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3)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五十六 天下不復有門閥 我打你臉又如何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五十四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4)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十六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7)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四十二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3)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一百零二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3)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五十九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2)章一百零九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0)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一百八十二 各在苦戰各自忙 各自悲慼各自亡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十七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章三十六 君子都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一百八十九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7)章八十三 一代驍將顯威名 老殘之軀念家國章八 兄弟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四十四 忠誠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四十九 勢來天地皆同力 久負盛名於天下(4)章九十二 昔曾浴血爲手足 而今天下皆同袍 (2)章五十九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5)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十二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3)章三十一 主對僕拳腳相加 君與臣相得益彰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