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七十三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上)

“這也簡單。若是隻爲護邊自保,面對契丹遊騎拔軍堡,軍帥就無需多做什麼,只需要讓薊州軍自行應變便可,若是其後再有契丹大軍動靜,軍帥再針對應對之。”衛道氣定神閒,“而若是軍帥意欲吃掉這支契丹大軍,卻也簡單,四個字足以概括之,謂之曰‘將計就計’。”

衛道說到“將計就計”四個字的時候,李從璟眼前一亮,心中尚存的一團迷霧,猶如被燈光點亮。他看着衛道,漸漸露出笑意。

衛道說完,李從璟道:“臨戰對敵,所謂廟算,無非是揣摩對手的心思。揣摩的準了,就有機會通過對方的行動,得知對手的意圖,從而能針對性破之。‘將計就計’,此言甚合我意,然要‘將計就計’,首先得對對手的打算了然於胸。我等意欲增援渤海,這個不難被耶律阿保機預料到,今番耶律阿保機遣數萬大軍在雁南、營州,原因也在於此,這是衆所周知之事。然則,這卻還不夠,至爲關鍵的一點,我等要弄清楚的是,耶律阿保機以雁南、營州之軍,如何防備我們?眼下看來,這個防備,無非兩種方法。”

“哪兩種方法?”有人問。

“主動出擊,或者被動防禦。”李從璟對這人說道,忽而笑了笑,“至於耶律阿保機如何選擇,由參謀處對耶律阿保機過往征戰、事蹟的分析,得出的耶律阿保機這個人的性格、行事習慣,不難得知。有句話不知各位可曾聽說,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此言放在耶律阿保機身上,正合適不過。”

“耶律阿保機意欲兩線作戰?”有人驚訝起來。

李從璟道:“有何不可?常理不能兩線作戰,那是兵少將寡,實力容易被牽制。但以契丹目下情況來看,數十萬大軍,足以同時應對盧龍、渤海。”

衆人聞言都默然下來,的確,契丹發展到如今,確實累積出了這樣的實力。

“進一步言之,便是雁南、營州契丹軍,不能勝我盧龍,但只要拖住我們夠久,讓我們無法及時增援渤海國,以耶律阿保機的雄才大略和他麾下精銳的戰力,就有充足力氣將渤海國拿下。”李從璟繼續說道。

孟平尋思着問:“既然如此,公子預備如何‘將計就計’?”

李從璟微微一笑,將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

衆人聞之,皆以爲大妙。

當下,佈置行動,姑且不提。

又說薊州,馬懷遠在將薊州北境的變故詳細報知給李從璟,並且詢問應對之策後,不久,幽州的指令就下達到了他手中。而這個時候,在刺史府養傷的周小全,恢復得頗爲順利,已能下地走路。

對於文人雅士而言,秋日是個好時節,在這個豐收和蕭瑟並存的季節,無論文人騷客們心中有什麼感慨,都能很輕易找到訴之筆端的景緻,找到可以詠唱的對象,借景抒情,借物言志,天地爲他們打開了一扇大門。

但是周小全既不是文人,也不是君子,他寫不出來讓世人見之驚豔的詞句,哪怕他心中有翻滾洶涌的巨浪,有厚重的能壓得人喘不過氣的過往。他站在院子中,對着一棵飄散着落葉的大樹出神。

良久之後,周小全攀上屋頂,站在磚瓦頂端,負手望着北方。北風捲動他的衣袍,他並不如何雄壯的身姿,在這一刻瀟灑而又落寞。他靜靜站在屋頂,不言不語。

也不知過了多久,周小全輕聲呢喃

道:“老爹,大哥,二哥,你們且在那邊安息吧,你們雖然走了,但這裡還有我,我會繼續做你們沒有做完的事。老爹,你用性命救下了我,我會倍加珍惜這條性命,我會照顧好老孃,會給咱們老周家傳宗接代,會讓你知道,你沒有白生白養我這個兒子。”

負於背後的雙手握起,周小全最終還是狠狠的說道:“你們沒殺完的蠻子,我代你們去殺,你們留下的仇恨,我還替你們去報!你們的,加上我的,我定會讓蠻子付出他們該付出的代價!”

馬小刀從府中走向周小全所在的院落,因爲有些心事,一路來都在低頭看着地上,他沒有注意到屋頂的周小全。周小全看着馬小刀從遠處走過來,在小道上七拐八拐,最終在他的注視下走進院落。

馬小刀察覺到異樣,擡起頭,看到佇立在屋頂的周小全,有些訝異對方怎麼跑到了那麼高的地方。他向周小全招手,“小全,下來,我有話跟你說。”

周小全沒有從屋頂徑直躍下,他從屋頂下到院牆,又從院牆下到院中,走到馬小刀面前,抱拳,“馬兄,何事?”

馬小刀看着眼前這個還不滿十六歲的傢伙,露出一口好牙,“軍帥有令,讓薊州軍趕赴邊境,刺史已經在集結軍隊,我過來跟你說一聲。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就不在府上了,也不知何時能夠回來。刺史大人讓我告訴你,你且在府上好生休養,不用擔心其他,府上自有人照顧你的衣食。”

說完,馬小刀掏出一個錢囊,丟給周小全,“這裡面的錢,足夠你在薊州玩好一陣子了,若是在府中悶得慌,大可出去走走,但最好不要出城,現在城外可不太平。”

“城外不太平?”周小全敏銳的捕捉到這個信息。

馬小刀點了點頭,“自打契丹遊騎襲擊邊境軍堡之後,薊州境內憑空多了許多行蹤可疑之人,最近城中的軍情處已經散出去不少人手,逮着了許多,正在嚴加拷問。初步可以斷定,這些人都是契丹蠻子的眼線,他們混入薊州,自然沒安什麼好心思。”他的語氣仍舊是不經意的,彷彿這樣的事情並不值得他擔心。

“軍情處?那是誰?”周小全疑惑的問,他發現他對很多事情的瞭解,實在是有限得很,之前在倒水溝,整日的生活便是習武、巡邊,除此之外便只剩下吃飯睡覺,遠離薊州城的地方,實則是也是封閉的地方。

正兒八經提及軍情處,馬小刀臉色有些不太自然,他眼中閃過一抹彆扭之色,似乎是想到了什麼不好的東西,擾擾頭,哈哈笑着掩飾,“軍情處麼,你只需要知道,那是軍帥麾下一羣很厲害的人就行了。”

“哦。”周小全應了一聲,馬小刀不願多說,他也不好怎麼問。他的身份實在是太低了,一個普通的邊軍而已,而馬小刀和馬小刀背後的馬懷遠,對周小全而言,都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大人物身邊,總有很多東西是小人物無法觸及到的。

馬小刀遲疑了一下,轉而神色嚴肅的對周小全道:“不過有件事你卻得牢牢謹記,千萬不要去招惹軍情處的人,若是碰到,遠遠繞道是最明智的選擇。”說這話的時候,馬小刀臉上明顯閃過揪心的神色。

周小全沒有按捺住心中的好奇,問:“爲什麼?”在他看來,既然是軍帥麾下的人手,那就是自己人,對自己人,爲何要如此逃避?

馬小刀嘴角抽動,“因

爲,他們都他孃的太可怕了!你要是不想莫名其妙被教訓,最好是記住我的話。”

周小全依言將這事認真記在心底,不過對馬小刀對他說的話,有些地方他有異議,他道:“大軍北上,我請求隨軍同行。”他沒有提及錢的事情,也沒有提及在府中享受的待遇,更沒有說一個謝字,可見他對這些事,並沒有疑問。

他只是在心中默默記住了這些,然後默默下定決心,來日加倍償還。至於當下這個時候,卻是不需要提及,包括謝字,都顯得蒼白無力,而且虛無。

馬小刀訝異道:“你傷勢還未穩定,隨軍風險太大,我勸你不要這樣做。”

周小全看着馬小刀,認真而堅定的說道:“馬兄,請讓我上戰場,讓我殺蠻子,這是我唯一的請求。”

觸及到周小全的眼神,馬小刀規勸的話到了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口,他心中像是被什麼擊中了一下,這樣的眼神純澈、固執、飽含期盼,讓他不能拒絕。誰能拒絕一個滿懷期望的赤子之心呢?

馬小刀嚴肅的說道:“以你現在模樣,隨大軍上了戰場,你很有可能會死。”

周小全笑了笑,帶有純真之色的笑容沒有任何畏懼,“我沒上過私塾,卻聽說過一句話。”

“什麼話?”

“民不懼死,奈何以死懼之?”

……

和參謀處商議完應對薊州北境動亂的計策後,李從璟回到書房,繼續處理盧龍各項軍政事務。在北上盧龍之前,李從璟從未有過處理政事的經驗,包括在前世時,他都沒有這方面的經歷。但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再漫長的征途,再顯赫的功績,都有它的第一步。從第一次處理政事開始,李從璟面對這些東西,就沒有絲毫恐懼。

如今兩年過去,經過這段時間的磨練,他在處理政事上的能力已經得到很大提升,應對各項疑難雜症,都能應對的手到擒來。他不是典型的武將,不會除了治軍打仗外其他的一竅不通。相比較而言,很多時候,文事比武事更需要才能,甚至更不能容許錯誤,也更加考驗人。

好比燒菜,武事可比之於爆炒,而文事大抵類似於燉湯,需要在文火慢燉中掌握火候。很多適應沙場轟轟烈烈的人,並不能適應書桌的寧靜枯燥,能動不能靜,這樣的人,或許在某一方面能有成就,但絕對不會成爲掌控全局的人,更不會成爲真正的上位者。

能動也能靜,纔是人傑。

處理政事是件需要耐心的事,李從璟深入其中,卻已得樂趣。身在他這個位置,一筆一劃,既能興一方也能敗一方,能叫高位者一夜變爲平民,也能叫貧窮者一夜暴富,什麼叫權勢,這便是權勢。

桃夭夭飄進屋子裡來,將自己丟進座椅的時候,騰空將一本冊子扔到李從璟桌前,她人落座的時候,冊子也穩穩停在李從璟筆下。這個身手,不能不讓人叫一聲好,但用在這樣的地方,難免讓人哭笑不得。

李從璟擡起看了桃夭夭一眼,沒等他開口,桃夭夭用手梳了一把長髮,出聲道:“最近契丹的探子活動日益猖獗,我們在薊州抓了很多人,但頗有割草之感,割了一波又長一波,竟然割不完。這是從那些探子口中挖出來的情報,讓我感到頭痛的是,他們的供詞竟然大相徑庭,怎麼都對不上。而且我敢肯定,在軍情處的刑罰下,他們都沒有說謊。”

(本章完)

章四十五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3)章十六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3)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三十二 大爭之世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一百三十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上)章兩百三九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4)章四十九 誰也別想過去章十三 戰士之仇章八十八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4)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章一百六十五 郭崇韜爭權有方 戰事未起死斥候(2)章一百六十一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1)章二十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7)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一百六十七 上陣父子死沙場 但留殘軀祭英魂(1)章六 餘心之所向章五十七 初回懷州會莫離 大軍整編一萬八章九十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2)章一百九十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8)章三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1)章六十 落魄刀客悲殺人 樑軍謀深初接戰(上)章二九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7)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二十六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4)章三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3)章六十七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2)章五十五 秦王再着甲【第三更】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八十三 雪中起舞的你呵 多少韶華在夢中章二十一 都是我的東西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九十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1)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六十八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6)章十五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2)章二 奮我軀兮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一百零五 兩計使軍安然歸 遼東半壁已入甕(下)章八 空城章九十三 忠昭日月死何惜 布鞋未成人已去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六十九 莫離巧思獻三策 三城戰事起異變(3)章三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1)章二十二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章二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1)章四十八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3)章五十七 首戰懷州城章一百八十八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6)章九十六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1)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三 生我所戀 死我所惡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五十九 破城章三二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1)章八十五 緣不在前世今生 事不因有爲必成章二十四 父子的戰爭(第三更)章六十九 你說對不對【第二更】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八 空城章六十九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1)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一百零六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1)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七 一支鳳釵引風波 不是斯人勝似是(上)章三十五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4)章五十八 總攻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一百一十五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上)章一百九十三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3)章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4)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章一百一十二 百尺竿頭進一步 橫渡黃河向勝州(上)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三十六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5)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二十 天下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八十一 燈火處是歸處【第三更】章六十五 奴在靈州望西天 待君歸來訴思念(3)章三七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6)章七十八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5)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