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百五十九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2)

李從璟在給李榮下達“賜死”木哥華的指令,與莫離、王樸、杜千書、衛道、桃夭夭等人商議過應對遼東局勢之策後,盧龍再次恢復平靜,在外界風雲詭譎的時候,處在風暴之中的盧龍,愈發顯得平靜異常,甚至是平靜的有些可怕。這份可怕,是因爲盧龍在醞釀着更大的風暴。

這日,李從璟來到演武院,例行查訪演武院教學、研究工作。自打參謀處成立之後,在演武院駐紮的時間已經頗爲長久,參謀處衆人,這些時日更是多聚集在演武院,以求完成李從璟交代給他們的研究敵軍、研究敵情、改善自身、制定作戰計劃的任務,在如今大戰將要啓之時,參謀處的工作就顯得愈發重要且具有現實緊迫性。

爲此,李從璟自然要分外關注參謀處的任務進展,以及階段性成果。不僅如此,在方向上,李從璟依舊是唯一的掌舵人,他要時時刻刻對參謀處的任務進程進行控制。

這段時日,參謀處的研究重心是契丹八大將。這包括契丹八大將的個人風格,作戰習慣,部曲情況,戰術優勢及弱點等等,要分析這些因素,離不開絕對的情報支持。

桃夭夭自渤海歸來之後,重新坐鎮軍情處中樞指揮,在她的親自操刀下,在契丹境內的軍情處銳士,將契丹八大將的人生履歷,甚至祖宗八代都給扒了出來,使得參謀處能逐條對其進行研究分析。

而在最後,參謀處會形成一份作戰指導,下發到百戰、盧龍兩軍各軍主將,甚至是各邊軍重鎮的守將手中,作爲他們應對這八大將的指導原則,並且在戰術佈置、兵力分配、戰陣佈置上,給予他們穩重的標準性安排,在確保不犯錯誤,不被對方有機可趁的情況下,再追求提升戰果。

畢竟往後的戰事,是全面性的大戰,李從璟作爲最高統帥,指揮全局,但在各個戰場上,拿主意的仍舊是各部主將,李從璟能勝八大將還遠遠不夠,還得保證百戰、盧龍兩軍主將,邊軍重鎮守將在與八大將對陣時,也能不被對方擊敗。

“今日所研究者,是契丹南院夷離堇耶律欲隱,此人的人生可稱傳奇,據說他小的時候,一次隨父狩獵,爲狼羣所圍,差幾葬身狼腹,是耶律欲隱以刀、鐙相擊,配以火把相驅,又點着了馬尾,這才讓他們得以突出重圍。”莫離爲李從璟介紹參謀處的研究成果,“耶律欲隱性子穩重,但因爲年少時,部落困頓,經歷過很多欺辱,最後使其形成了凡事錙銖必較的性格。在契丹國內,人人皆知,耶律欲隱或許不是最有實力的大將,但絕對是最不能得罪的大將,但凡被他記恨、看不順眼的人,最後都會被他狠狠報復。”

說完,對李從璟挑眉道:“同光元年,你初北上,便在營州斬殺其子,他對你必定恨之入骨,他日在戰場上遇到,以耶律欲隱的性子,說不得就會跟你死磕到底,拼個你死我活。”

李從璟淡然一笑,毫不在意,“就算沒有這層‘私人恩怨’,我跟他在戰場上碰到,也不可能彼此手下留情,你死我活,那是必然會有的局。”心中對軍情處能將耶律欲隱的情報,打探到他小時候經歷的程度,很是滿意,也只有這樣,

參謀處纔可能真正將八大將研究透徹。

李從璟與莫離正說起耶律欲隱的征戰風格,慣用戰術套路,杜千書一臉急切的跑過來,滿頭大汗,喘着粗氣的對李從璟道:“軍帥,成了,成了!”

杜千書向來持重,絕少出現這種舉止失措的情況,李從璟見他手舞足蹈、語無倫次,就知必然是有大事,又聽聞他連道“成了”,心中一動,問道:“是火-藥成了?”

“是,是!”杜千書穩住呼吸和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眼眸中閃動着狂喜之色,“依照軍帥之意,演武院大工匠們連月來改進火-藥配方,歷經無數次嘗試,終於在方纔,得到了成果。火-藥的威力,提升了不止三成!”

聞言,李從璟也不由得大喜。火-藥之改進,威力之提升,功用如何,他再清楚不過,那是能引起武器變革的基礎,他連忙讓杜千書帶路,急匆匆趕去演武院匠作坊。

如今在演武院主持匠作坊的工匠,是位人稱徐半仙的老者,之前是幽州作院的大工匠,演武院成立後,李從璟爲充實其“科研”力量,以豐厚條件,從各地作院和民間請來大批工匠,一面來改良軍備武器,一面來研製改進火藥。

如今時過近年,終於有了成效,李從璟心中也是大受鼓舞。

李從璟到匠作坊的時候,一幫工匠們正圍在一起,在院中空地上對着一堆散亂土堆指指點點,李從璟進來的時候,他們都沒有發現。

火-藥作爲華夏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本是上天賜給華夏子民最珍貴的禮物,但在漫長的歷史上,華夏子民一直都是用火-藥來作爲煙花爆竹,以爲取樂,而將火-藥的真正用途棄之不顧,不能不說是一件憾事。在原本歷史上,直到明朝,纔有火-槍隊出現,並且制槍工藝一度位在世界前沿。那個時候,華夏本是有機會將槍炮作爲軍備利器的。

但一來因爲明朝的軍事制度的確不怎麼樣,缺乏那份活力,二來在明朝滅亡後,清朝更是奉行所謂“騎射爲本”的策略,蔑視火-藥槍炮,雖也有用一些大炮、土槍等物,但在製作工藝上,早已落後世界潮流。

如今,眼見火-藥有機會在自己手裡大放異彩,來引領這場具有時代意義的軍備變革,李從璟如何能不激動。

好歹分開人羣,讓工匠們知道李從璟來了,於是在演武院好吃好喝,待遇極度優厚,並且受到之前不敢想象之尊重的工匠們,立即拜倒,對李從璟行禮。

李從璟扶起他們,關切的問:“如何,火-藥爆炸威力,果真提升了三成?”

徐半仙捻鬚道:“的確如此,方纔我等已經嘗試過一次,這就是成果。”指着院中雜亂的土堆,頗爲自豪,又朝李從璟拱手,“軍帥真乃大才也,若非軍帥提醒,之前我等絕對想不到,火-藥配方改良之後,其爆炸威力,竟然可以達到這種地步。”

李從璟有些迫不及待,他對徐半仙道:“徐老,可否再試一次,讓本帥親眼見識見識?”

“當然可以!”徐半仙呵呵笑道,招招手,讓工匠們按照方纔的配方,再度配置出一批火-藥出來。

工匠們忙活了好長一段時間,李從璟就一直在一旁看着,沒有出聲打擾。他來自後世,清楚知曉火-藥的威力,開山碎石,都是舉手之勞,然而作爲非專業人士,他對火-藥的具體配方卻是不知曉的,要不然,也不用徐半仙他們歷經這麼長時間嘗試,而只能將火-藥爆炸威力提升三成,他大可直接將火-藥配方甩出來,就足以批量生產炸藥包了。

火-藥總算再度配製完畢,徐半仙親自將那包火-藥埋在院中壘起的土堆底下,然後將火-藥灑出來一些,連成一條細線,延伸到三丈開外,這才吹燃了火摺子,點燃火-藥。

爲避免被爆炸迸射的沙土濺射到,李從璟等人早早退到了院門處,眼見徐半仙將引線點燃,李從璟的一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在引線噗嗤的燃燒聲中,李從璟不由自主屏住了呼吸,目不轉睛盯着那燃燒的引線,看那火星最終鑽進了土堆。

因爲土堆中間被挖了一個大洞,在火星鑽進土堆後,李從璟猶能看到,洞裡光芒一閃,瞬間紅亮一大片。

饒是見慣了沙場慘烈場面,此時,李從璟還是瞳孔一縮。

火-藥爆燃,發出轟的一聲異響。

但是,雖然土堆因爲火-藥爆炸,的確一震,但沙土被炸上天的場面並沒有出現。爆炸聲後,土堆鬆塌下去,像是垮塌的房屋。

但也僅此而已。

很顯然,眼前火-藥爆炸的威力,並不能形成之前李從璟進院時所看到的,沙土遍佈院落的場景。

這次爆炸嘗試,卻是失敗了。

徐半仙本來充滿喜氣的臉,頓時垮了下來,愣了一會兒,他不安的看向李從璟,連連致歉,並且請求李從璟再給他一次機會,這一回,他一定能讓土堆爆開。

李從璟心中有些失望,同意了徐半仙的請求。

這回,徐半仙親自上陣操刀,一點一滴配置火-藥。

最後將火-藥裝填在竹筒裡,封得嚴嚴實實的。徐半仙一半期許、一般忐忑的將竹筒放進再度壘起的土堆下,按照先前的方法,再度點燃了引線。

這回火-藥爆炸的時候,威力的確大了些,但要說有提升三成威力,卻是遠遠未達到。

至此,杜千書臉色都有些不太好看了。

李從璟制止了一臉愧疚,已過半百年紀,卻急得差些哭出來的徐半仙再嘗試一次的行爲,真誠的對他說道:“要改進火-藥配方,提升火-藥威力,並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事,你們努力了這麼久,雖然沒有讓火-藥威力大幅度提升,但至少觸及了那道門檻。這件事急不得,得慢慢來,一分一毫去摸索,本帥相信,最後你們一定能將火-藥改進成功!”

徐半仙感激涕零。其他工匠都是面露愧色。

好生安慰了一番,又吩咐杜千書照顧好他們的衣食,李從璟完全沒有因爲這一時失利,而對他們產生怨言。只因他知道,科研工作的確不是一日之功,而且他也知道火-藥的威力能夠達到什麼地步,是以並不急於它一時能有多大改善,只要最終能做成,也就不負他厚望了。

(本章完)

章四十三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4)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三十七 囂張李從璟章二十五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4)章十九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0)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十四 有人西樓殺宰相(3)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四十 百面君莫辨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二 神仙山(1)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六十 有人城上望【第二更】章九十五 調兵遣將上賭桌 不成虎狼便爲食章九十二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章五十七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7)章五十三 皇帝李嗣源章六十九 名將章四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4)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兩百二九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6)章十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1)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一百六十三 歷經磨難終成鳳 多年對弈收官始(3)章六十一 火攻章十二 襲營章兩百四五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10)章兩百四一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6)章六十八 殺心已起止不住 天未明時夜未央章一百七十七 新弩有成三百步 求戰需得有力爲(中)章十 淇門之變(2)章二十四 國家大政須慎謀 河西大地正待伐章二十九 什麼是佛?章九十九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6)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十四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4)章十四 陷陣之士章四十八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4)章一百零一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0)章十六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下)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七十二 非是英雄留不住 厚積薄發正道行章四十一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2)章一百七十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上)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一百九十六 賊性難改當如何 恩威並重固後院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一百二十一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4)章四十八 帝國之軍威【第二更】章四十三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1)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章七十七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5)章六十一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4)章八十五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上)章三十一 君子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十六 決心章一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1)章一百零七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8)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十八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5)章七十四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2)章六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7)章二十二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十九 當年明月仍皎潔(上)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三 神仙山(2)章六十四 相救章七十四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1)章二十四 百戰安義(3)封推感言章三十六 青袍與黑氅章兩百二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六十六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2)章六十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上)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四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4)章五十八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3)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九 先帝功業吾功業 先帝天下吾天下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急性腸炎今天無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