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9)

此時,李從璟充分展現了他的兵家素質,之前十年兵書可不是白讀的,他笑對李彥饒道:“將軍勿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且看本帥如何破耶律敵刺此法。”

當即,李從璟命令將士在城上修築起兩座高樓,廣其平臺,多置擂石滾木,又輔以弓箭手,俯瞰着契丹土山。隨着李從璟一聲令下,將士在高樓上自上而下攻擊,一時之間攻勢急如驟雨,數不清的弓箭傾瀉而下,讓契丹軍士好一陣死傷。

如此對戰半日,契丹將士死傷慘重,倉皇退卻。耶律敵刺壘土爲山,以求越城的計劃,遂告破產。

李彥饒對李從璟佩服萬分,由衷道:“軍帥高才,我等不及也!”又道,”耶律敵刺連日強攻不成,今日處心積慮,發動萬人造山,卻被軍帥輕易破之,這下耶律敵刺沒轍了吧?”

李從璟一笑置之,不置可否。

耶律敵刺在城外望着李從璟建造的高樓,氣得一佛出竅二佛昇天,頓足恨恨道:“縱爾縛樓至天,我會穿城取爾!”隨即,召集諸將,佈置下一個戰法。

契丹攻城第九日,李從璟忽然召來第五,命令她親帶軍情處,去往城內各處。

當盡皆着青袍的軍情處銳士,大舉出現在城牆、甬道、城內各處時,守城將士們甚感訝異。百戰軍將士也就罷了,對軍情處較爲熟悉,知道這是李從璟組建的“特殊機構”,在蒐集敵情方面極爲擅長,但軍情處平日活動大多隱蔽,神龍見首不見尾,平日能見到三五成羣的軍情處人員,已是極爲難得,何時見軍情處如此大規模出現過?更何況是出現在正面戰場上?

郭威不禁嘆道:“固知有軍情處,竟不料軍情處銳士多至如此!”忍不住又想,“如此多的人,平日竟然沒見着幾個,難道都會隱身不成?”

孟平就要淡定的多,他看到一身極爲惹眼大紅衣裳的第五時,猶能招呼道:“小丫頭,要本將幫忙否?”卻被第五姑娘一眼瞪了回去。

百戰軍尚且如此,盧龍軍就更驚異了。尤其是看到軍情處一個個要麼耳朵貼着牆,要麼貼着地面,都不知對方這是要作甚。要不是戰事一直在進行,容不得他們分神,恐怕都要忍不住上前問個究竟。

他們當然不知道,軍情處的銳士,個個都身懷絕技,所學龐雜,是李從璟麾下的“特種兵”。

一日之後,李從璟叫來孟平,讓他帶着人,跟着軍情處銳士,去城裡挖坑。所謂坑,實則是巨大的壕塹,往往一坑就能容納數十人。由此可見,這項工程是多麼浩大。

城外,契丹軍營一頂營帳中,耶律敵刺正負手站在一個圓坑前。

他面前的圓坑乃是一個通道,直通地下,裡面空間廣闊,能容甲士通過。不時,一個千夫長從地道中探出身來,他渾身泥土,頭髮都被溼泥粘在一處,在耶律敵刺面前恭敬行禮,難掩亢奮之色,“稟報大帥,地道已經挖到營州城下,只待大帥下令,便可穿牆而過,進入營州城中!屆時我大契丹勇士就能出現在唐軍背後,對城牆上的唐軍大舉進攻,配合正面攻城的勇士,定能叫唐軍顧此失彼,死無葬身之地!”

耶律敵刺滿意的點點頭,壓制住內心升騰的喜色,故作淡然道:“雖如此,不可大意。待過了今夜三更,便挖通最後一段地道,殺入營州城中!”

“是,大帥!”

耶律敵刺頓了頓,終究是沒把持住,獰笑道:“此番定要活捉李從璟那黃牙小兒,本帥要拿他的頭顱作酒壺,盛放本帥的西域瓊漿!”

好不容易等入了夜,趁着夜色掩護,被耶律敵刺精挑細選出來的契丹勇士,集結在數頂大帳篷中,在地道入口周圍待命。這些在戰場上足能以一當十的勇士,個個虎背熊腰,此時又被配備了精刀厚甲,戰力十分彪悍。這些都是耶律敵刺的嫡系,爲了今夜之勝,他甚至將自己的親衛也派了出去,此戰雖非孤擲一注,卻也寄託了他極大的希望,花費了他極大的心血。

“攻破營州城,活捉李從璟,就在此一戰了!”耶律敵刺對衆位勇士最後說了一句,大手一揮,“進地道,出發!”

勇士們進入地道之後,耶律敵刺走出了大帳。他在帳前負手而立,望着營州城,露出一絲笑意,不無自得道:“營州城,明日你就和李從璟一起,在本帥腳下了!”

城中,燈火通明。

孟平

站在一處壕塹前,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扔掉手中的鐵鏟,一屁股坐在地上,接過親衛遞來的水囊,仰頭灌了一大口,一抹嘴,還不等他說什麼,就有人走了過來。

孟平站起身,“公子。”

壕塹邊的將士齊齊直身行禮,讓開一條道,李從璟邁步走到壕塹旁,問孟平:“情況如何了?”

孟平咧嘴一笑,“有軍情處銳士相助,一切都妥當了!”

李從璟點點頭,對跟在身旁的第五姑娘道:“此番若是事成,你大功一件!”

第五姑娘緊緊點頭,小雞啄米也似,笑容燦爛。

“軍帥,有動靜了!”有軍情處銳士上前來彙報,手裡還擰着一個‘地聽’。

孟平看向李從璟,李從璟微微點了點頭,孟平隨即下令:“各部就位!”

半個時辰之間,地面下的雜音越來越清晰,直到最後一聲頗爲清脆的聲響過後,一切都安靜下來。壕塹外圍,百戰軍將士裡三層外三層,長槍手和弓箭手蓄勢待發,火把下的兵刃格外森然。

當契丹軍士出現在壕塹中時,站在不遠一個高處上的李從璟,猶能看清對方臉上的驚愕,他們約莫是在納罕,爲何地道前會出現一個巨大壕塹。然而,不等他們爬出壕塹,隨着孟平握拳的右手,變手刀向前一引,弓箭手立即衝出,一陣急射。

驟然之間,只聞弓弦彈崩的悶響,只見無數利箭飛射向壕塹中,壕塹中立即響起此起彼伏的慘叫聲、驚呼聲!

這些被耶律敵刺挑選出來,寄予厚望,希望通過他們神不知鬼不覺出現在唐軍身後,突襲唐軍的契丹勇士,兀一露面,連唐軍的衣角都沒碰着,便被鐵箭籠罩。如此近距離之下,便縱然身負甲冑,這些契丹勇士,也難逃萬箭穿心的下場!

城中幾處壕塹,同樣的畫面幾乎在同時上演。

壕塹中的契丹軍士,嚎叫着,擠在一處,倉皇間不斷倒下,頃刻間就死了個乾淨。

孟平猛然躍出,帶着甲士跳入壕塹中。在他身後,將士們將柴草帶入壕塹中,堆在契丹挖出的地道口,一把火點燃。再有軍士將趕製的皮排式鼓風機置入壕塹中,對着燃燒起來的柴草,吹起大風。風捲煙火吹入地道,迎面撲向後面的契丹軍士,火氣一衝,地道中一片紅光,置身其中的契丹軍士,瞬間被火龍席捲,不忍聽聞的哭嚎聲中,一個個都成了火人。地道空間雖不小,但也僅能正常通過而已,由是,這些契丹勇士逃無可逃、避無可避,不多時便被燒成了名副其實的爛人!

大勢已定,李從璟從高處走下來,拉着一臉雀躍,正作爲一個忠實觀衆,身陷激動狀態無法自拔的第五姑娘,離開了這處戰場。

回去的路上,第五姑娘一步一跳的跟在李從璟身邊,笑嘻嘻道:“耶律敵刺這老賊,以爲挖個地道就能破城,殊不知我們早有應對之策,這回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表情一定精彩極了!”

見李從璟不搭理她,第五仰着扎着兩個小辮子的小腦袋問:“軍帥,耶律敵刺這回吃了虧,應該再沒辦法了吧?”

李從璟只是淡淡一笑,並不作答。

城外,耶律敵刺在接到戰事失利、偷襲勇士全軍覆沒的消息後,氣得一拳砸碎了小几。他指着營州城,咆哮道:“李從璟!不殺你這豎子,老夫誓不爲人!”

轉念想到此戰損失了無數精銳,連自己的親衛都葬送了大半,耶律敵刺直覺肉痛無比,羞憤之情難以自抑。

然而耶律敵刺是個精神堅韌的將軍,雖攻城屢次受挫,其志未喪,他將自己關起來,一整日閉門不出,苦思破敵之策。就這樣,又被他想出了新的攻城之法。

耶律敵刺攻城第十七日,李從璟正巡視城牆,檢查城防工事損壞、部卒傷亡情況,在勉勵將士們守城之後,他發覺了城外契丹大軍中的異常。

不是他眼尖,實在是契丹大軍的動作太過明顯。

如說之前契丹挖掘地道,是隱蔽進行,那麼這次契丹挖巷道,就是明目張膽了。這非是耶律敵刺破罐子破摔,而是其改變了戰法。

李從璟縱目而望。城外,契丹大軍挖掘的巷道多達二十餘條,從四個不同方位延伸向營州城,蜿蜒曲折,猶如腸道。

“耶律敵刺這老賊挖這麼多通道,是要作甚?難道他想挖穿我們的城牆不成?”跟隨在李從璟身旁的丁黑不解道。

李從璟笑了笑,道:“你說對了。”

丁黑本是隨口一說,吐糟的意味多過分析,不曾想李從璟竟然認同了他的觀念,頓時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啊?”

數日後,契丹大軍的通道挖到了城牆下,在正面攻城大軍的掩護下,他們“於其中各施樑柱,作訖,以油灌柱,放火燒之,柱折,城並崩壞”!

簡而言之,契丹將通道挖到城牆下,鑿牆一段,就用柱子頂着,防止其崩塌,待其鑿到了一定程度,便用油塗木柱,在柱子被燒斷的時候,城牆失去支撐,也就崩塌了。

對此,李從璟的應對之法是在崩塌的城牆處豎木欄以捍之,又用木質城牆臨時堵塞缺口,讓契丹無法攻入。

契丹花了大力氣挖塌的城牆,就這麼被李從璟不費吹灰之力堵住了,耶律敵刺當然不服,用火燒木欄、木牆。李從璟一面調度將士滅火,但有契丹軍士對木欄、木牆放火,便澆水滅之,一面準備大量後備木欄、木牆,隨時填充。

由此,倒塌的城牆處,戰鬥異常激烈。

如是數日,契丹大軍始終無法突入城中,耶律敵刺被迫放棄此戰法。

又過了數日,在耶律敵刺進攻營州近月之時,其用營中工匠,建造了高大的攻城車,令契丹軍士於攻城車上,從高空打擊、衝擊城牆上的唐軍,意圖攻佔城頭。

對這種較爲常見的攻城車,李從璟應對的更加簡單,他在城中收集了大量布匹,將這些布匹縫在一起,形成長而寬的帷幔,每當契丹軍用攻城車攻城時,則用其順着攻城車進攻的方向張設。幔布懸於空中,因爲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屈能伸”,攻城車竟然無法沖壞。

如是激戰多日,耶律敵刺見此法也難奏效,複用長杆縛上易燃樹枝,澆上油脂,在大軍攻城時伸上城頭,欲燒燬城上防禦工事。

李從璟很佩服耶律敵刺,作爲一個草原將領,竟能想出如此之多的攻城之法,其才能已然超過許多中原宿將。佩服歸佩服,李從璟還得破解其計,乃製作許多長鐵鉤,將其鋒刃打磨鋒利,待契丹火杆一來,便以鐵鉤遙割之,如此一來,樹枝俱都斷裂、掉落,不僅無法燒燬城上防禦工事,落入城下契丹軍陣中,還燒傷了許多契丹軍士。

在耶律敵刺此計被李從璟破解之後,李彥超、李彥饒、郭威、孟平,已經傷勢好轉的李紹城,都聚集城頭,等待耶律敵刺施行下一個戰法。

李紹城不無感慨道:“耶律敵刺,草原蠻賊,竟能精通中原攻城之法至此,讓人既奇且驚!契丹壯大至今,國中已是良將賢才雲集,若不早擊,必爲大患!”

李從璟深以爲然。

但是這回,一連等了五日,耶律敵刺都沒有折騰出新戰法。就在衆人快要失去耐心之際,契丹軍在攻城時,用弓箭往城中射入了大量文書。

李從璟命人取來一封,展開一看,隨即哈哈大笑。

諸將不解,爭相來看,但見文書上寫着:“能斬李從璟者,拜八部酋長,封契丹郡公,邑萬戶,賞帛萬匹!”下文寫有唐軍困守孤城,早晚必亡,契丹已發十萬大軍來援,營州城旦夕可下,要城中諸將認清形勢云云。

李紹城等人大驚,道:“耶律敵刺何其惡毒也,竟然使出如此誘降之計,這是要引起我城內反叛啊!”

李從璟搖搖頭,不以爲然,嗤笑道:“愈月以來,耶律敵刺數出攻城之策,皆爲我所破,寸功未建。今其以誘降之書射入城中,寄希望於我軍內亂,而使其有可趁之機,此計看似惡毒,實則豈非說明耶律敵刺已無攻城之法,只能依仗這等口舌之策了?”

說罷,李從璟站起身,看向一片狼藉的城外戰場,對諸將道:“激戰至此,耶律敵刺已然黔驢技窮!敵累戰至今,本已疲敝,寸功未立,難免士氣低落,又兼計窮,實成強弩之末,此乃死境也!敵之死境,我之生地,戰事至此,攻守該易行了!”

衆將士聞言皆精神抖摟,連日苦戰的疲憊一掃而空,郭威問道:“那這封誘降書?”

李從璟讓第五拿來毛筆,在文書上書寫片刻,遞給郭威,道:“射入契丹軍陣中!”

郭威定眼一看,文書上唐軍之困的“唐軍”處,已都換上了“契丹軍”,在文書末尾,緊接着“賞帛萬匹”後,李從璟添有一行字。

“若有斬耶律敵刺者,一依此賞!”

(本章完)

章二十 當年明月仍皎潔(中)章六十四 誰在喊威武【第三更】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兩百三一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8)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三十八 狡詐惡毒章九十五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2)章一百四十八 謀利有成志士歸 去王稱帝性未改(上)章四十四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5)章十三 有人西樓殺宰相(2)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三十六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10)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六十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7)章四十二 相親(上)【第一更】章四十三 給我砍死他章二十四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8)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二十一 教育章六十 是非成敗轉頭空 天下盡是亂離人(3)章二六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4)章二十六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10)章五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5)章十四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1)章四三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5)章四十七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2)章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7)章六十三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4)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三十一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0)掌七十六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4)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二十 晉王令章兩百零五 百戰山河寸寸血 拼卻死地開生門(下)章五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0)章十八 攻克章兩百零一 守得雲開終見君 虎踞龍盤戰扶余(4)章八十四 非忍者不能成事 妒恨之下無同生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八十二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8)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五十一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7)章五十二 婉如清揚小娘子 人生最恨離別時(上)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兩百零六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1)章八十三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2)章四十五 世間有美味 胃大可盡嘗章十八 攻克章十三 首陳大軍往邊境 天涯裡無限風情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六十七 一朝得領五千甲 踏碎關山覓封侯(3)章十五 淇門之變(7)章五十四 莫離(第三更)章四十七 序幕章五十七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13)章六十五 李繼韜之死章四 謀國數載彈指間(上)章五四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1)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八十七 樓房上有轟隆聲 得手與殺氣騰騰章一百零五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2)章一百七十二 軍堡軍堡何安在 邊境邊境局若何(下)章五十三 兩線(第二更)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三 神仙山(2)章二十九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7)章一百三十二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下)章五十三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9)章十七 棋至中盤局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4)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六十六 郭威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十七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7)章五十八 崔玲瓏抵死掙扎 第五動情用巧刑章九十八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5)章八十四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3)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一百零三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4)章七十三 死字怎麼寫【第一更】章一 西北面招討使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二十六 陣戰(下)章兩百二六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3)章九十七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4)章六十四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9)章五十二 何不來跪迎【第三更】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九十一 一別數載仗劍來 彼之英雄我仇寇(2)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一百一十 士卒死戰活離陣 將軍浴血爲哪般(中)章九十七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