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二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3)

面前諸將神情焦急,你言我語鬧成一片,擾得人心煩,使得原本就緊迫的氛圍,更甚了幾分。李從璟站在輿圖前,冷眼望着面前嚷嚷不停的諸位將領,不動聲色。

吵吵鬧鬧的都是盧龍軍將領,面對危急形勢,便是李彥超也萌生了退意,他雖未說話,卻也緊緊看着李從璟,等着他下達南撤的軍令。百戰、盧龍兩軍多位將領,在屋中分立兩排,涇渭分明。兩軍之前雖已經歷協同作戰,卻還未融爲一體。

一排百戰軍將領們,無一人言語,更無一人有異動,甚至連臉色都沒有太大變化,尤其是郭威、孟平等人,神態自若。他們都是軍中驍將,靜立在那裡,八風不動,大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氣質,無聲勝有聲,氣勢立即就彰顯出來,若非人多,便有一股鶴立雞羣的味道了。

同爲當世極有分量的軍隊,盧龍軍亦是能征善戰之師,然而差別在眼下卻如此明顯,彼此之間彷彿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一邊吵鬧,一邊安靜,反差立即突顯出來,在屋中形成一種詭異的氣氛。

百戰軍成軍以來,經歷戰事或許不比盧龍軍多,然而面對的險境卻不一定比盧龍軍少。然百戰軍回回都能逢凶化吉,所依仗的是什麼,每位百戰軍將領心中都清楚得很。

盧龍軍諸將請命不停,惹得李從璟心煩,他索性轉過身去,負手面對輿圖,不再看躁動的盧龍軍諸將,留給迫切請撤的他們一個背影。

郭威、孟平等人見盧龍軍諸將紛紛叫嚷,心中已生不滿,又見對方在李從璟面前舉止失度,擾了李從璟正常思考,輕蔑、憤怒之下,顧不得給對方留臉面,就要出聲呵斥。

郭威、孟平等人未及出聲,李彥超已經反應過來,他紅着臉朝身後的盧龍軍諸將吼道:“都給老子閉嘴!軍帥自有謀算,豈容爾等喧譁?吵吵鬧鬧,成何體統!”屋中氣氛異常,面對險境,兩邊將領表現截然不同,李彥超豈能看不出來?

說完,李彥超向李從璟抱拳,補救道:“是戰是退,全憑軍帥定奪,盧龍軍絕無二話!”

李從璟一動不動,對李彥超的話沒有半分反應,竟是絲毫不給李彥超面子。李彥超鬧了個大花臉,頓時有些難堪。盧龍軍諸將見百戰軍的將軍們都拿斜眼看着他們,雖然憤怒,卻也知道方纔有些沉不住氣了,高低分明之下,不免羞愧,一時都閉上了嘴巴。

屋中一時落針可聞。

過了半響,李從璟轉過身,冷然環視屋中-將領,眼神中的怒意讓人能感受的分明,可見是動了真怒。他用生硬的語調道:“夫未戰,焉敢言勝負?未戰而怯,便縱有十萬大軍,能入龍潭虎穴?能征善戰者,雖敵十倍於我,豈非不敢戰?爾等都是軍中宿將,戎馬半生,見慣生死,當有一份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概!今形勢艱難,固然不假,然則面前有難處,便就要後退麼?”

戰場拼殺,平常時百戰、盧龍兩軍並未體現出太大差異,但在面對困境的時候,差距就體現了出來。所謂

戰力,並非只是上場拼殺,而是指代綜合實力。

李從璟繼續道:“若是護邊擊賊之事人人可爲,那還要我等作甚?正因爲常人不能爲,纔有我等用武之地。做常人不能做之事,方顯英豪本色!”

話盡於此,李從璟不欲就這個話題再多言,擺了擺手,冷冰冰道:“今我欲戰於此地,好叫契丹蠻賊知曉,我大唐亦有豪傑。爾等若是膽怯,或者認爲此戰不能勝,大可自行南撤,去退守平州,本帥便寬容一回,不追究爾等罪責!”

顯而易見,李從璟這話是激將之法,但即便明知如此,話落在盧龍軍耳畔,依舊無比刺耳。百戰軍諸將今已看不起盧龍軍,此時聞聽李從璟此言,當即齊齊抱拳,道:“我等誓死追隨軍帥,護邊擊賊,戰此地,叫契丹蠻賊知曉,我中原兒郎皆豪傑!”

百戰軍將士是中原人,因是諸將言“中原兒郎皆豪傑”,卻又是進一步刺激盧龍軍了。

軍中多血性男兒,如今亂世當道,征戰頻繁,誰會缺一腔熱血,誰又會甘願被人瞧不起?被李從璟和百戰軍諸將如此輕視,盧龍軍諸將莫不大怒,情緒激昂。李彥超率先踏出一步,重重抱拳,近乎吼道:“燕趙男兒,自古皆豪俠勇士,我幽雲兒郎,人盡敢戰之士,我等誓與契丹死戰!”

盧龍軍諸將齊齊吼道:“誓與契丹死戰,決不後退!”

既然盧龍軍諸將表明立場,又各自奮然欲戰,李從璟目的也就達到,不再繼續挑撥他們,所謂先抑後揚是也。上前一步,他扶住彎腰抱拳的李彥超,動容道:“能得全軍將士同心同德,便縱契丹有十萬軍,我亦不懼,何不敢一戰?”

百戰、盧龍兩軍將領紛紛請命,“請軍帥下令!”

前後只片刻時間,同樣是請命,但所請之令卻已不同。

就在這時,先前領命外出的第五姑娘歸來,向李從璟稟報了軍情處探知的情報,她道:“現今探明,營州城以東五十里之外,突兀出現萬餘契丹精騎,欲向營州城奔馳而來!”

這個消息不可謂不震撼人心。若是早一兩刻聽到第五姑娘帶回的這個消息,說不得會有更多將領勸李從璟南撤,但是此時,無論百戰軍還是盧龍軍諸將,都凜然抱拳道:“請軍帥下令!”

軍心一致,方能一戰。李從璟遂正色道:“斥候將軍孫二牛,憑傷殘之軀,以身涉險,不顧生死,親赴敵營,爲我大軍探得重要軍情,又爲遞迴消息,不惜殺生成仁,此等忠肝義膽,令全軍感念!今,既得契丹軍隊動向,爲保我大唐疆土,爲護幽雲數十萬百姓,爲立我唐軍威嚴,爲證我漢人男兒英雄,本帥意欲與之一戰!”

“諸將聽令!”

……

李從璟破耶律敵刺佈局的計策並不複雜,四個字概括:分而擊之。

首先要對付的,是機動性極強,也是眼下威脅最大,如鯁在喉的萬餘契丹精騎。耶律魯多已至身側,進可攻城,退可威脅營州側翼,實爲大患。不除之,唐軍無法自在排兵佈陣。

要對戰耶律魯多,就不得不防備耶律敵刺從正面進攻。耶律魯多出現在營州東側,可見是要與耶律敵刺兩面夾擊。如此,在唐軍與耶律魯多交手時,耶律敵刺必不會袖手旁觀,而是會同時大舉進攻,爲此,李從璟令李紹城務必堅守住白狼水南岸防線。即便是防線守不住,也要堅持到耶律魯多兵敗的時候。

其次,是如何戰勝耶律魯多。耶律魯多有萬餘契丹精騎,唐軍即便是全力迎擊,也無必勝把握,何況是在分兵堅守白狼水南岸防線的情況下?而一旦迎戰耶律魯多失利,李紹城在白狼水南岸的防禦就失去了意義,最後唐軍還是會被兩面夾擊,從而陷入覆亡的境地。

第三,在戰勝耶律魯多之後,唐軍如何守住營州城,能在耶律敵刺的進攻下立於不敗之地。且先不言擊敗耶律敵刺,能守住營州城就已是一大挑戰。

第三點是後話,姑且先不必詳論,就如何戰勝耶律魯多,李從璟心中已有幾分成算。否則,他也不會執意要堅守營州、不肯南撤,若非成竹在胸,強逞一時意氣,而將大軍送入危亡之境,那是愚將所爲。

耶律魯多距離營州城已很近,以騎兵腳力,要奔襲五十里,只是旦夕之間的事情。事不宜遲,李從璟下令郭威率領君子都,孟平率領中軍,並李彥超領盧龍軍主力,帶上一應物資,星夜離開軍營,開赴東邊。

李從璟仍舊坐鎮營州城。

在李紹城領軍駐守白狼水南岸,郭威、孟平和盧龍軍主力迎戰耶律魯多的情況下,此時的營州城無異於一座空城。城中的駐防兵力不過數百人,李從璟作爲幽雲防禦使,三軍主帥,自身安全關係重大,此時身邊的護衛亦只剩下百人。除此之外,營州城外的土城,亦只有少量兵力駐防,僅是確保土城能正常運轉而已。

若是此時有一支偏師,突然出現在營州城下,幾乎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營州城,身在其中的李從璟,更是在劫難逃。然而唐軍的征戰佈置,耶律敵刺註定是無法在當前就知曉得如此清楚的,若是耶律敵刺能對唐軍瞭如指掌到這種程度,對李從璟而言,這場仗也就不用打了。

營州城唐軍駐守不多,但在城內外,軍情處、斥候銳士所組成的大網,仍舊在高效而嚴密的運行着。

辰時,拂過白浪水河面的微風吹進城中,帶來了河上的噪雜聲,李從璟由是知道,白狼水攻防戰,此時已經是打響了。

今日不同往時,耶律敵刺之前是“佯攻”、“練兵”、“準備”,到得今日,是白狼水北岸的契丹大軍,全力發動正式渡河戰役的時候了。耶律敵刺一番謀劃,長久準備,至此開始“兩面夾擊”。

白狼水攻防戰打響後兩個時辰,從東邊返回的遊騎向李從璟帶回了郭威和李彥超等人最新的軍情:大軍進入預定位置,已與耶律魯多哨探遊騎接觸上。

不時,遊騎再報:兩軍已交戰!

丁黑站在一旁,李從璟獨坐閣樓,面對浩淼而蒼涼的邊地,煮了一壺茶。

(本章完)

章七十五 誰在謗新政【第三更】章三十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8)章兩百三五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2)章四十二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3)章三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3)章六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6)章二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2)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兩百十二 定國安邦波瀾起 不平盡去平山河(下)章三十七 秋意日遲遲 誰解君王心章一百五十五 聞君欲行來相別 大勢將成起異變(1)章三五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4)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四十四 忠誠章一百零二 西行雲州會良將 夜火起時奔逃忙(9)章七十七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3)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八十九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5)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八十六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2)章二十三 莫離獻計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1)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七十六 既入檀州作虎行 山雨欲來風滿樓章一百四十五 立參謀處全軍制 屯田有成再擴軍(下)章三十九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0)章三十四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2)章二十四 莫離獻策定滁州 馮道驅至壽春城(2)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一百三十一 盛情相會說前路 建安已下望遼東(中)章六 神仙山(5)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三十三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7)章四八 欲往荊南歷波折 從龍老臣今如何(2)章兩百二十 烽煙席捲鴨淥府 百騎漫行過沖鹿章六十一 伐謀伐交可得地 唯獨伐兵令人懼(中)章四十三 相親(中)【第二更】章二十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2)章一百零三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12)章九十三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1)章三十五 心思章一百三十八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中)章兩百十九 隨君輾轉已四載 今成大將彭祖山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一百一十 一年去盡一歲除 天成長興成昨日(上)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章兩百四四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9)章二十九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8)章一百四十七 同光二年將去盡 行遠何處覓歸程(下)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七十一 王朝往事須爲鑑 眼前艱難賴誰平章十六 瘋狂的小妖精(第二更)章兩百十七 大勢已至終傾力 欲整山河顧奸何(中)章五十二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2)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四十六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2)章六十五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3)章五九 身在俗世無出入 三王風聚江陵城(6)章三十九 白雪蓋黃土,紅血覆白雪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一百八十五 不熄烽火八百里 水窮處自有云起(3)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七十二 換一副書畫【第二更】章八十七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3)章八十九 指點江山大志顯 生子何如孫仲謀章七十八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5)章三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2)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四十四 忠誠章十七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8)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五十八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9)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三十 降者不殺章二十三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2)章十二 他的決心(第三更)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八十六 是非成敗問誰定 殘陽獨映血火關(中)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十三 勝章四十四 忠誠章一百零一 趙王領軍向楚地 秦王洛陽理大局(8)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四十七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3)章三十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1)章二九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7)章九十 蒼鷹戲鼠走檀州 白袍書生戰遼東(下)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十八 淇門之變(10)章七十五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3)章八 首殤閬州破 初捷劍門裂(1)章一百零六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3)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六十六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1)章十 他的將士(第一更)章七十七 你要去夏州【第二更】章一百零七 耶律敵烈所圖何 風雲際會桑亁關(2)章十五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6)章四十四 洛陽秋雨日綿綿 北歸之人入東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