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5)

深秋天氣多陰沉,天空在灰幕後靜默無言,整片蒼穹如一張沒有表情的面孔,只看一眼,都讓人覺着壓抑。

穹頂之下,遠山近野盡是枯黃的落葉、衰敗的野草,百里內外幾乎沒有人跡,唯餘幾隻鳥雀,在光禿禿的枝頭撲騰着翅膀,不知要飛往何處。

在這幅蒼勁荒涼的圖畫中,四四方方的營州城被磚石圍在一隅,如同一個不知歸路的孤兒,張皇四望。從城中主街一直延伸出去的大道,在城內城外都沒有青石板覆蓋,土黃的路面細沙無數,似如破衣爛衫。

李從璟站在這條大道的城中心,涼風拂動他的衣袍,輕輕作響,他面對望不到邊際的東方,不發一言。在大道的盡頭,無盡荒野的深處,那裡正在進行一場關乎整場戰局命運的激戰。

沒有人從大道上回來,那場李從璟所看不到的戰鬥,甚至沒有半點回響。荒山依舊,古道旁沒有長亭,天空中有不知名的大鳥掠過,乘風飛行,俯瞰衆生。

不同於身前路的不見塵埃,身後身的戰場喧囂刺耳,鐵血和金戈充斥着每一個角落,包圍着每一個揮刀挺槊的將士,如揮之不去的夢魘。

“軍帥,契丹蠻賊已衝上岸許多人,李副帥恐怕支持不了多少時辰了!”丁黑的聲音沉重若大鼓低鳴。

李從璟負手望了一眼天色,出聲時只緩緩吟了七個字,“黑雲壓城城欲摧。”

“軍帥……”丁黑很擔憂。

李從璟轉過身,面對白狼水南岸的戰場,微微一笑,“放心,李紹城還能堅持得住。”

丁黑默然頷首,不知該作何言。

半響,擡起頭,丁黑語氣堅決,“若要死戰,丁黑必不負軍帥累日厚恩!”

李從璟先是一怔,隨即笑着擺了擺手,“何至於此。”

白狼水南岸,兩軍將士殊死相搏,鏖戰不休。戰鬥至此,契丹軍士已有不少人曾衝上過河岸,但不是死於唐軍刀下,就是被趕回了河中,始終無法在岸上站穩腳跟。北岸,耶律敵刺臉色已不復之前那般沉着冷靜,眼見契丹軍士一波又一波攻勢被打退,屍橫遍野,血染長河,耶律敵刺甚至動了親自上場拼殺的心思。

但他最終還是剋制住了這個衝動,心道:“李從璟那黃牙小兒尚且不曾現身拼殺,本帥怎可被唐軍逼迫到要親率近衛衝陣的境地,這豈不是說本帥不如他?哼,李從璟這豎子真個能託大,都到了這份上,竟然還自持身份不肯親戰,當真是死要面子!”旋即又想道,“我契丹大軍累日連攻,今又本帥盡起大軍與之決戰,李從璟竟然不曾多遣一兵一卒增援南岸,當真是狂妄、自大至極,目中無人太甚!”

念及此處,覺得有些不對,又想道:“莫不是那黃牙小兒麾下已經無人,非是他不願支援南岸唐軍,而是已無力支援?若是如此,唐軍主力去了何處?不用問,定然是耶律魯已經發難,唐軍主力去阻截他了。如此說來,這豈非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正好本帥一舉將那黃牙小兒擊潰?”

這個念頭一冒出來,就不可遏制佔據了耶律敵刺整個思緒,他越想越覺得有理,心道:“兵貴謹慎,李從璟向來奸詐,可得提防他使手段。不過大好機會就在眼前,卻也不能平白放過,若是

放任戰機溜走,本帥豈不成了笑話?惜乎耶律魯多今日沒有軍報送回,若是能讓本帥知曉他部情況,本帥此刻何至於左右爲難!”權衡再三,又數遣親信勘察戰場形勢,終於做出了決定。

營州城內,丁黑指着白狼水變色道:“軍帥,契丹蠻賊攻勢突然兇猛甚多,有大浪卷石之勢!”

李從璟定神看去,因他所處位置較高,得以看得清整個戰場局勢。白狼水上,契丹軍新投入的一部將士,不僅陣型嚴整,且氣吞如虎,戰力不知是否高過之前軍士,但士氣絕對不在一個檔次。而隨着這波契丹軍士加入戰鬥,契丹軍一次性能動用的兵力,全部都開展了衝鋒。

那部契丹將士中,一隻大船上,立着一杆巨大黃旗。

契丹蠻賊的帥旗!

“耶律敵刺,親自上陣了!”李從璟看着那杆黃旗道。

丁黑驚道:“怪不得契丹蠻賊氣勢大盛,原來是耶律敵刺那老賊出籠了,這下契丹蠻賊個個都如瘋似癲,渾然不要命也似,可是大爲不妙啊!”

李從璟點點頭,目光遠遠落在將旗旁的李紹城身上。充斥着血與火的戰場中,一片狼藉,李紹城腳下屍體橫陳,血染大地,遠近有人站着,也有人躺着,他正在包紮手臂上的傷口。

聞聽契丹蠻賊動靜,得到部卒稟報,李紹城也知道耶律敵刺親上了戰場,作爲前線指揮,李紹城比任何人都知道那意味着什麼。

李從璟站在城中閣樓上,李紹城站在河邊的戰場上,他們之間隔了半座城池,也隔了大片空地。這一刻,李從璟卻看到,李紹城回頭朝他所在的位置看了一眼。

李從璟微不可查點了點頭。

李紹城提起長刀,頭也不回的帶領部卒衝上了戰場。

血戰復血戰,將軍幾時還?

丁黑眼巴巴看着李從璟。李從璟一動不動。

良久,丁黑嘆了口氣,“臨危不亂,鎮定自若,泰山崩而色不改,軍帥定力,丁黑萬不能及!”

李從璟笑了笑,沒有說話。

李紹城,李從璟之兄弟,自淇門結義,便屢屢爲李從璟出生入死,每有苦戰,常奮軀在第一線。李紹城平日沉默寡言,不苟言笑,除卻軍事,甚少說話,身爲百戰軍副帥,卻安靜本分得令人心酸。然對李從璟的軍令,向來一絲不苟執行,可以說百戰軍若無李紹城,李從璟無法將其掌握得如此牢靠,其也無法形成今日戰力。

李從璟是重情重義之人,對此焉能沒有感懷,對李紹城豈不分外珍視?若可能,李從璟也不願李紹城涉險。

然則,軍人征戰,多身不由己之時;戎馬沙場,盡九死一生之境。

生於當世,七尺之軀往往都不能自己做主,時代的大河中,沙粒一般渺小的個人,有多少資格去說傷別離?

君若生,攜手把酒言歡;君若亡,且堆一抔黃土。如是而已。

“非是我定力非常,不過是抱定一起馬革裹屍的底線罷了。”李從璟心中的這句話,並沒有說出來。

耶律敵刺親自衝鋒陷陣後,契丹攻勢逐漸壓制了唐軍,李紹城奔走各處,支援各部,一刻不得停歇,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唯一一次腳步稍頓,是扶着河

堤吐了一口血,那短短的兩息時間,於他而言就是無比奢侈的休息時間。

但即便如此,李紹城也擋不住耶律敵刺了。

李從璟眼睜睜看着他一次次被包圍,又一次次殺出重圍,帶領部卒將面前的契丹軍士砍翻、擊退,聚集將士死戰,然後又被源源不斷衝上岸的契丹軍士壓制、圍困。

李從璟數不清李紹城從重圍中突出來幾次,也不知他還能如此突圍幾次。或許,下一次,他就會倒在途中,被人潮和刀浪淹沒,再也爬不起來,從此消失的無影無蹤。

但李從璟不能動,至少現在不能。

“軍帥,李副帥支持不住了!”丁黑啞着嗓子喊。

李從璟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只是看着戰場,淡淡道:“本帥知道。”

丁黑:“……”。

李紹城死戰不退,因此白狼水南岸唐軍死戰不退。

李從璟忽然看向東方。大道上,一騎飛奔而歸。

李從璟聳然動容,轟然轉身,大步走下閣樓。丁黑等人相視一眼,立即跟上。

在府門前,李從璟碰上了從東而歸的騎士。

騎士滾落馬鞍,喜悅、興奮異常,“稟軍帥,李彥超將軍遣卑職回報:依照軍帥計策,大軍在遭遇耶律魯多騎兵後,郭威將軍佯作倉皇迎擊,交戰一陣,露出破綻退走,一路丟棄財貨,將契丹蠻賊引入李彥超將軍佈置好的埋伏中。午時三刻,耶律魯多入圍,大軍羣起而攻之,遂一舉破敵!現大軍已在火速回援途中,不時即歸!”

李從璟聽完軍報,直接翻身上馬,帶着百餘護衛,向白狼水南岸奔去,“接應河岸同袍回撤!”

李紹城渾身已是多處受傷,很多傷口來不及包紮,血然盔甲。一日激戰,精力、體力消耗都甚巨,現又失血過多,李紹城直覺四肢乏力,腳步重如磐石。如此,當他最後一次陷入重圍之後,他已無力再帶部卒突出去。

身邊的契丹軍士越來越多,彷彿一眼看不到盡頭。李紹城知道,這些北方蠻子都將他鮮亮的甲冑看在眼裡,知道他是大將,因是即便死在他手裡的人不少,其他人仍舊前赴後繼。

後背再中一刀,李紹城無力的向前撲倒,卻以刀駐地,強撐着不肯倒下去。就在這麼一個空檔,數名契丹軍士的馬刀向他斬下來,他已無力再去躲避、迎擊。

昂起頭,左臉上的長疤一如既往猙獰、冰冷,李紹城眼神有些恍惚。

契丹蠻賊的馬刀並沒能落在他身上。一騎飛奔而至,馬蹄揚起無數細沙,戰馬飛躍間,馬上騎士長槊飛舞,如影似魅,看似飄忽無力,實則每點到一個契丹蠻賊,都會叫他們命喪當場。

李從璟一把將李紹城從地上拉起,“二弟,我來了!”

“大哥!”

李從璟將李紹城交給丁黑護衛,自己在前方縱馬開道。丁黑將李紹城拉上馬背,吼道:“將軍,歸城!”

百騎入戰場,將契丹軍陣硬生生撕開一條縫隙,救起李紹城,轉了個彎,又衝殺出一條血路出陣,奔馳間竟然無人能擋。在他們出離契丹軍陣後,那撕開的空白地帶,才得以合攏。

百騎洶涌而來,揚長而去。

(本章完)

章五十 旦爲私利百般鬥 暮見禁軍萬事休(6)章二十 亂世是滋生野心的溫牀章九十五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4)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九十六 驚濤初起劍南道 諸侯掀起百丈浪(5)章兩百十五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下)章一百一十九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2)章十 淇門之變(2)章七十八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4)章六 謀國數載彈指間(下)章八十三 颶風過崗百草伏 謀大事者必影孤章二 雄才大略爲君王 盛世帝國新大唐(2)章二三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1)章一百三十七 東歸再會秦仕得 北上吳使徐知誥(上)章七十九 將士百戰方爲雄 皇帝疾行援兵城章二十六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5)章一百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5)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十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1)章十七 可敢一戰章十三 勝章九十九 萬里江山一洞庭 百年金陵一白袍章十一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1)章二十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4)章八十七 輕羅幔帳紅燭低 柔情蜜意兩人識章十一 平靜湖面暗流動 一時英雄俊人物章十六 故佈疑陣引人亂(上)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兩百三十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7)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十九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9)章三十八 踏營章三十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9)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十七 淇門之變(9)章十一 一載相識十載別(5)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四十 西路軍接連數戰 李從璟大定江淮(1)章八十五 一朝掌得天下權 我爲萬世開太平(4)章五十七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2)章二十七 百戰軍之困章七十三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1)章二十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7)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十八 明君可輔臣非才 不覓房杜覓啓誦(9)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二十二 戰必求利章四十七 序幕章六十八 利民何必惜自身 有福自當從相助章三 耶律德光正班師 半路巧遇李從璟章二十一 教育章五二 得道高僧山中來 出入俗世緣何在(3)章五十五 士子風流有金戈 大唐雄威終復振章兩百四二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7)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十五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2)章七十一 我比你強章八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1)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九十六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3)章三十五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6)章三十七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8)章五十五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5)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十九 何衝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三十九 兩川系天下 天下在我心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八十七 因緣際會不可料 謀盡事成旦夕間(3)章兩百五二 戰死邊疆裹屍還 天下再無契丹賊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二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2)章九十 千萬人攔亦可殺 君不見妾妾見君章七十六 如何不認罪【第一更】章五十七 其勢不可擋【第二更】章十一 臨壽春城啓大戰 登八公山論古今(4)章四十六 敢叫勇協謀 大爭於天下(1)章六十三 敵情我意難分辨 一路前行且向東(上)章七十五 一片肝膽誰人知 既入檀州勢如何?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四十一 月垂龍門山 英雄逞強時(2)章六十四 相救章九十八 論學堂裡驚天下 十萬王師圍金陵(2)章六十二 伐謀伐交可得利 唯獨伐兵令人懼(下)章兩百三四 數年之功見成效 渤海四戰定大局(11)章四六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3)章二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2)章九十五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3)章八十 英雄遲暮未必恨 寒冬不耐早驅秋(7)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七十五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1)章三十八 琵琶伴美酒 各享五百歲章三十六 天下勢風起雲涌 金陵城龍潭虎穴(4)章五十 契丹勢盛何以制 將軍白頭待後人章兩百十四 君問歸期未有期 風雪漫過中州城(中)章八十八 夜半疑夢驚詫起 窗外風雨幾來襲(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