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十九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8)

從中軍大帳回到自己的營帳,李彥超同樣召集部將安排明日攻城任務,諸事議定之後衆位部將散去,唯留一人。此人年紀與李彥超相仿,難得眉宇間氣質都有幾分相似,不是別人,乃李彥超親弟李彥饒。

帳中已無人,李彥饒尋一處坐下,放鬆了身子,望着李彥超輕笑問:“明日攻城,南北門同舉,盧龍軍與百戰軍不分主次,李從璟如此安排,大哥以爲如何?”

李彥超沒坐,在帳中來回踱步,右拳無意識的輕擊左掌,尋思片刻方道:“見到軍帥之前,我確實擔憂他對百戰、盧龍兩軍分而視之,畢竟百戰軍乃軍帥根基,起初不過區區三千人,轉戰逾年,歷經數次大戰,方有今日之相,軍帥豈能不親之信之?盧龍軍則不同,與軍帥素無瓜葛,便連協同作戰也無,軍帥北上擊契丹,但逢大戰惡戰,會否懷有偏心,把盧龍軍用作刀子使,苦活累活盧龍軍來做,甜頭讓百戰軍,如何能不叫人擔心?父親身體每況愈下,如今李從璟忝爲幽雲防禦使,日後接替父親坐鎮幽雲已是明事,到那時盧龍軍在幽雲是何種地位,讓人憂慮。”

與李彥超五大三粗的外形不同,李彥饒風度容貌俱佳,有翩翩公子之態,他笑道:“正因此,進入平州前我才建議你,但有戰事不妨爭先,但有難事不妨攬肩。平州守軍不多,攻打看似簡單,實則並不易取,頭陣之責必致不小傷亡。但李從璟今日軍令,無疑是將頭陣之事抹去,將艱難平攤到了百戰、盧龍兩軍身上。既如此,大哥以爲李從璟如何?”

李彥超沉吟道:“軍帥此舉自然公正。不僅如此,前日攻昌黎、襄平之戰,軍帥之令亦無不妥。就目下而言,軍帥對百戰、盧龍兩軍,似是一視同仁。”

李彥饒點頭,“若是李從璟此番有意給盧龍軍甜頭而讓百戰軍吃苦,我反倒是會疑其不安好心,但他雙手端平,我已無疑慮。”

李彥饒此言甚爲符合李彥超心意,他道:“大戰在即,且戰且看。攻平州是場大戰,平州攻下後更不缺大戰,你我早作準備吧。”

李彥饒起身,告辭離帳。

李從璟從夢中醒來時,天色尚早,他起身穿衣着甲,掀帳走出大帳。擡頭望見夜空深邃如海,點點繁星如螢,一陣夜風從他身旁掠過,有些涼意。大營中燈火通明,頂頂營帳星羅密佈,一眼望去如一幅鋪成開的巨大畫卷,有朦朧模糊的炊煙在其間嫋嫋升起。一隊巡邏軍士從李從璟身旁經過,將士們停下腳步行禮,見李從璟沒有指示,又邁步離開。

李從璟望見對面的平州城頭同樣亮如白晝,火把在黑暗中撕扯出一片光明,火影下平州守軍戒備森嚴,城牆上依稀可見的狼牙拍、牀弩、叉杆等器械輪廓冰冷。

他在帳前靜立片刻,營地中漸漸喧鬧起來,將士們從帳篷中現身,開始進餐。各種戰前準備工作在各處展開,黑夜平靜的面紗悄然滑落,這意味着大戰要開始了。

辰時前,大軍已經在營外擺開陣勢,投石車、尖頂驢車、巢車、雲梯等攻城器械都到了指定位置,依照章法鋪陳在各處。此時雖無交戰聲,然氣氛已格外莊

嚴肅穆。

遠天的顏色由黑至灰至青再至百,太陽尚未露頭,已有晨光從雲層中潑灑下來,將營前兵甲嚴整的軍陣照得清清楚楚。

離開營地,李從璟在杜千書、丁黑、耶律敏等人跟隨下,踩着木梯一步步踏上高聳的望樓。望樓高達數丈,甚至比平州城牆還要高上一些,憑欄而望都能看到平州城牆後的街、坊。至於城頭馬道上或靜立、或奔走的軍士民夫,都如螞蟻一般,落在李從璟眼裡。

望樓旁的樓車上,旗官緊握令旗面向望樓,靜靜等待李從璟發令。望樓和樓車下,擺開一排高架軍鼓,更有一隊號角手手持號角而立。此時戰場還是靜默的,將士們握緊自己的兵器,目視前方,等待軍令抵達,大戰開啓的那一刻。

辰時。

“攻城!”李從璟在望樓上,吐出兩個字。

旗官端起比人還要高出許多的令旗,迎風揮舞起來,旗面颯颯作響。

“軍帥令:攻城!”

嗚嗚的號角聲和咚咚的鼓聲隨即響起,重如山巒。

嚴整的軍陣從前至後,有序向前開進。騎兵首先馳出,在兩翼奔走。

大戰,開始了。

……

第一波接近-平州城的並非攀城大軍,而是由盾牌手、弓箭手掩護的填壕軍士、民夫。護城河有淺有深,城大則溝寬,填壕溝有將棚車直接推入其中的,亦有讓軍士運送石頭、木塊、泥土裝填的,前者施工簡單,傷亡少,但所需材料甚巨,且守城軍士一旦以火箭攢射,棚車必被燒燬,這就需要在棚車外裹上浸水牛皮,這就更加消耗物資。國力軍力很大程度上決定戰爭勝敗,強國富軍不懼征戰,就在這些原因。

不僅攻城如此,守城亦如此。倘若攻城一方一隊配置一輛雲梯車並一輛樓車,或守城方城頭十步一架大型牀弩,那對方都不用打,直接投降就可以,省事。

幽雲地貧,無此優厚條件,大軍填河採用後一種方式。

盾牌手彎腰貓身,將自己藏在盾牌後面,疾跑到壕溝前,穩住陣腳。跟在他們身後的軍士、民夫便火速奔出,將攜帶的石頭、木塊、泥土丟入壕溝中。緊隨其後的弓箭手紛紛引弓搭箭,對着城頭陣陣齊射,掩護填溝。

早在盾牌手進入射程範圍內時,城頭上的鐵箭便如羣峰出巢,沒頭沒腦射下來,被盾牌護衛的軍士自然無恙,然而填溝軍士、民夫探出身子傾倒填溝之物時,多的是被利箭射中的,他們有的倒進壕溝中,有的倒在盾牌前,亦有雖中箭無傷行動能力的,捂着流血傷口撒腿往回跑。弓箭手和城頭守軍對射,互有傷亡,但因守軍有女牆護身,到底是進攻的弓箭手傷亡更大。

填壕持續時間長,傷亡大,相比之下工作卻簡單,尋常人都能做。因是每逢亂世,但凡大軍征戰,多有在攻城前挾持百姓,驅趕他們在攻城時填溝的。百戰、盧龍軍在攻昌黎、襄平之戰後,俘虜有敵軍,亦挾持有兩城民夫,此時填溝的人大部分都是這些人。曾爲敵軍,戰場上拼殺過便也罷了,然則百姓何罪,要受這份苦難?但世道如此,沒有力量保護自己,運氣又不夠好時,

命早已不在自己手中。

百戰軍軍陣中,投石車已開始發威,碩大的石塊被拋向空中,落向城牆內外,壓制城牆上的守軍弓箭手,掩護同袍填壕。

李從璟在望樓上,目光沉靜望着戰場。

壕溝前側已經倒下成片屍體,鮮紅的血流在黃土上談不上異常醒目,但卻足夠觸目驚心。平州城頭已有多處女牆坍塌,石塊砸中守城軍士時,瞬間炸裂的身體如同被踩碎的柑橘,汁肉飛濺。與之相對的,是壕溝已經快被填充完畢。

一兩個時辰之後,填壕的軍士、俘虜、民夫得到軍令,迫不及待退了回來。他們到底人多,工作進行的很快,城頭守軍到底人少,射出的弓箭數目有限,在他們身後,壕溝已經被填平。但即便如此,填河的這些人,也有接近小半數人永遠留在了壕溝前側,能活着回來的都是不幸中的萬幸之輩。

軍士們推着樓車、雲梯、棚車,高喊着向前衝出,大批士卒成陣型跟着突進。他們越過壕溝,不顧半途倒下的同袍,亦不顧城頭飛射而下的箭矢,將樓車、雲梯狠狠抵在了城牆上。

蟻附。

戰事至此愈加慘烈,城頭利箭、雷石、滾木、鐵水混雜傾瀉而下,而攻城方的投石車爲免傷到自己人,已經停止工作。至此,攻城軍傷亡激增。

城牆外側每一架樓車、雲梯周邊,城門周圍,是激戰最爲血腥之處,不斷有軍士中箭、被砸中倒下;也有守軍從城頭摔下來,落地後不管死沒死,都要被攻城軍圍上來亂刀剁成肉泥。

百戰軍攻勢甚急,平州守軍本不多,要同時防禦南、北兩門,力量被分散,應付得十分吃力。

日頭逐漸升高,終至中天。復又下落,最後隱沒在西山後。

攻城一日,不克。

在這一日中,百戰軍攻城部衆換了一茬又一茬,輪流猛攻,每當一部傷亡達到一定程度,或者堅持進攻到了一定時辰之後,李從璟都會將他們換下來,讓休息的將士替上。一日下來,百戰軍中大半都已經上過戰場。

夜,李從璟召集衆將軍議。

軍議議定:晝夜不息,持續猛攻。

李從璟夜裡沒有去睡,他一直立於望樓上,指揮大軍攻城。黑夜中,幾支碩大火把將他棱角分明的臉龐照得通紅,平州城外每一個攻城的百戰軍將士,在回頭相望時,都能輕而易舉看到那個火把下的挺拔身姿。

月如鉤,清輝如碧。皎月沒能在天空劃過一道完整的半圓軌跡,就被初升的太陽隱去了光芒。

帶領君子都一部監視帶方的郭威遣人回報,帶方敵軍昨夜隱蔽出城,意圖馳援平州,被君子都於半道殺散,其部傷亡慘重,狼狽退回城中,再無異動。

午時孫二牛派遣斥候回報,樂浪、玄菟敵軍未有動靜。

未時,觀察戰場已經接近兩日一夜的李從璟,見情勢已經差不多,時機已經成熟,遂召來孟平,令其揀選死士,親領精銳攀城。

申時,孟平攻上城頭。

申時三刻,百戰軍率先攻入平州城中。

平州城遂破。

(本章完)

章七十四 忽如一夜春風來 局勢變幻激鬥開章四十二 強軍出名將章三九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1)章四十七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8)章二十七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6)章六十一 火攻章三十九 爲我王說天下章一百一十六 既復故土不忍棄 亡羊補牢候乳虎(中)章八十九 東風過江春不遲 荊南事了當北歸章十二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3)章七十六 兩軍交戰氣勢隆 陣內陣外人心切(4)章一百二十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3)章六三 金口千軍搬山易 袖刀翻入紅掌中(1)章一百二十四 鐵甲陣前橫殺敵 天將雄師出關急(7)章一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1)章三十三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12)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四十九 彼如喪家犬【第三更】章五十四 美婦如蛇頻吐信 步步驚心因何人章三十一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10)章六 俯觀八百里洞庭 回望三千里山河(6)章十四 淇門之變(6)章十八 昔曾浴血三十載 而今我爲唐皇帝(18)章七 穀雨識洛陽 筆落動兩川(7)章二十八 百合髻小娘子章八 兄弟章一百九十二 既下雁南復營州 馬蹄不停向渤海(2)章六十四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25)章二十一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8)章八 奮起於亂勢之中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臺 欲我艦隊出東海章三十八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9)章八十三 兩軍決戰於滁和 盡得江淮莫神機(10)章九十 小麻雀與小妖精 少女心與英雄夢章七十 河上決戰意紛紛 破敵需策更賴戰(2)章四一 昨日煙雲留不住 明朝雙手織鳳霞(3)章二十八 天下未平 征戰不休(7)章六十八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3)章八十六 識君方不昧此生 知妾便無意錯失章十三 恥與賊相識 不與寇同生(4)章一百零五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6)章五十九 江淮掩有十四州 南北相爭今何姓(4)章八十二 終是宿命禍蕭牆 夜雨殺戮停不住章兩百零七 阿保機妙算無遺 李從璟胸有不平(2)章十九 棋至中盤形勢明 火中取栗生死局(6)章七十九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5)章六十六 人算盡不如天算 奔離新鄉向西戰章三十五 劍南快縱馬 橫刀冷鍛甲(9)章一百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1)章四十六 女人與親事章四十九 李從璟取勢如棋 王彥章三日破敵(5)章九十八 八仙過海顯神通 天下大爭在我側(3)章一百五十三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2)章一百二十八 韃靼公主勇披甲 隔壁風情異江南(中)章五十 臣面君當跪【第一更】章一百零三 一朝風雲變天下 羣雄側目緊綢繆章二十九 欲徵邊疆先存甲 從璟酒棚識民心章三十四 亙古之真理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八十二 帝室正統如雲煙 能飲三碗鮮血否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六十六 人言蜀中多靈秀 未及莉香掌心留(2)章七十九 百年安西都護府 十萬鐵甲出陽關(2)章三三 欲爲大事不避難 細加運籌方有成(2)章四四 天成新政初現世 厲兵秣馬看天下(1)章九十六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4)章七十二 獨在異鄉爲異客 何處是家有家人(7)章二十八 十年國辱自今雪 永無休止的戰爭(7)章七十三 錦繡江山萬萬裡 陽關未必無故人(1)章一百四十二 遊演武院有三望 說耶律敏待一言(下)章五十一 名將風采今勝昔 誰在馬上稱豪傑(1)章五十三 天下士子入洛陽 衣冠南渡自此終(2)章五 神仙山(4)章十三 勝章十四 孟平塗山擊劉信 潞王三戰李德誠(1)章一百零四 唯有凌雲多壯志 敢叫舊貌換新顏(1)章二十二 秋風知劍州 鐵甲戰普安(6)章三十二 一日朔方一日戰 能得幾人見州城(3)章三十七 唐軍之北來章兩百四十 風捲黃旗過大崗 北境今起無戰事(5)章九十七 識得洛陽風與月 成就帝國軍與政(5)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十八 攻克章四十九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0)章四十二 董璋章二五 世間有風情萬種 大丈夫當歸何處(3)章一百零四 千百年金陵風月 數不盡君臣過往(5)章十五 心血灌帝國 不負爲男兒(上)章一百七十四 廟算正緊揣敵意 攻蜀有成扶州急(中)章九十四 天下漕運正當通 中央集權何時強(1)章十六 淇門之變(8)章四十九 敢叫勇佐謀 大爭於天下(4)章一百零四 繁華落幕心可安 人生得意往何處章一百六十 萬事俱備東風起 終是離人盼歸人(3)章八十三 千軍萬馬競南下 三尺之舌竊爾城(9)章八十七 誰爲讀書人立心 誰向宣武軍告密章九十二 順勢破勢天下勢 一老一少分生死章五十六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17)章四十五 北境邊城戰事烈 廟堂雲譎天下變(6)章一百五十四 來日取城饋送別 他鄉何曾遇故知(3)